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真空自吸法在油脂加工生产中的应用
1
作者
罗树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7-47,29,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为防止油脂在加工输送过程中的氧化真空自吸法在此工艺中的应用。论述了采用真空自吸法的条件,即在工艺系统中一般要有形成真空的动力——6.5kg/cm^2以上工作压力的蒸汽锅炉。(三级或四级)蒸汽喷射泵等设备。保证真空系统各...
本文介绍了为防止油脂在加工输送过程中的氧化真空自吸法在此工艺中的应用。论述了采用真空自吸法的条件,即在工艺系统中一般要有形成真空的动力——6.5kg/cm^2以上工作压力的蒸汽锅炉。(三级或四级)蒸汽喷射泵等设备。保证真空系统各个接口处严格密闭的重要性。采用真空自吸法比较泵体输送的油脂的优点及老厂改造的便利条件。最后备有利用真空自吸法的植物油脂间歇脱臭工艺流程示意图供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精炼
真空
自吸法
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低渗储层润湿性评价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林光荣
邵创国
+2 位作者
王小林
张育雄
赵永宁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4期84-85,88,共3页
对储层润湿性评价实验各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特别是特低渗储层,分析了自吸法实验中计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计量方法,并对这种实验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的比对,发现该方法可行,简单实用,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实验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
对储层润湿性评价实验各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特别是特低渗储层,分析了自吸法实验中计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计量方法,并对这种实验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的比对,发现该方法可行,简单实用,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实验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储层
润湿性
自吸法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页岩油润湿性及其对原油动用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10
3
作者
肖文联
杨玉斌
+5 位作者
黄矗
谢启超
陈小东
曹润荣
郑玲丽
任吉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为了识别和评价页岩油储层岩石润湿性,深化其对储层原油动用程度的认识,以鄂尔多斯盆地西233地区页岩油储层岩样为研究对象,开展完全饱和水及束缚水状态下的核磁共振T_(1)-T_(2)二维图谱测试和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自吸法润湿性实验,建立...
为了识别和评价页岩油储层岩石润湿性,深化其对储层原油动用程度的认识,以鄂尔多斯盆地西233地区页岩油储层岩样为研究对象,开展完全饱和水及束缚水状态下的核磁共振T_(1)-T_(2)二维图谱测试和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自吸法润湿性实验,建立基于核磁共振T_(1)-T_(2)二维图谱评价润湿性的基本方法,进而选择平行岩样开展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岩心水驱油实验,分析评价润湿性对水驱油过程中原油动用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驱水后(即束缚水状态),水相与孔喉壁面的作用力明显减小,其在孔喉空间中表现出自由流体状态下的体弛豫特征,因此岩样的润湿性表现为油湿,这与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自吸法润湿性实验评价结果一致。由此可见,通过对比不同状态下的核磁共振T_(1)-T_(2)二维图谱能够评价岩样的润湿性;岩样在水驱油过程中主要动用的是中-大孔喉中的原油,小孔喉中原油的动用效果较差。当增加注入水毛细管数的同时减弱储层岩石的油湿特性,小孔喉的动用效果可明显提升。因此注水开发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注入水毛细管数和储层岩石的润湿性,进而提高页岩储层的水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润湿性
自吸法
核磁共振T_(1)-T_(2)二维图谱
原油动用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田常规钻井取心岩样测定润湿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尤富
臧士宾
+1 位作者
胡斌
王立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13-115,7,共3页
参照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方法的标准,利用英东油田常规钻井取心岩样,试验研究了岩样清洗溶剂、岩样老化时间和老化用油对油藏岩石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和酒精/苯溶剂清洗的岩样的亲水性强于四氯乙烯溶剂清洗的...
参照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方法的标准,利用英东油田常规钻井取心岩样,试验研究了岩样清洗溶剂、岩样老化时间和老化用油对油藏岩石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和酒精/苯溶剂清洗的岩样的亲水性强于四氯乙烯溶剂清洗的岩样;随老化时间的增长,岩样的润湿性向亲油的方向转换,只有当老化时间达到一定时间后岩样的润湿性才能达到稳定;老化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增大,岩样的亲油性增强。研究结果对利用常规钻井取心岩样测定油藏岩石的润湿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钻井取心
润湿性
岩样老化
自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石矿物组成及地层水性质对致密砂岩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5
作者
薄小松
斯尚华
周小英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0年第11期100-102,111,共4页
为深入研究致密砂岩储层润湿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砂岩微观模型两相驱替实验方法,研究了靖安油田长6油层的润湿性,并分析了岩石矿物组成和地层水性质对油层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6油层自生矿物中碳酸盐矿物含量为1.77%~4.83%,平均2...
