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存在感:概念体系、形成机制及提升途径 被引量:2
1
作者 欧贤才 《安康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67-74,共8页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存在感是指在社会互动情境中,人们关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存在状态及存在意义或存在价值的意识经验,影响个体的在世经验、心理健康以及冒险和社会失范行为。它包括自我价值感、自我重要感和自我被需要感三个核心成分。自...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存在感是指在社会互动情境中,人们关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存在状态及存在意义或存在价值的意识经验,影响个体的在世经验、心理健康以及冒险和社会失范行为。它包括自我价值感、自我重要感和自我被需要感三个核心成分。自我存在感的形成遵循“主体呈现—被他人看见—存在感”的过程。通过自我呈现与社会参与、工作与创造、爱与被爱、权力支配与资源控制以及张扬个性与突破常规等途径,个体可以提升自我存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存在感 存在主义 存在 社会存在 存在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