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微光机电系统光开关的自动定标算法
1
作者 万琦 周日凯 徐红春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1,共5页
在三维微光机电系统转镜阵列光开关的研究中,为了提高定标的效率和精度,开发了全通道自动定标系统。经过定标测试和对搜索算法的分析,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粗搜索与基于爬山算法的精搜索相结合的搜索方式;以一系列实验为基础,提出了全... 在三维微光机电系统转镜阵列光开关的研究中,为了提高定标的效率和精度,开发了全通道自动定标系统。经过定标测试和对搜索算法的分析,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粗搜索与基于爬山算法的精搜索相结合的搜索方式;以一系列实验为基础,提出了全通道搜索方案;最后,在全通道搜索方案的测试中,总结了最优电压与通道行列数对应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搜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通道自动定标系统 遗传算法 爬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光谱比值辐射仪的卫星自动化场地定标与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恩超 李新 +3 位作者 韦玮 翟文超 张艳娜 郑小兵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076-4081,共6页
针对我国光学遥感卫星高频次和高精度定标的技术需求,以及目前人工方式进行定标的不足,调研国内外卫星定标的发展现状,研制了超光谱比值辐射仪自动化定标系统,并开展了卫星传感器自动化定标的试验。根据场地定标中的参数需求与自动化定... 针对我国光学遥感卫星高频次和高精度定标的技术需求,以及目前人工方式进行定标的不足,调研国内外卫星定标的发展现状,研制了超光谱比值辐射仪自动化定标系统,并开展了卫星传感器自动化定标的试验。根据场地定标中的参数需求与自动化定标的目标,比值辐射仪设计积分球测量光谱总照度,并通过遮挡的方式实现了光谱漫照度测量,获得卫星定标中的漫总比数据;同时,辐射仪利用光学镜头的方式实现地面辐亮度测量,实现了大气-地表辐射特性的自动观测,同时仪器集成了定标数据实时预处理和远程传送等功能。在2015年敦煌辐射校正场试验中,辐射仪得到了理想的应用效果并获得了大气光学参数、地表反射率的数据,为卫星传感器的定标提供了数据支持。经过与传统测量仪器的对比,地表反射率的相对偏差在0.5%~1.5%,大气参数中光谱辐照度的绝对偏差小于5%,漫总比的绝对偏差不大于0.015%。采用辐照度基法利用测量的数据对Aqua MODIS光学遥感器的通道1~5进行了场地定标,通道1~4的对比相对偏差小于1%,通道5的偏差结果为7.24%,验证结果满足了卫星传感器自动化定标的初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自动 超光谱辐射仪 大气光学参数 地表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化方法的光学载荷定标跟踪 被引量:3
3
作者 何灵莉 胡秀清 +3 位作者 王玲 陈林 徐娜 张鹏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20年第6期103-113,共11页
为了实现对光学传感器在轨性能的连续监测,文章使用敦煌场地的自动化观测数据对"风云三号"卫星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sible and Infrared Radiometer,VIRR)近三年的数据进行了连续定标跟踪,推算VIRR各通道的定标斜率,基于... 为了实现对光学传感器在轨性能的连续监测,文章使用敦煌场地的自动化观测数据对"风云三号"卫星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sible and Infrared Radiometer,VIRR)近三年的数据进行了连续定标跟踪,推算VIRR各通道的定标斜率,基于敦煌辐射校正场自动化观测的定标相较于传统现场试验定标方法具有明显提高定标频次优势。采用搭载于Aqua卫星的高精度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Aqua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Aqua MODIS)观测对自动观测定标方法进行精度验证,表明该方法在可见光近红外(Visible and Near Infrared,VNIR)具有3%的定标精度,在短波红外(Short Wave Infrared,SWIR)具有5%的定标精度。将该方法的结果与业务多场地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在3年尺度上均值相对偏差整体低于2%。对VIRR的跟踪结果表明:基于场地自动化观测能够实现长期定标监测,可将该方法推广应用于其他卫星光学载荷以真正实现多载荷的场地自动化定标业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 太阳反射波段 自动化辐射 反射率基法 “风云三号”卫星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辐射校正场太阳光度计现场定标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冬 李新 +3 位作者 张艳娜 张权 郑小兵 孙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6-145,共10页
为保证卫星在轨自动化定标中气溶胶光学特性观测的精度,针对基于相对稳定大气条件的Langley定标和基于高精度参考仪器的交叉定标,开展了辐射校正场太阳光度计的现场定标技术研究.定标结果表明高精度太阳光度计Langley定标和交叉定标与CE... 为保证卫星在轨自动化定标中气溶胶光学特性观测的精度,针对基于相对稳定大气条件的Langley定标和基于高精度参考仪器的交叉定标,开展了辐射校正场太阳光度计的现场定标技术研究.定标结果表明高精度太阳光度计Langley定标和交叉定标与CE318太阳光度计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最大偏差分别在0.015和0.01以内.计算分析了大气条件、仪器参数等对现场定标的影响,将定标后的仪器和CE318太阳光度计放在青海湖同步比对观测,气溶胶光学厚度最大偏差在0.01以内.敦煌辐射校正场太阳光度计现场定标误差对卫星在轨定标的影响不超过0.21%,表明定标结果能够满足卫星在轨自动化定标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光度计 Langley法 交叉 气溶胶光学厚度 卫星在轨自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光谱地表反射特性自动观测辐射计的光机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潘琰 李新 +5 位作者 翟文超 刘恩超 张艳娜 陈媛 乔延利 郑小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37,共11页
