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5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我的道德地形学” 一个具有心理学和社会学意涵的本体诠释学理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冰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2,共32页
在当今中国,社会学、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所强调的"文化自觉"的旨趣在于凸显文化主体性以及文化间的和平沟通。"自我的道德地形学"无疑对这一旨趣具有独特的理论启示意义,它构成了C.泰勒的巨著《自我的根源》的主体部... 在当今中国,社会学、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所强调的"文化自觉"的旨趣在于凸显文化主体性以及文化间的和平沟通。"自我的道德地形学"无疑对这一旨趣具有独特的理论启示意义,它构成了C.泰勒的巨著《自我的根源》的主体部分,并在其诠释学思想中占有基础地位。"自我的道德地形学"首先是作为一个心理学理论被提出来的,而它的社会学意涵在以其为基础的、C.泰勒的著名政治理论论文"承认的政治"中充分地得以展现。鉴于这一理论以兼具心理学和社会学意涵的本体论诠释为基础,对错综复杂的历史经验具有条分缕析的阐释力,因此,作者认为,对该理论所具有的启示意义予以深刻地把握,对中国社会学、心理学在方兴未文的跨学科文化研究领域建构基础性的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的道德)地形学 承认的政治 自我探索 差异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道德行为中道德标准对自我欺骗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
2
作者 范伟 杨颖 +2 位作者 郭希亚 林卓铭 钟毅平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4-1436,共23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不道德行为中自我欺骗的心理作用及其神经机制,特别是探究道德标准对自我欺骗的抑制作用。实验1考察不道德行为中自我欺骗的内在神经机制。实验1通过发送者-接受者范式诱发被试的不道德行为,并通过... 本研究旨在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不道德行为中自我欺骗的心理作用及其神经机制,特别是探究道德标准对自我欺骗的抑制作用。实验1考察不道德行为中自我欺骗的内在神经机制。实验1通过发送者-接受者范式诱发被试的不道德行为,并通过个体对未知随机概率值的预测来测量自我欺骗。行为结果发现,在欺骗试次中,被试选择低于真实信念的比例显著高于在诚实试次中的比例。脑电结果发现,相比于诚实试次,被试在欺骗试次中会诱发更大的P2、N2以及P300成分。实验2通过道德标准启动任务,探讨对道德标准的关注如何影响自我欺骗。行为结果显示,在控制条件下,被试在欺骗试次中选择低于真实信念的比例显著大于诚实试次中诚实试次中的比例。脑电结果显示,在道德标准启动条件下,欺骗试次诱发的P2和N2成分显著低于诚实试次。这些研究结果可能表明在不道德行为中,个体易于形成虚假信念导致自我欺骗,而关注道德标准能有效抑制此类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欺骗 道德行为 道德标准 信念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榜样教育的道德自我建构 被引量:3
3
作者 宋晔 魏贝贝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5,共7页
道德自我是个体精神世界的价值追求,需要经由现实自我趋向理想自我而进行建构。榜样教育借助其天然的他者逻辑,为理想道德自我建构另辟蹊径:榜样教育的原点始于认识他者,为自我指明方向;榜样教育的实质在于成为他者,为自我提供方法;最... 道德自我是个体精神世界的价值追求,需要经由现实自我趋向理想自我而进行建构。榜样教育借助其天然的他者逻辑,为理想道德自我建构另辟蹊径:榜样教育的原点始于认识他者,为自我指明方向;榜样教育的实质在于成为他者,为自我提供方法;最终通过达臻自我实现升华,完成理想道德自我的建构。然而,当前榜样教育中存在榜样形象神圣化、榜样认同娱乐化及榜样学习单一化等问题,致使道德共识受限、道德情感共鸣受阻、道德实践共振受制,阻碍了道德自我的建构。有必要探索通过榜样教育来建构道德自我的有效实践路径:理性选树榜样以激发自觉发省的道德认知能力,耦合偶像榜样以培养能够积极予以回应和承担责任的道德情感能力,最终有效践行榜样教育以达至理想道德自我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自我 自我 他者 榜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自我知觉对欺骗行为的影响: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燕 王振宏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道德自我知觉的提升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存在道德一致性效应与道德心理许可效应两种矛盾现象,造成这种不一致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解释水平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解释水平在道德自我知觉提升与欺骗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 道德自我知觉的提升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存在道德一致性效应与道德心理许可效应两种矛盾现象,造成这种不一致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解释水平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解释水平在道德自我知觉提升与欺骗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实验1和实验2分别以179名和19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数字矩阵任务测量欺骗行为,采用过去时间距离和未来时间距离操纵解释水平。结果发现:高解释水平下(较远的过去、未来),道德自我知觉启动组的欺骗行为显著低于道德自我知觉未启动组,而低解释水平下(较近的过去、未来),道德自我知觉启动组的欺骗行为显著高于道德自我知觉未启动组。因此,解释水平调节道德自我知觉对欺骗行为的影响,即高解释水平下,道德自我知觉提升产生了道德一致性效应;而低解释水平下,道德自我知觉提升产生了道德心理许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自我知觉 道德行为 欺骗行为 解释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初中生道德自我知觉对亲社会意愿和欺骗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燕 王振宏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9,共8页
