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荣格自性化理论视角下的《金色笔记》
1
作者 楚怡涵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3期199-201,共3页
多丽丝·莱辛作为当代英国最出色的女作家之一,她凭借小说《金色笔记》荣获了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文章以荣格自性化理论为视角,分析《金色笔记》中不同女性完成自性化的过程。
关键词 《金色笔记》 荣格 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德娜自性化历程的心理原型分析——重读凯特·肖班的《觉醒》 被引量:2
2
作者 邓治 彭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56-61,共6页
女性主义文学经典之作《觉醒》具有从多重视角解读的丰富性与深刻性。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有关"人格面具"、"自我"和"阿尼姆斯"的人格原型理论,解析了女主人公爱德娜身心觉醒过程中剧烈的人格嬗变与分裂,揭... 女性主义文学经典之作《觉醒》具有从多重视角解读的丰富性与深刻性。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有关"人格面具"、"自我"和"阿尼姆斯"的人格原型理论,解析了女主人公爱德娜身心觉醒过程中剧烈的人格嬗变与分裂,揭示了她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自性化"失败的历程,同时映射出作者肖班自身的原型特征及其心理矛盾冲突,并暴露了美国19世纪后期巨大的社会性集体面具与集体阴影之间的斗争与交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醒》 人格面具 自我 阿尼姆斯 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性化之路——从荣格理论分析《金色笔记》中的梦境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平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4-40,共7页
莱辛发表于1962年的小说《金色笔记》,是她对人的精神危机问题关注的最杰出的代表作。这篇小说描述了女主人公安娜.伍尔夫,如何从她分裂的精神世界中解放出来并找到了完整的人格。安娜的精神整合之路与荣格的人格发展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 莱辛发表于1962年的小说《金色笔记》,是她对人的精神危机问题关注的最杰出的代表作。这篇小说描述了女主人公安娜.伍尔夫,如何从她分裂的精神世界中解放出来并找到了完整的人格。安娜的精神整合之路与荣格的人格发展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笔者的目的就是通过荣格模式分析女主人公的梦境,探索人的精神由分裂到超越,从而获得完整自我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格 人格发展理论 自性化 意识 潜意识 梦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角确定、符号辨识、自性化——高校思政课“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向度 被引量:12
4
作者 孙尚诚 杨洁高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23,共4页
高校思政课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程度和三观的正确形成。如何夯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使学生摆脱理论疲惫和意识形态教育疲惫,这是高校思政课亟待解决也必须解决的问题。高校思政课"以学... 高校思政课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程度和三观的正确形成。如何夯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使学生摆脱理论疲惫和意识形态教育疲惫,这是高校思政课亟待解决也必须解决的问题。高校思政课"以学生为中心"可从三个向度进行:第一,主角确认,将学生确定为教学真正的主角;第二,符号辨识,引导学生辨识现代社会的各种思潮符号、厘清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符号体系的内涵和意义;第三,在类型分析基础上引导学生实现人格自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主角确定 符号辨识 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洛维夫人》中克拉丽莎的自性化
5
作者 张丹 唐海东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6年第8期3-5,共3页
《达洛维夫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在1925年发表的一部长篇意识流小说。小说女主人公克拉丽莎的自我实现过程,可以用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关于自性化和原型的理论进行关照。自性化意味着个体人格的发展与完... 《达洛维夫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在1925年发表的一部长篇意识流小说。小说女主人公克拉丽莎的自我实现过程,可以用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关于自性化和原型的理论进行关照。自性化意味着个体人格的发展与完善,而克拉丽莎的心理历程正是其人格发展过程的写照。本文从荣格原型理论的四个重要方面:人格面具、阴影、阿尼姆斯和自性,来分析克拉丽莎的痛苦根源以及她的自性化整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 卡尔·荣格 自性化 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朗西斯卡的自性化实现——原型理论视域下的《廊桥遗梦》解读
6
作者 孙曼曼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作品《廊桥遗梦》讲述了农民之妻弗朗西斯卡在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婚外恋之后回归家庭的爱情悲剧故事。从原始自我到人格面具下的自我压抑,再到在寻求爱情中勇敢承认自己的阴影人格,弗朗西斯卡最后... 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作品《廊桥遗梦》讲述了农民之妻弗朗西斯卡在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婚外恋之后回归家庭的爱情悲剧故事。从原始自我到人格面具下的自我压抑,再到在寻求爱情中勇敢承认自己的阴影人格,弗朗西斯卡最后在动态过程中整合了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因素,达到心灵的整体化,实现了自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廊桥遗梦》 原型理论 自性化 人格面具 阴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型理论视角下《孤儿列车》中莫莉的自性化历程
7
作者 丛鑫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9年第1期17-18,共2页
《孤儿列车》在萧条时代的明尼苏达州和现代的缅因州穿插进行,讲述了两位小说人物面对生活挫折、命运不公时的坚持与勇气。其中主人公莫莉的人格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本文试从荣格的原型理论思考分析莫莉的自性化历程。
