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特点及其中澳跨文化比较 被引量:53
1
作者 杨丽珠 王江洋 +2 位作者 刘文 Monica Cuskelly Airong Zhang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4-232,共9页
采用实验室实验和情境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我国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发展的特点及中澳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跨文化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平均延迟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延长;3岁幼儿使用延迟策略少,4岁幼儿主要使... 采用实验室实验和情境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我国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发展的特点及中澳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跨文化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平均延迟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延长;3岁幼儿使用延迟策略少,4岁幼儿主要使用寻求策略,5岁幼儿主要使用寻求策略和自我分心、问题解决策略,自我言语控制策略在整个幼儿期始终不具有显著优势性.(2)澳大利亚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发展水平高于我国同龄幼儿;在延迟策略选择上中澳幼儿既具有差异性,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文化价值观通过教育影响着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岁幼儿 自我延迟满足 发展特点 中澳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其9岁时学校社会交往能力预期的追踪 被引量:34
2
作者 杨丽珠 王江洋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8-678,共11页
采用追踪研究,用实验室实验和情境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54名儿童4岁时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5年后结合教师访谈与评定、同伴提名、儿童自评等方法综合评定这些儿童9岁时的学校社会交往能力,探讨儿童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其9岁时学校... 采用追踪研究,用实验室实验和情境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54名儿童4岁时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5年后结合教师访谈与评定、同伴提名、儿童自评等方法综合评定这些儿童9岁时的学校社会交往能力,探讨儿童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其9岁时学校社会交往能力的预期作用。结果表明:儿童4岁时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水平可以预期其9岁时的学校社会交往能力水平。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高的儿童在9岁时的学校社会交往能力总体发展也好,其遵守规则与执行任务能力、与教师交往能力、与同伴交往能力、社交情绪发展水平都显著高于那些在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低的儿童;反之则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自我延迟满足 学校社会交往能力 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视觉认知过程 被引量:12
3
作者 韩玉昌 任桂琴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4,共6页
采用眼动研究方法,以儿童的延迟等待时间及眼动特征为指标,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儿童在自我延迟满足情境中的注意分配策略及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偏爱策略能促进4—5岁学前儿童的自我延迟满足;小学1、2年级儿... 采用眼动研究方法,以儿童的延迟等待时间及眼动特征为指标,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儿童在自我延迟满足情境中的注意分配策略及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偏爱策略能促进4—5岁学前儿童的自我延迟满足;小学1、2年级儿童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显著高于4—5岁学前儿童;延迟奖励物的彩色照片比黑白照片更有利于儿童的延迟等待;眼动方法是延迟满足研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自我延迟满足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幼儿与正常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欣俐 杨丽珠 王江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5-598,608,共5页
目的:探索脑损伤对自我控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应用经典的自我延迟满足实验对癫痫幼儿和正常幼儿的自我控制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受试包括来自大连市内医院记录在案的9名癫痫幼儿和来自大连市普通幼儿园的36名正常幼儿(年龄为4~5岁)。结... 目的:探索脑损伤对自我控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应用经典的自我延迟满足实验对癫痫幼儿和正常幼儿的自我控制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受试包括来自大连市内医院记录在案的9名癫痫幼儿和来自大连市普通幼儿园的36名正常幼儿(年龄为4~5岁)。结果:癫痫组幼儿的平均延迟时间短于正常组幼儿[(76±75)svs.(591±308)s,P<0.001]。在11种延迟策略由低到高的4种水平上,癫痫幼儿在水平Ⅱ寻求策略和水平Ⅲ自我分心、问题解决策略上得分均低于正常幼儿[(2.11±2.42)vs.(24.33±20.56),(2.11±2.62)vs.(12.69±11.79);均P<0.001]。在水平Ⅱ上,癫痫幼儿寻求母亲和寻求目标得分均低于正常幼儿[(0.67±0.87)vs.(2.83±3.90),(1.44±1.88)vs.(21.50±19.13);均P<0.01];在水平Ⅲ上,动作分散和静坐得分低于正常幼儿[(1.22±1.72)vs.(11.33±10.18);(0.22±0.67)vs.(2.56±4.91),均P<0.01]。结论:癫痫引起的大脑损伤导致癫痫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正常同龄幼儿,癫痫幼儿带有明显的低自我控制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 自我延迟满足 癫痫幼儿 正常幼儿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班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城乡差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伏干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1年第3期64-68,共5页
以城市和农村小班幼儿各32名为被试,采用米歇尔经典的自我延迟满足实验范式对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行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农村幼儿的平均延迟时间短于城市幼儿且差异显著;小班幼儿延迟满足时间性别差异不显著;小班幼儿自我分心、问题解... 以城市和农村小班幼儿各32名为被试,采用米歇尔经典的自我延迟满足实验范式对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行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农村幼儿的平均延迟时间短于城市幼儿且差异显著;小班幼儿延迟满足时间性别差异不显著;小班幼儿自我分心、问题解决策略使用存在城乡差异且达到显著水平,但不存在性别差异;其他延迟满足策略的使用城乡差异与性别差异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班幼儿 自我延迟满足 延迟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 被引量:59
6
作者 陈伟民 桑标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70,共6页
儿童自我控制指的是儿童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劣势反应的唤起的能力。文章概述了近年来国外该领域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及研究动态,包括自控涵义上的争论、早期发生的认知基础及其表现、稳定性与性别差异上的表现、注意及语言与自控的关系... 儿童自我控制指的是儿童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劣势反应的唤起的能力。文章概述了近年来国外该领域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及研究动态,包括自控涵义上的争论、早期发生的认知基础及其表现、稳定性与性别差异上的表现、注意及语言与自控的关系、父母抚养方式对自控形成的影响等。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 服从 延迟满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述评 被引量:34
7
作者 于松梅 杨丽珠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7-201,共5页
近20年左右,以社会认知理论命名的个性新观点正悄然兴起,并成为心理学重新综合趋势的重要反映。这一研究取向认为人是可以认知的、社会的人,并强调把认知过程看作是理解复杂的、有目的的社会行为的一把钥匙。在个性心理学领域,沃尔特... 近20年左右,以社会认知理论命名的个性新观点正悄然兴起,并成为心理学重新综合趋势的重要反映。这一研究取向认为人是可以认知的、社会的人,并强调把认知过程看作是理解复杂的、有目的的社会行为的一把钥匙。在个性心理学领域,沃尔特·米契尔(Walter Mischel)是采用认知变量解释个性差异并做出非凡贡献的重要人物之一。该文着重从米契尔的三大重要研究领域:认知原型分类、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和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出发,详细阐述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并对其个性理论的影响和作用进行简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原型 认知情感单元 自我延迟满足 认知心理学 米契尔 认知情感 个性系统 CA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