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合作分集的新型自动重传协议 被引量:7
1
作者 余官定 张朝阳 仇佩亮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25,共6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合作分集的新型链路层自动重传协议——合作ARQ协议,传输错误的数据包将由一个中继节点进行重传。根据接收端处理重传数据包的不同方式,探讨了2种协议:1)合作简单ARQ协议,目的节点在收到重传的数据包之后丢弃原始的数据包... 研究了一种基于合作分集的新型链路层自动重传协议——合作ARQ协议,传输错误的数据包将由一个中继节点进行重传。根据接收端处理重传数据包的不同方式,探讨了2种协议:1)合作简单ARQ协议,目的节点在收到重传的数据包之后丢弃原始的数据包;2)合作混合ARQ协议,目的节点将重传的数据包和原始数据包进行分集合并。分析了独立慢衰落信道下合作ARQ协议性能,仿真成果证明,合作ARQ协议相比传统ARQ协议能够降低链路层的丢包率,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论 合作分集 中继传输 自动重传 误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G长期演进系统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郑侃 汪玲 王文博 《中兴通讯技术》 2007年第5期44-47,共4页
3G长期演进系统(LTE)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并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各种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即将在该系统中得到应用,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技术。根据重传发生时刻的不同,HARQ可以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类。同步HARQ由于接收端预... 3G长期演进系统(LTE)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并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各种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即将在该系统中得到应用,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技术。根据重传发生时刻的不同,HARQ可以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类。同步HARQ由于接收端预先已知传输的发生时刻,HARQ进程的序号可以从子帧号获得;异步HARQ进程的传输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刻,HARQ进程的处理序号需要连同数据一起发送。由于HARQ技术能够很好地补偿无线移动信道时变和多径衰落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已成为LTE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将会随着3G长期演进系统的发展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移动通信 长期演进系统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有效信噪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庆利 曹娜 +2 位作者 李梦倩 王美恩 商佳乐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94-2901,共8页
针对AOS系统中传统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算法在传输过程中难以同时兼顾数据传输的误码率和传输效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有效信噪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算法。在基于有效信噪比的自动重传请求的基础上,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和隐马尔科夫... 针对AOS系统中传统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算法在传输过程中难以同时兼顾数据传输的误码率和传输效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有效信噪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算法。在基于有效信噪比的自动重传请求的基础上,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和隐马尔科夫组成的混合模型预测有效信噪比的变化。根据不同时刻有效信噪比的变化关系动态调节汉明码的监督元数量,实现保证系统误码率的同时提升系统的吞吐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传统II型混和自动重传请求算法和基于有效信噪比的混和自动重传请求算法相比,能够明显降低误码率,减少重传次数,提升系统的吞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有效信噪比 隐藏马尔可夫模型 长短期记忆网络 预测信噪比 高级在轨系统 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LTE混合自动重传方案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奎力 苏寒松 +1 位作者 刘高华 王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9期92-95,共4页
针对LTE中较大TB(Transport Block)传输时占用较多时频资源且容易出现错误致使资源浪费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方案。新型传输方案在HARQ实体内根据TB大小对其进行分段,取消物理层的分段功能,形成单进程下多... 针对LTE中较大TB(Transport Block)传输时占用较多时频资源且容易出现错误致使资源浪费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方案。新型传输方案在HARQ实体内根据TB大小对其进行分段,取消物理层的分段功能,形成单进程下多分段数据块并行传输,在需要重新传输时,仅传输接收检测出错的分段数据即可。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型传输方案在系统吞吐量和平均传输次数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演进 混合自动重传 物理层 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抑制自动重传请求协议的实现与仿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绪国 杨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4-536,539,共4页
