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制动系统行人保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娜 张臻 +2 位作者 赵桂范 王剑锋 王大方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00-1405,1394,共7页
为研究自动制动系统的参数对事故中行人发生MAIS3+损伤风险和死亡风险的影响,探寻适合中国道路交通情况的参数取值范围,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法构建了长头型车辆碰撞速度与行人MAIS3+损伤风险和死亡风险的回归方程。考虑事故中驾驶员转向避... 为研究自动制动系统的参数对事故中行人发生MAIS3+损伤风险和死亡风险的影响,探寻适合中国道路交通情况的参数取值范围,采用逻辑回归分析法构建了长头型车辆碰撞速度与行人MAIS3+损伤风险和死亡风险的回归方程。考虑事故中驾驶员转向避让与来不及转向两种情况,建立了事故前人-车相对位置数学模型,统计分析了探测角度、最大制动减速度、制动提前时间和制动协调时间等自动制动系统参数对降低行人MAIS3+损伤风险和死亡风险的影响,得到了一组最优参数值。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自动制动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保护 自动制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爆胎应急自动制动系统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庆樟 何仁 +1 位作者 李学智 许广举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3-507,共5页
为了实现爆胎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开发了一种爆胎应急自动制动系统,在发生爆胎后采用自动制动方式让车速在车辆失控前减到安全车速范围或直至车辆停下来,可以弥补驾驶员制动反应时间延迟的问题,辅助爆胎车辆实现安全停车.建立了基于爆胎... 为了实现爆胎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开发了一种爆胎应急自动制动系统,在发生爆胎后采用自动制动方式让车速在车辆失控前减到安全车速范围或直至车辆停下来,可以弥补驾驶员制动反应时间延迟的问题,辅助爆胎车辆实现安全停车.建立了基于爆胎车辆产生的附加横摆力矩模糊控制模型,应急自动制动系统根据爆胎状况,先通过基于EHB的车辆制动系统对车辆实施与爆胎附加横摆力矩方向相反的平衡力矩,再根据车辆运动状况进行车辆运动轨迹的纠偏控制.设计了模拟试验系统装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爆胎应急自动制动控制策略有利于在车辆爆胎后更短时间内让车辆稳定下来,按原来的轨迹行驶,并让车速减至安全车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爆胎 应急自动制动 爆胎附加横摆力矩 稳定性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捕获算法的红外感应型汽车自动制动系统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俊玲 赵海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8-251,共4页
红外感应型汽车控制中,存在多目标捕获过程延时较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目标捕获算法的红外感应型汽车自动制动系统。系统中设置盘式制动器,并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分析;针对红外感应型汽车摩擦衬片设置物理权限指标,在规定刹车制动空... 红外感应型汽车控制中,存在多目标捕获过程延时较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目标捕获算法的红外感应型汽车自动制动系统。系统中设置盘式制动器,并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分析;针对红外感应型汽车摩擦衬片设置物理权限指标,在规定刹车制动空间内,设置衬片摩擦系数、辅助权限效力参数等,以提升红外感应型汽车自动制动系统的效能;对制动器助力器进行简化,获取助力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助力值;在该系统中设置红外感应电路感应障碍物,设计多目标捕获算法对障碍物进行捕获,完成红外感应型汽车自动制动系统优化设计。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系统可有效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且该系统在遇到多目标障碍物时,相应时延较短,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感应 自动制动系统 助力器模型 多目标捕获算法 汽车摩擦衬片 红外感应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大下坡道货物列车自动制动机主管压力选择 被引量:3
4
作者 唐士晟 苏理新 冯金泉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6-57,共2页
为了保证列车在各种坡道上运行时,遇到紧急情况都能在规定的制动距离内安全停车,列车的最高允许速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个最高允许速度就是列车紧急制动限速即列车制动限速。规定较高的列车主管压力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高的闸瓦压力,
关键词 货物列车 长大下坡道 闸瓦压力 自动制动 主管 允许速度 制动限速 安全停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空气自动制动的系统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岳恒 《铁道机车车辆》 2004年第5期36-37,64,共3页
