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我指涉的游戏:数字时代中国科幻电影的非透明性 |
田茵子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自我指涉的欲望世界——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 |
王春林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7
|
|
3
|
艺术的自我指涉悖论:卢曼对德国浪漫派的重述 |
范劲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从模拟到表征再到自我指涉——论人类的三种符号崇拜 |
曾庆香
苏学良
邱秀聪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5
|
“自我指涉”:柯马丁对《诗经》的解读 |
张节末
张妍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6
|
形式作为内容——论文学的自我指涉性 |
步朝霞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7
|
《名媛诗话》的自我指涉及其内文本建构 |
王力坚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8
|
精准扶贫诸系统及其组织的 封闭运作与耦合共振——对扶贫困境及其超越的一个自我指涉社会系统论解释 |
吕付华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9
|
从《造梦之家》看元电影的叙事方式、美学取向与媒介观念 |
刘敏娟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0
|
电影语言的革新进路:论张枣“元诗”对“元电影”的跨界可能 |
张旭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大学与社会关系新探——以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为中心 |
王红雨
闫广芬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8
|
|
12
|
法律悖论及其生产性——从社会系统论的二阶观察理论出发 |
宾凯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3
|
后现代主义小说举隅——巴思的《迷失在游乐场中》 |
刘象愚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8
|
|
14
|
日常语言学派风味的逻辑分析──评黄展骥的“悖论研究” |
桂起权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7
|
|
15
|
系统论视阈下刑法立法观的当代中国选择及其展开 |
吴亚可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6
|
|
16
|
法律自创生机制:隐藏与展开悖论 |
宾凯
|
《交大法学》
|
2013 |
12
|
|
17
|
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与翻译研究探析——论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
宋安妮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8
|
施瑞尔在社会科学视野下的比较教育方法论及其应用 |
陈瑶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9
|
宗教批判与意识现代化 |
居纳尔.希尔贝克
王寅丽
|
《哲学分析》
|
2010 |
1
|
|
20
|
虚构的诗学:先锋小说的元叙述 |
蔡咏春
潘艳慧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