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与听性脑干反应对成人感音神经性耳聋听阈的评估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翟锦明 毛敏 +3 位作者 张建国 陈观贵 刘绮明 丘理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与短声听性脑干反应(ABR)对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阈的评估。方法:对102例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分别测试ASSR反应阈、ABR反应阈和纯音测听,比较ASSR反应阈和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相关性,从而评估二者... 目的: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与短声听性脑干反应(ABR)对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阈的评估。方法:对102例成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分别测试ASSR反应阈、ABR反应阈和纯音测听,比较ASSR反应阈和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相关性,从而评估二者对行为听阈预测的准确性。结果:ASSR反应阈、ABR反应阈和行为听阈之间均有较高的相关性。二者在高频与行为听阈相关性较接近。但在低频,ASSR的相关性较ABR高。结论:ASSR和ABR均可用作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客观听阈的评估,但ASSR较ABR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感音神经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 反应 纯音测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聋儿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及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与行为测听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俊阁 李瑞花 +4 位作者 皮丽宏 王荣国 秦占芬 梁恒仁 刘卫卫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ASSR)、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b-ABR)与感音神经性聋儿行为测试听阈的差值,研究MASSR和Tb-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在不同听力损失聋儿、不同的频率之间的差异。方法对60名感音神经性聋儿... 目的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ASSR)、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b-ABR)与感音神经性聋儿行为测试听阈的差值,研究MASSR和Tb-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在不同听力损失聋儿、不同的频率之间的差异。方法对60名感音神经性聋儿分别测试MASSR和Tb-ABR反应阈和行为听阈,评价MASSR反应阈、Tb-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结果MASSR反应阈、Tb-ABR反应阈和行为听阈之间均有较高的相关性。二者在频率为2、4kHz时,对行为听阈的预测具有相似的、较高的准确性;但在频率为0.5、1kHz时,MASSR的准确性较Tb-ABR高。结论MASSR和Tb-ABR均可用作感音神经性聋儿言语频率客观听阈的预测,为低龄儿童及难以检测行为听力的患儿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 反应 行为测听 感音神经 反应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在手足口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罗序峰 周涛 +7 位作者 刘玉玲 朱建萍 吴涛 张胜 姜玉娥 龙晓玲 马立忠 付四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在手足口病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住院的200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及1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ABR检查,并对结果异常的患儿进行随访。结果 200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中,177例ABR检查正常,9例仅为听阈值异常...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在手足口病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住院的200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及1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ABR检查,并对结果异常的患儿进行随访。结果 200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中,177例ABR检查正常,9例仅为听阈值异常,14例为脑干功能受损。1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19例仅为听阈值异常,60例为脑干功能受损。14例脑干功能受损的普通手足口病患儿中有10例进展为重症手足口病,2周后复查均恢复正常。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9例仅为听阈值异常者出院2周后复查恢复正常,而60例脑干功能受损患儿中有37例在出院2周后恢复正常,10例于1个月后恢复正常,7例于3个月后恢复正常,死亡2例,现仍有4例在随访中。结论 ABR检查可对脑干功能受损进行早期辅助诊断,判断手足口病患儿预后及作为随访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诱发电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艳微 叶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听觉诱发电位 检测 患者 VBI眩晕 常见病种 临床诊断 临床价值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孤立性眩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淑丽 许丽珍 金蕾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6-397,共2页
眩晕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及内耳病变的常见症状,对伴发后循环缺血的眩晕患者,通常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但对于一些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的患者,对其诊断上有一定的困难.2002年1月至2003年3月我科收治的孤立性眩晕患者35例,结... 眩晕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及内耳病变的常见症状,对伴发后循环缺血的眩晕患者,通常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但对于一些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的患者,对其诊断上有一定的困难.2002年1月至2003年3月我科收治的孤立性眩晕患者35例,结合BAEP及相关检测,对其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孤立眩晕 临床应用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性瘫痪病人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星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545-546,共2页
关键词 瘫痪 听觉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和脑干诱发电位测定意义及与胆红素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2
