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上下文通道注意力机制的人脸属性估计与表情识别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杰 钟勇 +2 位作者 王阳 张昌福 杨观赐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60,共8页
人脸特征蕴含诸多信息,在面部属性和情感分析任务中具有重要价值,而面部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人脸分析任务变得困难。针对上述难题,从面部细粒度特征角度出发,提出基于上下文通道注意力机制的人脸属性估计和表情识别(FAER)模型。首先... 人脸特征蕴含诸多信息,在面部属性和情感分析任务中具有重要价值,而面部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人脸分析任务变得困难。针对上述难题,从面部细粒度特征角度出发,提出基于上下文通道注意力机制的人脸属性估计和表情识别(FAER)模型。首先,构建基于ConvNext的局部特征编码骨干网络,并运用骨干网络编码局部特征的有效性来充分表征人脸局部特征之间的差异性;其次,提出上下文通道注意力(CC Attention)机制,通过动态自适应调整特征通道上的权重信息,表征深度特征的全局和局部特征,从而弥补骨干网络编码全局特征能力的不足;最后,设计不同分类策略,针对人脸属性估计(FAE)和面部表情识别(FER)任务,分别采用不同损失函数组合,以促使模型学习更多的面部细粒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FAER模型在人脸属性数据集CelebA(CelebFaces Attributes)上取得了91.87%的平均准确率,相较于次优模型SwinFace(Swin transformer for Face)高出0.55个百分点;在面部表情数据集RAF-DB和AffectNet上分别取得了91.75%和66.66%的准确率,相较于次优模型TransFER(Transformers for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分别高出0.84和0.4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属性估计 面部表情识别 注意力机制 细粒度特征 特征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特征融合的井下轻量级人员检测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帅 杨伟 +2 位作者 李宇翔 吴佳奇 杨维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3-392,共10页
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安全隐患较多,人员检测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建设智慧矿山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检测算法不仅参数量大,对设备算力要求高,而且在煤矿低照度环境下的应用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基于YOLOv5提出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轻量... 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安全隐患较多,人员检测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建设智慧矿山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检测算法不仅参数量大,对设备算力要求高,而且在煤矿低照度环境下的应用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基于YOLOv5提出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轻量级人员检测方法YOLOv5-CWG。首先,在骨干网络中嵌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oordinate Attention)自适应的调整特征图中每个通道的权重,增强特征的表达能力,提高模型在低照度、粉尘影响严重以及对比度低的不利条件下对待检测人员目标的关注度,更精确地定位和识别人员目标。其次,通过加权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Weighted multiscale feature fusion moule)引入可学习的权重赋予特征层不同的关注度,使网络有效融合浅层位置特征和高层语义信息,增强模型的信息提取能力,更好地区分目标区域和背景噪声,从而提高模型的抗干扰能力。增加1个P2层的检测头,提升较小目标的检测和定位精度。引入SIoU损失函数代替原损失函数加快模型收敛。最后,引入Ghost模块优化骨干网络,可以在不损失模型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模型的参数量,提高检测速度,使得模型更容易部署在资源受限的设备上。结果表明,提出的YOLOv5-CWG算法在煤矿井下人员检测数据集(UMPDD)上的mAP达到了97.5%,相较于YOLOv5s提高了7.3%,计算量减少了27.6%,FPS提高了6.3。所提算法显著提高了煤矿井下人员检测精度,有效解决了亮度低和光照不均引起的人员检测困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检测 YOLOv5 注意力机制 轻量化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通道CNN-BiGRU与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的多工序工艺质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阴艳超 洪志敏 +2 位作者 顾文娟 唐军 易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05-2919,共15页
