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化行政给付的算法风险及其法律规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梅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0,202,共11页
算法与行政给付的深度融合是行政给付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自动化行政给付不仅重塑了申请受理的运行方式,也实现了给付事项的智能处理。然而,自动化行政给付的过程也带来算法歧视或偏见、算法权力、信息茧房等新型风险,影响自动化行... 算法与行政给付的深度融合是行政给付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自动化行政给付不仅重塑了申请受理的运行方式,也实现了给付事项的智能处理。然而,自动化行政给付的过程也带来算法歧视或偏见、算法权力、信息茧房等新型风险,影响自动化行政给付的效能发挥。因此,规制自动化行政给付的算法风险显得尤为必要。在宏观上,应明晰自动化行政给付算法风险的法律规制向度,更新分配正义理念,确立风险预防原则;在微观上,应完善风险预防的法律规范,增强数字包容的技术供给,形成多维给付数据的共享机制,建立算法偏见的合作监管机制,完善技术运用的法律责任机制,以健全自动化行政给付算法风险的法律规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行政给付 算法风险 分配正义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行政下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困境及应对——以DeepSeek接入政务系统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采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9,共12页
以Deep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接入政务系统后极大推动了自动化行政的发展,使其效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但在实现高效行政的同时存在冲击正当程序而侵犯公民权益的问题,其中对个人信息权益造成的危害尤为严重。我国构建了以程序性规则... 以Deep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接入政务系统后极大推动了自动化行政的发展,使其效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但在实现高效行政的同时存在冲击正当程序而侵犯公民权益的问题,其中对个人信息权益造成的危害尤为严重。我国构建了以程序性规则保障为重要内容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模式,但自动化行政正当程序缺失消融了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合法性基础,导致了过度处理个人信息的问题。对此,要保障自动化行政中的个人信息权益。首先,需在自动化行政全周期适用不同行政程序制度,实现正当程序;其次,采用“三步判定法”区别应用告知同意规则,解决合法性基础的适用问题;复次,构建算法备案审查和影响评估制度,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最后,完善责任承担机制,设置差异化的侵权救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自动化行政 个人信息 正当程序 合法性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动化行政中相对人权利的保护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春业 周娇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5,共11页
为适应时代发展,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政府主动在公共行政领域引入数字技术,“自动化行政”应运而生。自动化行政在提升办理行政业务便捷性的同时,因法律语言与机器语言无法完全对应、自动化行政领域的立法欠缺、算法黑箱、算法运算... 为适应时代发展,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政府主动在公共行政领域引入数字技术,“自动化行政”应运而生。自动化行政在提升办理行政业务便捷性的同时,因法律语言与机器语言无法完全对应、自动化行政领域的立法欠缺、算法黑箱、算法运算的瞬时性及模型训练的海量数据需求、算法歧视等因素,侵害了相对人的知情权、陈述申辩权和听证权的行使,使个人信息权与平等权的保护面临困境。现阶段可考虑通过完善行政实体法与程序法规制自动化行政,设置基本程序要求并细化各类自动化行政的程序来规范执法流程,优化事后救济制度来推进自动化行政在法治轨道上发展,实现自动化行政中相对人权利的全方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行政 法治政府数字化 行政相对人 权利保护与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动化行政中的瑕疵指令及其救济 被引量:46
4
作者 胡敏洁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88,共8页
伴随着自动化行政的广泛利用,由于数据来源、算法以及系统因素而带来具有瑕疵的行政指令,这些都会对相对人的权利产生影响并引发后续救济的难题和困境。基于自动化行政指令形成瑕疵的不同机理,甄别自动化行政中瑕疵指令的实质,理解算法... 伴随着自动化行政的广泛利用,由于数据来源、算法以及系统因素而带来具有瑕疵的行政指令,这些都会对相对人的权利产生影响并引发后续救济的难题和困境。基于自动化行政指令形成瑕疵的不同机理,甄别自动化行政中瑕疵指令的实质,理解算法黑箱是自动化指令产生瑕疵的基础,是应当考虑的法规范基础。基于此,传统的正当程序保护、申诉以及复议和诉讼面临着新的挑战。瑕疵指令实际上对应着几种救济的可能性,即针对行政程序、行政活动与事实行为的救济。对于有瑕疵的指令,需探寻更契合自动化行政特点的救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行政 瑕疵指令 算法 法律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自动化行政的实践困境及规制路径 被引量:21
5
