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场耦合的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系统
1
作者 杨鸿滟 翁婉莹 +2 位作者 王云峰 吴建德 何湘宁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2,共10页
随着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金属温度测量在保证产品质量、优化生产过程和确保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传统的金属温度测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面临难以在线测量及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场耦合的非接... 随着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金属温度测量在保证产品质量、优化生产过程和确保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传统的金属温度测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面临难以在线测量及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场耦合的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传感系统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系统等效阻抗实部与金属温度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进而将无法直接测量的温度变化量转化为可测量的系统阻抗值,为基于磁场耦合的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构建了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系统的等效模型,并使用Ansys Maxwell软件进行三维有限元仿真验证,验证了系统模型的可行性。进一步,提出并比较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电涡流传感器用于温度测量。其中,多线圈耦合的电涡流传感器具有较小的体积、更高的测量精度和较强的稳定性。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提出了基于多线圈耦合的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系统设计方法,并进行了系统建模分析和实物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的绝对温度偏差<2℃,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该系统能够在没有直接可视路径的情况下稳定工作,克服了对可视路径的依赖,提升了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系统的适用性,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实现金属温度的实时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耦合 接触式温度测量 电涡流 系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器人非接触式大量程位姿测量系统
2
作者 王艺 秦超 徐振邦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共8页
为满足并联机器人动平台大行程六自由度位姿的非接触式同步测量需求,首先提出了一种由激光器和视觉组件构成的位姿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输出探测面上光斑的二维坐标,利用激光器和视觉组件的配合,实现了并联机器人动平台位... 为满足并联机器人动平台大行程六自由度位姿的非接触式同步测量需求,首先提出了一种由激光器和视觉组件构成的位姿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输出探测面上光斑的二维坐标,利用激光器和视觉组件的配合,实现了并联机器人动平台位姿的精确测量。接着研究了测量系统的解算方法,基于解析几何方法推导了被测目标的位姿。最后,利用高精度并联机器人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位置测量均方根误差低于0.1 mm,姿态测量均方根误差低于0.07°,位置测量和姿态测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76%和2.56%。该研究为非接触式大量程位姿测量提供了一种新颖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机器人运动控制、精密制造和科学实验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自由度位姿测量 并联机器人 接触式 大量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场传感器阵列的输电线路电压非接触式测量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冯迪 刘灏 +1 位作者 李嘉贤 毕天姝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2-301,共10页
电压作为表征线路运行状态的重要参量,实现其灵活准确的测量对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传统的接触式电压测量方法,因电压互感器体积较大、会产生电磁谐振和高频振荡、额外测量需断电安装等问题,对于海量化测量并不便利。相比较而... 电压作为表征线路运行状态的重要参量,实现其灵活准确的测量对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传统的接触式电压测量方法,因电压互感器体积较大、会产生电磁谐振和高频振荡、额外测量需断电安装等问题,对于海量化测量并不便利。相比较而言,非接触式测量不接触导线,更加安全和便捷,将成为未来电压测量的发展方向。文中提出了基于电场传感器阵列的输电线路电压非接触式测量方法,该方法为了解决导线位置信息未知的问题,设计了与导线方向垂直排列的电场传感器阵列;求解了含导线未知信息量的方程组;构建了比例系数矩阵,反推出导线电压瞬时值;分析了电场传感器对测量的影响;最后,进行了10 kV电压等级电压瞬时值仿真验证,结果显示最大测量误差为2.2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式电压测量 电压瞬时值 模拟电荷法 电场传感器阵列 比例系数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式电压测量的电压监测系统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泽林 刘希喆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9-237,共9页
