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自愿协议机制建设中的激励政策创新 被引量:27
1
作者 董战峰 王金南 +2 位作者 葛察忠 高树婷 龙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124,共7页
本研究评析了OECD成员国推行环境自愿协议项目中采用的主要激励性政策手段,解析了我国可用于配套支持环境自愿协议的主要政策工具实施现状,并提出了未来深入推进我国环境自愿协议机制建设的激励政策创新建议。结果表明,作为一种综合性... 本研究评析了OECD成员国推行环境自愿协议项目中采用的主要激励性政策手段,解析了我国可用于配套支持环境自愿协议的主要政策工具实施现状,并提出了未来深入推进我国环境自愿协议机制建设的激励政策创新建议。结果表明,作为一种综合性环境管理机制,环境自愿协议机制已成为国际环境政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环境自愿协议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套激励性政策的设计是否到位;目前,我国开展环境自愿协议项目可运用的激励性政策资源还较少,除了清洁生产政策有该方面的规定外,财税、信贷、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技术创新等政策中尚未对如何促进环境自愿协议机制实施有所考虑,尚未对各地在实施环境自愿协议项目时可以运用哪些政策资源予以明确。建议我国应该加大财政、税费、信贷等政策工具的创新力度,为加快推进我国环境自愿协议机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自愿协议 环境经济政策 进展 评估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愿协议减排的企业演化博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志强 周隽 沈月琴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5-790,共6页
全球碳减排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减排效果,作为中国碳排放重要主体的企业,其减排成效是中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的根本保障。自愿减排模式应是当前企业等多方主体可以接受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理想过渡模式,基于自愿协议减排业已... 全球碳减排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减排效果,作为中国碳排放重要主体的企业,其减排成效是中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的根本保障。自愿减排模式应是当前企业等多方主体可以接受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理想过渡模式,基于自愿协议减排业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排新机制。本研究对企业自愿协议减排的选择情境进行演化博弈分析,得出从加大政府扶持、降低企业减排成本、增强公众宣传等方面入手可以提升企业自愿减排的既得利益,使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自愿减排。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与政策激励,推动企业自动减排;2构建多种减排途径,有效降低减排成本;3重视低碳理念宣传,提高企业低碳经营的社会认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协议 碳排放 企业减排 演化博弈 政策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的目标责任制与自愿协议 被引量:4
3
作者 马丽 李惠民 齐晔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101,共7页
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自愿协议作为两种不同的节能管理手段,在我国节能管理工作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对二者进行模式总结和比较分析,对我国未来的节能政策制定和政策工具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自愿协议都... 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自愿协议作为两种不同的节能管理手段,在我国节能管理工作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对二者进行模式总结和比较分析,对我国未来的节能政策制定和政策工具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自愿协议都发生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涉及一定时期内的企业节能目标,由政府与企业签订书面承诺,并有相应的评估监督方法。同时二者又存在不同的模式和特征,在具体的实施主体、指标的选择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别。"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企业节能取得巨大成效,这与节能目标责任制的实施密不可分,而节能自愿协议在机制创新方面有着更为重大的制度意义,它代表了在节能管理领域基于自愿的市场机制对我国传统行政命令型资源环境管理模式的补充,它的进一步推进将为我国未来多种机制并存的节能管理提供更多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目标责任制 节能自愿协议 千家企业节能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愿协议式方法的国际发展及启示
4
作者 童晶晶 冯利利 张明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92-295,共4页
本文介绍了自愿协议式方法在日本、荷兰、美国及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对日本地方级协议、荷兰协商协议和美国公共自愿协议及各自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比较。自愿协议式方法取得的成效为我国进一步应用自愿协议方法提供了启示,即成立第... 本文介绍了自愿协议式方法在日本、荷兰、美国及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对日本地方级协议、荷兰协商协议和美国公共自愿协议及各自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比较。自愿协议式方法取得的成效为我国进一步应用自愿协议方法提供了启示,即成立第三方组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体制、与其他手段组合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协议式方法 地方级协议 协商协议 公共自愿协议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节能自愿协议推动钢铁行业节能减排 被引量:1
5
作者 窦彬 《当代经济管理》 2007年第4期61-63,共3页
