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舰载机纵向自动着舰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彭秀艳 王志文 吴鑫 《智能系统学报》 2011年第2期172-177,共6页
对舰载机纵向着舰控制系统进了分析和研究,根据舰船甲板运动引起舰载机着舰点不断变化的问题,加入甲板运动补偿环节,并对补偿律进行了设计;对常规的纵向导引控制律进行了改进设计,引入模糊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引入甲板运动补偿环节,有效... 对舰载机纵向着舰控制系统进了分析和研究,根据舰船甲板运动引起舰载机着舰点不断变化的问题,加入甲板运动补偿环节,并对补偿律进行了设计;对常规的纵向导引控制律进行了改进设计,引入模糊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引入甲板运动补偿环节,有效地减小了由于甲板运动造成的着舰误差,提高了着舰的安全性,模糊PID导引控制律比常规的PID导引控制律具有更好的控制下滑轨迹的能力,更能满足着舰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着舰控制 模糊控制 甲板运动补偿 纵向导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控制技术在自动着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邓娟 颜振萍 艾剑良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45-650,共6页
纵向引导控制律是舰载飞机自动着舰控制系统的核心。舰载飞机着舰环境存在极大的随机性,舰尾流和航母运动不断变化,传统PID纵向引导控制器因其控制器参数固定不变而缺乏灵活性和精确性。在传统的舰载飞机自动着舰PID控制器中引入模糊控... 纵向引导控制律是舰载飞机自动着舰控制系统的核心。舰载飞机着舰环境存在极大的随机性,舰尾流和航母运动不断变化,传统PID纵向引导控制器因其控制器参数固定不变而缺乏灵活性和精确性。在传统的舰载飞机自动着舰PID控制器中引入模糊控制模块,构造模糊PID控制器,并依据飞行控制工程专家的经验构建模糊规则,可实现根据系统状况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在线最优调节。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可极大地提高舰载飞机着舰飞行轨迹精度,也一定程度改善了着舰飞行控制系统的鲁棒性。以F/A-18A为例进行自动着舰飞行仿真,结果表明应用模糊控制技术可以减小着舰误差,提高着舰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着舰控制系统 纵向引导控制 模糊PID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QG/LTR的舰载飞机纵向自动着舰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许晓燕 陈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837-5840,5846,共5页
LQG/LTR方法是一种设计优化动态控制器的现代状态空间技术。此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和解耦特性。运用LQG/LTR方法设计了舰载飞机自动着舰控制器,并在考虑甲板运动和气流扰动的情况下,对纵向自动着舰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设计与分析。系... LQG/LTR方法是一种设计优化动态控制器的现代状态空间技术。此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和解耦特性。运用LQG/LTR方法设计了舰载飞机自动着舰控制器,并在考虑甲板运动和气流扰动的情况下,对纵向自动着舰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设计与分析。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实现了纵向指令的精确跟踪,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满足舰载飞机纵向着舰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QG/LTR 鲁棒性 气流扰动 自动着舰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动态逆的纵向着舰控制律设计
4
作者 刘玥帆 李琛峰 李煜 《兵工自动化》 2022年第7期15-20,共6页
针对舰尾气流和甲板运动影响着舰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动态逆的纵向着舰控制律设计方法。建立舰载机模型、舰尾流和甲板运动模型,基于自适应动态逆控制设计纵向自动驾驶仪,并在Lyapunov稳定意义下证明了控制器的稳定性;设计着... 针对舰尾气流和甲板运动影响着舰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动态逆的纵向着舰控制律设计方法。建立舰载机模型、舰尾流和甲板运动模型,基于自适应动态逆控制设计纵向自动驾驶仪,并在Lyapunov稳定意义下证明了控制器的稳定性;设计着舰导引律和迎角恒定的动力补偿器;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对建立的自动着舰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自动着舰控制律具有更好鲁棒性,能够削弱舰尾流和甲板运动的影响,提高了着舰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着舰控制系统 自适应动态逆 尾流 甲板运动补偿 Monte Carlo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