非接触式电压测量方法不直接与线路的金属导体部分接触,能适应多种应用场景的电压监测。设计一种利用改进的非接触式电压测量技术对线路电压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得到的电压波形用于线路故障电压诊断的系统。对传统的非接触式电压测量技术... 非接触式电压测量方法不直接与线路的金属导体部分接触,能适应多种应用场景的电压监测。设计一种利用改进的非接触式电压测量技术对线路电压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得到的电压波形用于线路故障电压诊断的系统。对传统的非接触式电压测量技术进行拓扑分析并对测量电路拓扑进行改进,能够不受耦合电容影响并准确地测量线路上的电压。由于目前单一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具有局限性,为了利用由非接触式电压测量技术测量得到的电压波形实现准确地对线路故障电压进行识别诊断,提出了基于集成学习的故障电压状态识别系统,利用多种特征提取方法提取非接触式电压测量得到的电压波形特征,其识别结果用于对线路故障进行预警和处理。针对该电压监测系统,设计了测量精度和故障识别测试,得到稳态平均误差为0.9%,故障识别准确率最高可达到93%,表明该电压监测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故障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式电压测量 离散小波阈值降噪 硬件加速计算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非接触式酒精度检测系统
5
作者 曹志群 项高鹏 +1 位作者 胡临天 廖梓宏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8-413,共6页
酒精浓度的非接触式测量具有便捷快速,实时跟踪等特点,在酒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酒精溶液近红外吸收光谱特性,使用1300 nm波长的激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器开发了此套以STM32单片机为内核的酒精度快速检测系统。铟镓... 酒精浓度的非接触式测量具有便捷快速,实时跟踪等特点,在酒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酒精溶液近红外吸收光谱特性,使用1300 nm波长的激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器开发了此套以STM32单片机为内核的酒精度快速检测系统。铟镓砷二极管探测器与配套硬件捕捉与转换光电信号,以检测电压差值反映酒精溶液的红外吸收,与酒精度多项式拟合建立检测模型,经温度修正后存入主控系统实现酒精浓度预测。实验表明,检测系统对样本组的拟合优度为0.9996,对验证组检测的平均标准偏差为0.158,远低于传统酒精计的0.5。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相比于市场上现有红外检测系统具有检测精度高、稳定性强、连续检测的特点,可在不破坏酒精样液的前提下实现对浓度的快速检测,满足市场上的工业标准与需求,对制酒业等相关行业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接触式测量 近红外吸收光谱特性 近红外检测技术 温度修正 酒精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磁阵列传感器去偏心误差的非接触式电流测量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远密 许守东 +2 位作者 姜孟 张文斌 程康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136,共4页
磁性传感器圆形阵列是电流非接触式测量的有效方法,因为它成本低、重量轻、线性范围大、带宽宽和噪声低。针对现有阵列式电流传感器测量偏心时存在较大电流测量误差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导线偏心位置的区域层次分析方法。通过对载流导线... 磁性传感器圆形阵列是电流非接触式测量的有效方法,因为它成本低、重量轻、线性范围大、带宽宽和噪声低。针对现有阵列式电流传感器测量偏心时存在较大电流测量误差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导线偏心位置的区域层次分析方法。通过对载流导线不同偏心位置,赋予磁传感器不同的权重进行输出叠加,与导线中心位置输出进行对比,求得最大相对误差为1.28%,传感器线性误差为1.04%,克服了导线偏心对电流测量误差的影响,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阵列 电流测量 中心 磁通门传感器 接触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非接触式大尺寸内径自动测量系统 被引量:25
7
作者 赵士磊 曲兴华 +1 位作者 邢书剑 刘柏灵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85-2191,共7页