针对流程生产由于变量间耦合复杂、时序特征显著而导致工艺质量精准预测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通道CNN-BiGRU与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的多工序工艺质量预测方法。首先,搭建由卷积神经网络(CNN)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组成的门控卷... 针对流程生产由于变量间耦合复杂、时序特征显著而导致工艺质量精准预测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通道CNN-BiGRU与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的多工序工艺质量预测方法。首先,搭建由卷积神经网络(CNN)与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组成的门控卷积网络,用于获取多工序生产过程工艺数据的非线性时间动态相关性,并将反映工艺参数时序变化规律的高维特征向量构成时间序列,分别输入到前向和后向传递的GRU网络,避免在训练工艺数据的长时间序列时的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问题;其次,引入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TPA)为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状态变量自适应分配注意力权重,动态获取不同工艺参数之间的关联耦合特征,通过全连接层获取最终工艺质量的预测结果;最后,利用某制丝产线五大工序的工艺数据集进行了工艺质量的预测实验。实验表明,相较于TCN-Attention和DA_BiLSTM等模型,CNN-BiGRU-TPA模型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了21.36%和26.56%以上,为流程生产多工序质量精准预测提供了实现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制造 时序特征预测 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 多工序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双注意力机制的V2G充电桩开关管开路故障信息融合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玉珍 邹中华 +3 位作者 刘宇龙 曾梓洋 文云 金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92-3002,I0012,共12页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基础设施需求急剧上升,迫切需要对充电桩进行维护和故障诊断。为有效利用不同尺度下的充电桩故障信号特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双注意力机制的V2G(vehicle-to-grid)充电桩开关管开路故障信息...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基础设施需求急剧上升,迫切需要对充电桩进行维护和故障诊断。为有效利用不同尺度下的充电桩故障信号特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和双注意力机制的V2G(vehicle-to-grid)充电桩开关管开路故障信息融合诊断方法。该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突出故障信号中的重要特征。同时,使用最大池化层和平均池化层处理故障信号,提供不同尺度的互补信息;此外,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关注不同通道特征,可提高模型性能;最后,采用Softmax分类器进行分类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个方面优于其他对比算法,包括收敛速度、抑制过拟合以及诊断准确率等,并且表现出卓越的抗噪性能,能够有效应对充电桩故障信号中的噪声。在实际测试中,该方法实现了开关管开路故障位置的准确定位,其准确率达96.67%。结果为充电桩开关管开路故障的诊断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桩 故障诊断 信息融合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与改进ResNet50的服装图像属性预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游小荣 李淑芳 邵红燕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为了解决人工标注服装图像属性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与改进ResNet50的服装图像属性预测方法。首先对传统多标签分类方法中的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法能更充分利用任务之间的相关性,并减少数据稀缺问题带来的影响... 为了解决人工标注服装图像属性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与改进ResNet50的服装图像属性预测方法。首先对传统多标签分类方法中的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法能更充分利用任务之间的相关性,并减少数据稀缺问题带来的影响;接着引入CBAM注意力机制,用于捕捉服装属性上的细节特征。结果表明:在未引入注意力机制的情况下,基于改进ResNet50的方法在多项评价指标上均优于传统多标签分类方法,准确率提高了25.96%;与ResNet34、EfficientNet_V2、VGG16模型相比,ResNet50模型在服装图像属性预测方面整体表现更佳;引入CBAM注意力机制后,基于改进ResNet50的方法的准确率再提高了1.72%。所提的融合注意力机制与改进ResNet50的服装图像属性预测方法,能够有效预测服装图像属性,为实现服装图像属性的自动化标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图像 属性预测 注意力机制 ResNet50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分组卷积神经网络和多级注意力机制的源荷极端场景辨识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红霞 李渊 +2 位作者 陈凌轩 王建学 马骞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9-469,I0019-I0024,共17页