研究探讨了农村初中生道德自我知觉对其亲社会意愿和欺骗行为的影响。实验1选取375名农村初中生,考察农村初中生道德自我知觉对亲社会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道德自我知觉提升组和道德自我知觉降低组的亲社会意愿均显著高于控制组;实验2... 研究探讨了农村初中生道德自我知觉对其亲社会意愿和欺骗行为的影响。实验1选取375名农村初中生,考察农村初中生道德自我知觉对亲社会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道德自我知觉提升组和道德自我知觉降低组的亲社会意愿均显著高于控制组;实验2选取与实验1不同的333名农村初中生,考察农村初中生道德自我知觉对欺骗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道德自我知觉提升组的欺骗行为显著高于道德自我知觉降低组和控制组,道德自我知觉降低组的欺骗行为显著低于控制组。研究表明,道德自我知觉提升的农村初中生在亲社会行为中出现了道德一致性效应,在欺骗行为中出现了道德心理许可效应;而道德自我知觉降低的农村初中生无论在亲社会行为还是欺骗行为中,都出现了道德净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 道德自我知觉 亲社会意愿 欺骗行为 道德一致性效应 道德心理许可效应 道德净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损耗对道德型领导影响员工道德建言的阻抑机制研究
6
作者 王子婧 谭蓓菁 +1 位作者 赵书松 刘智强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6-1486,共11页
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基于583对领导与员工的两时点配对数据,构建了一个嵌套着被中介调节效应的理论模型以考察道德型领导影响员工道德建言过程的资源条件性,以进一步揭示道德型领导影响员工道德建言的受阻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道德型... 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基于583对领导与员工的两时点配对数据,构建了一个嵌套着被中介调节效应的理论模型以考察道德型领导影响员工道德建言过程的资源条件性,以进一步揭示道德型领导影响员工道德建言的受阻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道德型领导对员工道德建言的影响并非直接且自然,而受到自我损耗和员工-领导道德基础差异性的抑制。具体而言:自我损耗和员工-领导道德基础差异性均显著抑制道德型领导对道德榜样认同的影响,进而阻碍员工道德建言;员工-领导道德基础差异性在自我损耗对道德型领导影响员工道德建言的抑制效应中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损耗 员工-领导道德基础差异性 道德型领导 道德建言 道德榜样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消费行为对亲社会行为的双刃剑效应:基于道德自我认同和心理特权的中介机制
7
作者 张洁梅 秦维佳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22,共11页
绿色消费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绿色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低碳环保、绿色节能逐渐成了社会的主基调。绿色消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已经初见成效,然而,一... 绿色消费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绿色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低碳环保、绿色节能逐渐成了社会的主基调。绿色消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已经初见成效,然而,一些研究发现,绿色消费也可能存在负面影响,会诱发非理性行为甚至不道德行为。基于道德自我调节理论,构建并检验了绿色消费行为对亲社会行为可能存在双刃剑效应的路径模型。结果表明,高解释水平下,绿色消费行为通过道德自我认同对亲社会行为起积极促进作用;低解释水平下,绿色消费行为通过心理特权对亲社会行为起消极妨碍作用。针对绿色消费行为可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溢出效应,给出企业在进行绿色营销时的建议,以期规避消极效果,扩大积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消费 双刃剑效应 道德自我调节 亲社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自我调节对亲社会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0
8
作者 李谷 周晖 丁如一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2-679,共8页