采用国际比较和简易工程方法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潜力,并结合济钢、莱钢参与节能自愿协议的成功案例分析了节能自愿协议对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作用,指出节能自愿协议不仅实际减少了能源的消耗,还增强了企业从管理上入手进行节... 采用国际比较和简易工程方法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潜力,并结合济钢、莱钢参与节能自愿协议的成功案例分析了节能自愿协议对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作用,指出节能自愿协议不仅实际减少了能源的消耗,还增强了企业从管理上入手进行节能减排的意识,并给企业带来了更多更深远的影响。最后提出利用节能自愿协议推动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应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节能自愿协议 节能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视野中的自愿环境协议 被引量:2
6
作者 魏旭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5-180,共6页
气候变化问题的综合性和广泛性决定整个社会每一分子都直接或间接地对气候变化有不可分割的作用。传统环境治理思想过多地将环境管理和提高义务置于诸如政府、环保团体等公共利益卫道士之手,单纯依靠公共利益团体的力量在气候变化背景... 气候变化问题的综合性和广泛性决定整个社会每一分子都直接或间接地对气候变化有不可分割的作用。传统环境治理思想过多地将环境管理和提高义务置于诸如政府、环保团体等公共利益卫道士之手,单纯依靠公共利益团体的力量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已不足以形成有效的社会约束机制,许多高瞻远瞩的企业已意识到自身环境责任与社会形象的重要性,通过自我约束行为为缓解气候变化添砖加瓦,自愿环境协议为此提供了制度平台。国际上早已有将自愿环境协议作为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的实践,我国的相关试点工作也已悄然铺开。因此,如何正视自愿环境协议的柔性治理功能,以及如何促进其在我国气候变化应对机制中发挥正面作用,成为我国环境治理面临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自愿协议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自愿排除和解协议的内涵、特点及启示 被引量:4
7
作者 胡金富 史玉民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签署自愿排除和解协议是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ORI: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治理科研不端行为的一个特色做法。但迄今为止,未见国内学者对此做过系统性研究。通过对自愿排除和解协议进行文本研究和实践考察,分析了自愿排除和解协议... 签署自愿排除和解协议是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ORI: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治理科研不端行为的一个特色做法。但迄今为止,未见国内学者对此做过系统性研究。通过对自愿排除和解协议进行文本研究和实践考察,分析了自愿排除和解协议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旨在为我国科研不端治理模式创新和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排除协议 自愿和解协议 科研不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的制度创新:自愿性环境协议 被引量:21
8
作者 生延超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8年第10期27-30,共4页
自愿性环境协议以合作为基础,是企业与政府之间不断进行环境规制博弈过程中创新出来的。它的顺利实施需要灵活的决策与运行机制、畅通的谈判协商机制和便利的信息披露机制,同时,政府部门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免除法律... 自愿性环境协议以合作为基础,是企业与政府之间不断进行环境规制博弈过程中创新出来的。它的顺利实施需要灵活的决策与运行机制、畅通的谈判协商机制和便利的信息披露机制,同时,政府部门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免除法律法规责任并规避不确定性与风险,以保证其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自愿性环境协议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参与自愿环境协议的驱动力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秦颖 王红春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5-169,共5页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困扰一个国家发展的瓶颈。区别以往的强制管理手段,企业自愿减排、自愿达成环境管理目标已经成为今天环境管理的主要工具之一,自愿环境协议就是建立在企业自觉自愿基础上,以契约形式承诺改进环境质量的环境政策工具,已...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困扰一个国家发展的瓶颈。区别以往的强制管理手段,企业自愿减排、自愿达成环境管理目标已经成为今天环境管理的主要工具之一,自愿环境协议就是建立在企业自觉自愿基础上,以契约形式承诺改进环境质量的环境政策工具,已经成为环境管理的新模式,"企业为什么会选择参与自愿协议"已成为环境管理研究的新问题。文章从经济的、非经济的因素对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进行系统识别,为进一步实证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环境协议 社会经济组织模型 效用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愿环境协议中行政优益权的规制--以比例原则为视角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真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90,共9页
自愿环境协议在法律性质上属于环境行政合同,与一般的行政合同相比,其又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对于自愿环境协议,政府相对于企业享有行政优益权,但若对这种权力不能加以规范和控制,将会损害企业的合法权益,亦有违自愿环境协议订立的初衷。... 自愿环境协议在法律性质上属于环境行政合同,与一般的行政合同相比,其又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对于自愿环境协议,政府相对于企业享有行政优益权,但若对这种权力不能加以规范和控制,将会损害企业的合法权益,亦有违自愿环境协议订立的初衷。运用比例原则对政府行政优益权的具体行使进行约束,是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比例原则的三项子原则从各自的角度分别对自愿环境协议中行政优益权的行使进行规制,既有差异性亦相互融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政府公权力与企业私权利的平衡,使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都尽可能地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环境协议 行政优益权 比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愿性环境协议在我国应用之必要性证成——一种政府规制的视角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5-151,共7页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一个集中爆发期。