作者 戚莹 高文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7-75,共9页
自动化行政,是人工智能在行政领域的具体运用,不仅减轻和分担了行政机关的工作任务,还避免了人工的恣意和偏私,极大地提高了行政管理与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探究自动化行政的内涵、主体范围、行为性质,以及它在实践层面的应用局限性和法... 自动化行政,是人工智能在行政领域的具体运用,不仅减轻和分担了行政机关的工作任务,还避免了人工的恣意和偏私,极大地提高了行政管理与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探究自动化行政的内涵、主体范围、行为性质,以及它在实践层面的应用局限性和法律风险,如评判失误的风险、传统行政程序被挑战的风险、机器故障与数据泄露的风险、算法的“囚徒”风险等就显得尤为重要。考察国外自动化行政的立法实践,总结相关立法的特点与经验,并提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亟须结合我国当前的立法规定和实践状况,通过厘清自动化行政的法律责任、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程序参与权、细化行政裁量基准、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等途径和方式,提高自动化行政的建设水平,实现信息技术、政府管理和法治国家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动化行政 实践困境 法律风险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行政方式下的行政处罚:挑战与回应 被引量:116
6
作者 马颜昕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9-148,共10页
基于行政处罚的负担行政属性,部分自动化是现阶段自动化行政处罚的主流形态。自动化行政方式的高效可能导致处罚密度失衡,需要建立处罚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予以平衡。在自动化行政时代,需要坚持和发展正当程序原则,以解决在程序与证据方面... 基于行政处罚的负担行政属性,部分自动化是现阶段自动化行政处罚的主流形态。自动化行政方式的高效可能导致处罚密度失衡,需要建立处罚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予以平衡。在自动化行政时代,需要坚持和发展正当程序原则,以解决在程序与证据方面面临的挑战。自动化行政对于数据的依赖与行政处罚中的数据特殊限制形成了悖论,应当通过将数据纳入公物法规制与扩张个人数据权利等方式,完善数据法治。在责任方面,自动化行政处罚错误时的责任主体仍然是行政主体,归责原则应当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行政 行政处罚 人工智能 行政处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行政对行政程序的挑战及其制度因应 被引量:44
7
作者 张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69,89,共11页
在自动化行政中广泛使用的自动化决策系统主要包括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和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系统,上述两类系统目前已经应用于交警非现场执法、自动化公共信用评价、自动化行政审批等场景中。由于受到数据来源、算法及系统因素的影响,自... 在自动化行政中广泛使用的自动化决策系统主要包括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和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系统,上述两类系统目前已经应用于交警非现场执法、自动化公共信用评价、自动化行政审批等场景中。由于受到数据来源、算法及系统因素的影响,自动化决策系统在公共行政中的使用可能会对告知、陈述意见、信息公开、说明理由等程序保障造成破坏。对此,理论与实践提出了两种解决路径:一种是数据权利的程序化,另一种是行政程序的数字化。不过,上述两种解决方案主要是从普遍适用性的角度出发,未考虑实际执行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基于此,应当以现有方法为基础,对自动化行政进行分级,根据程度不同的自动化来匹配相应的行政程序要素,既回应行政程序的现实困境,也发挥自动化决策系统的优势,不断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行政 自动化决策 算法 行政程序 个人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行政处罚何以公正 被引量:32
8
作者 李晴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2-81,共10页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引入和发展,行政处罚自动化成为可能,并不断扩展和深入。然而,自动化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备受质疑。一方面,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处罚效率,同一违法行为被发现的概率增加,打破了原有执法密度的均衡;另一方面,自...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引入和发展,行政处罚自动化成为可能,并不断扩展和深入。然而,自动化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备受质疑。一方面,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处罚效率,同一违法行为被发现的概率增加,打破了原有执法密度的均衡;另一方面,自动化行政处罚压缩了广泛存在的处罚裁量空间,处罚考量要素及权重受算法所限,降低了原有执法的人性化酌处程度。全方位、高效率的发现系统提高了执法概率,促进了惩罚和预防双重处罚目的的实现,并未加剧处罚不公正。辅助系统助益裁量规则的适用和量罚过程的参与互动,保留了“人”的能动性,也有利于处罚公正的实现。而替代系统存在裁量怠惰和裁量滥用的不公正风险,应当通过裁量规则的制定、参与交互程序的引入和人的能动性的保留三个层面予以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行政 行政处罚 裁量 裁量怠惰 裁量滥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行政许可审查的法律控制 被引量:15