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给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在电网的生产模拟中需要考虑极端场景。然而极端场景历史样本数量少,传统场景生成方法无法直接生成极端场景,需要对场景进行辨识。为此,提出一种计及源荷双侧的极端场景辨识方... 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给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在电网的生产模拟中需要考虑极端场景。然而极端场景历史样本数量少,传统场景生成方法无法直接生成极端场景,需要对场景进行辨识。为此,提出一种计及源荷双侧的极端场景辨识方法。首先,将风电、光伏和负荷序列进行重塑,并在通道维度上拼接;然后,基于分组卷积和深度残差网络,提取场景的时序特征和源荷场景之间的耦合特征;其次,模型内部嵌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和多头注意力机制,以赋予重要特征更大的权重,并对场景进行分类;此外,采用改进损失函数解决训练样本中数据集不均衡的问题;最后,基于历史数据集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对场景进行有效的分类,可以从历史场景中识别出具有高保供或高消纳风险的源荷极端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场景辨识 残差神经网络 分组卷积 注意力机制 源荷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感应卷积与注意力机制的钢材缺陷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解妙霞 程照中 +2 位作者 李嘉乐 李玲 贺宁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148,共14页
为了提高钢材缺陷检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的缺陷检测算法YOLOv5sFNCE.首先,在骨干特征提取网络中加入新型NAMAttention注意力机制,提高对目标的感知和区分能力;并提出新型的C3-Faster,通过减小内存访问和冗余计算更有效地提取特征... 为了提高钢材缺陷检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的缺陷检测算法YOLOv5sFNCE.首先,在骨干特征提取网络中加入新型NAMAttention注意力机制,提高对目标的感知和区分能力;并提出新型的C3-Faster,通过减小内存访问和冗余计算更有效地提取特征;在特征融合网络和输出端引入位置卷积CoordConvs,增强目标的语义感知能力和全局感知能力;最后,引入新的损失函数Focal-EIoU,以加快收敛速度,提高回归精度.实验结果表明,YOLOv5sFNCE算法在钢材表面缺陷数据集上的均值平均精度达到了75.1%,比原始YOLOv5s提高了1.7个百分点,检测速度则提升了20.5%,证明了该算法在钢材缺陷检测中能够有效提升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YOLOv5 位置感应 损失函数 注意力机制 钢材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MD-小波去噪与双线性ResNet结合坐标注意力机制的水声信号调制识别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锋 韦少帅 乔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7-1366,共10页
针对复杂的水声环境噪声干扰导致提取信号特征不明显、水声通信调制信号类内差异大、类间相似导致调制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去噪与改进的ResNet网络调制识别方法。运用变分模态分解与小波相结合的去噪方法,保留了低相关... 针对复杂的水声环境噪声干扰导致提取信号特征不明显、水声通信调制信号类内差异大、类间相似导致调制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去噪与改进的ResNet网络调制识别方法。运用变分模态分解与小波相结合的去噪方法,保留了低相关性模态分量含有的有效信息;运用双线性ResNet18使网络具备捕获区分性强的局部信息;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使网络不仅能关注通道信息也能关注图像的空间信息。仿真结果表明:本文降噪方法相关系数更高、均方根误差均降低了20%;以0 dB条件为例,本文改进网络准确率相比于ResNet提升了8%,7种调制信号都达到了95%以上,调相调制准确率也达到了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调制识别 残差网络 去噪 双线性模型 注意力机制 神经网络 变分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时间双注意力机制的短期光伏发电预测深度学习模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建军 潘佳音 +1 位作者 赵珍珠 肇启迪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87,共7页
针对光伏发电预测中存在的输入特征变量选择不精准和长时间历史信息难以捕捉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时间双注意力机制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深度学习模型(DA-GRU)。利用特征注意力机制挖掘不同影响特征对光伏发电功率的重要程度,通过... 针对光伏发电预测中存在的输入特征变量选择不精准和长时间历史信息难以捕捉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时间双注意力机制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深度学习模型(DA-GRU)。利用特征注意力机制挖掘不同影响特征对光伏发电功率的重要程度,通过时间注意力机制衡量历史信息在不同时间点上的重要性,从而有效捕捉长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模型在各项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其它对比模型,说明其对复杂非线性光伏发电功率数据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预测 双阶段注意力机制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推荐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汉达 李腾飞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2-911,共10页