为了解决大孔径的高精度检测问题,介绍了一种激光非接触式大尺寸内径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具有灵活可控的运动机构、稳定可靠的定心机构、同步伸缩的支撑机构、对称协调的扫描机构,可实现轴向自动行走、高精度同轴定位和快速扫描测量。... 为了解决大孔径的高精度检测问题,介绍了一种激光非接触式大尺寸内径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具有灵活可控的运动机构、稳定可靠的定心机构、同步伸缩的支撑机构、对称协调的扫描机构,可实现轴向自动行走、高精度同轴定位和快速扫描测量。高可靠性的控制系统和无线传输模式使其实现了远距离的实时控制和可靠性测量。高精度的温度采集模块实时监测环境温度的变化,便于温度补偿。以VC++为平台的上位机软件,集数据处理与实时显示于一体,操作极其方便。另外,该系统采用相对测量原理、高精度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标定好尺寸的测量臂相结合,使系统测量范围达到Ф580~998 mm。高精度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实现系统的非接触式内径测量,测量精度高。通过对比实验和现场实验对系统的测量精度和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的测量精度与FARO激光跟踪仪测量结果比较差值小于6μm,现场测量重复性精度小于7μm。能够实现管道内径几何参数的测量和管道表面的几何评估及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寸内径测量 激光接触式测量 同轴定位 自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装机轴承非接触式滚珠直径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陶琦 龚天辉 钟飞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2,共6页
针对食品灌装机上轴承滚珠人工测量时间长、精度低的问题,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一套非接触式滚珠直径测量装置。装置由滚珠上料机构、直径测量机构和下料机构组成,采用投影测量的方法对滚珠直径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装置每次能够检测10组数... 针对食品灌装机上轴承滚珠人工测量时间长、精度低的问题,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一套非接触式滚珠直径测量装置。装置由滚珠上料机构、直径测量机构和下料机构组成,采用投影测量的方法对滚珠直径进行测量。结果显示,装置每次能够检测10组数据,测量准确率达到97%以上,工作效率为16~18 s/颗,符合实际生产的需求。研究为食品灌装机轴承精度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装机 滚珠直径 接触式 误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车辆静态限界非接触式自动测量系统 被引量:6
9
作者 郭寅 刘常杰 +2 位作者 刘刚 高福来 叶声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4-138,共5页
针对接触式铁路机车车辆静态限界规存在测量精度控制较难、操作复杂、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激光测距传感器和以PLC为主控单元,并结合测量计算机,研制机车车辆非接触式静态限界自动测量系统。在车辆的4个侧面分别布置激光测距传感器,传感器... 针对接触式铁路机车车辆静态限界规存在测量精度控制较难、操作复杂、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激光测距传感器和以PLC为主控单元,并结合测量计算机,研制机车车辆非接触式静态限界自动测量系统。在车辆的4个侧面分别布置激光测距传感器,传感器以电机传动的方式实现对机车车辆整个横截面的自动扫描测量;借助激光跟踪仪测量精密靶标,建立轨道中心坐标系;通过系统校准,消除误差,融合所有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求出截面各部分到限界的尺寸,完成静态限界测量。经现场实验验证,系统的测量精度达到0.5mm,实现了测量的高度自动化,很好地满足了机车车辆静态限界测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辆限界 自动测量 接触式 激光跟踪仪 系统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非接触式自动外径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晓丽 段春霞 周阳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9-81,共3页
针对我国目前零件产品在线检测自动化程度不高,无法完全和零件生产的精度和能力相匹配的问题,在研究非接触式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对高精度、大直径的零件产品特点进行分析,采用数字CMOS激光传感器的作为测量工具,提出了多台传感器并行的... 针对我国目前零件产品在线检测自动化程度不高,无法完全和零件生产的精度和能力相匹配的问题,在研究非接触式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对高精度、大直径的零件产品特点进行分析,采用数字CMOS激光传感器的作为测量工具,提出了多台传感器并行的测量方法。同时,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分析研究了测量精度提升的改进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表明,此高精度非接触式自动外径测量系统可以完成5μm精度的零件测量,自动判定合格并且声光电的方式报告判定结果。此系统提高了零件产品在线检测自动化程度,避免了人工测量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测量 接触式 激光传感器 并行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式测量技术的高强螺栓预紧力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凯峰 石和杰 李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101,共9页