9
作者 唐曼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101,共15页
在自动化技术崛起和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的双重背景下,以自动化方式改革行政许可审查的做法已渐成趋势。自动化行政许可审查即行政机关有意识地将自动化技术不同程度地嵌入行政许可审查的步骤中,使自动化系统模拟人脑实施许可审查并作出许... 在自动化技术崛起和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的双重背景下,以自动化方式改革行政许可审查的做法已渐成趋势。自动化行政许可审查即行政机关有意识地将自动化技术不同程度地嵌入行政许可审查的步骤中,使自动化系统模拟人脑实施许可审查并作出许可决策。将许可审查方式变革为自动化方式,在法律上具有有限的容许性,许可机关有选择自动化许可审查方式的裁量权,但必须恪守有关的法律约束并结合具体情形作出个案裁量,否则可能导致裁量瑕疵。在具体应用场景中,采用自动化方式的许可审查,可能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程序正义等方面遭遇法律挑战。未来应厘定自动化行政许可审查的适用边界,强化许可机关在自动化许可审查中的作用,优化自动化许可审查的程序设计,加强许可机关的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行政 行政许可审查 相对人同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眼式自动化行政执法现状及其侵权救济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静静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S01期129-134,共6页
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化行政现身于执法实践,在交通管理领域尤为突出。电子眼执法争议行政诉讼中,相对人以电子眼取证存在问题的抗辩被支持率较低。司法裁判争议焦点集中在其取证内容存疑、密度失衡、取证方式合理性存疑,反映出电子眼式... 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化行政现身于执法实践,在交通管理领域尤为突出。电子眼执法争议行政诉讼中,相对人以电子眼取证存在问题的抗辩被支持率较低。司法裁判争议焦点集中在其取证内容存疑、密度失衡、取证方式合理性存疑,反映出电子眼式自动化行政模糊了立法与执法的过程,“以罚代管”式行政处罚违背法律原则和精神,程序正义贯彻不足。对此类行政侵权救济,应当明确界定责任主体仍为行政机关,归责原则为无过错责任,并配套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多元化的权利救济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眼 行政诉讼 自动化行政 侵权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脸识别技术在自动化行政处罚中的风险与边界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帆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95,共8页
嵌入人脸识别技术的自动化行政处罚改变了行政法主体的行为模式以及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益格局,符合行政处罚的效率价值取向,但行政处罚的损益性使人脸识别在自动化行政处罚中的应用扩张遭到合理性质疑。不可否认,人脸识别技术在自... 嵌入人脸识别技术的自动化行政处罚改变了行政法主体的行为模式以及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益格局,符合行政处罚的效率价值取向,但行政处罚的损益性使人脸识别在自动化行政处罚中的应用扩张遭到合理性质疑。不可否认,人脸识别技术在自动化行政处罚中的应用满足了事实认定的现实需求,但目前仍然存在技术误判、侵犯行政相对人人格权益以及行政处罚密度失衡风险。为了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在自动化行政处罚中的应用,应当以行政法基本原则为指引,恪守授权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立法依据,强化对执法过程的监督,并完善平台和队伍配置以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救济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技术 自动化行政 行政处罚 比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处罚裁量自动化中逸脱机制的适用
12
作者 王春业 张天姿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5,共11页
自动化行政处罚背景下的裁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行政处罚裁量自动化的应用提升了处罚的效率和客观性,但其“一刀切”的裁量模式导致了行政裁量僵化的现象,这违背了行政裁量的初衷。逸脱机制在破解裁量僵化的问题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为在... 自动化行政处罚背景下的裁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行政处罚裁量自动化的应用提升了处罚的效率和客观性,但其“一刀切”的裁量模式导致了行政裁量僵化的现象,这违背了行政裁量的初衷。逸脱机制在破解裁量僵化的问题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为在自动化裁量中探寻逸脱机制适用的路径提供了可能。构建逸脱机制需要在制度规则层面制定逸脱规范、划定逸脱范围、明确逸脱规则、公开逸脱规范,在实践运行层面规范启动主体和适用条件,在事后层面落实备案、更新数据、责任追究等保障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处罚裁量 自动化行政 逸脱 公平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节治理:自动化行政处罚的异化风险与应对之策
13
作者 翁壮壮 聂友伦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3期120-126,共7页