针对目前推荐系统难以获得特征信息,缺乏有效的方法来表示特征信息的权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与特征融合的推荐模型FFADeepCF_SPS。首先,针对特征表示不够充分的问题,使用因子分解机融合特征,将特征从一维扩展到高维,从而... 针对目前推荐系统难以获得特征信息,缺乏有效的方法来表示特征信息的权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与特征融合的推荐模型FFADeepCF_SPS。首先,针对特征表示不够充分的问题,使用因子分解机融合特征,将特征从一维扩展到高维,从而获得特征的低阶表示,然后使用深度神经网络学习高阶特征,并通过一个全连接层将2种特征组合起来,以获得所需的特征表示;其次,针对单头注意力机制过度倾斜权重的问题,使用将输入切分成多个单头分别计算其注意力权重的多头注意力机制,再经由线性变换将各结果进行拼接,获得最终的输出;最后,结合上述2点构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与特征融合的推荐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4个公开数据集上与基线模型GMF、DeepCF_SPS和CNN-BiLSTM进行了对比实验以及消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规模的数据集上,所提模型与基线模型相比在MSE、RMSE、MAE评价指标上表现出的性能均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推荐模型 评分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注意力机制LSTM的粮食价格预测与解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宏宇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79,共8页
粮食价格波动复杂性增加,对政策制定、市场调控和粮农收益带来深远影响。传统预测方法难以有效捕捉复杂非线性特征,预测精度和适用性均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实践问题,构建了基于双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多元特征变量预测模型... 粮食价格波动复杂性增加,对政策制定、市场调控和粮农收益带来深远影响。传统预测方法难以有效捕捉复杂非线性特征,预测精度和适用性均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实践问题,构建了基于双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多元特征变量预测模型,引入特征注意力和时间注意力机制,从数据层面提升模型对关键变量的识别能力和预测精度。整合公众关注度指数作为新变量,基于可解释人工智能(XAI)框架中的TFT时序融合转换模型和SHAP模型,对影响粮食价格的主要因素及其传导路径进行详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双注意力机制显著优化了预测性能,公众关注度指数对短期价格波动有重要影响,国内期货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是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主导因素。进一步分析提出,构建多部门协作的预测与预警体系,加强网络舆情动态监测与公众情绪管理,可有效应对粮食价格波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预测 公众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种注意力机制和Wise-IoUv3的水下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振久 高凯歌 李士博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7,共9页
【目的】针对水下目标图像存在成像模糊和复杂背景下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融合多种注意力机制和Wise-IoUv3的水下目标检测算法。【方法】首先,设计多尺度特征增强机制,在主干网络部分采用全维动态卷积(ODConv)替代部分卷积并引入高效... 【目的】针对水下目标图像存在成像模糊和复杂背景下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融合多种注意力机制和Wise-IoUv3的水下目标检测算法。【方法】首先,设计多尺度特征增强机制,在主干网络部分采用全维动态卷积(ODConv)替代部分卷积并引入高效的多尺度注意力机制(EMA),提升主干网络对模糊目标和小目标特征提取能力。其次,改进快速空间金字塔池化(SPPF)模块,增加平均池化分支补充空间信息,提升全局上下文感知能力并在两个分支融入轻量级BiFormer注意力机制,降低模型计算复杂度,增强对小目标检测性能。然后,在预测阶段,用Wise-IoUv3代替原损失函数,平衡不同质量图像模型训练结果。最后,用动态检测头(DynamicHead)替代原检测头,增强检测头的尺度感知、空间感知和任务感知能力,提高对象位置的识别准确性。【结果与结论】在RUOD和URPC数据集上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的检测精度、参数量和计算量较目前其他的主流模型表现良好,特别是与YOLOv8n算法相比,改进后算法在平均精度均值上提升3.6%和1.7%,尤其在包含大量小目标的类别(如海胆、扇贝)中表现更优;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减少了0.26×10^(6)和0.4 GFLOPs。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少了在复杂情况下模糊目标和小目标漏检和误检情况,提高了检测性能,同时保持了模型的轻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目标检测 多尺度特征增强机制 多尺度注意力机制 全维动态卷积 Wise-IoUv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归一化通道注意力机制的YOLOv7交通标志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晶 刘俊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49-258,共10页
