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数自回归法预测电量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李海南 《农村电气化》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电量预测 电力系统 电网 对数自回归法 供电企业 生产计划 经济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stic模型的推导及自回归方法 被引量:116
2
作者 陈元千 胡建国 张栋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基于文献[1]的增长类型的微分方程式,对实用的逻辑斯谛(logistic)模型进行了简单推导,得出了预测油气田产量、累积产量、可采储量、最高年产量及其发生时间的方法,并得出该模型的有效应用范围为,是在采出可采储量50... 基于文献[1]的增长类型的微分方程式,对实用的逻辑斯谛(logistic)模型进行了简单推导,得出了预测油气田产量、累积产量、可采储量、最高年产量及其发生时间的方法,并得出该模型的有效应用范围为,是在采出可采储量50%之后的递减阶段。同时,还提出了求解逻辑斯谛模型的自回归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 可采储量 产量 LOGISTIC模型 自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的风力发电容量预测 被引量:14
3
作者 冬雷 王丽婕 +2 位作者 郝颖 胡国飞 廖晓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7-622,共6页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富锦风电场风电机组发电容量时间序列进行分析,通过长自回归模型法建立了基于这些数据的自回归模型(AR)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在建模过程中,采用3种定阶方法分别建立了不同的ARMA模型,并在对比分析了不同模...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富锦风电场风电机组发电容量时间序列进行分析,通过长自回归模型法建立了基于这些数据的自回归模型(AR)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在建模过程中,采用3种定阶方法分别建立了不同的ARMA模型,并在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的优缺点之后对其进行加权平均综合处理,最终得到较理想的预测模型,使风力发电容量短期预测的归一化平均绝对误差降到7%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容量预测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自回归法 定阶 加权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用水量预测方法在京津冀地区的适用性比较 被引量:20
4
作者 白鹏 龙秋波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107,共6页
本文比较了年增长率法、自回归模型法和灰色神经网络法3种常用的用水量预测方法在京津冀地区年用水量预测中的适用性,基于优选的方法对京津冀2019—2025年的年用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997—2018年的年用水量呈... 本文比较了年增长率法、自回归模型法和灰色神经网络法3种常用的用水量预测方法在京津冀地区年用水量预测中的适用性,基于优选的方法对京津冀2019—2025年的年用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997—2018年的年用水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北京和天津的年用水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非线性变化趋势,而河北省的年用水量呈波动递减的趋势。灰色神经网络法在京津冀3地均优于其他两个模型,被推荐为该地区年用水量预测的首选方法。基于灰色神经网络法的年用水量预测结果表明,2019—2025年北京市年用水量将趋于平稳,天津市的年用水量将缓慢增加,而河北省的年用水量则将继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量预测 年增长率 自回归模型 灰色神经网络 水资源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搏间隔(R-R)波动的自回归模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沈霖霖 汤大侃 蒋有铭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5-8,共4页
用自回归(AR)模型分析短时心血管控制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心搏间隔(R-R)波动。实验在10条草狗上进行。根据Marple的最小二乘法对R-R间隔波作AR模型分析。谱估计显示:在缺血、缺氧及失血状态时,低频段面积增加,高频段面积减少,两者... 用自回归(AR)模型分析短时心血管控制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心搏间隔(R-R)波动。实验在10条草狗上进行。根据Marple的最小二乘法对R-R间隔波作AR模型分析。谱估计显示:在缺血、缺氧及失血状态时,低频段面积增加,高频段面积减少,两者的比值与对照时相比,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无创伤性地反映短时心血管控制系统的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间隔 自回归模型 心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脉动风场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鄢呈旸 王立军 +2 位作者 张闻哲 李威 周旋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6,共11页