7
作者 谢志虹 潘俊峰 +2 位作者 梁雯 崔伟伦 梁少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16-2218,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神经听路损害的情况和对神经系统发育完整性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出生于我院的200例新生儿以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按<222,222~342,>342μmol/L分为A组(50例)、B组(100例)、C组(5...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神经听路损害的情况和对神经系统发育完整性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出生于我院的200例新生儿以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按<222,222~342,>342μmol/L分为A组(50例)、B组(100例)、C组(50例)。A组不接受蓝光治疗,在入院时和出院后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和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uto-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测定,B、C组则分别于蓝光治疗前后行上述检查。结果:第1次NBNA评分A、B、C3组分别为38.72±1.36、37.92±2.28、37.60±1.4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3,P=0.000),两两比较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第2次NBNA评分A、B、C3组分别为:39.05±1.15、38.56±1.18、38.10±1.1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5,P=0.000),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组间治疗前后的NBNA评分比较A组(P=0.035),B组(P=0.000),C组(P=0.001)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ABR检测3组患儿都全部通过,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NBNA评分有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神经损害可通过NBNA早期检测进行干预治疗。而AABR对高胆红素血症对神经听路损害的情况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 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颅内感染性疾病86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及随访 被引量:1
8
作者 于秀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7-288,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颅内感染疾病 听觉诱发电位 后遗症 听力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肖卫民 陈仰昆 +1 位作者 袁伟杰 李润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检查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诊断中 发作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在听力障碍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萍 高海海 +1 位作者 刘欣 王玉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410,共6页
目的 分析残余噪声水平(residual noise level,RNL)对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有效识别率的影响,ABR与40 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40Hz audio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40HzAERP)和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 目的 分析残余噪声水平(residual noise level,RNL)对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有效识别率的影响,ABR与40 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40Hz audio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40HzAERP)和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反应阈相关性,探讨CAEP应用于听力障碍法医学鉴定的意义。方法 对26例52耳听力障碍法医学鉴定人群进行听觉神经电生理测试,测量并分析左右两耳所有ABR曲线中的RNL最大值,分析CAEP结果,分析ABR与40HzAERP、CAEP反应阈相关性。结果 ABR曲线有效识别率92.31%,CAEP均可有效识别为引出或未引出反应。1、2 kHz短纯音刺激CAEP反应幅值均高于ABR;ABR与1、2 kHz短纯音刺激的40HzAERP反应阈无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R与1、2 kHz短纯音刺激的CAEP反应阈无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kHz短纯音刺激40HzAERP与CAEP反应阈无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EP不易受到RNL异常增高因素的影响,可获得较为可靠的测试结果,且具有频率特异性,反应阈值与其他客观听力测试结果之间具有稳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因RNL异常增高导致ABR无法测试人群进行听力障碍法医学鉴定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噪声水平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 反应 40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听力障碍法医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电位预测重症脑卒中患者不良预后时机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肖淑英 宿英英 +3 位作者 张艳 赵红 庞英 刘祎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944-949,共6页
目的探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预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最佳时机。方法以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12分并经头部CT和(或)MRI检查证实的幕上大面积梗死或大容积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 目的探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预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最佳时机。方法以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12分并经头部CT和(或)MRI检查证实的幕上大面积梗死或大容积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于发病后第1~3和4~7天行GCS评分、SLSEP和BAEP检查;并于发病后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估预后,分析发病后不同时间窗预测指标(GCS评分、SLSEP和BAEP)与预后评估指标(m RS评分)之间的关联性和预测准确性。结果(1)关联性分析:发病第1~3天,GCS评分、SLSEP和BAEP与m RS评分之间无关联性(均P〉0.05);发病第4~7天,SLSEP和BAEP与m RS之间存在关联性(均P〈0.01,C〉0.400)。(2)预后预测准确性分析:发病第4~7天,SLSEP和BAEPⅤ波预测灵敏度为85.71%~97.62%、BAEP特异度为80.00%~90.00%,各项预测指标阳性预测值达89.13%~96.88%、SLSEP阴性预测值为83.33%~85.71%,其中SLSEP和BAEP预测准确度均达临床预期,尤以SLSEP最佳(88.46%~90.38%)。结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病第4~7天SLSEP和BAEP预测不良预后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诱发电位 听觉 预后 敏感与特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黎青莲 蒙翠原 许海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730-2732,共3页
