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超声联合全自动乳腺容积扫描技术对乳腺肿块BI-RADS分类 被引量:16
1
作者 邵玉红 张惠 +4 位作者 王彬 孔迅 李乾 孙秀明 倪海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技术在乳腺肿块BI-RADS分类(3~5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共250个结节)手持超声(HUS)诊断为BI-RAD S 3~5类、同时接受ABVS检查的患者。分别应用HUS和HUS+ABVS对乳腺病变进行BI-RAD...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技术在乳腺肿块BI-RADS分类(3~5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共250个结节)手持超声(HUS)诊断为BI-RAD S 3~5类、同时接受ABVS检查的患者。分别应用HUS和HUS+ABVS对乳腺病变进行B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HUS和HUS+ABVS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ROC曲线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250个结节中,HUS诊断3~5类乳腺病变的敏感度100%(103/103),特异度69.39%(102/147),准确率82.00%(205/250);HUS+ABVS的敏感度100%(103/103),特异度80.95%(119/147),准确率88.80%(222/250)。ABVS+HUS诊断BI-RADS 3~5类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3,大于HUS的0.940(P=0.032)。通过"汇聚征"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65.05%(67/103)、95.92%(141/147)、83.20%(208/250)。两种方法对乳腺病变卫星灶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8,P〈0.05),但对于乳腺肿块内钙化及周围导管扩张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6、1.22,P均〉0.05)。结论 HUS+ABVS技术在准确判断乳腺占位病变BI-RADS分类、鉴别肿瘤良恶性方面优于HUS。ABVS对于乳腺肿块的钙化、导管扩张及卫星灶的发现具有重要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自动乳腺容积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容积扫描诊断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钟春燕 陈悦 +2 位作者 庞芸 詹嘉 刁雪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52-1952,共1页
患者女,63岁,因"发现右乳肿块3周"入院。查体:右乳外上象限扪及5 cm肿块,质硬,活动度尚可。钼靶X线摄影:右乳肿块,BI-RADS 4A级。超声检查:右乳外上象限低回声团块,约60 mm×30 mm×55 mm,形态欠规则,边界尚清,内部回声较... 患者女,63岁,因"发现右乳肿块3周"入院。查体:右乳外上象限扪及5 cm肿块,质硬,活动度尚可。钼靶X线摄影:右乳肿块,BI-RADS 4A级。超声检查:右乳外上象限低回声团块,约60 mm×30 mm×55 mm,形态欠规则,边界尚清,内部回声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淋巴瘤 非霍奇金 自动乳腺容积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乳腺容积扫描、乳腺X线摄影及MRI的BI-RADS分类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迎春 陈林 +3 位作者 庞芸 王燕 裘之瑛 陈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6-390,共5页
目的比较基于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乳腺X线摄影(MMG)及MRI的BI-RADS分类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乳腺肿块患者(104个病灶)的ABVS、MMG及MRI资料,根据第五版BI-RADS标准评估肿块并进行分类。以病理结果为标准,... 目的比较基于自动乳腺容积扫描(ABVS)、乳腺X线摄影(MMG)及MRI的BI-RADS分类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乳腺肿块患者(104个病灶)的ABVS、MMG及MRI资料,根据第五版BI-RADS标准评估肿块并进行分类。以病理结果为标准,绘制ABVS、MMG、MRI的BI-RADS分类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ROC曲线,比较3种方法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结果104个乳腺肿块中,良性59个(56.73%),恶性45个(43.27%)。基于ABVS与基于MRI的BI-RADS分类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AUC均为0.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5,P=0.96),均高于MMG(0.82)(Z=2.74、3.32,P均<0.01)。3种方法诊断的最佳截断值均为BI-RADS 4a,ABVS的敏感度(91.11%)与MRI(8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73),且均高于MMG(71.11%)(χ^(2)=5.87、4.44,P均<0.05);ABVS、MRI及MMG的特异度分别为86.44%、89.83%及83.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ABVS、MRI的BI-RADS分类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效能相当,且均高于M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乳房X线摄影术 自动乳腺容积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冠状断面中“太阳征”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的价值 被引量:20
4
作者 矫健 孙欣 +3 位作者 刘娜 林方才 周志丹 孙秋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冠状断面中"太阳征"在乳腺良恶性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5例乳腺恶性肿物及48例乳腺良性肿物的ABVS冠状断面中的"太阳征",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在乳腺...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冠状断面中"太阳征"在乳腺良恶性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5例乳腺恶性肿物及48例乳腺良性肿物的ABVS冠状断面中的"太阳征",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物中的诊断价值。结果:ABVS的冠状断面上,"太阳征"对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诊断的准确度88%,敏感性68%,特异性98%,阳性预测值94%,阴性预测值85%。乳腺良恶性肿物"太阳征"的出现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VS冠状断面的"太阳征"为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新指标,是二维超声的良好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自动乳腺容积扫描 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冠状面所见联合肿瘤标记物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6