输电杆塔及塔线体系(简称塔线体系)是整个电力系统中输电环节的核心部分,沿海地区的强风对塔线体系有着重要影响。为研究在随机脉动风场作用下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特性,文中以广东某地区的1W2C9型鼓型自立式输电杆塔为研究对象,建立输电... 输电杆塔及塔线体系(简称塔线体系)是整个电力系统中输电环节的核心部分,沿海地区的强风对塔线体系有着重要影响。为研究在随机脉动风场作用下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特性,文中以广东某地区的1W2C9型鼓型自立式输电杆塔为研究对象,建立输电杆塔的单塔及一塔两线的塔线耦联有限元模型,结合Davenport风速谱与四阶自回归法模拟具有空间相关性的单塔9节点及塔线体系49节点的脉动风场,研究在此脉动风场下的单塔及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并探究不同风向角对其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塔及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最大值大于其拟静力响应;由于塔线耦联效应的存在,输电线会增加塔线体系的稳定性,降低其动力响应;90°是输电杆塔单塔及塔线体系动力响应的最不利风向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杆塔 塔线耦联 脉动风场 Davenport风速谱 自回归法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信号的高低频成分补偿 被引量:17
7
作者 管路平 唐权钧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5-45,共11页
本文根据地震资料的部分频谱(10—50Hz),首先应用自回归方法预测低频成分.然后再应用最大方差模原理外推信号的高频成分,最终得到全频段的地震资料。低频补偿.有利于求取基本的速度结构和绝对速度值:高频补偿,能有效地压缩波形.压制噪声... 本文根据地震资料的部分频谱(10—50Hz),首先应用自回归方法预测低频成分.然后再应用最大方差模原理外推信号的高频成分,最终得到全频段的地震资料。低频补偿.有利于求取基本的速度结构和绝对速度值:高频补偿,能有效地压缩波形.压制噪声,从而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理论模型的试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成功地恢复信号中丢失的高低频成分。合成记录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也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低频 补偿 自回归法 高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锚索型风电结构抗台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章子华 李俊华 +1 位作者 诸葛萍 楼志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66-1972,共7页
提出在风力机塔筒上加设碳纤维增强塑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拉索和相应的锚固体系形成CFRP锚索型风电结构。基于不随高度变化的台风功率谱和自回归(AR)法模拟并验证沿海某风电场的台风风场。建立风力机-拉索-基础... 提出在风力机塔筒上加设碳纤维增强塑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拉索和相应的锚固体系形成CFRP锚索型风电结构。基于不随高度变化的台风功率谱和自回归(AR)法模拟并验证沿海某风电场的台风风场。建立风力机-拉索-基础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台风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锚索型风电结构的各阶自振频率较常规型风电结构有所增加,其中一、二阶频率增加约20%。其轮毂水平位移、塔筒底部等效应力、基础环等效应力和最不利单桩轴力均比常规型风电结构显著减小,拉索内力也留有足够的设计裕度。锚固体系估算成本仅占单体风力机建设成本的1.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自回归法 台风 CFRP 有限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评价与预测 被引量:8
9
作者 蒋慧峰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0-103,共4页
运用协同理论及系统协调分析方法可以建立协调度模型,使用该模型对2001—2010年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系统进行协调度综合评价及协调发展趋势分析,并利用非线性自回归分析法建立系统协调度预测模型,可以分析出其不同的动态行为:稳... 运用协同理论及系统协调分析方法可以建立协调度模型,使用该模型对2001—2010年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系统进行协调度综合评价及协调发展趋势分析,并利用非线性自回归分析法建立系统协调度预测模型,可以分析出其不同的动态行为:稳定、周期、混沌,并最终给出系统协调度的模拟与预测步骤。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系统之间协调度在不断上升,且二者之间整体协调发展趋势大致朝协调度稳定状态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性 协调度 非线性自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地区兆瓦级风电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10
作者 章子华 楼志挺 诸葛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2-367,共6页