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探讨道德自我调节对亲社会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一中,被试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抄写"正性特质词语""负性特质词语"或"中性词语",并回忆自己所经历的与关键词有关的事情。启动完成后,... 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探讨道德自我调节对亲社会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一中,被试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抄写"正性特质词语""负性特质词语"或"中性词语",并回忆自己所经历的与关键词有关的事情。启动完成后,考察其捐助行为。结果发现,正性特质启动组被试愿意捐助的数目显著高于负性特质和中性词语启动组。研究二用同样的方法改变被试的道德自我知觉,然后对被试的作弊行为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正性特质启动组的作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中性词语启动组,负性特质启动组的作弊发生率和作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中性词语启动组。本研究表明,道德自我调节过程不一定遵循负反馈机制:虽然"道德净化效应"在本研究中得到了部分验证,但是我们的实验结果不符合"道德许可效应"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自我调节 道德自我知觉 道德净化效应 道德许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道德自我调节机制下的道德行为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宏伟 李晔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78-1187,共10页
道德自我调节指个体根据道德自我,从事(不从事)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道德自我分为状态道德自我(道德自我知觉)和特质道德自我(道德认同)。道德自我调节的负反馈机制,指个体依据道德自我知觉,保持道德行为的波动性,它包含道德许可效应... 道德自我调节指个体根据道德自我,从事(不从事)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道德自我分为状态道德自我(道德自我知觉)和特质道德自我(道德认同)。道德自我调节的负反馈机制,指个体依据道德自我知觉,保持道德行为的波动性,它包含道德许可效应和道德清洁效应;正反馈机制,指个体依据道德认同,保持道德行为的一致性。解释水平理论整合了正负反馈机制,两种道德行为。未来研究需探讨公我、个体差异对道德自我调节机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自我调节 道德认同 道德清洁 道德许可 解释水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他行为的自我控制过程模型:自我损耗下的道德情绪的正向作用 被引量:54
10
作者 费定舟 钱东海 黄旭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75-1183,共9页
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验证和探讨了利他行为的自我控制过程模型。实验1采用自我损耗的双任务范式,考察了自我损耗对利他行为水平的影响。实验2考察行动控制导向在自我损耗和利他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实验3通过诱发道德情绪,探讨了道德... 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验证和探讨了利他行为的自我控制过程模型。实验1采用自我损耗的双任务范式,考察了自我损耗对利他行为水平的影响。实验2考察行动控制导向在自我损耗和利他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实验3通过诱发道德情绪,探讨了道德情绪对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个体的利他行为决策的作用。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会对利他行为产生不利影响。(2)行动控制导向对自我损耗和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3)道德情绪能够缓解自我损耗对利他行为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资源 利他行为 自我损耗 道德情绪 行动控制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决策的机制及干预研究:自我相关性与风险水平的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钟毅平 占友龙 +1 位作者 李琎 范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93-1102,共10页
现有的道德决策脑机制研究更多地关注了认知和情绪的交互作用,较少关注个体对"自我相关性"和"风险水平"信息的整合加工,更是忽视了帮助情境和伤害情境下道德决策的心理与脑机制的异同。因此,有必要通过行为、事件... 现有的道德决策脑机制研究更多地关注了认知和情绪的交互作用,较少关注个体对"自我相关性"和"风险水平"信息的整合加工,更是忽视了帮助情境和伤害情境下道德决策的心理与脑机制的异同。因此,有必要通过行为、事件相关电位(ERP)和多模态脑功能成像(f MRI)等多种方法来系统考察帮助和伤害情境下自我相关性和风险水平交互影响道德决策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共情训练对道德决策的干预作用。旨在揭示道德决策的时间进程和神经基础;探寻自我相关性与风险水平对道德决策的影响,及其在不同情境和共情水平下可能存在的变异;共情训练能否有效提升个体的道德决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决策 自我相关性 风险水平 共情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核心自我评价对下属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道德式领导和集体主义导向的作用 被引量:58
12
作者 王震 孙健敏 张瑞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31-1243,共13页
