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萨特自传和访谈录中的自我形塑
1
作者 吴康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6-104,共9页
自传是自传作者解释自我、建构自我和表达自我认同的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文类之一。而访谈录则是根据采访形式记录下一些名人重要的对话或者自述,属于亚自传范畴。从自传《词语》到访谈录《七十岁自画像》,出于自我形塑的需要,萨特一直... 自传是自传作者解释自我、建构自我和表达自我认同的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文类之一。而访谈录则是根据采访形式记录下一些名人重要的对话或者自述,属于亚自传范畴。从自传《词语》到访谈录《七十岁自画像》,出于自我形塑的需要,萨特一直刻意在文本中呈现自己作为作家和公共知识分子的理想自我形象,以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本文立足于对两个不同文本的细致解读,从现代自传理论研究视角,尝试探讨萨特自我形塑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传 访谈录 自我形塑 自叙 身份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卡夏仲·策仁旺杰自传中的自我形塑与话语意指
2
作者 增宝当周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3-150,共8页
自我形塑与自我呈现是自传写作中的重要特征,自传的功能也在于通过塑造自我形象,表达书写者对个人生活、身份及价值的理解。《噶伦传》是多卡夏仲·策仁旺杰晚年写就的,充分展现了传主的个人意识和书写意图以及传主自我形塑的话语意... 自我形塑与自我呈现是自传写作中的重要特征,自传的功能也在于通过塑造自我形象,表达书写者对个人生活、身份及价值的理解。《噶伦传》是多卡夏仲·策仁旺杰晚年写就的,充分展现了传主的个人意识和书写意图以及传主自我形塑的话语意指,该传记的写作意图、传主的身份意识与认同感等方面的描写揭示了18世纪藏族世俗传记文学中的自我意识与身份认同的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传 自我形塑 《噶伦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文学中摩门女性形象流变:1840s—1940s
3
作者 邹云敏 袁先来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5-440,共6页
1840s-1940s,美国文学中摩门女性形象历经变迁,呈现出鲜明的对立特质。盐湖谷定居阶段,摩门女性文学书写突出“天母”意象,以此作为本族女性的理想化自我,借以强化族群特异性;犹他建州前后,美国主流文学中的摩门女性多以傀儡和受害者形... 1840s-1940s,美国文学中摩门女性形象历经变迁,呈现出鲜明的对立特质。盐湖谷定居阶段,摩门女性文学书写突出“天母”意象,以此作为本族女性的理想化自我,借以强化族群特异性;犹他建州前后,美国主流文学中的摩门女性多以傀儡和受害者形象出现,被用以坐实摩门式婚姻是道德污染源的指控;废除多妻制的后《宣告》时代,摩门女性形象呈现兼具族群特色与美国属性的同质化特征,其曾刻意凸显的族裔特色最终难逃被消解的命运。摩门女性文学形象博弈的背后,蕴藏着摩门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形塑,揭示了民族融合大趋势下美国西部文化内部的冲突和裂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门女性 小民族文学 文学博弈 自我形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披图观面,探胸中之隐——《陆文定人物画册》相关问题初探
4
作者 程芊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6,共9页
首先对《陆文定人物画册》现状、像主陆树声以及画家沈俊的基本情况予以说明。然后将画册中十开画像分为官服、野服像两大类,详释每开画像,并结合史料,探究图像背后隐含的像主意志。最后将此套作品放在明清时期官员宦迹图、历官图及行... 首先对《陆文定人物画册》现状、像主陆树声以及画家沈俊的基本情况予以说明。然后将画册中十开画像分为官服、野服像两大类,详释每开画像,并结合史料,探究图像背后隐含的像主意志。最后将此套作品放在明清时期官员宦迹图、历官图及行乐图的对比中,发掘陆树声倩人画像的真实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树声 肖像画 自我形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实践及其文化功能运作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小伟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3期33-35,共3页
新历史主义批评选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作为主要批评对象,旨在寻找一方文化演示的舞台。它将文学文本当作文化文本解读,发掘、建构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文化意义系统。它改写作品“历史”,突出“自我形塑”的力量,并用隐喻式结构表达... 新历史主义批评选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作为主要批评对象,旨在寻找一方文化演示的舞台。它将文学文本当作文化文本解读,发掘、建构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文化意义系统。它改写作品“历史”,突出“自我形塑”的力量,并用隐喻式结构表达出来,整个批评操作过程,都是一种文化功能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 文化文本 自我形塑 隐喻 文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