风力发电结构在地震情况下易发生整体倾覆、塔筒弯折等破坏。若同时考虑风荷载作用,则结构破坏风险增加。采用APDL命令流建立某沿海风电场1.5 MW级风电结构的"叶轮-塔筒-桩基"一体化有限元模型。通过单桩刚度折减,计算不同液... 风力发电结构在地震情况下易发生整体倾覆、塔筒弯折等破坏。若同时考虑风荷载作用,则结构破坏风险增加。采用APDL命令流建立某沿海风电场1.5 MW级风电结构的"叶轮-塔筒-桩基"一体化有限元模型。通过单桩刚度折减,计算不同液化情况下的风电结构自振特性及结构地震响应。采用实测地震波和基于自回归法模拟获得的风速时程,计算风电结构在地震荷载单独作用以及地震荷载和风荷载共同作用两种情况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液化程度的加深,轮毂水平位移和最不利单桩内力逐渐增大,在中等液化情况下塔筒底部应力出现最大值。考虑风荷载后,轮毂水平位移、塔底应力和最不利单桩内力均有所增加,其中背风面塔底应力和最不利单桩内力增加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结构 有限单元 自回归法 模态分析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曲冷却塔的脉动风荷载模拟和风致响应 被引量:10
11
作者 鲍侃袁 沈国辉 孙炳楠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5-961,共7页
采用线性滤波法中的自回归模型(AR)法对冷却塔表面空间相关的多点脉动风压时程进行模拟,分析脉动风压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分布特征,发现准定常假设不够准确.同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冷却塔的自振频率分布和模态特征进行讨论,发现冷却塔的自振... 采用线性滤波法中的自回归模型(AR)法对冷却塔表面空间相关的多点脉动风压时程进行模拟,分析脉动风压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分布特征,发现准定常假设不够准确.同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冷却塔的自振频率分布和模态特征进行讨论,发现冷却塔的自振频率较为密集,前40阶自振频率为1.0~2.2Hz.通过冷却塔在脉动风压作用下的瞬态响应分析,得到冷却塔各响应的时域和频域特征,描述响应中的背景分量和共振分量的分布特点,并探讨AR法中采样间隔的合理取值.通过对有限元瞬态分析的结果分析指出,风致位移响应在塔身颈部附近达到最大,Mises应力响应则在塔底附近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双曲冷却塔 风致响应 自回归线性滤波 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交通系统的无线信道建模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婕 艾宝丽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2-269,共8页
由于高速移动,车车、车路通信信道存在较大多普勒频移,同时接收信号到达角不符合均匀分布。针对该特点,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信道建模,一种是采用R.von Mises提出的概率密度谱函数对多径散射信号到达移动接收机的角度进行建模,另一种是通... 由于高速移动,车车、车路通信信道存在较大多普勒频移,同时接收信号到达角不符合均匀分布。针对该特点,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信道建模,一种是采用R.von Mises提出的概率密度谱函数对多径散射信号到达移动接收机的角度进行建模,另一种是通过研究接收机和发送机之间相对运动进行建模。采用自回归模型法,根据不同的到达角平均方向、发射机和接收机速度比率和到达角宽,建立了不同的车车信道。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信道理论值与仿真值基本一致,同时揭示了3个参数对车车、车路信道模型二阶特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不同信道模型对车车、车路通信的影响,搭建了下一代智能交通通信协议IEEE 802.11p系统测试平台,结果表明在最大多普勒频移为790 Hz、信噪比为5 d B时,简单二维各向异性散射信道比AKKI信道的系统误比特率低17.17 d B,三种信道的误比特率随着移动速度、调制阶数的提高而提高。仿真结果为研究智能交通系统稳定通信建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通信信道建模 各向异性散射 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脉冲激励下隧道振动响应与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2
13
作者 万灵 谢雄耀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0-997,共8页
为了研究短时脉冲激振力下隧道结构振动响应及有效地提取隧道结构的模态特征。首先分析了锤击作用下的不同短时脉冲激振力精度及其频域特性,其次将短时脉冲激振力应用于上海地铁12号某盾构隧道进行了现场动力测试,最后分析了脉冲激振与... 为了研究短时脉冲激振力下隧道结构振动响应及有效地提取隧道结构的模态特征。首先分析了锤击作用下的不同短时脉冲激振力精度及其频域特性,其次将短时脉冲激振力应用于上海地铁12号某盾构隧道进行了现场动力测试,最后分析了脉冲激振与隧道结构响应之间的传递函数,并结合随机减量、正交多项式法及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法有效地提取隧道结构的模态参数。结果表明:短时脉冲激振力的中低频振动信号在隧道结构中传递特性较好,传递距离较远。隧道结构的模态频率呈现明显低频特征,前10阶模态频率在100 Hz以下。因此,短时脉冲激振力能够很好地应用于隧道动力测试及模态识别,可为基于模态特征的隧道结构损伤识别及健康监测多个研究领域提供有效的支撑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脉冲 激振 振动响应 频响函数 随机减量 正交多项式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