环境问题爆发本质上是政府环境规制失灵,包括立法的失灵和法律执行层面的失灵。面对环境规制失灵的困局,传统的命令—控制型和基于市场型规制工具的局限性日益显现,新型的高效的规制工具及其...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一个集中爆发期。环境问题爆发本质上是政府环境规制失灵,包括立法的失灵和法律执行层面的失灵。面对环境规制失灵的困局,传统的命令—控制型和基于市场型规制工具的局限性日益显现,新型的高效的规制工具及其组合成为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各方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具有预防沟通、公众参与、规范填补、经济高效等强大功能的自愿性环境协议在我国的引入和应用就水到渠成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性环境协议 环境规制 必要性 证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愿环境协议(VEAs)纯威胁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颖 庞文云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9-106,共8页
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前提,对VEAs产生的经济机理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纯威胁式模型,考证了在VEAs下企业与政府经过博弈达成的污染治理水平。研究发现,VEAs的产生和最后达成是企业与政府讨价还价能力分配及立法要求威胁的大小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前提,对VEAs产生的经济机理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纯威胁式模型,考证了在VEAs下企业与政府经过博弈达成的污染治理水平。研究发现,VEAs的产生和最后达成是企业与政府讨价还价能力分配及立法要求威胁的大小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认为法律法规的威胁是促使VEAs产生的直接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环境协议 纯威胁式VEAs模型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适用自愿环境协议的合理性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程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99-102,共4页
环境支付能力在产业界内部的不均衡分布造成了我国环境立法"失灵"的局面。以一体遵行为要件的法律法规不足以满足我国环境管制的现实需要。相反,根据具体行业或企业的不同情况度身定制相应环境政策的自愿环境协议在挖掘和利... 环境支付能力在产业界内部的不均衡分布造成了我国环境立法"失灵"的局面。以一体遵行为要件的法律法规不足以满足我国环境管制的现实需要。相反,根据具体行业或企业的不同情况度身定制相应环境政策的自愿环境协议在挖掘和利用分散于各行各业的资源环境保护潜能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应在环境管制实务中充分发挥其提升社会环境绩效、降低行政成本、替代立法管制的功能。文章首先分析了环境立法及其"失灵",以及自愿环境协议对我国的特殊意义,并探讨了自愿环境协议在我国的功能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支付能力 自愿环境协议 环境管制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愿环境协议的第三方主体选择及其职能安排刍议
14
作者 李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4-67,83,共5页
自愿环境协议在环境管制的实务中得以流畅运用,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第三方主体对企业环境绩效所进行的评估功不可没。在我国,可由政府对从事环境服务业的法人实体开展资质认证,依此判断这些组织机构是否具备为协助政府与企业实施自愿环境... 自愿环境协议在环境管制的实务中得以流畅运用,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第三方主体对企业环境绩效所进行的评估功不可没。在我国,可由政府对从事环境服务业的法人实体开展资质认证,依此判断这些组织机构是否具备为协助政府与企业实施自愿环境协议所必要的环境审计能力,并根据所获得的结论建立第三方协议参与者官方认证资源库。通过认证的第三方在自愿环境协议中负责对企业进行环境审计、环境目标执行计划书评审和履约绩效监督,企业购买此类环境服务的费用享受公共财政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环境协议 环境审计 自愿环境协议第三方组织机构认证资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自愿环境协议对比及建议
15
作者 加瑞芳 毛春梅 《绿色科技》 2010年第10期86-88,共3页
全球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节能减排已成为各国政府与企业工作的重点,节能减排工作需要灵活的新机制。对国内外的自愿环境协议进行比较,从协议主体、协议期限、协议指标及评价体系、激励政策、协议涉... 全球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节能减排已成为各国政府与企业工作的重点,节能减排工作需要灵活的新机制。对国内外的自愿环境协议进行比较,从协议主体、协议期限、协议指标及评价体系、激励政策、协议涉及范围等方面找出国内外自愿环境协议的差异,针对这些差异提出完善我国自愿环境协议的建议,为自愿环境协议在我国的不断推广普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环境协议 协议类型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愿出口限制协议的国际法问题研究
16
作者 谭观福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第5期50-52,共3页
VERs通常是出口国面对进口国威胁对其采取单边进口限制措施的压力的回应,实质上并非"自愿"。VERs在WTO成立后被《保障措施协定》明文禁止,但仍然以"灰色区域"的方式进行运作。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美国又使VERs"... VERs通常是出口国面对进口国威胁对其采取单边进口限制措施的压力的回应,实质上并非"自愿"。VERs在WTO成立后被《保障措施协定》明文禁止,但仍然以"灰色区域"的方式进行运作。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美国又使VERs"死灰复燃"。美国重拾VERs,是因为多边主义已经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因而转向了单边主义。WTO义务的商业合同性质以及美国作为当今世界超级大国的事实,决定了美国能够罔顾WTO多边贸易体制,要求采取已被WTO禁止的VERs。中国应与广大WTO成员共同捍卫多边规则,抵制美国要求的V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出口限制协议 WTO 保障措施协定 中美贸易战 单边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环境自我规制的动因及其政策启示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小静 李延喜 栾庆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72,共5页