对采用多重抑制ARQ协议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进行研究。实现了一种能为上层提供可控时延、高吞吐量、可控丢包率的链路传输结构。对影响协议算法仿真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自动选择重传 宽带无线接入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减小非授权频段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时延的方案
6
作者 刘是枭 张刚 +1 位作者 姜炜 胡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4-218,共5页
针对利用非授权频段发送上行或者下行数据时某些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总是在重传时刻没有占用到信道资源而导致时延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ARQ进程优先级分配信道资源的上下行重传方案。根据每个HARQ进程错过传输的次数和时... 针对利用非授权频段发送上行或者下行数据时某些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总是在重传时刻没有占用到信道资源而导致时延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ARQ进程优先级分配信道资源的上下行重传方案。根据每个HARQ进程错过传输的次数和时延进行优先级判定,在竞争到信道使用权后按照优先级分配资源,使得各个HARQ进程以一种较为公平的方式使用有限的信道资源。在LTE系统仿真平台上建立非授权频段下的HARQ模型;并结合增量冗余(IR)和Chase合并技术进行性能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的上下行HARQ进程平均时延有明显的降低,系统平均吞吐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授权频段 重传时刻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时延 优先级 信道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自动重传
7
《中兴通讯技术》 2003年第6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混合自动重传 选择重传 停止等待重传 链路级自适应 错误检测 第三代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冗余递增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的时延敏感通信
8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9年第3期242-242,共1页
随着诸如实时会话视频、在线游戏和增强现实之类的时延敏感应用日益增长以及未来通信向超可靠低时延方向发展,如触觉互联网,分析无线系统在有限码块长度约束下的性能变得极其重要。
关键词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时延敏感 通信 冗余 增强现实 在线游戏 无线系统 低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复码不同质重传的URLLC最小化带宽方法
9
作者 曹丽媛 张治中 +1 位作者 冯姣 程方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为实现5G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应用场景在高服务质量(QoS)要求下的最小带宽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重复码不同质传输的带宽最小化方案HTRCBM-HARQ。通过提出一种重传方式,即重复码不同质传输的HARQ,提高... 为实现5G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应用场景在高服务质量(QoS)要求下的最小带宽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重复码不同质传输的带宽最小化方案HTRCBM-HARQ。通过提出一种重传方式,即重复码不同质传输的HARQ,提高可靠性;通过建立时延与可靠性分析的框架,导出系统所需最小带宽公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有限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现有算法对比可以节省10%~30%的带宽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服务质量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带宽资源 可靠性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区分服务的自动请求重传架构
10
作者 周天翔 蒋铃鸽 +1 位作者 铁玲 诸鸿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791-1794,共4页
自动请求重传 ( ARQ)的按序提交会产生重排序时延 ,增加分组的链路传输时间 .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分服务的 ARQ架构 ,让不同服务质量 ( Qo S)类别的流分别使用独占的分组队列和ARQ实体 ,使时延敏感分组不会因为等待普通数据分组的重传而经... 自动请求重传 ( ARQ)的按序提交会产生重排序时延 ,增加分组的链路传输时间 .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分服务的 ARQ架构 ,让不同服务质量 ( Qo S)类别的流分别使用独占的分组队列和ARQ实体 ,使时延敏感分组不会因为等待普通数据分组的重传而经历不必要的重排序时延 .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案可以有效减少时延敏感分组的链路时延和传输时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分服务 服务质量 无线数据传输 自动请求重传 传输控制协议 移动通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传错误率估计的自适应HARQ
11
作者 付钰 刘奕彤 杨鸿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3-1100,共8页
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系统的性能与每次传输中的调制与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发送功率选择密切相关,通过优化重传时的MCS及发送功率可以提升HARQ系统的吞吐率并降低能... 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系统的性能与每次传输中的调制与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发送功率选择密切相关,通过优化重传时的MCS及发送功率可以提升HARQ系统的吞吐率并降低能耗。由于不同MCS传输合并后的译码性能没有闭式解,这导致自适应HARQ优化问题不易解决。首先基于译码的判决域半径给出了一种HARQ合并后译码错误率的近似公式,进而提出了多种能权衡吞吐率和能耗性能的自适应HARQ优化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错误率估计方法的可靠性以及所提自适应HARQ的性能。与传统HARQ方案相比,所提方案能同时提高吞吐率、降低能耗,实现更好的吞吐率与能耗的性能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调制与编码方案 吞吐率 能耗 判决域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极化码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鸿斌 戴胜辰 +1 位作者 康凯 钱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36-1141,共6页
