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自我教育与人的需要理论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渠长根
-
机构
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S1期135-137,共3页
-
文摘
论自我教育与人的需要理论渠长根自我教育无论是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学说,还是作为跟灌输教育相对称的一种教育原则、方法,也无论是在动态意义上或是静态意义上,都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在人类的探索过程中,固然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在讨论这一问题时,社会立场...
-
关键词
自我教育
人的需要
需要理论
自我教育思想
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教育主体
精神需要
动态意义
尊重的需要
实现机制
-
分类号
G40-0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论从道德需要入手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 2
-
-
作者
农兴强
-
机构
广西贺州地区师范学校
-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1999年第S1期96-98,共3页
-
-
关键词
道德需要
德育工作
道德教育
道德行为
道德规范
人的需要
道德接受
受教育者
自我实现的需要
道德需要层次
-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自主学习的激发
被引量:5
- 3
-
-
作者
李志凯
-
机构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7X期37-38,共2页
-
-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自我实现的需要
激发
内部因素
心理学家
人本主义
基本需要
马斯洛
缺失
高层次
生理
安全
为人
尊重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引入激励机制,搞好电教队伍管理工作
- 4
-
-
作者
孙纯学
伏巨海
王桢辅
-
机构
兰州大学电教中心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1-72,116,共3页
-
文摘
面向21世纪,党的十五大提出:“优化教育结构,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作为实现教育最优化的电化教育,其任务、目标就是要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全方位地为教育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电教管理工作,从...
-
关键词
电教队伍
激励机
管理工作
领导者
自我实现的需要
激励作用
电教管理
部门领导
激励原理
电教人员
-
分类号
G43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腐败者主体心理发展及预防
- 5
-
-
作者
张跃彬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纪委办公室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63-65,109,共4页
-
文摘
腐败者主体心理发展及预防张跃彬所谓腐败是指由党或国家机构的某一级组织、党员或国家机构的工作人员包括由国家机构任命的其它人员,即在社会中掌握一定经济与社会生活权力的某级组织或公职人员,为满足私欲,谋取私利或局部利益而实施的严重违背党纪政纪,违犯国家法律...
-
关键词
主体心理
腐败心理
公职人员
腐败行为
腐败主体
舆论监督
精神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权力制衡机制
物质需要
-
分类号
D630.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称赞下级的艺术
- 6
-
-
作者
石长林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8-18,共1页
-
-
关键词
领导者
心理特征
人的需要
行为特点
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人的积极性
先进人物
知识分子
自信心不足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浅谈“激励理论”与高校管理改革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孙安利
张玉华
-
机构
烟台师范学院
-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3-65,共3页
-
文摘
高校管理改革要深化,关键是如何调动和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技术与才能。在此,探求一下“激励理论”与高校的管理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一、关于“激励”的一般概念 “激励”一词,顾名思意,含有激发与鼓励的意思。作为心理学的术语,则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若将“激励”运用于管理,则是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行动为是由动机所推动,动机是由需要所引起的。
-
关键词
高校管理改革
激励理论
激励措施
教职员工
自我实现的需要
过激励
人的积极性
人的需要
职称评定
设置目标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您为何写作——对当代作家创作动机的一次透视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黄书泉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7,共5页
-
文摘
与80年代文采风流,慷慨激昂,高唱“主义”与“思潮”,各领风骚的情形对照鲜明的是,这几年某些作家像是被秋霜打蔫了的叶子,凄凄惨惨切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无尽的感叹、哀怨、牢骚、诉苦,嘲讽他人与自嘲。一股“落花流水春去也”的世纪末的悲哀在文学界蔓延着;一些作家在变更的现实面前,在文化的断裂与文坛的分化面前无所适从,无可奈何,一种无法给自己定位的苦恼深深地折磨着他们。
-
关键词
创作动机
文学创作
当代作家
艺术人格
缺乏性动机
丰富性动机
自我实现的需要
经济人格
创作活动
政治人格
-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充分发挥激励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2
- 9
-
-
作者
丛颖超
-
机构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51-52,共2页
-
文摘
充分发挥激励因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丛颖超在管理工作中,激励就是指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人作为社会生产的主体,是生产要素中唯一能动的要素,生产要素的组合最终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应该是加强对人的管理。只有通过采用适当的激励方式...