为了研究非接触式测量技术检测高强螺栓预紧力的可行性,以8.8级M16高强螺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高强螺栓施加预紧力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螺栓预紧力下螺帽表面应变分布。通过电阻应变片检测试验测量了高强螺栓施加预紧力过程... 为了研究非接触式测量技术检测高强螺栓预紧力的可行性,以8.8级M16高强螺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高强螺栓施加预紧力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螺栓预紧力下螺帽表面应变分布。通过电阻应变片检测试验测量了高强螺栓施加预紧力过程中的螺帽表面应变,将测量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正确性和螺栓预紧力与螺帽表面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采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检测了高强螺栓预紧力施加过程中的螺帽表面应变,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采用正态分布完全样本可靠度置信下限计算方法得到了20%失效概率、50%置信度下的8.8级M16高强螺栓螺帽表面应变检测目标值。结果表明:采用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通过检测螺帽表面应变从而确定高强螺栓预紧力理论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 高强螺栓 预紧力 表面应变 接触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接触式光学微腔液压测量系统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鹤鸣 侯林嵩 +2 位作者 丁武成 殷瑞雪 任冬妮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48,共7页
为满足在狭小腔室中测量液体压强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光学法布里珀罗微腔液压测量系统,其中,光学微腔采用双光子三维打印技术制备,膜结构尺寸仅为350μm,设计的膜厚分别为4μm和6μm。系统主要采用嵌入式设计与衍射光栅光谱模块互... 为满足在狭小腔室中测量液体压强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光学法布里珀罗微腔液压测量系统,其中,光学微腔采用双光子三维打印技术制备,膜结构尺寸仅为350μm,设计的膜厚分别为4μm和6μm。系统主要采用嵌入式设计与衍射光栅光谱模块互联,实时采集光学微腔干涉光谱信号,实现了高精度光谱动态解调。实验结果表明,室温(25℃)下,4μm膜厚的微腔液压灵敏度高达398 pm/kPa,系统分辨率可达35.5 Pa,重复性较好,有望用于生物医学眼压等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腔压力传感 双光子三维打印技术 接触式光学传感 液体压强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刀具自动测量系统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敏 许翠芳 《航空制造技术》 2009年第24期94-95,共2页
对数控机床上配备的刀具自动测量系统以及非接触式刀具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进行介绍。同时阐述了参数化程序控制和智能的控制接口界面,为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接触式刀具自动测量系统 参数化程序控制 便捷操作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液体物理参数自动测量装置
14
作者 杨文韬 庄建军 +2 位作者 张雨辰 梅永 王沁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98-102,共5页
液体物理参数测量是众多领域最频繁的测量操作之一,为科研生产的分析决策提供原始数据。但现有仪器多为接触式、手工方式、单一参数测量,工作效率低,且存在污染测试样品的风险。为此,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液体物理参数自动测量装置。该装... 液体物理参数测量是众多领域最频繁的测量操作之一,为科研生产的分析决策提供原始数据。但现有仪器多为接触式、手工方式、单一参数测量,工作效率低,且存在污染测试样品的风险。为此,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液体物理参数自动测量装置。该装置以STM32微处理器作为主控,利用平行板电容原理,采用FDC2214电容传感芯片和柔性PCB为核心,通过拟合计算实现液体体积测量,同时利用电阻式薄膜压力传感电路测量液体质量。经实验测试,该装置测量的液体体积和质量误差分别为2.31%和1.07%,可满足大部分情况下的液体测量要求,为生物化学等场合的液体自动测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传感器 接触式 自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的非接触式地下管道的测径方法
15
作者 鲍晓华 王明亮 +1 位作者 周虎 郭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0-208,共9页
针对现有地下管径测量方法中存在的测量精度以及可靠性差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激光测距结合几何关系的测量方法。在管道中放入激光设备,通过对激光位置的特殊摆放,在管道内部往管径内壁3个方向发射激光,进行测距,经过推导得出管径的大小... 针对现有地下管径测量方法中存在的测量精度以及可靠性差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激光测距结合几何关系的测量方法。在管道中放入激光设备,通过对激光位置的特殊摆放,在管道内部往管径内壁3个方向发射激光,进行测距,经过推导得出管径的大小与激光测量距离的公式,实现城市地下管径的测量,并提出了一种通过对齐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又做了分区实验,加强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制作了样机,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下与实际管道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在实验室理想环境下,测量在最佳状态时,400、600、800 mm管径的绝对误差在±10、±9、±6 mm之内,相对误差在2.5%、1.5%、0.75%之内,在分区实验中,测量结果仍然准确。在实际环境中,误差相较于实验室环境下偏高,但仍能满足测量需求。该设备能够实现地下管径快速准确的测量,且可靠性高测量结构简单,成果可望用于地下管径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径仪 管径 接触式测量 485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式大型非球面镜面形测量中测量点分布的确定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杰 伍凡 +2 位作者 吴时彬 匡龙 林常青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7-732,共6页
