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作场所不道德行为: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10
1
作者 董蕊 倪士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从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工作场所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容易做出不道德行为,并且自我损耗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可以延伸到实验室外,表现为上午道德效应;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都需要个体... 从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工作场所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容易做出不道德行为,并且自我损耗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可以延伸到实验室外,表现为上午道德效应;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都需要个体运用自我控制克服短期利益的诱惑。未来研究需在从意图层面到行为层面、从损耗到克服以及扩大不道德行为范围三个方面做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道德行为 自我控制 自我损耗 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人可能做出坏行为的心理学解释--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的研究证据 被引量:49
2
作者 任俊 李瑞雪 +3 位作者 詹鋆 刘迪 林曼 彭年强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1-851,共11页
一些平常表现很好的个体为什么会在一些特定场合做出坏行为?本研究旨在检验自我控制资源对人行为的影响。实验1使用stroop任务产生自我损耗来操纵被试的自我控制水平,观察独裁者任务中的好行为(利他行为)是否受自我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 一些平常表现很好的个体为什么会在一些特定场合做出坏行为?本研究旨在检验自我控制资源对人行为的影响。实验1使用stroop任务产生自我损耗来操纵被试的自我控制水平,观察独裁者任务中的好行为(利他行为)是否受自我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自我损耗组被试相比,自我损耗组被试表现出更少的好行为,并且明显地低于公平水平而趋向利己(坏行为)。实验2比较了自我损耗个体的公平准则启动、利己启动和无启动三种条件,观察独裁者任务中的好行为(利他行为)是否受不同启动类型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同样处于自我损耗状态的被试,被启动公平准则的被试与无启动和利己启动的被试相比,前者在独裁者任务中表现出更少的坏行为,表明公平启动会减少自我损耗个体的坏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他行为 有限自制力模型 自我控制资源 自我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控制与自我控制资源 被引量:63
3
作者 詹鋆 任俊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57-1466,共10页
自我控制是人适应社会的重要功能,近十年来,心理学家主要围绕有限自制力理论展开其研究。事实上,用于自我控制的资源十分有限,在它严重被消耗时会引发个体的自我衰竭,这将对个体的情绪、认知及行为等方面都造成不良的影响。个体的情绪... 自我控制是人适应社会的重要功能,近十年来,心理学家主要围绕有限自制力理论展开其研究。事实上,用于自我控制的资源十分有限,在它严重被消耗时会引发个体的自我衰竭,这将对个体的情绪、认知及行为等方面都造成不良的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思想抑制和分心控制等行为都可能导致其处于自我衰竭的状态,但通过睡眠、放松或积极情绪诱导等方式则可有效促进自我控制资源的恢复。未来的研究需进一步明确自我衰竭的心理与生理机制,并深入挖掘自我衰竭与其它影响自控行为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资源 自我衰竭 有限自制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控制的奖励模型与神经机制 被引量:14
4
作者 窦泽南 方圆 +1 位作者 周伟 乔志宏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8,共13页
随着最近几年研究的进展,对于自我控制的有限资源模型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争论:血糖的具体作用机制不清晰,自我损耗效应重复实验结果的不理想,没有考虑到个体的信念、意愿等心理因素。在各种竞争模型中,行为经济学的决策模型,能够较好地解... 随着最近几年研究的进展,对于自我控制的有限资源模型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争论:血糖的具体作用机制不清晰,自我损耗效应重复实验结果的不理想,没有考虑到个体的信念、意愿等心理因素。在各种竞争模型中,行为经济学的决策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行为实验的结果,也有来自神经机制上的大量研究的支持。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决策模型的基础上,对自我控制现象加以研究,并重点关注自我控制特质的神经机制和来自先天后天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 自我损耗 有限资源模型 奖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对男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贤 魏华 丁倩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3-718,共6页
基于有限自制力理论,为探讨压力对男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使用大学生校园压力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478名具有网络游戏使用经验的男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压力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 基于有限自制力理论,为探讨压力对男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使用大学生校园压力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478名具有网络游戏使用经验的男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压力与自我控制呈显著负相关,与网络游戏成瘾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控制与网络游戏成瘾呈显著负相关;(2)压力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游戏成瘾,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网络游戏成瘾;自我控制在压力与男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自我控制 网络游戏成瘾 有限自制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有限理性个体投资者心理偏差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宁 茅宁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63,共6页
一、对有限理性投资者心理偏差研究的意义 所谓心理偏差(psychoIogical biases)是指现实市场中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在对外部信息进行识别、编辑、评价等认知活动中系统产生的、有偏于标准理论所定义或预测的心理现象.塞勒(Thler)认为,有... 一、对有限理性投资者心理偏差研究的意义 所谓心理偏差(psychoIogical biases)是指现实市场中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在对外部信息进行识别、编辑、评价等认知活动中系统产生的、有偏于标准理论所定义或预测的心理现象.塞勒(Thler)认为,有限理性是相对于新古典经济学中行为人是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的完全理性假设而言的,主要是指行为人对复杂事物的认知和计算能力、对贪婪和恐惧心理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尽善尽美投资目标的自我追求能力等是有限的.[1]在一个非有效的市场中,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是致使其在认知和决策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偏差的主要原因.[2]人的行为是基于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知,显然基于这些心理和认知偏差而作出的交易决策和投资行为将不同于新古典理论中的预期行为.只有准确、全面地把握有限理性投资者在对外部信息认知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偏差,才有可能分析这些偏差对投资决策、交易行为以及投资绩效的影响方向和大小,所以说对有限理性投资者心理偏差的研究无疑是行为金融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理性 心理偏差 个体投资者 进展 新古典经济学 自我控制能力 现实市场 外部信息 认知活动 心理现象 标准理论 理性假设 计算能力 恐惧心理 自我追求 尽善尽美 行为人 控制 塞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模量与表观密度的分段函数关系用于股骨近端的结构模拟 被引量:22
7
作者 朱兴华 宫赫 +1 位作者 白雪飞 王福荣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0-257,共8页
目前 ,在用功能适应性理论与有限元相结合 ,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骨再造时 ,大多数研究者对于不同的表观密度 ,都是将表观密度和弹性模量的关系取为一种形式。由于松质骨的各向异性 ,其结构形式的多样性、复杂性 ,认为用一个统一的模型来... 目前 ,在用功能适应性理论与有限元相结合 ,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骨再造时 ,大多数研究者对于不同的表观密度 ,都是将表观密度和弹性模量的关系取为一种形式。由于松质骨的各向异性 ,其结构形式的多样性、复杂性 ,认为用一个统一的模型来描述其结构性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松质骨胞元模型理论 ,提出与实际更加接近的松质骨弹性模量与表观密度的分段函数关系 ,使得弹性模量与表观密度关系的确立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利用Mullender等[1] 提出的骨自我组织控制过程微分方程来控制骨再造过程 ,与有限元相结合 ,将这种松质骨的弹性模量与表观密度的分段函数关系应用到股骨近端结构的模拟预测中 ,不但能根据模拟得到的内部密度分布给出其内部结构的具体胞元结构形式 ,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迭代的收敛速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模拟 自我组织控制过程 骨功能适应性理论 有限 股骨近端 分段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