关键词 《孤儿列车》 人格发展 原型理论 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管理者的人格成长——“自性化”与“自我实现”
8
作者 宣峰 《新经济》 2017年第12期61-63,共3页
"自性化"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概念,表达了"心灵的发展",并认为自性化的人是整合的、区别于他人的、成为他自己的、真正和谐的人;"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概念,自我实现是"一个人能成... "自性化"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概念,表达了"心灵的发展",并认为自性化的人是整合的、区别于他人的、成为他自己的、真正和谐的人;"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概念,自我实现是"一个人能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是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是自我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也是个人的良好成长与发展;"自性化""与自我实现"是不同心理学理论对类似的发展阶段的描述;作为企业管理者,进行人格的自我完善,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也有利于企业,有利于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格 自性化 马斯洛 自我实现企业管理者人格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心理类型中老年婚恋特点的个案研究
9
作者 包华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260-262,共3页
使用荣格心理类型和自性化理论,对极端思维型、典型感觉型中老年婚恋心理和行为进行个案分析,对四种心理类型个体的婚恋行为和情感特征进行童年情结的根源探索,指出实现中老年婚恋和心理健康的道路是发展其他心理机能尤其是对立面心理... 使用荣格心理类型和自性化理论,对极端思维型、典型感觉型中老年婚恋心理和行为进行个案分析,对四种心理类型个体的婚恋行为和情感特征进行童年情结的根源探索,指出实现中老年婚恋和心理健康的道路是发展其他心理机能尤其是对立面心理机能的情绪和行为,通过走出个人情结、避免偏激、发展复合型人格,最终实现自性化圆满和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类型 自性化 情结 中老年 婚恋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身份困境的主体流变与心理探寻——近年来中国女性导演电影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巧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7-42,共6页
主流院线近年出现多部女性导演创作的电影作品,经由女性主体的身份困境与心理状态书写,解构以往宏大叙事或消费语境下的传统、精英范式的人物形象,受到市场和业界的关注。这些作品因创作时间和背景的不同,呈现主体及心理的差异,主要分... 主流院线近年出现多部女性导演创作的电影作品,经由女性主体的身份困境与心理状态书写,解构以往宏大叙事或消费语境下的传统、精英范式的人物形象,受到市场和业界的关注。这些作品因创作时间和背景的不同,呈现主体及心理的差异,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借由青春爱情片的市场审美疲态和差异化创作进路,转向关注以青年女性为主体的心理解构与重构;其次,女性导演以社会真实事件和老龄化社会议题展开创作,表现年龄泛化、阶层多元的主体身份困境和内心挣扎,显现生命与精神救赎的价值观念和时代观照;最后,通过聚焦大龄和中年女性群体这一社会夹层的身份困境与心理转变,以及“个性化”与“自性化”的自我形塑,构建一种现实与精神结合的想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导演 身份困境 主体 心理 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格分析心理学视角下《马丁·伊登》中马丁·伊登的个人毁灭
11
作者 方钰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4期12-15,共4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年代,贫富悬殊、个人主义与投机主义横行,杰克·伦敦基于自身经历,写下代表作《马丁·伊登》,批判当时社会上金钱至上的现象,并通过刻画马丁·伊登的形象,揭示个人主义是造成毁灭...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的年代,贫富悬殊、个人主义与投机主义横行,杰克·伦敦基于自身经历,写下代表作《马丁·伊登》,批判当时社会上金钱至上的现象,并通过刻画马丁·伊登的形象,揭示个人主义是造成毁灭的根源。《马丁·伊登》作为杰克·伦敦的半自传小说,是作者人生的缩影,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内涵与社会影响深刻且深远。主人公马丁·伊登最后选择跳海自杀,大多数研究文章从个人主义出发分析其死亡原因,而本文从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出发,从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和自性化角度来分析其心灵生病、个人毁灭的原因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伊登》 集体无意识理论 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七月与安生》心理原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欧胜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97,共3页
电影《七月与安生》含有丰富的心理学象征意义及隐喻,影片表面上讲述的是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女主角的故事,真正隐喻的却是她们象征了我们人格中两种典型的不同人格面具,她们是个体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体现,呈现了自身的阴影,并不断进行... 电影《七月与安生》含有丰富的心理学象征意义及隐喻,影片表面上讲述的是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女主角的故事,真正隐喻的却是她们象征了我们人格中两种典型的不同人格面具,她们是个体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体现,呈现了自身的阴影,并不断进行人格整合,最终实现了个体的自性化。本文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影片主要角色结合人格面具等关键心理原型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相关象征和隐喻进行了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原型 人格面具 阴影 阿尼玛 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荣格的原型批判视域探析《不存在的女儿》中的诺拉形象
13
作者 刘颖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年第6期15-17,共3页