目的:了解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Viking Quest型诱发电位仪。德国MAICO公司生产的MBⅡ型快速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系统和MAICO公司生产的EROSCAN耳声发射分析仪,对30例(6... 目的:了解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在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Viking Quest型诱发电位仪。德国MAICO公司生产的MBⅡ型快速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系统和MAICO公司生产的EROSCAN耳声发射分析仪,对30例(60耳)不同病因的高危新生儿同时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性脑干反应(ABR),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检查。结果:30例(60耳)高危新生儿,AABR和ABR通过率83%(50/60耳),DPOAE通过率为78%(47/60耳)。结论:AABR和ABR结果一致。AABR具有方便、无创、客观等优点,特别适合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DPOAE和AABR结合能发现听力损伤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感音神经 婴儿 新生 自动听反应 反应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宇 潘滔 马芙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9-475,共7页
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是以听觉诱发电位(AEP)为基础,当用电刺激听神经末梢后,前10ms内产生的可在头颅表面记录到的一组短潜伏期电位。
关键词 反应 人工耳蜗植入 电刺激 BRAINSTEM electrically 螺旋神经节 听力学家 EVOKED 电生理检查 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3例NICU患儿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应会 张敏 +4 位作者 侯茜 相丽丽 聂文英 林倩 戚以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听力筛查模式及容易导致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方法运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ABR)对353例(706耳)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进行初步听力...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听力筛查模式及容易导致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方法运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ABR)对353例(706耳)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进行初步听力筛查,随机抽样109例(218耳)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高危因素对筛查结果的影响。结果筛查NICU患儿353例(706耳),初筛未通过184例(281耳),初筛阳性率39.8%(281/706);筛查正常新生儿组109例(218耳),初筛未通过23例(27耳),初筛阳性率为12.4%(27/218),两组初筛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NICU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阳性率远高于正常新生儿。NICU新生儿不同疾病的初筛阳性率分别为:新生儿窒息46.4%,新生儿肺炎45.9%,高胆红素血症38.8%,早产儿38.1%,足月小样儿35.0%,其他34.0%。结论应用AABR技术进行听力筛查是可行的。在NICU中普及听力筛查,并对这些患儿随访、复筛,及时发现其听力损失,是提高新生儿听力损失早期诊断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自动听反应 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稳态诱发电位在重度和极度聋患儿听力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炬 陈振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利用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技术了解小儿重度和极度聋的残留听力,并将此法与听性脑干反应进行比较,说明此种客观测试方法的优点。方法:通过对本中心2004年上半年的71例临床病例(127耳)进行分析,这些病例是同时接受了听性脑干反应和听觉... 目的:利用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技术了解小儿重度和极度聋的残留听力,并将此法与听性脑干反应进行比较,说明此种客观测试方法的优点。方法:通过对本中心2004年上半年的71例临床病例(127耳)进行分析,这些病例是同时接受了听性脑干反应和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其中听性脑干反应的测试结果是在仪器最大输出没有记录到反应;而部分病例记录到听觉稳态诱发电位,并计算出他们在不同频率上的反应阈和阳性反应出现率,初步探讨了此项测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这些病例中,听觉稳态诱发电位的阳性反应率,在0.5kHz、1kHz、2kHz、4kHz分别为38.40%、84.00%、46.46%、21.60%。结论: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相比,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测试具有较好频率特性和高刺激强度的优点,对于重度和极度聋的小儿患者,判断其残留听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稳态诱发电位 听力测试 极度 重度 反应 听觉诱发电位 患儿 诱发电位技术 临床应用价值 电位测试 2004年 测试方法 临床病例 反应 不同频率 初步探讨 刺激强度 频率特 小儿患者 临床意义 出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诱发电位(AEP)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及临床应用(10)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兴启 卢云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9-241,共3页
关键词 神经生物学基础 听觉诱发电位 临床应用 反应 短声刺激 nHL 正常婴儿 耳蜗电图 出生时 反应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合胆红素预测不同群体新生儿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异常
17
作者 李春燕 时海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8-599,共2页
