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加强度-受托集中度”框架下企业年金组织管理形式改革及其对覆盖面的影响
1
作者 孙守纪 郑秉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6,共13页
企业年金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因覆盖面狭窄而饱受诟病。为了解决这个顽疾,提出“参加强度-受托集中度”理论分析框架,其“灵感”来自半个世纪以来国际上出现的三次养老金革命。在这三次养老金革命中,养老金组织管理形... 企业年金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因覆盖面狭窄而饱受诟病。为了解决这个顽疾,提出“参加强度-受托集中度”理论分析框架,其“灵感”来自半个世纪以来国际上出现的三次养老金革命。在这三次养老金革命中,养老金组织管理形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对推动DC型信托养老金扩大覆盖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国际业界赞誉。将国际养老金改革主要措施归纳为引入自动加入机制和建立平台受托模式,据此提出的“参加强度-受托集中度”理论分析框架,既是对主要发达国家养老金组织管理形式改革前沿的总结,也是衡量养老金改革力度和运用FinTech深度的一个参照;既适用于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制度,也适用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不仅可描述各类养老金计划的静态分布,还可分析各国养老金改革的动态趋势,同时也能洞察中国企业年金组织管理形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导致覆盖面狭窄的原因。根据这个理论分析框架,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推动企业年金覆盖面的扩大,为“十五五”规划期间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体系提出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年金 自动加入机制 受托模式选择 多支柱养老金 政府与市场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企业年金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妮 李玉梅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110,共10页
企业年金是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有效促进企业年金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弥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不足、缓解养老负担具有一定的意义。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存在地域间不均衡、行业分布不均、参... 企业年金是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有效促进企业年金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弥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不足、缓解养老负担具有一定的意义。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存在地域间不均衡、行业分布不均、参保人数增长缓慢等问题。可能的原因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税收激励有限、企业和个人参保意愿低。在借鉴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的特点,可从实行混合养老金计划、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引入自动加入机制等方面推动企业年金改革。深化企业年金改革,是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环节,为维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保基金的平衡、提高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年金 养老保险制度 混合养老金计划 税收优惠 自动加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现代企业年金制度:功能定位、基本特征与实现路径
3
作者 孙守纪 谢远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4期151-160,共10页
传统的主要面向大型企业、正规就业的企业年金计划难以适应新就业形态,导致其参保率较低、运营费用高、扩大了养老金待遇差距。面对该困境,企业年金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企业年金制度转向现代企业年金制度。现代企业年金制度具有五个显著... 传统的主要面向大型企业、正规就业的企业年金计划难以适应新就业形态,导致其参保率较低、运营费用高、扩大了养老金待遇差距。面对该困境,企业年金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企业年金制度转向现代企业年金制度。现代企业年金制度具有五个显著特征,实现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一是实施自动加入机制以提高参保率,二是计划类型多样化以匹配就业形式多样化,三是采取平台受托模式以降低运营费用,四是有限开放投资选择权以满足多样化投资风险偏好,五是统筹协调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以实现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互补。建立现代企业年金制度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采取自动加入机制;建立国家级综合性管理平台;设定有限投资选择权;提供默认投资基金;加强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协调以及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统筹协调。构建现代企业年金制度能够较好地适应新就业形态,缩小养老金差距,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企业年金制度 自动加入机制 综合性养老金管理平台 新就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