《不存在的女儿》是美国女作家金·爱德华兹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以身患唐氏综合症的女婴菲比的秘密成长为主要线索,讲述了两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学者们对于作品的分析多集中于主人公戴维的心理发展变化,很少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不存在的女儿》是美国女作家金·爱德华兹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以身患唐氏综合症的女婴菲比的秘密成长为主要线索,讲述了两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学者们对于作品的分析多集中于主人公戴维的心理发展变化,很少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析。本文运用荣格的原型批判理论,探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深入分析诺拉在人格面具和阴影下的性格表征,认为诺拉在不同原型的影响下由顺从到改变,人格中的自性逐渐凸显,最终突破自我,实现自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存在的女儿》 人格面具 阴影 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licopter Maneuver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Based on Implicit Model and LADRC
14
作者 REN Binwu CUI Zhuangzhuang +2 位作者 XU Yousong DU Siliang ZHAO Qijun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SCD 2024年第6期739-749,共11页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helicopter maneuvers during task execution,a composite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ler design based on the implicit model(IM)and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is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helicopter maneuvers during task execution,a composite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ler design based on the implicit model(IM)and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is proposed.Initially,aerodynamic models of the main and tail rotor are created using the blade element theory and the uniform inflow assumption.Subsequently,a comprehensive flight dynamic model of the helicopter is established through fitting aerodynamic force fitting.Subsequently,for precise helicopter maneuvering,including the spiral,spiral up,and Ranversman maneuver,a regular trim is undertaken,followed by minor perturbation linearization at the trim point.Utilizing the linearized model,controllers are created for the IM attitude inner loop and LADRC position outer loop of the helicopter.Ultimately,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maneuver trajectory tracking results of the IM‑LADRC and the conventional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control method is performed.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utilizing the post-trim minor perturbation linearized model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M‑LADRC method can achieve higher precision in tracking results,thus enhancing the accuracy of helicopter maneuver exec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PTER trajectory tracking implicit model(IM)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small disturbance linearization spiral up Ranversman maneu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象体现的哲学基础与治愈因素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振东 刘媛媛 +2 位作者 蔡宝鸿 申荷永 张倩 《心理研究》 CSSCI 2022年第6期483-490,共8页
“意象体现”是分析心理学中的一种“梦的工作”方法。通过系统溯源意象体现理论秉承的哲学基础,分析其方法发挥治愈作用的因素,可以发现:意象体现以现象学的主要观点为基本原则,借鉴了复杂性理论中的复杂系统假设及“涌现”方法论,并... “意象体现”是分析心理学中的一种“梦的工作”方法。通过系统溯源意象体现理论秉承的哲学基础,分析其方法发挥治愈作用的因素,可以发现:意象体现以现象学的主要观点为基本原则,借鉴了复杂性理论中的复杂系统假设及“涌现”方法论,并受到了中国道家思想的启发与影响;意象体现可借由“超越性功能”促进“自性化”,以实现人格整合;而在神经生理学层面上,对梦中意象的想象性工作,有助于内隐创伤记忆的修复和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体现 梦的工作 心理分析 自性化 超越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分析心理学解读中凯特心路历程 被引量:1
16
作者 凌青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4期242-244,共3页
《天黑前的夏天》是多丽丝.莱辛关注中年女性精神危机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该文从分析心理学的角度,对女主角的心路历程进行探讨,分析凯特是如何面对危机,获得心灵上的指导,接受自我,完成自性化过程。并对普遍存在的中年妇女精神危机问题... 《天黑前的夏天》是多丽丝.莱辛关注中年女性精神危机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该文从分析心理学的角度,对女主角的心路历程进行探讨,分析凯特是如何面对危机,获得心灵上的指导,接受自我,完成自性化过程。并对普遍存在的中年妇女精神危机问题予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妇女 精神危机 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DUCTION MOTOR SPEE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FUZZY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小增 李叶松 秦忆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4年第3期195-199,共5页