-
关键词
激励因素
现代企业管理
激励手段
管理者
激励作用
充分发挥
自主性
自我实现的需要
奖励标准
激励方式
-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论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原则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邓演平
-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42-44,共3页
-
文摘
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交往和相处中,应当坚持一些基本的原则。尊重,便是其中的原则之一。 尊重,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对人类的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需要进行仔细的研究之后,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并按照人的需要发展,把需要由低级到高级排列成如下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马斯洛看来,尊重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其地位仅次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我看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人们进行人际交往,建立、维系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指导意义。当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本文试图抽出其中的“尊重的需要”,作为人们进行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进行论述。当然,尽管这种论述是粗浅的,我仍然希望这种探讨性的论述是有益的,建设性的。
-
关键词
人际交往
尊重他人
尊重教育
尊重的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的需要
社会生活
自我尊重
尊重意识
家庭教育
-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
-
题名青少年今天的生活更安全了么
- 11
-
-
作者
王凤玲
-
机构
河南科技学院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共1页
-
文摘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理论指出:人有5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5种需要的重要性是按照层次由低到高排列的,只有优先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要,才有可能追寻更高层次的满足。安全的需要在这个序列中排在第二位,除了生理需要(阳光、食物、水……)之外,安全就是其他需要的基础。
-
关键词
安全需要
青少年
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活
生理需要
需要理论
心理学家
美国社会
-
分类号
D43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市场经济条件下哲学的生存权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谢传仓
-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政治理论教研室
-
出处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8-81,共4页
-
文摘
●哲学是人类追求自我实现需要的智慧,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正是这种“智慧哲学”。 ●市场经济对人的个性的呼唤,实质上是对真哲学的呼唤,是对主体哲学的呼唤。 ●哲学面向市场和社会,真正进入大众的心灵,就能生存和发展。 ●衡量哲学的价值标准是时代精神,凡是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哲学,就必将获得其生存权。
-
关键词
哲学
市场经济条件
生存权
时代精神
哲学工作者
人的个性
现代哲学
哲学存在
计划体制
自我实现的需要
-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论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几种心理障碍及克服途径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程华
-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S2期95-97,共3页
-
文摘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一种低级需要,而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所具有的高级需要。尽管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但归纳起来,不外乎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两大类。
-
关键词
人际交往
心理障碍
克服途径
大学生
自卑心理
尊重的需要
嫉妒心理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的需要
羞怯心理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
- 14
-
-
作者
周建设
-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46-47,共2页
-
文摘
中国有着悠久的“均贫富”传统。 中国当代有过30年的“绝对平均”的实践。 但是,当今的中国平民百姓居然能容忍一个新富豪阶层的崛起,岂非咄咄怪事? 世界银行按五等分法算出中国的平均贫富差距为4倍。如果以富的极端算到贫的极端,那么相差就不是4倍,而是一个天文数字。不妨去掉若干最高分,去掉若干最低分,只拿拥有1亿元资产的富翁与拥有1万元财产的平民相较,差距则高达1万倍。至于差距上百倍、上千倍则是平常的事。
-
关键词
慎终追远
平民百姓
自我实现的需要
民德
贫富差距
自我价值
求生本能
尊重的需要
星级宾馆
生存权利
-
分类号
D66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三大妙招帮助孩子克服厌学症
- 15
-
-
作者
莫沫
-
出处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I0007-I0007,共1页
-
文摘
一、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动机.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爱、关注与被需要的感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除了生存与安全感外,人还有爱和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学生来讲,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如果,在学习中他们能够满足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
关键词
厌学症
孩子
自我实现的需要
学习动机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
安全感
自尊
-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用科学的方法重建自信
- 16
-
-
作者
刘丹
-
机构
南昌市教教科所
-
出处
《职教论坛》
1997年第11期32-32,共1页
-
文摘
○用○科○学○的○方○法重建自信刘丹职高的同学普遍非常自卑,对自己缺少信心。究其原因,主要与我们的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说服教育有关。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从分析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心理,明白学生的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摆脱自卑,重塑自信...
-
关键词
科学的方法
职高学生
安全需要
心理需要
尊重的需要
教师
生理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南昌市
培养目标
-
分类号
G632.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谈责任会计制度中的领导行为与激励问题
- 17
-
-
作者
孟焰
-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8年第4期75-78,共4页
-
文摘
从行为科学角度来探讨责任会计制度中的领导行为与激励问题,对于充分发挥责任会计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谈点看法。一、责任会计制度中的领导行为问题根据行为科学的观点,所谓领导就是指企业组织赋予一个人以权力,为了完成企业组织的目标,而向其所属职工施加有效影响的过程。而领导行为则是指领导者在实施领导工作过程中所表现的行为方式。一个企业组织能否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
-
关键词
责任会计制度
领导行为
行为科学
激励问题
领导者
责任中心
精神激励
自我实现的需要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物质激励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教师考评的问题与思考
- 18
-
-
作者
王玉秋
初铭铜
-
机构
山东省威海教育学院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3-33,共1页
-
-
关键词
教师考评
青年教师
校园文化
导向功能
学校发展
考评项目
个人素质
成熟度
问题与思考
自我实现的需要
-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校长要善于转化牢骚
- 19
-
-
作者
马辰
-
机构
北京通州区城关中心校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Z1期71-71,共1页
-
-
关键词
校长
教师积极性
“四性”
个人需求
需要层次理论
积极因素
导向性
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
解决问题
-
分类号
G637.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她为何舍近求远?
- 20
-
-
作者
张发
-
机构
北京市平谷县教科所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1-31,共1页
-
-
关键词
骨干教师
稳定教师队伍
学校管理者
学校领导
希望学校
心理特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北京市平谷县
职业特征
学校办学
-
分类号
K8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