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主胸弯融合后未融合上胸弯的变化及其与肩部平衡的关系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孝宾
吕国华
+4 位作者
王冰
李晶
卢畅
康意军
李亚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1-307,共7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主胸弯融合后未融合上胸弯的变化及其与肩部平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IS患者,选取年龄10~18岁,Lenke分型为Lenke 1、2、3、4型,右胸弯且C...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主胸弯融合后未融合上胸弯的变化及其与肩部平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IS患者,选取年龄10~18岁,Lenke分型为Lenke 1、2、3、4型,右胸弯且Cobb角<80°,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矫形,固定融合上端椎在T4或T4以下,随访时间2年以上的患者,排除翻修手术和截骨手术患者。术前根据Lenke分型判断上胸弯是否为结构性,分成结构性上胸弯组和非结构性上胸弯组,统计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外观肩部平衡以及影像学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共有6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14.4岁,随访时间24~62个月,平均36.4个月,其中结构性上胸弯组17例,非结构性上胸弯组45例。两组患者术后上胸弯均能自发性矫正,末次随访时,上胸弯Cobb角平均由27.9°减小至19.4°,T1倾斜角由-0.21°增加至4.7°,第一肋倾斜角(FRT)由0.4°增加至3.7°,锁骨角(CA)由-1.5°增加至0.8°,双肩高度差(CSH)由-13.0mm增加至5.2mm,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1倾斜角的改变(术后T1倾斜角-术前T1倾斜角)与CSH变化(术后CSH-术前CSH)有较强相关性(r=0.624,P=0.000),术后主胸弯的矫正率和FRT与CSH变化为中等程度相关(r=0.437,0.345,P=0.007,0.006),术前主胸弯Cobb角与CSH变化为弱相关(r=0.262,P=0.040)。上胸弯Cobb角及柔韧性、主胸弯柔韧性、T1倾斜角等参数与CSH变化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AIS患者结构性与非结构性上胸弯在主胸弯矫正以后均有自发性矫正现象,但T1倾斜角、第一肋倾斜角和双肩高度差均会增加。右胸弯患者左肩被抬高的程度与T1倾斜角增加的程度、主胸弯的矫正率及术后第一肋倾斜角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
发性
脊柱侧凸
上胸弯
自发性矫正
冠状面平衡
肩部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选择性融合术后胸弯的转归
被引量:
5
2
作者
阿布都哈卡尔·克拉木
李劼
+5 位作者
胡宗杉
许彦劼
钱至恺
朱泽章
邱勇
刘臻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9,共10页
目的:探讨Lenke 5+型脊柱侧凸患者不同融合策略疗效及选择性融合术后胸弯自发矫正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随访2年以上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
目的:探讨Lenke 5+型脊柱侧凸患者不同融合策略疗效及选择性融合术后胸弯自发矫正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随访2年以上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资料,共80例,男13例,女67例。按照手术策略不同,将纳入患者分成非选择性融合(non-selective,NS)组(n=21)和选择性融合(selective,S)组(n=59);根据末次随访时胸弯进展是否>5°,S组患者进一步分为进展(progressive group,P)组和非进展(non-progressive,NP)组。通过术前影像学参数对S组和NS组进行匹配,对匹配后S组和NS组,P组和NP组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包括胸弯柔韧度、胸腰弯/腰弯(thoracolumbar/lumbar curve,TL/L)、胸弯Cobb角(thoracic curve,T)、胸弯顶椎偏移(apical vertebrae translation of thoracic curve,AVT-T)、胸腰弯/腰弯顶椎偏移(apical vertebrae translation of thoracolumbar curve,AVT-TL)、双肩倾斜角(shoulder tilt,ST)、冠状面平衡(coronal balance,CB)、上端固定椎(uppermost instrumented vertebrae,UIV)或UIV+1倾斜角、T5~T12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及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脊柱侧凸研究协会问卷调查表(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SRS-22)评分用于评估临床疗效。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用于分析胸弯进展相关因素,二元逻辑回归用于探讨胸弯进展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胸弯、胸腰/腰弯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NS组患者胸弯矫正较S组更明显(12.8°±5.6°vs 20.6°±4.0°,P<0.001),而在随访过程中大部分患者胸弯、胸腰弯/腰弯均维持良好的矫正状态。末次随访时,S组中9例患者胸弯进展>5°(P组);另50例患者胸弯进展≤5°(NP组)。P组患者较NP组患者年龄小(14.0±0.6岁vs 15.4±1.1岁,P=0.004),Risser征低(2.3±1.3 vs 3.9±0.7,P<0.001),UIV+1倾斜角更大(22.7°±4.5°vs 19.7°±3.5°,P<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Risser征≤2(P=0.003)、术后UIV+1倾斜角(P=0.042)及UIV-上端椎(upper end vertebrae,UEV)<0(P=0.028)是术后胸弯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P组和NP组患者SRS-22自我形象维度评分均提高,但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enke 5+型患者后路选择性融合后胸弯可获得满意的自发性矫正,且术后至少两年随访期间胸弯未发生进展。但对于年龄偏小、Risser征低的Lenke 5+型患者,选择性融合策略的应用应谨慎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NKE
5型
青少年特
发性
脊柱侧凸
自发性矫正
选择性融合
非选择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主胸弯融合后未融合上胸弯的变化及其与肩部平衡的关系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孝宾