现有目标检测算法对背景复杂下小交通标志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归一化通道注意力机制YOLOv7的交通标志检测算法(YOLOv7 based on normalized 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YOLOv7-NCAM)。为了使YOLOv7-NCAM模型具有... 现有目标检测算法对背景复杂下小交通标志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归一化通道注意力机制YOLOv7的交通标志检测算法(YOLOv7 based on normalized 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YOLOv7-NCAM)。为了使YOLOv7-NCAM模型具有像素级建模能力,提高它对小目标交通标志特征的提取能力,YOLOv7-NCAM算法使用FReLU激活函数构建了DBF和CBF两种卷积层,并用它们来组建模型的Backbone模块和Neck模块;提出一种归一化通道注意力机制(normalized 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NCAM)并加入Head模块中。通过与整体网络一起训练,得到归一化(batch normalization,BN)缩放因子,利用缩放因子算出各个通道的权重因子,提升网络对交通标志特征的表达能力,从而使YOLOv7-NCAM网络模型能够集中关注检测目标交通标志。通过在CCTSDB-2021交通标志检测数据集上的测试,与YOLOv7网络模型对比结果表明,YOLOv7-NCAM算法对背景复杂下小交通标志的检测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提高:准确率(precision,P)达到91.5%,比原网络高出9.5个百分点;召回率(recall,R)达到85.9%,比原网络高出5.7个百分点;均值平均精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达到了91.4%,比原网络高出4.7个百分点。与现有的交通标志检测算法相比,YOLOv7-NCAM算法的检测准确率也有提高,且检测速度48.3 FPS,能满足实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7 归一化通道注意力机制 交通标志 激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小波变换与注意力机制的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玲 孟阳 +2 位作者 蒋振霖 吕颖 王航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0-437,616,共9页
针对传统一维轴承振动信号特征表达效果较弱、轴承故障数据时频特征提取困难及其诊断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与注意力机制网络(wavelet transform and attention mechanism net,简称WTA-Net)的轻量化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 针对传统一维轴承振动信号特征表达效果较弱、轴承故障数据时频特征提取困难及其诊断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与注意力机制网络(wavelet transform and attention mechanism net,简称WTA-Net)的轻量化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小波变换将滚动轴承的一维振动时序信号转化为二维时频图;其次,针对网络训练时梯度消失的问题,提出改进的轻量化骨干网络R-ResNet18提取二维时频图特征;然后,在网络不同尺度的特征层嵌入时空注意力机制(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简称CBAM),使网络更加关注二维时频图的关键信息特征;最后,采用标签平滑的交叉熵损失函数来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精准地辨识不同故障类型和故障严重程度,在凯斯西储大学轴承数据集10个分类任务中可达到99.9%的分类精度,模型应用在辛辛那提大学智能维护系统(intelligent maintenance systems,简称IMS)轴承数据集上的分类精度达到了99.9%,提取的特征信息区分度高,具有良好的泛化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交叉熵损失 注意力机制 故障诊断 振动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DGNN的外骨骼机器人步态相位预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颜建军 许赢家 +2 位作者 林越 金理 江金林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8,共9页
利用一种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的有向图神经网络(Channel Attention Enhanced Directed Graph Neural Network,CA-DGNN)的外骨骼机器人步态相位预测方法,提高了步态相位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首先,研制了人体下肢姿态信息采集装置,... 利用一种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的有向图神经网络(Channel Attention Enhanced Directed Graph Neural Network,CA-DGNN)的外骨骼机器人步态相位预测方法,提高了步态相位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首先,研制了人体下肢姿态信息采集装置,采集人体下肢的行走步态数据并构建人体下肢的骨架模型;之后,建立了基于CA-DGNN步态相位的预测模型,提取人体步态相位的运动特征,并基于当前时刻数据预测未来时刻的步态相位;最后,探讨了滑动窗口大小对算法性能的影响。本文提高了外骨骼机器人步态相位预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为此方向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相位预测 惯性传感器 骨架 时空图卷积网络 通道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高光谱图像降维在纸质文物霉斑识别的研究