采用配对问卷调查法,以150位管理者和464位下属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管理者核心自我评价对下属组织指向和人际指向公民行为的影响以及道德式领导和下属集体主义导向在其中的作用。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管理者核心自我评价对下属公民行为有... 采用配对问卷调查法,以150位管理者和464位下属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管理者核心自我评价对下属组织指向和人际指向公民行为的影响以及道德式领导和下属集体主义导向在其中的作用。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管理者核心自我评价对下属公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道德式领导在管理者核心自我评价与下属公民行为关系中有中介作用;下属集体主义导向在道德式领导与公民行为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表现为道德式领导对公民行为的正向影响对高集体主义导向的员工来说更明显。文章揭示了管理者核心自我评价对下属公民行为的影响效果、内在机制和作用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领导有效性研究的特质-行为整合视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自我评价 道德式领导 组织公民行为 集体主义导向 跨层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场所不道德行为: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10
13
作者 董蕊 倪士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从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工作场所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容易做出不道德行为,并且自我损耗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可以延伸到实验室外,表现为上午道德效应;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都需要个体... 从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工作场所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容易做出不道德行为,并且自我损耗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可以延伸到实验室外,表现为上午道德效应;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都需要个体运用自我控制克服短期利益的诱惑。未来研究需在从意图层面到行为层面、从损耗到克服以及扩大不道德行为范围三个方面做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行为 自我控制 自我损耗 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自我对利己和利他行为倾向的注意偏向 被引量:6
14
作者 聂衍刚 刘莉 +1 位作者 曾燕玲 宁志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8-683,共6页
以大学生为被试,通过点探测任务考察高低道德自我水平对利他和利己词汇的注意偏向。结果发现:(1)高道德自我水平个体在利他-利己词语、利他-中性配对出现时,若探测点与利他词语位置一致,被试的反应时比较短,而当探测点与利他词语位置不... 以大学生为被试,通过点探测任务考察高低道德自我水平对利他和利己词汇的注意偏向。结果发现:(1)高道德自我水平个体在利他-利己词语、利他-中性配对出现时,若探测点与利他词语位置一致,被试的反应时比较短,而当探测点与利他词语位置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会延长;(2)低道德自我水平的个体在探测点与利己词语同位时的反应时短,当探测点同利他词语或中性词语位置一致时反应时增加;(3)高道德自我水平个体对利他词语的注意偏向值为正,即存在注意警觉,而对利己词汇的注意偏向值为负,表现出注意回避;低道德自我水平个体对利己词汇也存在注意回避。结果表明道德自我水平的高低影响个体对利他和利己行为倾向的注意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自我 注意偏向 利他词汇 利己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道德自我到生态自我:梭罗伦理思想的建构之路 被引量:5
15
作者 邹建军 白阳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76,共6页
梭罗在自己的一生中融合中西伦理思想,特别重视个人的道德实践,呼吁个体的精神生活,以独特的伦理选择实现了道德的自我建构,从而建立起了自己独立的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在此基础上,他以个体的伦理责任为起点进行不断的探索,完... 梭罗在自己的一生中融合中西伦理思想,特别重视个人的道德实践,呼吁个体的精神生活,以独特的伦理选择实现了道德的自我建构,从而建立起了自己独立的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在此基础上,他以个体的伦理责任为起点进行不断的探索,完成了对生态自我的建构,最终建立起了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伦理关系。从道德自我走向生态自我,他对人类缺乏伦理意识和伦理约束力的现象进行了全面反思,为人类在工业文明背景下重建伦理意识与生态世界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思想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自我 道德自我 生态自我 伦理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认同、道德推脱、自我定向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静 董宝林 张欢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81,共9页