随着自动化行政处罚的广泛应用,其潜藏的异化风险日益显现。基于流程环节分析法,自动化行政处罚的本质是行政处罚诸环节的数字化,包括数据采集与整理、行为识别与分析、智能决策与预测、信息通知与沟通、异议申诉与复核、技术监督与评... 随着自动化行政处罚的广泛应用,其潜藏的异化风险日益显现。基于流程环节分析法,自动化行政处罚的本质是行政处罚诸环节的数字化,包括数据采集与整理、行为识别与分析、智能决策与预测、信息通知与沟通、异议申诉与复核、技术监督与评估、数据存储与保护等环节所对应的七类数字化,即现场检查的数字化、行为认知的数字化、违法判断的数字化、交互过程的数字化、程序救济的数字化、监督评估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的数字化。这些环节分别存在隐私侵犯风险、认知错误风险、评价失当风险、程序克减风险、救济受限风险、监管缺位风险和安全不足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应当依序从强化数据隐私、纠正瑕疵认知、实现恰当评价、保障程序权利、健全救济路径、建构多元机制、确保安全合规等角度予以因应,从而更好实现行政执法质效与公民权利保护之间的价值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处罚自动化 数据保护 算法治理 数字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算法规则的双重审查模式
14
作者 陈晓敏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06,共14页
行政算法规则是自动化行政的依据,“依法行政”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依算法行政”。自动化行政中的正义价值蕴含在“普遍正义—个案正义”范畴之中,前者体现在算法规则的制定中,后者体现在司法裁判中。行政算法规则与行政规范性文件在... 行政算法规则是自动化行政的依据,“依法行政”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依算法行政”。自动化行政中的正义价值蕴含在“普遍正义—个案正义”范畴之中,前者体现在算法规则的制定中,后者体现在司法裁判中。行政算法规则与行政规范性文件在指令结构、内涵和效力上具有的同质性,使其不能逃脱依法行政原则的约束。对行政算法规则的合法性审查存在备案审查和司法审查双重模式,分别构成审查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将行政算法规则的合法性审查嵌入现有备案审查和司法审查结构中,依据其技术规范的特性实现对既有结构的突破。继而对双重审查模式展开体系化塑造,勾勒出一个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审查体系。结合对司法审查模式中风险防范与控制、法院审查能力、审查启动动力等现实因素的考量,构建备案审查为主、司法审查为辅的双重体系更适应现阶段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行政 行政算法规则 备案审查 司法审查 体系化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公共信用评价的程序控制--以技术性正当程序为视角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1-129,共9页
公共信用评价是整个信用规制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它既是信用信息收集发挥价值的方式,也是分级分类监管的依据。受传统消费者信用评价机制的影响,算法自动化决策系统广泛应用于公共信用评价中,形成所谓的自动化公共信用评价。作为一种重要... 公共信用评价是整个信用规制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它既是信用信息收集发挥价值的方式,也是分级分类监管的依据。受传统消费者信用评价机制的影响,算法自动化决策系统广泛应用于公共信用评价中,形成所谓的自动化公共信用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规制工具,自动化公共信用评价有助于增强政府规制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并降低规制成本,但因其本身的不透明性、封闭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也对传统的正当程序原则提出了挑战。“技术性正当程序”是正当程序原则在自动化行政时代的新发展,可以为自动化公共信用评价的程序控制提供解决方案。秉持最朴素的自然正义价值,基于受告知、听证、说明理由、公开等正当程序要素,政府部门应当通过算法信息公开、算法影响评估、算法解释、算法审计等机制强化自动化公共信用评价的公正性、透明性和可问责性,保障公民的程序性基本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规制 算法决策 自动化行政 技术性正当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颉颃与再造:数字政府的行政程序简化与趋向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莹 叶茂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5,M0004,共12页
数字政府下行政程序正趋于简化,逐渐形成行政程序的新面向。此不仅契合简约治理的精神,而且蕴含了提高行政效能、保障行政相对人与契合法律规范的多维动因。基于自动化行政处罚与自动化行政许可的具体行政行为实例,证成数字政府行政程... 数字政府下行政程序正趋于简化,逐渐形成行政程序的新面向。此不仅契合简约治理的精神,而且蕴含了提高行政效能、保障行政相对人与契合法律规范的多维动因。基于自动化行政处罚与自动化行政许可的具体行政行为实例,证成数字政府行政程序简化的运作机理与应用场域。然而,简化趋向与技术范式的结合却呈现出其系统性风险,集中表现为挑战传统二元治理、扩张算法行政权力、限制公民既有权利及扰乱效率公正位阶的价值颉颃。鉴于此,应对数字政府的行政程序简化作趋向评定与依法再造,尝试分别以算法程序正义、权力监督机制与数字权利束为进路,依法、合理且科学地简化数字政府行政程序,呈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简化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行政 行政程序简化 数字权利 程序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17
作者 肖健康 冉富强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1,共4页