16
作者 汤斌 贺渝龙 +6 位作者 唐欢 龙邹荣 王建旭 谭博文 覃丹 罗希玲 赵明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6-255,共10页
纸质文物作为文物传承的重要工具,用于记录不同时期人类历史及人文风貌,其在保存过程中极易受到霉菌等微生物的侵害。霉菌会加速纤维素的降解,在纸张表面生成霉斑,并且散落的孢子会随空气流动大范围传播,增加其他纸质文物发生霉变的风... 纸质文物作为文物传承的重要工具,用于记录不同时期人类历史及人文风貌,其在保存过程中极易受到霉菌等微生物的侵害。霉菌会加速纤维素的降解,在纸张表面生成霉斑,并且散落的孢子会随空气流动大范围传播,增加其他纸质文物发生霉变的风险。因此,定期对纸质文物进行霉斑检测对了解纸质文物现状和纸质文物修复至关重要。高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性、非破坏性的检测技术,能同时获得空间数据和光谱数据,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可以实现纸质文物的大批次实时无损检测。针对黑曲霉这一广泛出现的霉菌,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高光谱数据降维方法,通过采集其高光谱数据,实现了高光谱冗余数据的自适应预处理。采集了来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提供的20份纸质文物黑曲霉霉斑样本,使用ENVI软件分析得出在413~855 nm波段范围内,黑曲霉霉斑感染区域和健康区域的平均光谱曲线,平均反射率差异明显;在855~1021 nm波段范围内,黑曲霉霉斑感染区域和墨迹区域的平均光谱曲线,平均反射率差异明显。文中将所提出方法与传统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预处理方法分别处理原始高光谱数据,并将结果在经典U-Net、SegNet、DeepLabV3+和PSPNet四个语义分割网络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预处理的数据在U-Net和SegNet经典网络中有明显优势,相较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独立成分分析法,霉斑识别精度取得了较大提升达到89.49%和88.46%,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为文物保护领域提供有效的支撑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数据预处理 霉斑识别 纸质文物 注意力机制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ndrak-Cepek组合滤波和注意力机制加权的时间比对融合算法
17
作者 刘强 孙浩冉 +1 位作者 胡邓华 张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3-679,共7页
针对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o-way satellite time and frequency transfer, TWSTFT)存在周日效应、短期稳定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引入基于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权值矩阵,利用Vondrak-Cepek组合滤波的方法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at... 针对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two-way satellite time and frequency transfer, TWSTFT)存在周日效应、短期稳定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引入基于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权值矩阵,利用Vondrak-Cepek组合滤波的方法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 NTSC)、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Physikalisch-Technische Bundesanstalt, PTB)之间的TWSTFT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P3码共视法的时间比对链路进行融合,分析融合前后链路的性能指标并与没有周日效应、短期稳定度高的GPS精密单点定位(GPS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GPS PPP)时间比对参考链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引入注意力机制权值的Vondrak-Cepek组合滤波融合方法与参考链路GPS PPP的标准差为0.310 9 ns,具有改善TWSTFT周日效应、提升链路整体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ndrak-Cepek组合滤波 注意力机制 时间比对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孪生网络和交叉注意力机制的空域和JPEG图像隐写分析
18