介绍了连续光谱地表反射特性自动观测辐射计(SCR)的光机系统设计.SCR辐射计的光谱范围为400~2 400 nm,能够实现地表反射率的长期自动观测.所设计的SCR辐射计使用经过定标的漫反射参考板作为反射率标准,漫反射参考板通过转臂自动切入、... 介绍了连续光谱地表反射特性自动观测辐射计(SCR)的光机系统设计.SCR辐射计的光谱范围为400~2 400 nm,能够实现地表反射率的长期自动观测.所设计的SCR辐射计使用经过定标的漫反射参考板作为反射率标准,漫反射参考板通过转臂自动切入、切出测量光路.为保证参考板在野外的长期适用性,设计了参考板清洁机构.对易发生失效的转臂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转轴位置会发生应力集中,且距离转轴位置越远,变形量越大,变形引起的参考板水平误差在0.3°以内,满足应用需求.为验证SCR辐射计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仪器的可靠性,设计了SCR辐射计和SVC光谱仪的比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台仪器所测量的反射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二者偏差普遍在±1%以内,最大偏差在±3.5%以内.SCR辐射计能够实现较高精度的反射率数据自动测量,在卫星遥感器外场自动化定标和高频次定标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计 自动 地表反射率 光机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原油含水率测量 被引量:24
6
作者 于洋 孙香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3-95,共3页
原油含水量是油田开采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介电常数的油水混合物对微波信号的吸收率是不同的,基于这个原理设计了一种具有自动定标功能的微波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该系统改进了传统的微波透射法单通道测量方式,采用测量通道和参考通道... 原油含水量是油田开采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介电常数的油水混合物对微波信号的吸收率是不同的,基于这个原理设计了一种具有自动定标功能的微波原油含水率测量系统。该系统改进了传统的微波透射法单通道测量方式,采用测量通道和参考通道的双通道测量方式,利用环形器和PIN调制开关的组合,替代魔T和功分器的使用,降低了系统成本,并且有效地克服了信号源的不稳定性及空间干扰对系统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精确性。该系统实现了0~40%中高含水率油品的精确测量,实验证明该装置具有工作稳定性好,测量精确度高,可在线测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调制开关 数字衰减器 自动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ing pose accuracy of space robot by improve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7
作者 刘宇 倪风雷 +1 位作者 刘宏 徐文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933-943,共11页
Due to the intense vibration durirLg launching and rigorous orbital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the kinematic parameters of space robot may be largely deviated from their nominal parameters. The disparity will cause the ... Due to the intense vibration durirLg launching and rigorous orbital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the kinematic parameters of space robot may be largely deviated from their nominal parameters. The disparity will cause the real pose (including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the end effector not to match the desired one, and further hinder the space robot from performing the scheduled mission. To improve pose accuracy of space robot, a new self-calibration method using the distance measurement provided by a laser-ranger fixed on the end-effector is proposed. A distance-measurement model of the space robot is built according to the distance from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laser beam to the intersection point at the declining plane. Based on the model, the cost function about the pose error is derived. The kinematic calibration is transferred to a non-linear system optimization problem, which is solved by the improve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DE) algoritlun. A six-degree of freedom (6-DOF) robot is used as a practical simulation example,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1)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pose accuracy of space robot can be obtained by distance measurement only; 2) Search efficiency is increased by improved DE; 3) More calibration configurations may make calibration results be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robot SELF-CALIBRATION laser ranger pose accuracy improve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