A fuzzy neural network controller with the teaching controller guidance and parameter regulations for vector-controlled induction motor is proposed. The design procedures of the fuzzy neural controller and the teachin... A fuzzy neural network controller with the teaching controller guidance and parameter regulations for vector-controlled induction motor is proposed. The design procedures of the fuzzy neural controller and the teaching controller are described. The parameters of the membership function are regulated by an on-line learning algorithm. The speed responses of the system under the condition, where the target functions are chosen as I qs and ω, are analyzed. The system responses with the variant of parameter moment of inertial J, viscous coefficients B and torque constant K tare also analyz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scheme and the controller have the advantages of rapid speed response and good robust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ction motor fuzzy neural network vector control speed control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格心理学视域下的迎春悲剧再解读
18
作者 赵小静 《今古文创》 2022年第23期28-30,共3页
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刻画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但其中对贾迎春的着墨不多,迎春懦弱的性格和悲惨的命运让人唏嘘,但背后的心理原因更引人细思。结合荣格关于自性化的理论,依次分析迎春在自性化过程中的接连失败:高度僵化的人格面具... 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刻画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但其中对贾迎春的着墨不多,迎春懦弱的性格和悲惨的命运让人唏嘘,但背后的心理原因更引人细思。结合荣格关于自性化的理论,依次分析迎春在自性化过程中的接连失败:高度僵化的人格面具,阴影的投射——司棋以及负面阿尼姆斯力量的滋生,从而揭示出迎春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深入挖掘其悲剧中的心理原因,从而更加全面地丰富人物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格 自性化 《红楼梦》 人格面具 阴影 阿尼姆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受不一样的圆与环‘0’FLOW艺术首饰展览在京开幕
19
作者 马佳 《中国黄金珠宝》 2022年第5期66-67,共2页
4月16日,北京西兴隆街小的首饰廊(The Closer Gallery)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首饰展览如期开幕。吴君锦名为“‘O’FLOW”的系列作品,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午后,吸引了众多业内外观众前来观展。吴君锦是中国香港知专设计学院教师、艺术家、... 4月16日,北京西兴隆街小的首饰廊(The Closer Gallery)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首饰展览如期开幕。吴君锦名为“‘O’FLOW”的系列作品,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午后,吸引了众多业内外观众前来观展。吴君锦是中国香港知专设计学院教师、艺术家、设计师和策展人,现工作与生活于中国香港。她的教学和作品多尝试用双语思维推进记忆、分类、感触和认知,以期实现自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香港 策展人 自性化 双语思维 系列作品 工作与生活 展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the Embedded Protective Device Based on ARM 被引量:2
20
作者 LIU Xiao-wen LI Na PAN Chun-d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4期344-347,共4页
An embedded protective device for 35kV power line is worked out based on Philips’ LPC2292 ARM MCU.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embedded design technique adopted in the system framework, application of adaptive theory in ... An embedded protective device for 35kV power line is worked out based on Philips’ LPC2292 ARM MCU.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embedded design technique adopted in the system framework, application of adaptive theory in data acquisition, Board Support Packet (BSP) developing and task dispatching related to operating system are discussed. Bo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framework of the system are given. Advanced hardware platform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s applied in design of the system, with the advanced co-design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omputer protective device ARM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adaptive theory B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