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北山白墩子—小西弓韧性剪切带及其控矿作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柏林 吴淦国 +3 位作者 杨农 叶得金 舒斌 刘晓春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99-109,共11页
白墩子-小西弓韧性剪切带是甘肃北山地区8条韧性剪切带中最南侧的一条,位于北山南带的白墩子-小西弓-带,呈近东西向展布,长160km,宽5~8km。该韧性剪切带以近水平右行剪切为特点,是一条形成于中低-中偏高温度、较低差应力条件(53... 白墩子-小西弓韧性剪切带是甘肃北山地区8条韧性剪切带中最南侧的一条,位于北山南带的白墩子-小西弓-带,呈近东西向展布,长160km,宽5~8km。该韧性剪切带以近水平右行剪切为特点,是一条形成于中低-中偏高温度、较低差应力条件(53~106MPa)下的韧性剪切带,主应变(Rxz)为4~20,剪应变(γ)1.41~2.42,剪位移达10~25km。该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床控制作用明显,在区域上控制金矿床(点)的分布,在矿床范围内控制金矿化带、矿体的形态、产状和规模。压扭性韧性剪切变形特点决定了金矿化类型以蚀变糜棱岩型为主,蚀变以交代作用为特色。金矿化稍晚于韧性蛮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 变形特征 控矿作用 自墩子-小西弓-带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