为准确有效地检测大型非球面光学元件的面形,研究了接触式测量光学元件的测量点分布方式。使用不同密度的径向分布及均匀分布的测量点分别对以不同Zernike多项式表示的面形偏差进行采样,然后计算采样所得面形相对给定面形PV值及RMS值的... 为准确有效地检测大型非球面光学元件的面形,研究了接触式测量光学元件的测量点分布方式。使用不同密度的径向分布及均匀分布的测量点分别对以不同Zernike多项式表示的面形偏差进行采样,然后计算采样所得面形相对给定面形PV值及RMS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1.8m抛物面镜面形实测结果表明:在镜面加工的成型及粗磨阶段,由于面形偏差主要呈旋转对称分布,低密度径向分布测量点即可满足继续加工的检测需求;在精磨及初抛阶段,面形偏差主要为像散或其它非对称面形偏差,测量点均匀分布是提升测量精度的有效手段。此分析方法可以指导测量点的排布方式,从而确保由测量点分布引入的测量误差小于镜面本身面形误差的1/5,提高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面形检测 球面 接触式测量 测量误差 ZERNIKE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式温度测量中的高温熔体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宋海鹰 彭小奇 +1 位作者 刘征 丁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6-430,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灰度阈值分割的高温熔体识别方法。采用双峰法和最大方差自动取阈值法分别确定预分割阈值,再根据高温熔体的灰度值近似相等选择合适的分割阈值,使所分割的目标的灰度值的等级数较少,并使高灰度值的R色总数最多。根据这种方... 提出一种基于灰度阈值分割的高温熔体识别方法。采用双峰法和最大方差自动取阈值法分别确定预分割阈值,再根据高温熔体的灰度值近似相等选择合适的分割阈值,使所分割的目标的灰度值的等级数较少,并使高灰度值的R色总数最多。根据这种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对拍摄的某铜冶炼厂高温熔体图像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目标和背景对比强烈的图像,采用双峰法分割效果较好;而最大方差自动取阈值法更适用于图像中目标占很大比例的情况;这种识别方法能自动调整不同拍摄条件下的图像分割阈值,从而准确地识别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熔体 接触式温度测量 图像处理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六自由度运动测量与分析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建民 顾海粟 +1 位作者 姚美旺 肖龙飞 《海洋工程》 CSCD 1999年第2期18-22,共5页
本文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六自由度运动测量与分析方法。首先应用位置测量仪(PSD)对安置在模型上的红外线发光源(LED)进行测量,然后用所编制的软件计算出模型的六个自由度运动情况。该方法避免了接触式测量仪对模型作用一定的... 本文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六自由度运动测量与分析方法。首先应用位置测量仪(PSD)对安置在模型上的红外线发光源(LED)进行测量,然后用所编制的软件计算出模型的六个自由度运动情况。该方法避免了接触式测量仪对模型作用一定的力而产生的误差,同时具有较高的位置解析度与频率响应能力,测量结果精度较高。该方法可同时测量空间三个点的运动坐标从而可用计算机求得模型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运动情况。测量与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测量 六自由度 接触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立体裁剪的人体非接触式测量技术 被引量:9
19
作者 肖正扬 陶学恒 +1 位作者 杨继新 胡志萍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45-47,51,共4页
研究了服装数字化立体裁剪中的人体非接触式测量技术。依据计算机视觉中的双目视觉理论 ,进行人体特征曲线的三维重建 ,并根据服装CAD的特点 ,提出了人体特征线上对应元的匹配方法。将该技术应用于人体模型表面三维信息的采集 ,所测数... 研究了服装数字化立体裁剪中的人体非接触式测量技术。依据计算机视觉中的双目视觉理论 ,进行人体特征曲线的三维重建 ,并根据服装CAD的特点 ,提出了人体特征线上对应元的匹配方法。将该技术应用于人体模型表面三维信息的采集 ,所测数据表明 ,其符合工业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 双目视觉 接触式测量 服装设计 人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自由曲面测量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剑 王恒奎 +2 位作者 鞠华 王文 陈子辰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48-51,共4页
介绍了作者正在研制的三维曲面非接触式测量系统 ,分析了其软硬件组成 ,并对在CAD模型已知与未知的两种情况下 ,测量系统软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如测点的自适应分布、测量路径的规划和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等作了研究。
关键词 自由曲面 接触式测量 自适应分布 三坐标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