探讨道德认同、自我定向、道德推脱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影响,检验多重中介模型适配性。采用道德认同的内在化分量表、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的自我定向分量表、体育道德推脱量表和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量表,对1537名大... 探讨道德认同、自我定向、道德推脱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影响,检验多重中介模型适配性。采用道德认同的内在化分量表、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的自我定向分量表、体育道德推脱量表和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量表,对1537名大学生(年龄20.42±0.532岁;男874人,女663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负向影响显著(F=76.668),自我定向、道德推脱对偏差行为的正向影响分别显著(F自我定向=186.899,F道德推脱=137.076);在道德认同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时,自我定向、道德推脱分别具备部分中介效应,而且,二者的多重中介效应也显著,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8.10%、5.04%和9.88%,即:道德认同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间接影响效应占总效应的53.02%。结论:道德认同是改善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心理特质,自我定向、道德推脱是诱发体育学习偏差行为的前因要素;道德认同既可以直接的方式改善大学生体育学习偏差行为,还可以通过抑制道德推脱机制来缓解自我定向,进而有效避免产生体育学习的偏差行为。本研究可为防范和解决体育教学中的诸多潜在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学习 自我定向 道德认同 道德推脱 偏差行为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护士在患者自我护理中应具有的道德修养 被引量:16
17
作者 董淑惠 李水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年第1期36-37,共2页
护士在自我护理中应加强三方面的道德修养 :(1)遵循个体化原则 ;(2 )维护服务对象的尊严 ;(3)保持高度负责的精神。只有这样 ,护士才能真正帮助患者通过自护活动 ,弥补体力、意志、知识的不足 ,逐步恢复自主生活 。
关键词 护士 自我护理 道德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教育: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归宿 被引量:11
18
作者 黄东桂 潘柳燕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61,共3页
文章通过介绍学界部分学者对德育范畴自我教育的界定,强调了德育领域中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从德育范畴的自我教育和智育范畴自我教育的区别出发,提出了德育范畴的自我教育具有教育目标的自我取向、教育内容的自我选择、教育方法的自我践... 文章通过介绍学界部分学者对德育范畴自我教育的界定,强调了德育领域中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从德育范畴的自我教育和智育范畴自我教育的区别出发,提出了德育范畴的自我教育具有教育目标的自我取向、教育内容的自我选择、教育方法的自我践履、教育过程的自我调控、教育效果的自我评价等五个具体特征;从道德的本质、大学生的心理和道德发展水平、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目标追求等角度论证自我教育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归宿;最后提出了如何在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中让大学生走向自我教育的几点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主体性道德教育 自我教育 归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道德自我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启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6期79-86,131,共9页
本文继《论道德自我》一文之后,从道德教育心理学中存在的理论缺陷以及新儒家诸人关于道德自我议论中的问题出发,论证了从心理学上研究道德自我的缘起和意义;进一步分析论述了道德自我的发展以及人们之间道德自我发展的类型差异的社... 本文继《论道德自我》一文之后,从道德教育心理学中存在的理论缺陷以及新儒家诸人关于道德自我议论中的问题出发,论证了从心理学上研究道德自我的缘起和意义;进一步分析论述了道德自我的发展以及人们之间道德自我发展的类型差异的社会意义;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自我 道德理想 道德自我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贿赂行为中的自我道德化分析——基于若干典型腐败案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岳磊 孙秋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在经济学那里,贿赂行为被等同于权钱交易,而这就忽视了这种交换行为背后隐藏的深层逻辑。在贿赂交易过程中,无论是行贿者还是受贿者都能够明显地感到法律和道德带来的压力。然而,行动者双方通过自我道德化的策略将贿赂交易表演为能够被... 在经济学那里,贿赂行为被等同于权钱交易,而这就忽视了这种交换行为背后隐藏的深层逻辑。在贿赂交易过程中,无论是行贿者还是受贿者都能够明显地感到法律和道德带来的压力。然而,行动者双方通过自我道德化的策略将贿赂交易表演为能够被社会规范所接受的礼物馈赠行为,从而减轻了双方的法律和道德紧张感。自我道德化的微观机制就成为贿赂行为得以实践的基础,并由此嵌入于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情境之中,使得贿赂成为一种高度组织化的文化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行为 礼物馈赠 自我道德 嵌入性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