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闲暇活动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38,共14页
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广义倾向得分匹配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闲暇活动对我国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检验了不同时长闲暇活动影响学业成绩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除上学日娱乐闲暇活动对学业成绩有着持...
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广义倾向得分匹配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闲暇活动对我国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检验了不同时长闲暇活动影响学业成绩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除上学日娱乐闲暇活动对学业成绩有着持续的负面影响外,其余闲暇活动时长与学业成绩之间均存在“倒U形”关系,如发展闲暇活动时长在上学日每天1.6小时和周末每天2.72小时,以及周末娱乐闲暇活动时长在每天2.88小时,青少年能够取得最佳学业成绩,超过最佳时长,则阻碍学业成绩发展;闲暇活动对不同社会阶层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且更有利于中低阶层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发展;在影响机制上,适度时长的闲暇活动可以降低学业困难自我感知、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而促进学业成绩发展。基于上述发现,家长应树立“学逸结合”的教育理念,合理分配青少年学习与闲暇时间;学校应优化课后服务机制,满足青少年多样化闲暇需求;以“双减”为契机,家庭、学校与社会应构建协同闲暇教育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闲暇支持,最终促进新时代教育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暇时间
学业
成绩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
自感学业困难
学业
自我效能
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闲暇活动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晟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38,共14页
文摘
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基线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广义倾向得分匹配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闲暇活动对我国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检验了不同时长闲暇活动影响学业成绩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除上学日娱乐闲暇活动对学业成绩有着持续的负面影响外,其余闲暇活动时长与学业成绩之间均存在“倒U形”关系,如发展闲暇活动时长在上学日每天1.6小时和周末每天2.72小时,以及周末娱乐闲暇活动时长在每天2.88小时,青少年能够取得最佳学业成绩,超过最佳时长,则阻碍学业成绩发展;闲暇活动对不同社会阶层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且更有利于中低阶层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发展;在影响机制上,适度时长的闲暇活动可以降低学业困难自我感知、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而促进学业成绩发展。基于上述发现,家长应树立“学逸结合”的教育理念,合理分配青少年学习与闲暇时间;学校应优化课后服务机制,满足青少年多样化闲暇需求;以“双减”为契机,家庭、学校与社会应构建协同闲暇教育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闲暇支持,最终促进新时代教育公平。
关键词
闲暇时间
学业
成绩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
自感学业困难
学业
自我效能
感
Keywords
leisure time
academic achievement
generalized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self-perceived learning difficulties
academic self-efficacy
分类号
G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闲暇活动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研究
徐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