通过对国外UIC和AAR两个列车制动系统的简单介绍 ,指出正是由于制动系统再制动重复性能的差异 ,使得制动系统与列车控制系统在配合方面存在选择性 ,解释了TVM3 0 0 系统在我国出现问题的原因 ,说明TVM3 0 0 不能直接在AAR制动系统上使用。
关键词 AAR系统 UIC系统 UIC双管制动系统 空气自动制动 制动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肯尼亚X70型集装箱专用平车自动制动阀损坏的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勇 《中国铁路》 2020年第7期111-115,共5页
针对肯尼亚X70型集装箱专用平车自动制动阀损坏故障,分析专用平车的F-TR锁作用原理,指出由于F-TR锁具有较强的锁闭性能,在吊卸集装箱时必须严格执行铁路装卸作业标准。结合现场集装箱吊装作业现场调查,分析导致问题频发的原因是装卸作... 针对肯尼亚X70型集装箱专用平车自动制动阀损坏故障,分析专用平车的F-TR锁作用原理,指出由于F-TR锁具有较强的锁闭性能,在吊卸集装箱时必须严格执行铁路装卸作业标准。结合现场集装箱吊装作业现场调查,分析导致问题频发的原因是装卸作业人员完全未执行集装箱起吊操作规范。结合当地情况,指出通过相关装卸作业人员培训和F-TR锁锁头修形等技术措施可确保这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专用平车 脱轨自动制动 F-TR锁 装卸作业 标准化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自动测试方法的研究与设计
7
作者 程宏明 王涤非 +5 位作者 齐政亮 安志鹏 于伟 王鹏 赵庆雷 安建峰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为了实现动车组制动系统自动化检测技术,降低检修成本,保证动车组的运营品质和运营效率,因此开展动车组制动系统自动检测方法研究与设计。制动系统自动检测方法通过自动制动试验实现。自动制动试验由列车级制动管理—网段级制动管理—... 为了实现动车组制动系统自动化检测技术,降低检修成本,保证动车组的运营品质和运营效率,因此开展动车组制动系统自动检测方法研究与设计。制动系统自动检测方法通过自动制动试验实现。自动制动试验由列车级制动管理—网段级制动管理—本地制动管理3层架构协同管理,确保了各车辆试验的同步性与各项试验之间衔接的准确性。通过自动制动试验中各项子试验的检测,全面覆盖了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各个核心部件与核心功能的测试。通过对总风管压力的自动调整及子试验顺序的优化设计,能够实现对现场工况的自适应调整和对制动系统的完全自动化检测。通过将自动制动试验与PHM大数据平台相结合,可实现诊断参数的迭代升级,从而完善自动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制动系统 自动检测 自动制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障碍条件下行人碰撞事故场景自动紧急制动触发策略分析
8
作者 蔡鸿瑜 韩勇 +1 位作者 何勇 孟昕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为了避免在视觉障碍紧急工况下车辆碰撞行人事故的发生,针对存在视觉障碍的典型车辆-行人自动紧急制动(AEB)测试场景,提出了3种具有不同碰撞时间(TTC)和制动减速度的AEB触发策略(保守型、法规型、激进型),在2起典型视觉障碍事故场景条件... 为了避免在视觉障碍紧急工况下车辆碰撞行人事故的发生,针对存在视觉障碍的典型车辆-行人自动紧急制动(AEB)测试场景,提出了3种具有不同碰撞时间(TTC)和制动减速度的AEB触发策略(保守型、法规型、激进型),在2起典型视觉障碍事故场景条件下,基于PreScan、MATLAB/Simulink、CarSim等仿真平台建立事故场景和车辆动力学模型,并搭建AEB策略模型,对比分析3种AEB触发策略的制动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搭建的AEB模型均能在典型行人碰撞场景中实现避撞,其中法规型制动策略规避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道路使用者 视觉障碍 典型场景 自动紧急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面碰撞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作用下六岁儿童乘员姿态对损伤风险的影响
9
作者 王鹏 潘迪 +2 位作者 叶美婷 叶凡 韩勇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3-492,共10页
为厘清汽车正面碰撞事故中不同坐姿儿童乘员在有无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介入时头部及胸腹部损伤差异,结合城市快速路汽车的行驶速度(90km/h)与NHTSA-NCAP测试条件,建立了整车100%重叠率刚性壁障正面碰撞仿真模型。选取了某款带靠背的... 为厘清汽车正面碰撞事故中不同坐姿儿童乘员在有无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介入时头部及胸腹部损伤差异,结合城市快速路汽车的行驶速度(90km/h)与NHTSA-NCAP测试条件,建立了整车100%重叠率刚性壁障正面碰撞仿真模型。选取了某款带靠背的增高垫儿童约束系统(CRS)。采用THUMS 6YO人体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参考坐姿(RF)、前倾坐姿(HF-OP)和下潜坐姿(PSB),对比分析了有无AEB作用下儿童乘员在各坐姿下的运动学响应及头部和胸腹部损伤风险。结果表明:有AEB作用下,RF坐姿的儿童乘员HIC_(15)减小了43.6%,胸部3 ms合成加速度降低了24.6%;PSB坐姿的儿童头部3 ms合成加速度降低了19.2%,胸部压缩量减小了18.1%;HF-OP坐姿的儿童头部加速度峰值和胸部加速度峰值分别降低了28%和25%。可见各坐姿下AEB的介入均可显著降低儿童乘员的头部和胸部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儿童约束系统 自动紧急制动 THUMS 6YO人体有限元模型 坐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前车制动意图的自动紧急制动策略及其测试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澜 杨一鹏 +2 位作者 刘松岩 胡志强 杨炜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共8页