极化码与混合自动请求重传结合的传输方案适用于物联网应用的短数据包场景。现有的极化码与蔡司合并结合的传输方案能够提供合并增益,但并未提供编码增益。极化码与增量冗余结合的传输方案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但计算复杂度较高,不适用... 极化码与混合自动请求重传结合的传输方案适用于物联网应用的短数据包场景。现有的极化码与蔡司合并结合的传输方案能够提供合并增益,但并未提供编码增益。极化码与增量冗余结合的传输方案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但计算复杂度较高,不适用于短数据包场景。该文提出一种改进型极化码与混合自动请求重传结合的传输方案。与现有的极化码与蔡司合并结合的传输方案相比,当码率为1/2、重传次数为1时,该方案能够获得额外的0.7 d B的编码增益,与码率为1/4的极化码性能相近。该文所提方案的编译码复杂度相比于码率为1/4的极化码,降低了50%的复杂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短数据包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播链路中多数据流联合自动请求重传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正海 田茂 +1 位作者 胡树楷 王新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7-142,共6页
为了提高单播链路的重传效率,发射端采用网络编码将多个重传数据流的增量冗余版本经过合并后再传输给接收端.基于置信传播(BP)算法,接收端从经过网络编码的组合数据流中检测出各个重传数据流,并和在前次传输时缓存的数据流软合并后译码... 为了提高单播链路的重传效率,发射端采用网络编码将多个重传数据流的增量冗余版本经过合并后再传输给接收端.基于置信传播(BP)算法,接收端从经过网络编码的组合数据流中检测出各个重传数据流,并和在前次传输时缓存的数据流软合并后译码.此外,再用BP算法将先译码成功的数据流从组合数据流中消除,以提高未成功译码数据流的检测性能.和单播链路上传统的多数据流独立自动请求重传(ARQ)相比,多数据流联合ARQ能够将单播链路的频谱效率提高大约10%,而仅导致低于22%的复杂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系统 信道编码 自动请求重传 网络编码 置信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电波广播特性的多用户自动请求重传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正海 田茂 +1 位作者 胡树楷 王玉皞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7-30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多用户自动请求重传的方法。采用网络编码基站将多个用户的重传数据包线性组合在一起后广播;用户利用置信传播算法从中检测出基站发给本用户的重传数据包,并和以前传输的数据包软合并后译码。分析表明:多用户自动请求重传能... 提出了一种多用户自动请求重传的方法。采用网络编码基站将多个用户的重传数据包线性组合在一起后广播;用户利用置信传播算法从中检测出基站发给本用户的重传数据包,并和以前传输的数据包软合并后译码。分析表明:多用户自动请求重传能够将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提高10%左右,并且复杂度和单用户自动请求重传相近。另外,该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自动请求重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系统 信道编码 自动请求重传 网络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先级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戬 刘敏 +2 位作者 徐刚 马建 张冬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4-6,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方法,该方法基于多用户N通道等停异步模式HARQ。无线视频传输时每个数据块有不同的时延要求,为了减少时延在物理层对数据块传输顺序进行调整,通过重传数据块等待的时间来决定其优先级,对... 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方法,该方法基于多用户N通道等停异步模式HARQ。无线视频传输时每个数据块有不同的时延要求,为了减少时延在物理层对数据块传输顺序进行调整,通过重传数据块等待的时间来决定其优先级,对等待时间较长的数据块优先传输。通过对这种方法的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其在基于QoS保障无线视频传输信道条件较差情况下能有效地减少端到端的时延和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 优先级 多用户N道等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码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技术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炜 戴金晟 +1 位作者 牛凯 许进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0年第1期55-62,共8页
极化码在有限码长下具有优异的性能,被3GPP采纳为5G控制信道编码方案。Beyond 5G(B5G)及6G对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频谱效率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解决逼近信道容量极限,提高系统性能的问题。为应对这一挑战,需要以极化码为基础,研究面向数... 极化码在有限码长下具有优异的性能,被3GPP采纳为5G控制信道编码方案。Beyond 5G(B5G)及6G对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频谱效率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解决逼近信道容量极限,提高系统性能的问题。为应对这一挑战,需要以极化码为基础,研究面向数据信道的极化编码传输技术。面对B5G及6G对通信系统的更高要求,总结了极化编码的链路自适应技术框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极化编码混合自动请求重传(Polar-Coded HARQ)技术方案。从性能、吞吐率、灵活性和复杂度等角度,对各种方案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综合对比。相较于传统HARQ方案,这些基于极化编码的新型HARQ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无线传输性能,满足6G移动通信系统需求。归纳总结了极化编码HARQ的关键技术及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极化码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 速率适配 信道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星余迹通信中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机制的网络时延性能分析