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蕴含着数字政府和法治政府两种核心要素,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和有机统一是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和目标。然而,数字技术在实现决策科学化、政府服务高效化以及治理精细化的同时,不可避免面临着“数字鸿沟”“算法黑箱... 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蕴含着数字政府和法治政府两种核心要素,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和有机统一是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和目标。然而,数字技术在实现决策科学化、政府服务高效化以及治理精细化的同时,不可避免面临着“数字鸿沟”“算法黑箱”“责任主体边界模糊”等法律风险。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应当从提高立法对算法决策公正性和公开性的保障水平、实行多样化责任分配规则、加大数字行政过程中公民权利的法治保障力度等方面着手,充分利用法治的治理手段规范数字政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算法决策 法治轨道 自动化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定走向法定——我国《行政处罚法》修改背景下的非现场执法程序立法研究 被引量:61
18
作者 茅铭晨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27,共14页
非现场执法模式已在我国诸多领域得到推行,大有占据行政处罚"半壁江山"之势。由于其出现于我国《行政处罚法》颁布之后,迄今尚无法律对其进行程序规范。目前行政部门的"自定程序"存在许多不符合我国《行政处罚法》... 非现场执法模式已在我国诸多领域得到推行,大有占据行政处罚"半壁江山"之势。由于其出现于我国《行政处罚法》颁布之后,迄今尚无法律对其进行程序规范。目前行政部门的"自定程序"存在许多不符合我国《行政处罚法》原则、不符合正当程序要求的问题,对行政法治和权利保障造成消极影响。以法定程序规范行政处罚权是我国《行政处罚法》的重要使命。修改我国《行政处罚法》已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在该法中专门设定非现场执法基本程序,不仅可以提升非现场执法程序规则的法律地位,而且有利于从源头上铲除非现场执法程序偏离正当性的根源。这对破解当前非现场执法中因程序缺陷产生的违法侵权问题,促进非现场执法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维护社会秩序,推进依法行政,增进权利保障,将产生直接而显著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行政 非现场执法 行政处罚 程序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检查的行政法构造 被引量:45
19
作者 查云飞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63,共14页
大数据检查是行政机关为监督检查行政相对人是否依法从事生产、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对已掌握的海量数据挖掘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处置的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检查方式,对其的规范必要性既来源于技术层面,也来源于法律价值层面。... 大数据检查是行政机关为监督检查行政相对人是否依法从事生产、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对已掌握的海量数据挖掘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处置的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检查方式,对其的规范必要性既来源于技术层面,也来源于法律价值层面。技术上,“数据原料”的供给是否达标和模型建构的逻辑演绎是否经得起检验都存有疑问。法律价值上,大数据检查大幅压缩了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其构成的全面监控、深度人格画像、责任承担异化有损人的尊严。数字时代的行政法既要满足形式合法,也要追求实质合法,依法行政对行政检查提出的法律保留、程序规范和实体规范要求对大数据检查同样适用,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字化调适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行政检查 依法行政 自动化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的发展与行政法治的回应 被引量:40
20
作者 王敬波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124,共13页
随着数字行政的广泛普及,以全面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的行政法律制度体系难以有效因应数字政府的发展,“数字+人工”复合型的权力运行机制存在权力约束软化和行政责任弱化的可能性,高度集成的数字行政存在行为边界不清、规则不明、程序缺... 随着数字行政的广泛普及,以全面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的行政法律制度体系难以有效因应数字政府的发展,“数字+人工”复合型的权力运行机制存在权力约束软化和行政责任弱化的可能性,高度集成的数字行政存在行为边界不清、规则不明、程序缺失等问题。应对数字行政发展所带来的法律难题既需要从宏观上解构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树立整体治理的理念,也需要从中观上重构行政管辖制度,规范数据权力,明确自动化行政边界,更需要从微观上厘清行政证据规则,嵌入正当程序,明晰法律责任,为数字政府构建基本法律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平台型政府 自动化行政 正当程序 电子政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