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向NOMA四节点中继协作系统的信息新鲜度分析
1
作者
牛夏秧
贾向东
+1 位作者
张亮
薛凯来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9-1137,共9页
采用信息年龄(Age of Information,AoI)作为双向通信信息新鲜度度量的性能指标。结合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物理层网络编码(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PNC)技术、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
采用信息年龄(Age of Information,AoI)作为双向通信信息新鲜度度量的性能指标。结合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物理层网络编码(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PNC)技术、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协议等,构建了一个双向NOMA四节点中继协作系统,设计了双向叠加编码中继协作(Superposition Coding Relay-assisted,SC-RA)传输策略以及双向联合叠加编码和物理层网络编码中继协作(Joint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 and Superposition Coding Relay-assisted,JNSC-RA)传输策略,分别采用四时隙与三时隙传输机制,在一个传输周期内,通过两个中继节点协作来实现两组信息的传输。分别对每种策略下的平均信息年龄(Average Age of Information,AAoI)进行了分析,并对解析表达式进行了建模。仿真表明,双向SC-RA策略更适合对称信道,AAoI可降低9.09%,且在功率分配因子为0.9时,AAoI取得最优解;双向JNSC-RA策略更适合非对称信道,AAoI可降低10%,且在信噪比大于8 dB时较双向SC-RA策略对AAoI的降低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
双向通信
信息年龄
叠加编码
自动重传请求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DPC码编码的DP-HARQ协议多层译码算法及性能分析
2
作者
王芳
程时昕
+1 位作者
陈明
王海峰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7-341,共5页
针对数据打孔的Ⅱ型HARQ协议提出了一种多层译码算法.与传统的两层译码算法相比,多层译码算法充分利用了重传码字的纠错能力,能够提高系统吞吐量.该文描述了如何利用密度演进算法分析LDPC编码的、采用多层译码算法的DP-HARQ协议的性能,...
针对数据打孔的Ⅱ型HARQ协议提出了一种多层译码算法.与传统的两层译码算法相比,多层译码算法充分利用了重传码字的纠错能力,能够提高系统吞吐量.该文描述了如何利用密度演进算法分析LDPC编码的、采用多层译码算法的DP-HARQ协议的性能,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如果选择恰当的打孔率,在低信噪比范围内,多层译码算法可以明显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打孔的混合
自动重传请求协议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多层译码
密度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带休假的返回n-ARQ系统时延性能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黎锁平
刘存明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7-371,共5页
在对返回 n 步自动重传请求协议(返回 n-ARQ)的系统传输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等效服务时延的思想简洁有效地建立了返回 n-ARQ 系统的休假排队模型,求得了该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分组平均等待时延、平均服务时延以及归一化最大吞吐量...
在对返回 n 步自动重传请求协议(返回 n-ARQ)的系统传输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等效服务时延的思想简洁有效地建立了返回 n-ARQ 系统的休假排队模型,求得了该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分组平均等待时延、平均服务时延以及归一化最大吞吐量等的表达式,给出确定最佳滑动窗口长度以及最佳分组长度的理论模型;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分组传输正确率、滑动窗口长度以及分组长度对系统时延的影响,并分析论证了最佳滑动窗口长度以及最佳分组长度的存在性和可确定性及其变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回n步
自动重传请求协议
休假排队模型
平均服务时延
最佳窗口和分组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慢衰落信道下并行HARQ系统的速率自适应算法
被引量:
3
4
作者
章俊伟
卞金来
+3 位作者
丁良辉
支琤
杨峰
钱良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1-205,211,共6页
为提升慢衰落信道下多路并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系统的吞吐率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实时信道状态信息估计的速率自适应算法。设计适用于多次重传的速率自适应策略,推导系统吞吐率与速率选择的关系,并使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最优速率配置...
为提升慢衰落信道下多路并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系统的吞吐率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实时信道状态信息估计的速率自适应算法。设计适用于多次重传的速率自适应策略,推导系统吞吐率与速率选择的关系,并使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最优速率配置。瑞利衰落信道下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使用非实时信道状态信息的HARQ速率自适应算法,实时信道状态信息估计算法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吞吐率性能,低信噪比情况下提升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自动重传请求协议
速率自适应算法
信道状态信息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离散时间排队的ARQ性能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金顺福
李国萍
+1 位作者
张金亮
王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31-33,共3页
基于自动请求重传(ARQ)协议的工作原理,提出基于离散时间带有启动机制的Geom/G/1排队模型。使用嵌入马尔可夫链方法推导出排队系统的稳态队长、等待时间、忙期和忙循环等性能指标的解析表达式,给出ARQ协议中数据帧的平均响应时间、信道...