关键词 自动听反应 非结合胆红素 新生儿 群体 预测 筛查结果 游离胆红素 损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听力初筛的最佳时间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费沛沛 周蕊 +2 位作者 杨蕊 耿妍 刘玉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对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进行听力初筛的最佳时间。方法应用Chirp声诱发的AABR(Chirp-AABR)对2016年8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出生的550例新生儿(顺产组300例,剖... 目的探讨应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对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进行听力初筛的最佳时间。方法应用Chirp声诱发的AABR(Chirp-AABR)对2016年8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出生的550例新生儿(顺产组300例,剖宫产组250例)进行听力初筛,顺产组各有100例分别在出生后<24h、24~48h、48~72h三个时间段进行听力初筛,剖宫产组分别有50、100和100例在上述三个时间段进行听力初筛;未通过者42天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AABR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个月内进行听力学诊断。结果顺产组新生儿出生后24~48h内初筛通过率(93.00%)显著高于<24h者(83.00%)(χ~2=4.735,P=0.03<0.05),而与48~72h初筛者通过率(9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5,P=0.55>0.05);剖宫产组新生儿出生后24~48h初筛通过率(83.00%)显著高于<24h者(68.00%)(χ~2=4.371,P=0.04<0.05),而显著低于48~72h的通过率(94.00%)(χ~2=5.944,P=0.02<0.05)。结论顺产新生儿应用AABR听力初筛可在出生后24~48h进行,而剖宫产新生儿AABR听力初筛时间应选择出生后4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听力筛查 筛查时间 自动听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及耳声发射联合使用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19
作者 史冬梅 益欢欢 +2 位作者 史霞 张耀东 冯瑞玲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究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及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on,OAE)联合听力筛查在不同病情、胎龄新生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新生儿病区收治的846例新生儿作... 目的探究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及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on,OAE)联合听力筛查在不同病情、胎龄新生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新生儿病区收治的84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时的病情分为:危重新生儿组(危重新生儿有听损高危因素的416例)、普通新生儿组(普通性疾病排除听损高危因素的430例)、健康对照组(健康体检新生儿178例);另外按新生儿胎龄分为足月儿组(胎龄≥37周,体重≥2500g的402例)、早产儿组(胎龄<37周但>28周,体重<2500g的444例)。不同组别的新生儿均在病情稳定情况下接受AABR、OAE检测,统计不同组别新生儿在三种筛查模式(仅测试AABR、仅测试OAE、联合测试AABR及OAE)下的听力筛查未通过率。结果危重新生儿组、普通新生儿组和正常新生儿组经OAE测试后的未通过率分别为11.78%、7.93%和6.87%,经AABR测试后的未通过率分别为12.38%、8.36%和7.03%,经OAE联合AABR测试后的未通过率分别为17.67%、13.45%和7.89%,OAE、AABR、OAE联合AABR的未通过率在每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11.39,20.29,P均﹤0.05),危重新生儿组OAE、AABR、OAE联合AABR的未通过率均分别高于其他两组(OAE:与普通新生儿组比较χ~2=7.16,P﹤0.05,与正常新生儿组比较x2=6.87,P﹤0.05;AABR:与普通新生儿组比较χ~2=7.32,P﹤0.05,与正常新生儿组比较χ~2=7.44,P﹤0.05;OAE联合AABR:与普通新生儿组比较χ~2=5.62,P﹤0.05,与正常新生儿组比较χ~2=19.07,P﹤0.05);危重新生儿、普通新生儿组的OAE、AABR、OAE联合AABR测试后的未通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危重新生儿组χ~2=14.57,普通新生儿组χ~2=18.46,P﹤0.05),且危重新生儿、普通新生儿组OAE联合AABR明显高于单独OAE测试和单独AABR测试(危重新生儿:与OAE比较χ~2=11.49,P﹤0.05,与AABR比较χ~2=9.11,P﹤0.05;普通新生儿:与OAE比较χ~2=14.02,P﹤0.05,与AABR比较χ~2=11.50,P﹤0.05);足月儿组、早产儿组经OAE测试后的未通过率分别为6.23%、10.59%,经AABR测试后的未通过率分别为13.64%、19.14%,经OAE联合AABR测试后的未通过率分别为15.64%、21.85%,OAE、AABR、OAE联合AABR的未通过率分别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4.56,5.24,P均﹤0.05),且早产儿组均高于足月儿组(P>0.05);每组的OAE、AABR、OAE联合AABR未通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足月儿组χ~2=19.55,早产儿组χ~2=21.56,P﹤0.05)),OAE联合AABR的未通过率均高于单独OAE、单独AABR,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足月儿组:与OAE比较χ~2=18.43,P﹤0.05,与AABR比较χ~2=3.13,P﹤0.05;早产儿组:与OAE比较χ~2=20.72,P﹤0.05,与AABR比较χ~2=2.95,P﹤0.05)。结论 OAE联合AABR筛查模式可对单一方法筛查模式进行有效补充,在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中的筛查未通过率较高,应积极在早产儿及危重新生儿群体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听反应 耳声发射 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性瘫痪合并听力障碍患儿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熊华春 宋钰娟 +4 位作者 朱登纳 李湘云 牛国辉 翟红印 王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7-449,共3页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引起运动和姿势发育持续性障碍的综合征[1]。脑瘫常常伴有脑干听觉功能异常,听力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及智力发育。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引起运动和姿势发育持续性障碍的综合征[1]。脑瘫常常伴有脑干听觉功能异常,听力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及智力发育。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是一种无创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能客观反映听觉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2]。作者对收治的140例脑瘫合并听力障碍患儿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并采用BAEP评价听力恢复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瘫痪 听力障碍 听觉诱发电位 综合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