为提高车辆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的避撞性能,提出了一种考虑前车制动意图的AEB策略及其测试评价方法。通过搭建“PreScan+Simulink+驾驶模拟器”联合仿真平台采集驾驶人制动数据,基于K-均值(K-Means)聚类方法对制动意图进行分类,采用... 为提高车辆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的避撞性能,提出了一种考虑前车制动意图的AEB策略及其测试评价方法。通过搭建“PreScan+Simulink+驾驶模拟器”联合仿真平台采集驾驶人制动数据,基于K-均值(K-Means)聚类方法对制动意图进行分类,采用滑动时间窗口提取了意图识别模型训练数据集;通过双层隐马尔可夫模型识别前车制动意图,主车根据不同制动意图计算临界安全距离阈值并制定避撞控制策略;建立PreScan+Simulink虚拟仿真测试环境,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AEB策略综合评价方法,通过与4种典型AEB控制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在不同制动程度场景下均可及时触发制动以避免碰撞,同时可减少过早制动造成的驾驶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主动安全 自动紧急制动 制动意图 测试与评价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仿真及测试平台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嘉烨 郭斌 +2 位作者 胡晓峰 张俊鑫 张霖成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27-132,共6页
为了解决自动驾驶虚拟场景测试存在的缺少实物联动和实车里程测试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基于虚拟场景构建技术并结合自动驾驶汽车线控底盘架构,设计了多计算机系统、通信、信号采集和轮速模拟等硬件模块,搭建了一套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仿... 为了解决自动驾驶虚拟场景测试存在的缺少实物联动和实车里程测试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基于虚拟场景构建技术并结合自动驾驶汽车线控底盘架构,设计了多计算机系统、通信、信号采集和轮速模拟等硬件模块,搭建了一套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仿真测试台架。根据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工作原理,基于碰撞时间(TTC)的安全距离模型,设计了AEB系统三级控制策略算法。通过CarSim构建虚拟仿真场景和车辆模型,在仿真测试平台上,对AEB控制算法进行目标静止、目标移动和目标制动三种工况下的自动制动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被测AEB在三种测试工况下均能控制车辆制动减速,避免发生碰撞,具有良好的制动稳定性。测试平台实现了对AEB系统的仿真测试与结果显示,验证了所设计的测试平台的可行性,并能够满足AEB的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紧急制动 自动驾驶 仿真场景 场景测试 碰撞时间 线控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碰撞时间的自动紧急制动策略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贺博 张小俊 +1 位作者 罗耿耿 奚敬哲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4,共8页
针对基于碰撞时间(TTC)的传统自动紧急制动(AEB)策略未考虑自车车速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考虑车速的动态碰撞时间阈值模型,设计了基于动态碰撞时间阈值的AEB控制策略。为保证制动过程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确定了两级制动策略并对减速度的变... 针对基于碰撞时间(TTC)的传统自动紧急制动(AEB)策略未考虑自车车速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考虑车速的动态碰撞时间阈值模型,设计了基于动态碰撞时间阈值的AEB控制策略。为保证制动过程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确定了两级制动策略并对减速度的变化率进行限制,利用PI控制算法完成车辆减速度控制,并通过仿真确定不同车速下的TTC阈值,建立动态碰撞时间阈值模型。硬件在环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相比于传统AEB策略,所设计的AEB策略避撞成功率提高了47.6%,具有更优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紧急制动 碰撞时间 硬件在环仿真 制动过程 舒适性与安全性 减速度 阈值模型 PI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行人测试场景的研究 被引量:46
13
作者 刘颖 贺锦鹏 +3 位作者 刘卫国 朱西产 李霖 江丽君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39,共5页
为建立适用于我国交通状况的AEB行人测试场景,参考国际上已有的研究成果,首先采集了上海道路中的典型行人危险工况,并筛选出52例车与行人冲突的工况样本,然后利用聚类分析的多元统计学方法对这些样本进行分析,得到了5类具有典型特征的... 为建立适用于我国交通状况的AEB行人测试场景,参考国际上已有的研究成果,首先采集了上海道路中的典型行人危险工况,并筛选出52例车与行人冲突的工况样本,然后利用聚类分析的多元统计学方法对这些样本进行分析,得到了5类具有典型特征的危险场景;根据这些典型危险场景设计了兼容我国交通工况的AEB行人测试场景,并建立相应的PreScan仿真模型。通过PreScan仿真测试可在未进行实际场地测试前对AEB系统进行初步评价,进而降低开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行人 危险工况 测试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测试场景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江丽君 贺锦鹏 +2 位作者 刘卫国 朱西产 马志雄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3,共5页