作者 张倩倩 李浩 +2 位作者 张祎 马媛媛 罗向阳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05-1326,共22页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图像隐写分析任务中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然而,此类方法在捕获图像中微弱的隐写噪声时,往往会因下采样过程中大量关键细节信息的丢失,导致在检测空域和JPEG隐写图像时难以同时实现高检测准确率。为此,本文基于孪生神... 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图像隐写分析任务中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然而,此类方法在捕获图像中微弱的隐写噪声时,往往会因下采样过程中大量关键细节信息的丢失,导致在检测空域和JPEG隐写图像时难以同时实现高检测准确率。为此,本文基于孪生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分区域细粒度学习,同时利用交叉注意力机制进一步增强模型全局信息感知能力,提出一种跨通道交叉注意力增强的隐写分析方法(CES-Net)。首先,采用孪生神经网络作为主干网对图像进行分区域学习,以细致地感知空域和JPEG图像的像素信息和微弱的隐写噪声,同时,设计了多样化的高通滤波器和多层卷积作为网络预处理层来获取丰富且高质量的隐写噪声残差;接着,改进了特征提取部分,提出了跨通道交叉注意力网络,使模型提取到更多因隐写嵌入对图像像素相关性造成扰动的隐写特征,用于基于秘密噪声残差等弱信息的隐写图像分类任务;最后,融合子网络学习到的不同区域图像的分类特征,并输入全连接层组成的分类模块对载体和载密图像进行分类,提升检测效果。在隐写和隐写分析领域常用的图像数据集BOSSBase-1.01和BOWs2上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CES-Net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对于空域和JPEG图像的多种主流隐写算法均能达到目前最优的检测准确率,其中,对多种空域隐写算法(WOW、S-UNIWARD和HILL)在不同嵌入比率下生成的载密图像,检测准确率最高分别提升1.27%~25.61%、2.1%~21.73%和1.69%~23.46%;对JPEG图像自适应隐写算法J-UNIWARD在不同嵌入比率下生成的载密图像,CES-Net方法对两种质量因子(QF=75和QF=85)的JPEG图像隐写检测准确率最高分别提升2.34%和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写分析 隐写 孪生网络 交叉注意力机制 信息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特征和注意力机制的伪造检测方法
19
作者 姬莉霞 徐冲 +2 位作者 杜云龙 陈允峰 张晗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5,共7页
针对伪造检测中存在的特征冗余以及缺乏判别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和注意力机制的人脸伪造检测方法,旨在从时域和空域上挖掘图像的伪造线索,由帧间差异信息作为出发点进行伪造检测。首先,利用空间注意力模块,使模型关注到真实... 针对伪造检测中存在的特征冗余以及缺乏判别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和注意力机制的人脸伪造检测方法,旨在从时域和空域上挖掘图像的伪造线索,由帧间差异信息作为出发点进行伪造检测。首先,利用空间注意力模块,使模型关注到真实场景下易产生伪造的脸部区域。其次,利用时间注意力模块,对视频中人脸运动幅度变化更大、判别性更强的帧给予更高的权重。在FaceForensics++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曲线下面积(AUC)指标在低质量和高质量视频上分别达到89.04%和98.81%。此外,在Celeb-DF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也显示了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造检测 时空特征 帧间差异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空注意力机制的多尺度卷积车辆轨迹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闫建红 刘芝妍 王震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6-414,共9页
车辆轨迹预测是自动驾驶的重要环节,提升车辆轨迹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自动驾驶安全性有很大帮助。道路上车辆行驶受交通环境影响,考虑相邻车辆运动和相对空间位置等交通环境因素,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编码器-解码器模型基础上... 车辆轨迹预测是自动驾驶的重要环节,提升车辆轨迹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自动驾驶安全性有很大帮助。道路上车辆行驶受交通环境影响,考虑相邻车辆运动和相对空间位置等交通环境因素,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编码器-解码器模型基础上引入时空注意力机制,通过时间注意力层关注目标车辆和相邻车辆的历史轨迹,空间注意力层关注车辆的相对空间位置。为了增强特征提取程度和实现更全面的特征融合,使用多尺度卷积社交池增大感受野,融合多尺度特征,并提出基于LSTM编码器-解码器架构融合多尺度卷积社交池和时空注意力机制的车辆轨迹预测模型MCS-STA-LSTM。通过学习车辆运动相互依赖关系,以达到获得目标车辆未来轨迹基于机动类别的多模态预测分布的目的。在公开数据集NGSIM上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轨迹预测模型,该方法在3 s内的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了9.35%,5 s内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了5.53%,提高了轨迹预测准确性,在中短期预测上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卷积社交池化 轨迹预测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时空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