1
|
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特点及其中澳跨文化比较 |
杨丽珠
王江洋
刘文
Monica Cuskelly
Airong Zhang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3
|
|
2
|
儿童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其9岁时学校社会交往能力预期的追踪 |
杨丽珠
王江洋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4
|
|
3
|
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视觉认知过程 |
韩玉昌
任桂琴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4
|
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 |
陈伟民
桑标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9
|
|
5
|
走出“自我感觉良好”的误区 |
梁启宇
|
《政工学刊》
|
2015 |
0 |
|
6
|
保持适度“恐慌” |
陈鲁民
|
《政工学刊》
|
2024 |
0 |
|
7
|
塞尚绘画形式结构的创造意味 |
罗坚
陈薇
|
《美术大观》
|
2008 |
2
|
|
8
|
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述评 |
于松梅
杨丽珠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2
|
|
9
|
《生死朗读》人物评析 |
刘华
唐海民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0
|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词》的心理意蕴 |
周汝英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11
|
教育人,拒绝“躺平” |
戴咏芳
|
《江苏教育》
|
2021 |
1
|
|
12
|
从内容到体验——乌镇戏剧节的品牌构建之路 |
阿甘
|
《上海艺术评论》
|
2019 |
2
|
|
13
|
语文学习不良心理初探 |
曾晓东
|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9 |
0 |
|
14
|
克服自卑心理探索与研究:关于自卑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
张馨阳
刘馨悦
蔺洪旭
王旭飞
|
《校园心理》
|
2016 |
0 |
|
15
|
绘声绘色 童心飞扬——绘本在小学品德课中的有效运用 |
周瑛
|
《教师》
|
2014 |
1
|
|
16
|
因为思想,所以不安分 |
吴非
|
《教育家》
|
2016 |
0 |
|
17
|
到新单位不适应怎么办 |
丁尚武
谭成林
|
《今日教育》
|
2014 |
0 |
|
18
|
善用“加减乘除”听取教师意见 |
向守堂
向守万
|
《教育视界》
|
2015 |
0 |
|
19
|
IP联名成为新消费流量密码 创新国潮助推消费升级 |
刘濡
|
《产品可靠性报告》
|
2022 |
0 |
|
20
|
不羡来往,轻舟自渡 |
袁静仪
李明智(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