环境自我规制解决了传统规制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是对环境规制体系的有效补充。企业环境自我规制的动因主要来自于四方面:提高生产力、迎合"绿色"消费者的偏好、缓解外部压力,以及作为应对政府规制和市场竞争的一种策... 环境自我规制解决了传统规制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是对环境规制体系的有效补充。企业环境自我规制的动因主要来自于四方面:提高生产力、迎合"绿色"消费者的偏好、缓解外部压力,以及作为应对政府规制和市场竞争的一种策略性行为。此外,企业的规模、研发能力、过去的环境绩效等,也对自我规制产生影响。我国尚不具备全面实施企业环境自我规制的条件,但应加强信息披露和对投资者的引导,转变政府在环境规制体系中的作用,为企业提高环保标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规制 政府规制 企业能力 自愿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政策导向下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效运行路径探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廖富美 马晓明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16-18,共3页
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提出环境政策导向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效运行路径,将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两条主线相互对应,融入生产者延伸责任原则,并从产品的视角,双向应用环境政策工具找出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减少能源消耗的环节。文章更... 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提出环境政策导向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效运行路径,将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两条主线相互对应,融入生产者延伸责任原则,并从产品的视角,双向应用环境政策工具找出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减少能源消耗的环节。文章更进一步,提出产品导向环境政策的实践案例,以产品自愿协议为例进行探讨。最后文章分析中国产品出口贸易的处境与应用产品导向环境政策的迫切性,并提出建议以供政府机构、产业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导向 环境政策 自愿协议 绿色供应链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商共治模式初探 被引量:43
19
作者 王树义 赵小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1-39,共9页
作为现代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方向,协商共治强调民主真实性、主体多元性及决策合法性等价值理念,在仅仅依靠政府管制的方式难以解决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协商共治理念融入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契合“共抓大保护,不... 作为现代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方向,协商共治强调民主真实性、主体多元性及决策合法性等价值理念,在仅仅依靠政府管制的方式难以解决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协商共治理念融入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契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本定位,旨在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担治理责任的大环保格局。作为善治的路径选择,协商共治理论框架包括主体多元性、客体确定性和权力多向性三个方面,旨在解决“谁来治理”“治理什么”及“怎么治理”的问题。应用上述分析框架,审视制约长江流域治理有效性的瓶颈如下:客体层面的“边界失效”和“信息不对称”、主体层面“缺乏多元性”及权力层面的“运行单向性”。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基于环境管理“大部制”改革的要求,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推行协商共治模式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制定《长江保护法》进行流域统一和专门立法,为多元共治的大环保格局提供法律保障,旨在以良法促善治;改革长江水利委员会为综合性管理机构,协调好流域管理机构与地方河长的关系,重塑以流域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旨在提供体制保障;借助自愿环境协议推动企业自治,辅之以信息充分披露,并提供经济激励手段促进企业自愿参与,旨在实现政企共担责任;明确社会公众参与的权利义务,注重培育环保组织以保证公众参与的组织性及有效性,实现流域治理过程的全景式监督,旨在实现决策民主;最终打造“绿色升级版”的长江经济带,实现主体共存、生态共享及利益共荣的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共治 善治 长江保护法 自愿性环境协议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村环境法治实现的路径——来自日本里山里地环境保护机制的启示 被引量:9
20
作者 裴敬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7-23,共7页
农村环境问题复杂,多种类型污染与生态破坏相互交织,仅靠国家通过制度构建进行规制难以应对,自发秩序的生成应是农村环境法治的重要路径。日本在农村环境保护过程中,重视里山里地环境保护自发秩序生成机制,采取包括强制性协议和自愿性... 农村环境问题复杂,多种类型污染与生态破坏相互交织,仅靠国家通过制度构建进行规制难以应对,自发秩序的生成应是农村环境法治的重要路径。日本在农村环境保护过程中,重视里山里地环境保护自发秩序生成机制,采取包括强制性协议和自愿性协议在内的合意措施,确认环境保护相关习惯的法律效力,保护和改善了环境。我国在农村行政资源匮乏情况下,更应促进农村环境保护自发秩序的形成,构建农村环境保护协议制度,确认相关习惯与村规民约的法律效力,以实现农村环境法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环境保护 法治问题 强制性协议 自愿协议 习惯法 农村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