根据国外已提出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测试场景,对适用于我国汽车行驶工况的AEB测试场景进行了研究。采用行驶记录仪采集了汽车实际行驶危险工况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驾驶员反映时间确定了危险开始时刻,从而获得相应的AEB测试场景参... 根据国外已提出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测试场景,对适用于我国汽车行驶工况的AEB测试场景进行了研究。采用行驶记录仪采集了汽车实际行驶危险工况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驾驶员反映时间确定了危险开始时刻,从而获得相应的AEB测试场景参数,并依此建立完整的测试场景仿真模型,得到了符合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情况的AEB测试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测试场景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紧急制动与可逆预紧安全带共同作用下乘员损伤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曹立波 欧阳志高 +2 位作者 贾寓词 徐哲 张冠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259-2266,共8页
针对自动紧急制动(AEB)加重碰撞前的乘员离位现象,探讨了使用可逆预紧安全带改善该现象的有效性。建立了结合自动紧急制动、可逆预紧、主动人体模型的驾驶员侧乘员约束系统模型,通过志愿者实车实验获取碰撞前乘员多种坐姿的安全带约束参... 针对自动紧急制动(AEB)加重碰撞前的乘员离位现象,探讨了使用可逆预紧安全带改善该现象的有效性。建立了结合自动紧急制动、可逆预紧、主动人体模型的驾驶员侧乘员约束系统模型,通过志愿者实车实验获取碰撞前乘员多种坐姿的安全带约束参数,设定可逆预紧的关键参数范围。分析了AEB与可逆预紧关键参数对碰撞前乘员运动响应及碰撞中乘员损伤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碰撞强度下,AEB增加了乘员的损伤风险,尤其是胸部损伤。可逆预紧安全带通过改善乘员离位状态,可明显降低乘员在正面碰撞中的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紧急制动 离位 可逆预紧安全带 预紧力 预紧时刻 损伤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预碰撞时间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分层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兰凤崇 余蒙 +1 位作者 李诗成 陈吉清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6-214,共9页
为提升汽车的主动安全,对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利用分层控制的思想对控制策略进行建模,上层控制器为对车辆制动减速度进行决策的预碰撞时间模型,根据汽车追尾事故深度调查的驾驶员紧急制动数据分析制动系统的制动减速... 为提升汽车的主动安全,对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利用分层控制的思想对控制策略进行建模,上层控制器为对车辆制动减速度进行决策的预碰撞时间模型,根据汽车追尾事故深度调查的驾驶员紧急制动数据分析制动系统的制动减速度,在考虑舒适性的条件下确定预碰撞时间阈值。下层控制器按照上层控制器输出的制动减速度,分析车辆轮胎模型和制动系统的关系,通过PID控制调节制动压力对车辆进行控制。在安全评价规程标准工况下验证控制策略的可靠性,通过追尾事故场景的重建来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策略在相对车速65km/h以内时能有效避撞,而高于65km/h时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碰撞车速,减小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自动紧急制动 预碰撞时间 分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行人避撞策略及仿真验证 被引量:30
17
作者 杨为 赵胡屹 舒红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提高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对行人保护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采用上层模糊控制和下层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的分层控制行人避撞策略。以某款E级SUV车辆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在国内外真实行人测试场景下,... 为提高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对行人保护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采用上层模糊控制和下层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的分层控制行人避撞策略。