为深入研究致密砂岩储层润湿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砂岩微观模型两相驱替实验方法,研究了靖安油田长6油层的润湿性,并分析了岩石矿物组成和地层水性质对油层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6油层自生矿物中碳酸盐矿物含量为1.77%~4.83%,平均2.71%;粘土矿物含量为4.55%~7.89%,平均6.96%,其中粘土矿物中绿泥石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75.4%;绿泥石矿物对原油产生了强烈吸附作用,致使长6油层的润湿性亲水性大大降低,而呈弱亲油;长6油层地层水离子浓度为:Cl^->(Na^++K^+)>Ca^2+>HCO^3->SO4^2->Mg^2+,阳离子主要为Na^++K^+,浓度范围为6158~18254mg/L,平均为12206mg/L。地层水pH值介于6.2~8.4,平均为7.25,总体呈弱酸—弱碱性。地层水pH值越小,岩石油湿性越强,水湿性下降。靖安油田长6油层润湿性总体表现为强亲水—弱亲油,中性样品少见;该结论对于靖安油田致密油气开发提供了一定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微观模型
润湿性
自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靖安油田长6低渗透储层润湿性及其影响因素
6
作者
何望雪
王新星
王洪君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51-56,共6页
通过靖安油田长6层位的取心井岩心相关的数据信息,利用自吸法对长6油层岩心润湿性予以了严格规范地测定,并研究了自生矿物、地层水、渗透率等因素对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6油层岩石润湿性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强亲...
通过靖安油田长6层位的取心井岩心相关的数据信息,利用自吸法对长6油层岩心润湿性予以了严格规范地测定,并研究了自生矿物、地层水、渗透率等因素对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6油层岩石润湿性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强亲水,也呈现出一定的弱亲油特性,靖安油田长6油层整体为强亲水-弱亲油的润湿性,且中性样品比较少。地层水pH值、矿化度、绿泥石成分以及渗透率等因素均对润湿性有较大程度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人们开采和建设油田提供了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安油田
长6油层
润湿性
自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真空自吸法在油脂加工生产中的应用
1
作者
罗树林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7-47,29,共2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为防止油脂在加工输送过程中的氧化真空自吸法在此工艺中的应用。论述了采用真空自吸法的条件,即在工艺系统中一般要有形成真空的动力——6.5kg/cm^2以上工作压力的蒸汽锅炉。(三级或四级)蒸汽喷射泵等设备。保证真空系统各个接口处严格密闭的重要性。采用真空自吸法比较泵体输送的油脂的优点及老厂改造的便利条件。最后备有利用真空自吸法的植物油脂间歇脱臭工艺流程示意图供参考使用。
关键词
植物油
精炼
真空
自吸法
油脂
分类号
TQ644.4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低渗储层润湿性评价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林光荣
邵创国
王小林
张育雄
赵永宁
机构
中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中油长庆石油勘探局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4期84-85,88,共3页
基金
长庆油田分公司基金项目"0.3×10-3μm2攻关项目渗流特征研究"(项目编号:KF05-5)的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对储层润湿性评价实验各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特别是特低渗储层,分析了自吸法实验中计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计量方法,并对这种实验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的比对,发现该方法可行,简单实用,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实验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特低渗储层
润湿性
自吸法
实验
Keywords
especially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wettability
self-absorption
experiment
分类号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页岩油润湿性及其对原油动用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10
3
作者
肖文联
杨玉斌
黄矗
谢启超
陈小东
曹润荣
郑玲丽
任吉田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基金
西南石油大学人才项目“非常规油气渗流物理”(2018CXTD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黏度可控的原位增黏体系构建及高效驱油机理研究”(U19B2010)。
文摘
为了识别和评价页岩油储层岩石润湿性,深化其对储层原油动用程度的认识,以鄂尔多斯盆地西233地区页岩油储层岩样为研究对象,开展完全饱和水及束缚水状态下的核磁共振T_(1)-T_(2)二维图谱测试和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自吸法润湿性实验,建立基于核磁共振T_(1)-T_(2)二维图谱评价润湿性的基本方法,进而选择平行岩样开展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岩心水驱油实验,分析评价润湿性对水驱油过程中原油动用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驱水后(即束缚水状态),水相与孔喉壁面的作用力明显减小,其在孔喉空间中表现出自由流体状态下的体弛豫特征,因此岩样的润湿性表现为油湿,这与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自吸法润湿性实验评价结果一致。由此可见,通过对比不同状态下的核磁共振T_(1)-T_(2)二维图谱能够评价岩样的润湿性;岩样在水驱油过程中主要动用的是中-大孔喉中的原油,小孔喉中原油的动用效果较差。当增加注入水毛细管数的同时减弱储层岩石的油湿特性,小孔喉的动用效果可明显提升。因此注水开发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注入水毛细管数和储层岩石的润湿性,进而提高页岩储层的水驱油效率。
