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红层平推式滑坡滑带土自愈合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航
郑达
张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6-132,共7页
滑带土力学特性是复活型滑坡是否会再次启滑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往研究认为滑带土的残余强度是一个静态参数,但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滑带土强度在稳定期会产生自愈合现象,导致剪切强度的提高。对于可能发生复活启滑的平推式滑坡,自愈合效应...
滑带土力学特性是复活型滑坡是否会再次启滑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往研究认为滑带土的残余强度是一个静态参数,但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滑带土强度在稳定期会产生自愈合现象,导致剪切强度的提高。对于可能发生复活启滑的平推式滑坡,自愈合效应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应予以考虑。通过对红层平推式滑坡滑带土进行“剪切-固结-剪切”试验,研究滑带土的残余强度在不同法向应力与不同固结时间下的愈合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讨论。试验结果表明:平推式滑坡滑带土存在自愈合效应,滑坡复活启动强度介于其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之间;滑带土的强度恢复率与固结时间成正比,与法向应力成反比;平推式滑坡滑带土的触变性是其强度愈合机制的主要因素,矿物特征则对该机制起了某种程度的强化作用。以此提出,滑带土的强度愈合机制对平推式滑坡的复活启滑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推式滑坡
滑带土
自愈合效应
剪切试验
残余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形态液态金属电极的储锂机制研究
2
作者
陈文艳
贺瑞璘
+1 位作者
常建
邓永红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290-3300,共11页
利用液态金属的优良流动性和自愈特性,分别采用探针超声法和刮涂法,制备了液态金属纳米粒子(LMNP)和液态金属膜(LMF)两种新型电极。借助聚焦离子束技术(FIB)、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纳米压痕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比分析了两种电极的...
利用液态金属的优良流动性和自愈特性,分别采用探针超声法和刮涂法,制备了液态金属纳米粒子(LMNP)和液态金属膜(LMF)两种新型电极。借助聚焦离子束技术(FIB)、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纳米压痕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比分析了两种电极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MNP电极的液态金属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电极基体中,颗粒之间结合紧密;LMF电极中的液态金属则成膜分布在基底,膜层光滑,但与集流体之间出现裂缝。LMNP电极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明显优于LMF电极,在2.0 A/g电流密度下循环300次,可逆比容量仍有399.3 mAh/g,容量保持率为86.9%。两种电极在循环过程中均经历了粒径减小和颗粒自愈焊接现象,为电荷转移提供了更多导电通道。此外,两种电极在循环过程中均经历了从软到硬的结构转变,但LMNP电极的转变速度更快,从而更快达到稳定,展现出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研究为液态金属基电极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液态金属
负极
电化学性能
自愈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声发射参数分析的红层泥岩高周循环加卸载损伤及变形特性
被引量:
2
3
作者
于天佑
蒋关鲁
+3 位作者
饶千竺
陈虹羽
吴霖
刘先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5,共14页
为研究不同应力上限及加载频率条件下软弱红层泥岩的损伤及变形特性,基于声发射损伤监测手段开展高周循环加卸载试验,系统分析应力上限与加载频率对红层泥岩损伤及裂纹扩展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应力上限低于屈服临界动应力值时,泥岩...
