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搏间隔(R-R)波动的自回归模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沈霖霖 汤大侃 蒋有铭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5-8,共4页
用自回归(AR)模型分析短时心血管控制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心搏间隔(R-R)波动。实验在10条草狗上进行。根据Marple的最小二乘法对R-R间隔波作AR模型分析。谱估计显示:在缺血、缺氧及失血状态时,低频段面积增加,高频段面积减少,两者... 用自回归(AR)模型分析短时心血管控制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心搏间隔(R-R)波动。实验在10条草狗上进行。根据Marple的最小二乘法对R-R间隔波作AR模型分析。谱估计显示:在缺血、缺氧及失血状态时,低频段面积增加,高频段面积减少,两者的比值与对照时相比,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无创伤性地反映短时心血管控制系统的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间隔 自回归模型法 心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用水量预测方法在京津冀地区的适用性比较 被引量:21
2
作者 白鹏 龙秋波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107,共6页
本文比较了年增长率法、自回归模型法和灰色神经网络法3种常用的用水量预测方法在京津冀地区年用水量预测中的适用性,基于优选的方法对京津冀2019—2025年的年用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997—2018年的年用水量呈... 本文比较了年增长率法、自回归模型法和灰色神经网络法3种常用的用水量预测方法在京津冀地区年用水量预测中的适用性,基于优选的方法对京津冀2019—2025年的年用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997—2018年的年用水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北京和天津的年用水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非线性变化趋势,而河北省的年用水量呈波动递减的趋势。灰色神经网络法在京津冀3地均优于其他两个模型,被推荐为该地区年用水量预测的首选方法。基于灰色神经网络法的年用水量预测结果表明,2019—2025年北京市年用水量将趋于平稳,天津市的年用水量将缓慢增加,而河北省的年用水量则将继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量预测 年增长率 自回归模型法 灰色神经网络 水资源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交通系统的无线信道建模 被引量:2
3
作者 金婕 艾宝丽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2-269,共8页
由于高速移动,车车、车路通信信道存在较大多普勒频移,同时接收信号到达角不符合均匀分布。针对该特点,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信道建模,一种是采用R.von Mises提出的概率密度谱函数对多径散射信号到达移动接收机的角度进行建模,另一种是通... 由于高速移动,车车、车路通信信道存在较大多普勒频移,同时接收信号到达角不符合均匀分布。针对该特点,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信道建模,一种是采用R.von Mises提出的概率密度谱函数对多径散射信号到达移动接收机的角度进行建模,另一种是通过研究接收机和发送机之间相对运动进行建模。采用自回归模型法,根据不同的到达角平均方向、发射机和接收机速度比率和到达角宽,建立了不同的车车信道。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信道理论值与仿真值基本一致,同时揭示了3个参数对车车、车路信道模型二阶特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不同信道模型对车车、车路通信的影响,搭建了下一代智能交通通信协议IEEE 802.11p系统测试平台,结果表明在最大多普勒频移为790 Hz、信噪比为5 d B时,简单二维各向异性散射信道比AKKI信道的系统误比特率低17.17 d B,三种信道的误比特率随着移动速度、调制阶数的提高而提高。仿真结果为研究智能交通系统稳定通信建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通信信道建模 各向异性散射 自回归模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脉冲激励下隧道振动响应与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2
4
作者 万灵 谢雄耀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0-997,共8页
为了研究短时脉冲激振力下隧道结构振动响应及有效地提取隧道结构的模态特征。首先分析了锤击作用下的不同短时脉冲激振力精度及其频域特性,其次将短时脉冲激振力应用于上海地铁12号某盾构隧道进行了现场动力测试,最后分析了脉冲激振与... 为了研究短时脉冲激振力下隧道结构振动响应及有效地提取隧道结构的模态特征。首先分析了锤击作用下的不同短时脉冲激振力精度及其频域特性,其次将短时脉冲激振力应用于上海地铁12号某盾构隧道进行了现场动力测试,最后分析了脉冲激振与隧道结构响应之间的传递函数,并结合随机减量、正交多项式法及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法有效地提取隧道结构的模态参数。结果表明:短时脉冲激振力的中低频振动信号在隧道结构中传递特性较好,传递距离较远。隧道结构的模态频率呈现明显低频特征,前10阶模态频率在100 Hz以下。因此,短时脉冲激振力能够很好地应用于隧道动力测试及模态识别,可为基于模态特征的隧道结构损伤识别及健康监测多个研究领域提供有效的支撑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脉冲 激振 振动响应 频响函数 随机减量 正交多项式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