5
作者 刘韬 陈庭威 +2 位作者 严宝妹 杨慧慧 梁伟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评价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冠状面所见联合肿瘤标记物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价值。方法观察117例134个乳腺癌病灶的冠状面ABVS所见,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ALNM组(64例,73个病灶)及无ALNM组(53例,61个病灶);比... 目的评价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冠状面所见联合肿瘤标记物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价值。方法观察117例134个乳腺癌病灶的冠状面ABVS所见,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ALNM组(64例,73个病灶)及无ALNM组(53例,61个病灶);比较组间病灶冠状面ABVS征象及肿瘤标记物表达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LNM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及联合应用评估乳腺癌伴ALNM的效能。结果ALNM组与无ALNM组原发灶最大径、位置,ABVS有无“云雾征”“汇聚征”“莲藕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位于左乳,ABVS冠状面见“云雾征”“汇聚征”及Ki-67(≥20%+)是乳腺癌ALNM的危险因素,以之评估乳腺癌ALNM的AUC分别为0.596、0.640、0.606及0.597,各项联合的AUC为0.733。结论根据ABVS冠状面所见结合肿瘤标记物可评估乳腺癌AL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自动乳腺容积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郑逢洋 黄备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0-574,共5页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技术作为一种超声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才刚开展,但其自动全乳腺三维成像、标准化存储图像信息的特点为其临床应用带来巨大潜能。本文将对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技术的成像系统、目前临床研究现状及其在乳腺癌新辅...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技术作为一种超声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才刚开展,但其自动全乳腺三维成像、标准化存储图像信息的特点为其临床应用带来巨大潜能。本文将对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技术的成像系统、目前临床研究现状及其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乳腺容积扫描 超声 乳腺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诊断右乳多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7
作者 刘韬 梁伟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6-157,共2页
患者女,51岁,超声发现右侧乳腺肿物1个月;既往体健。查体:右侧乳晕旁触及2个卵圆形肿物,边界欠清,活动性可,大小分别约3.0 cm×1.5 cm及1.0 cm×1.0 cm,无触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automatic brea... 患者女,51岁,超声发现右侧乳腺肿物1个月;既往体健。查体:右侧乳晕旁触及2个卵圆形肿物,边界欠清,活动性可,大小分别约3.0 cm×1.5 cm及1.0 cm×1.0 cm,无触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automatic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右侧乳腺见大小分别为30 mm×15 mm(1点处)及16 mm×12 mm(2点处)的2个类圆形低回声团,内部回声不均,边缘模糊,可见无回声区及少许点状强回声,纵横比<1,后方回声增强(图1A~1F);CDFI及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three dimensional ultrasound color Doppler energy,3D CDE)检查见病灶周边及内部少量彩色血流信号,Adler分级Ⅰ级;诊断为右乳多发低回声肿物,BI-RADS 4B类。双侧乳腺X线检查:右侧乳腺内上象限及乳晕区见不规则软组织影,诊断为右乳多发低回声肿物,拟BI-RADS 4C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自动乳腺容积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莲藕征”在乳腺肿物中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韬 陈庭威 +7 位作者 龚亚飞 邹慧敏 熊中堂 杨慧慧 冯梓燕 周苗 陈嘉慧 梁伟翔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5-492,共8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43个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冠状面声像图特点,探讨分析"莲藕征"在乳腺良、恶性肿物中的诊断效能及其可能的成像机制.方法:本组采用超声检查乳腺肿物,发现在低回声肿物的ABVS冠状面中出...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43个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冠状面声像图特点,探讨分析"莲藕征"在乳腺良、恶性肿物中的诊断效能及其可能的成像机制.方法:本组采用超声检查乳腺肿物,发现在低回声肿物的ABVS冠状面中出现一些圆形或椭圆形的更低回声区域,呈筛孔状,类似横断面莲藕,称为"莲藕征".观察243个肿物的ABVS冠状面"莲藕征"显示情况,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该征象在乳腺肿物中的诊断效能及其可能的成像机制.结果:在本组243个乳腺肿物中,111个肿物冠状面出现"莲藕征",其中81(73%)个为恶性,30个为良性(27%),"莲藕征"在乳腺良、恶性肿物的出现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莲藕征"对乳腺恶性肿物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80.2%).结论:ABVS冠状面"莲藕征"在乳腺恶性肿物中的出现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物,其成像机制可能与肿物内部肿瘤基质细胞比例较高或不同程度扩张的乳腺导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自动乳腺容积扫描 冠状面 莲藕征 汇聚征 超声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