吕国华
王冰
李晶
卢畅
康意军
李亚伟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1-307,共7页
文摘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主胸弯融合后未融合上胸弯的变化及其与肩部平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IS患者,选取年龄10~18岁,Lenke分型为Lenke 1、2、3、4型,右胸弯且Cobb角<80°,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矫形,固定融合上端椎在T4或T4以下,随访时间2年以上的患者,排除翻修手术和截骨手术患者。术前根据Lenke分型判断上胸弯是否为结构性,分成结构性上胸弯组和非结构性上胸弯组,统计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外观肩部平衡以及影像学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共有6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14.4岁,随访时间24~62个月,平均36.4个月,其中结构性上胸弯组17例,非结构性上胸弯组45例。两组患者术后上胸弯均能自发性矫正,末次随访时,上胸弯Cobb角平均由27.9°减小至19.4°,T1倾斜角由-0.21°增加至4.7°,第一肋倾斜角(FRT)由0.4°增加至3.7°,锁骨角(CA)由-1.5°增加至0.8°,双肩高度差(CSH)由-13.0mm增加至5.2mm,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1倾斜角的改变(术后T1倾斜角-术前T1倾斜角)与CSH变化(术后CSH-术前CSH)有较强相关性(r=0.624,P=0.000),术后主胸弯的矫正率和FRT与CSH变化为中等程度相关(r=0.437,0.345,P=0.007,0.006),术前主胸弯Cobb角与CSH变化为弱相关(r=0.262,P=0.040)。上胸弯Cobb角及柔韧性、主胸弯柔韧性、T1倾斜角等参数与CSH变化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AIS患者结构性与非结构性上胸弯在主胸弯矫正以后均有自发性矫正现象,但T1倾斜角、第一肋倾斜角和双肩高度差均会增加。右胸弯患者左肩被抬高的程度与T1倾斜角增加的程度、主胸弯的矫正率及术后第一肋倾斜角相关。
关键词
青少年特
发性
脊柱侧凸
上胸弯
自发性矫正
冠状面平衡
肩部平衡
Keywords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Upper thoracic curve
Spontaneous curve correction
Cronalbalance
Shoulder balance
分类号
R682.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选择性融合术后胸弯的转归
被引量:
5
2
作者
阿布都哈卡尔·克拉木
李劼
胡宗杉
许彦劼
钱至恺
朱泽章
邱勇
刘臻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9,共10页
基金
南京市十三五青年人才第三人次(QRX171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2518)。
文摘
目的:探讨Lenke 5+型脊柱侧凸患者不同融合策略疗效及选择性融合术后胸弯自发矫正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随访2年以上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资料,共80例,男13例,女67例。按照手术策略不同,将纳入患者分成非选择性融合(non-selective,NS)组(n=21)和选择性融合(selective,S)组(n=59);根据末次随访时胸弯进展是否>5°,S组患者进一步分为进展(progressive group,P)组和非进展(non-progressive,NP)组。通过术前影像学参数对S组和NS组进行匹配,对匹配后S组和NS组,P组和NP组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包括胸弯柔韧度、胸腰弯/腰弯(thoracolumbar/lumbar curve,TL/L)、胸弯Cobb角(thoracic curve,T)、胸弯顶椎偏移(apical vertebrae translation of thoracic curve,AVT-T)、胸腰弯/腰弯顶椎偏移(apical vertebrae translation of thoracolumbar curve,AVT-TL)、双肩倾斜角(shoulder tilt,ST)、冠状面平衡(coronal balance,CB)、上端固定椎(uppermost instrumented vertebrae,UIV)或UIV+1倾斜角、T5~T12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及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脊柱侧凸研究协会问卷调查表(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SRS-22)评分用于评估临床疗效。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用于分析胸弯进展相关因素,二元逻辑回归用于探讨胸弯进展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胸弯、胸腰/腰弯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NS组患者胸弯矫正较S组更明显(12.8°±5.6°vs 20.6°±4.0°,P<0.001),而在随访过程中大部分患者胸弯、胸腰弯/腰弯均维持良好的矫正状态。末次随访时,S组中9例患者胸弯进展>5°(P组);另50例患者胸弯进展≤5°(NP组)。P组患者较NP组患者年龄小(14.0±0.6岁vs 15.4±1.1岁,P=0.004),Risser征低(2.3±1.3 vs 3.9±0.7,P<0.001),UIV+1倾斜角更大(22.7°±4.5°vs 19.7°±3.5°,P<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Risser征≤2(P=0.003)、术后UIV+1倾斜角(P=0.042)及UIV-上端椎(upper end vertebrae,UEV)<0(P=0.028)是术后胸弯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P组和NP组患者SRS-22自我形象维度评分均提高,但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enke 5+型患者后路选择性融合后胸弯可获得满意的自发性矫正,且术后至少两年随访期间胸弯未发生进展。但对于年龄偏小、Risser征低的Lenke 5+型患者,选择性融合策略的应用应谨慎考虑。
关键词
LENKE
5型
青少年特
发性
脊柱侧凸
自发性矫正
选择性融合
非选择性融合
Keywords
Lenke 5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Spontaneous correction
Selective fusion
Non-selective correction
分类号
R682.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主胸弯融合后未融合上胸弯的变化及其与肩部平衡的关系
王孝宾
吕国华
王冰
李晶
卢畅
康意军
李亚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选择性融合术后胸弯的转归
阿布都哈卡尔·克拉木
李劼
胡宗杉
许彦劼
钱至恺
朱泽章
邱勇
刘臻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