为研究不同应力上限及加载频率条件下软弱红层泥岩的损伤及变形特性,基于声发射损伤监测手段开展高周循环加卸载试验,系统分析应力上限与加载频率对红层泥岩损伤及裂纹扩展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应力上限低于屈服临界动应力值时,泥岩经历先剪缩后缓慢剪胀的过程,岩样中微裂隙的发展与黏土矿物的膨胀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低频AE信号产生于静载阶段,而高频AE信号主要出现在循环加载阶段,且随加载频率的增大,超过300 kHz的超高频声AE信号占比逐渐增大;红层泥岩循环荷载下所产生的裂纹总体以张拉裂纹为主,但第I阶段剪切裂纹占比相对其他阶段较大,且随着动应力幅值减小或加载频率的增大,剪切裂纹所占比例减小;在裂隙自愈合效应下,泥岩中由动载引起的损伤裂隙会被逐渐修复,且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声发射Kaiser效应逐渐减小甚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泥岩
循环荷载
声发射参数分析
裂纹扩展模式
裂隙
自愈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层平推式滑坡滑带土自愈合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航
郑达
张文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6-132,共7页
基金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GP2020Z008)
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项目(藏财采20200890-1)
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21YFSY0036)。
文摘
滑带土力学特性是复活型滑坡是否会再次启滑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往研究认为滑带土的残余强度是一个静态参数,但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滑带土强度在稳定期会产生自愈合现象,导致剪切强度的提高。对于可能发生复活启滑的平推式滑坡,自愈合效应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应予以考虑。通过对红层平推式滑坡滑带土进行“剪切-固结-剪切”试验,研究滑带土的残余强度在不同法向应力与不同固结时间下的愈合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讨论。试验结果表明:平推式滑坡滑带土存在自愈合效应,滑坡复活启动强度介于其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之间;滑带土的强度恢复率与固结时间成正比,与法向应力成反比;平推式滑坡滑带土的触变性是其强度愈合机制的主要因素,矿物特征则对该机制起了某种程度的强化作用。以此提出,滑带土的强度愈合机制对平推式滑坡的复活启滑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平推式滑坡
滑带土
自愈合效应
剪切试验
残余强度
Keywords
translational landslide
slip zone soil
self-healing effect
shear test
residual strength
分类号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形态液态金属电极的储锂机制研究
2
作者
陈文艳
贺瑞璘
常建
邓永红
机构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大湾区大学(筹)物质科学学院
出处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290-330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7814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371116)
+2 种基金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2B1515120013)
广东省电驱动力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2018B030322001)
深圳市科技计划资助(JCYJ20220818100218040)。
文摘
利用液态金属的优良流动性和自愈特性,分别采用探针超声法和刮涂法,制备了液态金属纳米粒子(LMNP)和液态金属膜(LMF)两种新型电极。借助聚焦离子束技术(FIB)、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纳米压痕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比分析了两种电极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MNP电极的液态金属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电极基体中,颗粒之间结合紧密;LMF电极中的液态金属则成膜分布在基底,膜层光滑,但与集流体之间出现裂缝。LMNP电极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明显优于LMF电极,在2.0 A/g电流密度下循环300次,可逆比容量仍有399.3 mAh/g,容量保持率为86.9%。两种电极在循环过程中均经历了粒径减小和颗粒自愈焊接现象,为电荷转移提供了更多导电通道。此外,两种电极在循环过程中均经历了从软到硬的结构转变,但LMNP电极的转变速度更快,从而更快达到稳定,展现出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研究为液态金属基电极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液态金属
负极
电化学性能
自愈合效应
Keywords
lithium-ion battery
liquid metal
anod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self-healing effect
分类号
TQ15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声发射参数分析的红层泥岩高周循环加卸载损伤及变形特性
被引量:
2
3
作者
于天佑
蒋关鲁
饶千竺
陈虹羽
吴霖
刘先峰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工程实验室
新疆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5,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37846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E0104600)
四川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2021YFH0024)。
文摘
为研究不同应力上限及加载频率条件下软弱红层泥岩的损伤及变形特性,基于声发射损伤监测手段开展高周循环加卸载试验,系统分析应力上限与加载频率对红层泥岩损伤及裂纹扩展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应力上限低于屈服临界动应力值时,泥岩经历先剪缩后缓慢剪胀的过程,岩样中微裂隙的发展与黏土矿物的膨胀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低频AE信号产生于静载阶段,而高频AE信号主要出现在循环加载阶段,且随加载频率的增大,超过300 kHz的超高频声AE信号占比逐渐增大;红层泥岩循环荷载下所产生的裂纹总体以张拉裂纹为主,但第I阶段剪切裂纹占比相对其他阶段较大,且随着动应力幅值减小或加载频率的增大,剪切裂纹所占比例减小;在裂隙自愈合效应下,泥岩中由动载引起的损伤裂隙会被逐渐修复,且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声发射Kaiser效应逐渐减小甚至消失。
关键词
红层泥岩
循环荷载
声发射参数分析
裂纹扩展模式
裂隙
自愈合效应
Keywords
Soft red mudstone
Cyclic loading
Acoustic emission parameter analysis
Crack growth mode
Crack self-healing effect
分类号
U213.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红层平推式滑坡滑带土自愈合效应试验研究
周航
郑达
张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形态液态金属电极的储锂机制研究
陈文艳
贺瑞璘
常建
邓永红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声发射参数分析的红层泥岩高周循环加卸载损伤及变形特性
于天佑
蒋关鲁
饶千竺
陈虹羽
吴霖
刘先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