关键词
页岩油
润湿性
自吸法
核磁共振T_(1)-T_(2)二维图谱
原油动用程度
Keywords
shale oil
wettability
spontaneous imbibition method
two-dimension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_(1)-T_(2) map
oil producing ratio
分类号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田常规钻井取心岩样测定润湿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尤富
臧士宾
胡斌
王立
机构
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13-115,7,共3页
文摘
参照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方法的标准,利用英东油田常规钻井取心岩样,试验研究了岩样清洗溶剂、岩样老化时间和老化用油对油藏岩石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和酒精/苯溶剂清洗的岩样的亲水性强于四氯乙烯溶剂清洗的岩样;随老化时间的增长,岩样的润湿性向亲油的方向转换,只有当老化时间达到一定时间后岩样的润湿性才能达到稳定;老化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增大,岩样的亲油性增强。研究结果对利用常规钻井取心岩样测定油藏岩石的润湿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常规钻井取心
润湿性
岩样老化
自吸法
Keywords
conventional drilling coring
wettability
rock sample aging
experimental study
分类号
TE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石矿物组成及地层水性质对致密砂岩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5
作者
薄小松
斯尚华
周小英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西安石油大学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0年第11期100-102,111,共4页
基金
陕西省基础研究计划“致密油气运移特征精细研究——以齐家凹陷高台子油层为例”(2019JM-055)。
文摘
为深入研究致密砂岩储层润湿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利用砂岩微观模型两相驱替实验方法,研究了靖安油田长6油层的润湿性,并分析了岩石矿物组成和地层水性质对油层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6油层自生矿物中碳酸盐矿物含量为1.77%~4.83%,平均2.71%;粘土矿物含量为4.55%~7.89%,平均6.96%,其中粘土矿物中绿泥石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75.4%;绿泥石矿物对原油产生了强烈吸附作用,致使长6油层的润湿性亲水性大大降低,而呈弱亲油;长6油层地层水离子浓度为:Cl^->(Na^++K^+)>Ca^2+>HCO^3->SO4^2->Mg^2+,阳离子主要为Na^++K^+,浓度范围为6158~18254mg/L,平均为12206mg/L。地层水pH值介于6.2~8.4,平均为7.25,总体呈弱酸—弱碱性。地层水pH值越小,岩石油湿性越强,水湿性下降。靖安油田长6油层润湿性总体表现为强亲水—弱亲油,中性样品少见;该结论对于靖安油田致密油气开发提供了一定基础数据。
关键词
砂岩微观模型
润湿性
自吸法
分类号
TE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靖安油田长6低渗透储层润湿性及其影响因素
6
作者
何望雪
王新星
王洪君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51-56,共6页
文摘
通过靖安油田长6层位的取心井岩心相关的数据信息,利用自吸法对长6油层岩心润湿性予以了严格规范地测定,并研究了自生矿物、地层水、渗透率等因素对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6油层岩石润湿性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强亲水,也呈现出一定的弱亲油特性,靖安油田长6油层整体为强亲水-弱亲油的润湿性,且中性样品比较少。地层水pH值、矿化度、绿泥石成分以及渗透率等因素均对润湿性有较大程度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人们开采和建设油田提供了有益指导。
关键词
靖安油田
长6油层
润湿性
自吸法
Keywords
Jing′an oilfield
Chang 6 reservoir
wettability
self absorption method
分类号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真空自吸法在油脂加工生产中的应用
罗树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特低渗储层润湿性评价新方法研究
林光荣
邵创国
王小林
张育雄
赵永宁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页岩油润湿性及其对原油动用特征的影响
肖文联
杨玉斌
黄矗
谢启超
陈小东
曹润荣
郑玲丽
任吉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油田常规钻井取心岩样测定润湿性的试验研究
王尤富
臧士宾
胡斌
王立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岩石矿物组成及地层水性质对致密砂岩润湿性的影响
薄小松
斯尚华
周小英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靖安油田长6低渗透储层润湿性及其影响因素
何望雪
王新星
王洪君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