以某款E级SUV车辆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在国内外真实行人测试场景下,构建了基于TTC(time to collision)碰撞时间理论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Matlab和CarSim软件的联合仿真,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行人避撞策略能满足国内行人测试工况标准,与行人最小安全距离为0.9m;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模糊控制可自动调节制动强度,输出减速度范围控制在4.8~6.1m/s2,有较好的舒适性;TTC风险评估模型正确发出了行人碰撞预警,无漏警和误警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自动紧急制动 模糊控制 行人避撞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控制模块的SOTIF量化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白先旭 左瑜 +4 位作者 李维汉 石琴 李楚照 赵树廉 陈炯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55-1665,共11页
建立智能汽车的预期功能安全(SOTIF)评价体系,进行SOTIF设计是实现智能驾驶汽车规模应用的必由之路。为完善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的SOTIF理论,实现AEB系统的SOTIF设计,本文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的方法对AEB系统控制模块进行安全... 建立智能汽车的预期功能安全(SOTIF)评价体系,进行SOTIF设计是实现智能驾驶汽车规模应用的必由之路。为完善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的SOTIF理论,实现AEB系统的SOTIF设计,本文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的方法对AEB系统控制模块进行安全分析。根据安全分析的结果提出AEB系统控制模块的SOTIF评价指标,并基于CRITIC法和优劣解距离(TOPSIS)法对提出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量化评价。进一步地,使用提出的评价方法对某型智能汽车的AEB系统控制模块进行了基于实车试验的SOTIF评价,评价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AEB系统控制模块的SOTIF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提出的SOTIF评价指标给出AEB系统的SOTIF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功能安全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STPA 评价指标 量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附着系数路面上的自动紧急制动避撞安全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兰凤崇 刘迎节 +1 位作者 陈吉清 蓝庆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05-1112,共8页
针对路面条件变化时紧急制动系统易出现的制动时机决策失准问题,提出基于车辆运动学的动态决策增强安全模型的紧急制动策略。首先,依据目标车加减速状态细化工况,基于车辆速度与加速度建立动态决策安全模型,以提高极端工况下控制策略对... 针对路面条件变化时紧急制动系统易出现的制动时机决策失准问题,提出基于车辆运动学的动态决策增强安全模型的紧急制动策略。首先,依据目标车加减速状态细化工况,基于车辆速度与加速度建立动态决策安全模型,以提高极端工况下控制策略对车辆动态行驶速度的适应性。接着,以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连续辨识获得道路附着系数,通过系列道路条件下对实车和模型的制动性能试验建立路况与车辆减速能力的关系,根据道路条件实时更新模型依赖的极限减速度参数,进一步增强控制策略安全性和对动态道路条件的适应性。最后,通过附着系数连续多变路面工况试验和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测试工况试验,对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滤波算法具备精准的辨识效果;而自动紧急制动策略可在变化附着系数路面上实现对制动时机的准确决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紧急制动 可变附着系数路面 动态决策 安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状态识别的自动紧急制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20
作者 姜顺明 杨晗 +1 位作者 吴陶然 解建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3-57,共5页
针对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缺乏对驾驶员实际需求与个性化考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驾驶状态识别的自动紧急制动控制策略。引入驾驶状态识别系数将驾驶状态分为激进型、标准型和保守型3类,并将其用于最小安全距离修正。结果表明,基于驾驶状态... 针对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缺乏对驾驶员实际需求与个性化考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驾驶状态识别的自动紧急制动控制策略。引入驾驶状态识别系数将驾驶状态分为激进型、标准型和保守型3类,并将其用于最小安全距离修正。结果表明,基于驾驶状态识别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可以更好地协调车辆起始制动距离,车辆制动后与前车的最小安全距离更符合驾驶员的心理预期,提高了驾驶员的认可度与信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紧急制动策略 冲击度 驾驶状态识别 最小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