基于自动请求重传(ARQ)协议的工作原理,提出基于离散时间带有启动机制的Geom/G/1排队模型。使用嵌入马尔可夫链方法推导出排队系统的稳态队长、等待时间、忙期和忙循环等性能指标的解析表达式,给出ARQ协议中数据帧的平均响应时间、信道利用率、系统吞吐量等性能指标的解析表达式。利用仿真工具Matlab进行计算机仿真,数值例子证明了性能指标解析表达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分析
自动
请求
重传
协议
Geom/G/1排队模型
嵌入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向NOMA四节点中继协作系统的信息新鲜度分析
1
作者
牛夏秧
贾向东
张亮
薛凯来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9-113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2261048)。
文摘
采用信息年龄(Age of Information,AoI)作为双向通信信息新鲜度度量的性能指标。结合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物理层网络编码(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PNC)技术、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协议等,构建了一个双向NOMA四节点中继协作系统,设计了双向叠加编码中继协作(Superposition Coding Relay-assisted,SC-RA)传输策略以及双向联合叠加编码和物理层网络编码中继协作(Joint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 and Superposition Coding Relay-assisted,JNSC-RA)传输策略,分别采用四时隙与三时隙传输机制,在一个传输周期内,通过两个中继节点协作来实现两组信息的传输。分别对每种策略下的平均信息年龄(Average Age of Information,AAoI)进行了分析,并对解析表达式进行了建模。仿真表明,双向SC-RA策略更适合对称信道,AAoI可降低9.09%,且在功率分配因子为0.9时,AAoI取得最优解;双向JNSC-RA策略更适合非对称信道,AAoI可降低10%,且在信噪比大于8 dB时较双向SC-RA策略对AAoI的降低明显。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
双向通信
信息年龄
叠加编码
自动重传请求协议
Keywords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
two-way communication
age of information
superposition coding
automatic retransmission request
分类号
TN92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DPC码编码的DP-HARQ协议多层译码算法及性能分析
2
作者
王芳
程时昕
陈明
王海峰
机构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TP Oulu
出处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7-34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AA123031)
文摘
针对数据打孔的Ⅱ型HARQ协议提出了一种多层译码算法.与传统的两层译码算法相比,多层译码算法充分利用了重传码字的纠错能力,能够提高系统吞吐量.该文描述了如何利用密度演进算法分析LDPC编码的、采用多层译码算法的DP-HARQ协议的性能,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如果选择恰当的打孔率,在低信噪比范围内,多层译码算法可以明显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关键词
数据打孔的混合
自动重传请求协议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多层译码
密度演进
Keywords
DP-HARQ
LDPC codes
multi-level decoding
density evolution
分类号
TP273.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休假的返回n-ARQ系统时延性能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黎锁平
刘存明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运筹与控制研究所
出处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7-371,共5页
基金
教育部"春晖计划"基金资助项目(Z2006-1-62006)
甘肃省高校研究生导师科研基金(0703-10)
兰州理工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基金(Q200106)
文摘
在对返回 n 步自动重传请求协议(返回 n-ARQ)的系统传输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等效服务时延的思想简洁有效地建立了返回 n-ARQ 系统的休假排队模型,求得了该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分组平均等待时延、平均服务时延以及归一化最大吞吐量等的表达式,给出确定最佳滑动窗口长度以及最佳分组长度的理论模型;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分组传输正确率、滑动窗口长度以及分组长度对系统时延的影响,并分析论证了最佳滑动窗口长度以及最佳分组长度的存在性和可确定性及其变动规律.
关键词
返回n步
自动重传请求协议
休假排队模型
平均服务时延
最佳窗口和分组长度
Keywords
go-back-n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n-ARQ)
queuing model with vacations
average service delay time
optimal sliding window and packet lengths
分类号
TN915.0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慢衰落信道下并行HARQ系统的速率自适应算法
被引量:
3
4
作者
章俊伟
卞金来
丁良辉
支琤
杨峰
钱良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
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1-205,21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71309,61671301,61420106008,61521062)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基金(STCSM15DZ2270400)
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基金(YG2017QN47)。
文摘
为提升慢衰落信道下多路并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系统的吞吐率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实时信道状态信息估计的速率自适应算法。设计适用于多次重传的速率自适应策略,推导系统吞吐率与速率选择的关系,并使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最优速率配置。瑞利衰落信道下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使用非实时信道状态信息的HARQ速率自适应算法,实时信道状态信息估计算法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吞吐率性能,低信噪比情况下提升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混合
自动重传请求协议
速率自适应算法
信道状态信息
动态规划
Keyword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protocol
rate adaptation algorithm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
dynamic planning
分类号
TN919.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离散时间排队的ARQ性能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金顺福
李国萍
张金亮
王岩
机构
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自动化工程系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31-3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DAS模型下视图发布安全问题的研究”(60773100)
“工作休假排队系统的理论、方法及应用”(10671170)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下一代互联网中流媒体数据传输的建模与分析”(072135213)
文摘
基于自动请求重传(ARQ)协议的工作原理,提出基于离散时间带有启动机制的Geom/G/1排队模型。使用嵌入马尔可夫链方法推导出排队系统的稳态队长、等待时间、忙期和忙循环等性能指标的解析表达式,给出ARQ协议中数据帧的平均响应时间、信道利用率、系统吞吐量等性能指标的解析表达式。利用仿真工具Matlab进行计算机仿真,数值例子证明了性能指标解析表达式的正确性。
关键词
性能分析
自动
请求
重传
协议
Geom/G/1排队模型
嵌入马尔可夫链
Keywords
performance analysis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 protocol
Geom/G/1 queue model
embedded Markov chain
分类号
TP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向NOMA四节点中继协作系统的信息新鲜度分析
牛夏秧
贾向东
张亮
薛凯来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LDPC码编码的DP-HARQ协议多层译码算法及性能分析
王芳
程时昕
陈明
王海峰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带休假的返回n-ARQ系统时延性能研究
黎锁平
刘存明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慢衰落信道下并行HARQ系统的速率自适应算法
章俊伟
卞金来
丁良辉
支琤
杨峰
钱良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离散时间排队的ARQ性能分析
金顺福
李国萍
张金亮
王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