17
作者 夏冰 李琳琳 郑燕山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039-3043,共5页
针对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建模仿真过程中,由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机制引起的网络时延问题,提出基于HARQ的传输时延估算模型。首先,结合流星余迹通信的网络结构和信道特征,通过分析HARQ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流星余迹通信中HARQ的网络时延模型... 针对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建模仿真过程中,由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机制引起的网络时延问题,提出基于HARQ的传输时延估算模型。首先,结合流星余迹通信的网络结构和信道特征,通过分析HARQ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流星余迹通信中HARQ的网络时延模型;然后利用排队论的相关理论,引入HARQ的改进机制,提出了Ⅰ型HARQ和Ⅱ型HARQ的传输时延估算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两种HARQ的传输时延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改变分组传输正确率和分组时间长度的条件下,Ⅱ型HARQ的传输时延均比Ⅰ型HARQ小。实验结果表明:流星余迹通信中Ⅱ型HARQ比Ⅰ型HARQ具有更好的网络时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星余迹通信 网络结构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 时延模型 排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通信中的选择性重传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彬 李子诺 秦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87,共6页
针对视频通信中差错控制方法的研究热点——选择性重传技术,着重在重传决策的位置、重传数据内容的划分、网络状态对重传的影响以及支持选择重传的传输协议等4个方面进行讨论,给出了3个使用选择性重传的视频抗误码系统.在混合自动重传... 针对视频通信中差错控制方法的研究热点——选择性重传技术,着重在重传决策的位置、重传数据内容的划分、网络状态对重传的影响以及支持选择重传的传输协议等4个方面进行讨论,给出了3个使用选择性重传的视频抗误码系统.在混合自动重传技术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视频传输的混合自动选择重传方案.该方案可以灵活调整校验数据和重传数据占整个传输数据的比例,在冗余开销和重传时延之间得到更好的权衡.最后,指出了视频通信中选择性重传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视频内容分类、选择重传的准则和时机,以及可用于实际视频通信的低复杂度、易实现的选择性重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通信 选择性重传 混合自动重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并行网络编码的无线广播重传方案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斌 王文鼐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4,21,共7页
重传能够保证接收端正确地接收到数据,研究表明传统的多播重传机制会导致较低的传输效率。为了在无线广播网络中减少重传的次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机会式网络编码重传方案,运用并行机制,采用机会式网络编码组合不同的丢失包进行重传,... 重传能够保证接收端正确地接收到数据,研究表明传统的多播重传机制会导致较低的传输效率。为了在无线广播网络中减少重传的次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机会式网络编码重传方案,运用并行机制,采用机会式网络编码组合不同的丢失包进行重传,其中机会网络编码重传方案大大减少了重传次数,而并行机制降低了算法复杂度。理论和实验分析说明,该方案在平均吞吐量、平均发送重传次数和平均接收重传次数等性能指标上远远好于传统重传方案,这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并行网络编码机制的重传方案是有效的,即在降低复杂度的前提下能够大大减少重传次数,从而增加系统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 自动重传 无线广播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NOMA四节点中继协作系统的信息新鲜度分析
20
作者 牛夏秧 贾向东 +1 位作者 张亮 薛凯来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9-1137,共9页
采用信息年龄(Age of Information,AoI)作为双向通信信息新鲜度度量的性能指标。结合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物理层网络编码(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PNC)技术、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 采用信息年龄(Age of Information,AoI)作为双向通信信息新鲜度度量的性能指标。结合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物理层网络编码(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PNC)技术、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协议等,构建了一个双向NOMA四节点中继协作系统,设计了双向叠加编码中继协作(Superposition Coding Relay-assisted,SC-RA)传输策略以及双向联合叠加编码和物理层网络编码中继协作(Joint 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 and Superposition Coding Relay-assisted,JNSC-RA)传输策略,分别采用四时隙与三时隙传输机制,在一个传输周期内,通过两个中继节点协作来实现两组信息的传输。分别对每种策略下的平均信息年龄(Average Age of Information,AAoI)进行了分析,并对解析表达式进行了建模。仿真表明,双向SC-RA策略更适合对称信道,AAoI可降低9.09%,且在功率分配因子为0.9时,AAoI取得最优解;双向JNSC-RA策略更适合非对称信道,AAoI可降低10%,且在信噪比大于8 dB时较双向SC-RA策略对AAoI的降低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 双向通信 信息年龄 叠加编码 自动重传请求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