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肋软骨耳廓成形术术前肋软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系统显像 被引量:3
1
作者 俞理 申锷 胡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3-777,共5页
目的分析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系统(ABVS)在成人右侧第6~9肋软骨以及6、7及7、8肋软骨联合部位的成像特点,评估其在自体肋软骨耳廓成形术术前肋软骨影像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40名志愿者右侧胸廓行超声AB-VS检查,观察右胸肋软骨及肋软... 目的分析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系统(ABVS)在成人右侧第6~9肋软骨以及6、7及7、8肋软骨联合部位的成像特点,评估其在自体肋软骨耳廓成形术术前肋软骨影像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40名志愿者右侧胸廓行超声AB-VS检查,观察右胸肋软骨及肋软骨联合部位的冠状面超声声像图特点,并测量第6~9肋软骨及6、7与7、8肋软骨联合的长、宽、厚径;同时观察并分析肋软骨的钙化显示率。结果 ABVS可清晰显示成人肋软骨及肋软骨联合部位的内部细节及空间形态特征,冠状面图像可显示2~4个肋软骨联合及相邻肋软骨。6、7及7、8两组肋软骨联合的显示率均为100%;男性第6~9肋软骨及6、7及7、8肋软骨联合的长径及宽径大于女性(P<0.05),男、女性各厚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性别间第6~9肋软骨钙化灶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0,P>0.05)。结论 ABVS对肋软骨及肋软骨联合成像有效可行,对自体肋软骨耳廓成形术术前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软骨 肋软骨联合 超声检查 自动乳腺容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恶性肿瘤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系统图像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宏桥 魏志敏 +1 位作者 吕启凤 王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评价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系统(ABVS)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8个乳腺恶性肿瘤的ABVS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成像特点,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8个乳腺癌肿中,实性肿瘤38个,囊实性肿瘤4... 目的评价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系统(ABVS)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8个乳腺恶性肿瘤的ABVS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成像特点,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8个乳腺癌肿中,实性肿瘤38个,囊实性肿瘤4个,弥漫性病变6个。ABVS可探测到所有病变。病灶类型与病理分型有关;36个实性肿瘤在冠状切面上有"火山口"征,占实性肿瘤的94.74%(36/38);43例有钙化,占89.58%(43/48)。结论 ABVS在诊断乳腺癌方面有优势;冠状切面上"火山口"征和钙化是乳腺癌的特征性ABVS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乳腺容积成像 乳腺肿瘤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结合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诊断常规超声征象不典型的乳腺癌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可基 龚业琼 +3 位作者 申俊玲 吴晓莉 戴兴 赖萍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联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对常规超声恶性征象不典型(BI-RADS分类3类及4A类)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BI-RADS分类3类及4A类的832例患者共876个乳腺肿块行ABVS。结合ABVS冠状...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联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对常规超声恶性征象不典型(BI-RADS分类3类及4A类)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常规超声BI-RADS分类3类及4A类的832例患者共876个乳腺肿块行ABVS。结合ABVS冠状位图像特点对乳腺肿块重新进行BI-RADS分类。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常规超声BI-RADS分类与ABVS结合BI-RADS分类为3类、4A类肿块中恶性率的差异;并以BI-RADS分类≥4B类为恶性肿块诊断标准,评价ABVS结合BI-RADS分类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效能。结果常规超声BI-RADS分类为3类肿块558个,恶性率4.30%(24/558),4A类肿块318个,恶性率11.01%(35/318)。结合ABVS冠状位图像特点重新分类后,3类肿块455个,恶性率0.66%(3/455);4A类肿块176个,恶性率4.55%(8/176);4B类肿块218个,恶性率14.22%(31/218);4C类肿块27个,恶性率62.96%(17/27)。ABVS结合BI-RADS分类为3类、4A类肿块的恶性率明显低于常规超声分类为3类、4A类肿块(χ~2=11.447、5.951,P=0.001、0.015)。ABVS结合BI-RADS分类对恶性肿块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1.36%(48/59)、75.89%(620/817)及76.26%(668/876)。结论 ABVS结合BI-RADS分类对常规超声恶性征象不典型的乳腺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自动乳腺容积成像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结合彩超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孙建娜 骆瑞珍 +4 位作者 孔令军 高峰 许华 宋红雨 黄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913-916,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应用ABVS与CDFI对42例乳癌患者NCT前后的病灶成像特点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42例乳癌患者接受NCT后,其中完全缓解的患者ABVS从...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应用ABVS与CDFI对42例乳癌患者NCT前后的病灶成像特点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42例乳癌患者接受NCT后,其中完全缓解的患者ABVS从冠状面显示原发肿瘤分布范围及声像改变,CDFI图像显示原发灶内血流变化等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无变化及部分缓解的病灶中的ABVS从冠状面显示原发肿瘤分布范围及声像改变,CDFI显示病灶内血流变化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用ABVS与CDFI对乳癌NCT前后疗效评价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乳腺容积成像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 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与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乳腺病灶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金叶 李凤华 +2 位作者 杜晶 王琳 万财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9-412,共4页
目的比较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ABVS)与MRI诊断乳腺病灶的价值。方法收集乳腺肿块患者70例,共77个病灶,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分析其ABVS和MRI图像特征,并比较二者评估乳腺病灶大小和诊断病灶良恶性的效能,评估ABVS冠状面上的"汇聚征&... 目的比较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ABVS)与MRI诊断乳腺病灶的价值。方法收集乳腺肿块患者70例,共77个病灶,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分析其ABVS和MRI图像特征,并比较二者评估乳腺病灶大小和诊断病灶良恶性的效能,评估ABVS冠状面上的"汇聚征"对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结果 70例患者中,良性37例(共43个病灶),恶性33例(共34个病灶)。ABVS[(18.0±8.9)mm]和MRI[(17.0±9.0)mm]测得病灶最大值与病理测值[(17.8±9.2)mm]均呈正相关(r=0.96、0.95,P<0.01),但ABVS和MRI所测病灶最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和MRI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8%(31/34)和85.29%(29/34)、86.05%(37/43)和90.70%(39/43)、88.31%(68/77)和88.31%(68/77)、83.78%(31/37)和87.88%(29/33)、92.50%(37/40)和88.64%(39/44),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0.95(P>0.05)。"汇聚征"阳性率为32.47%(25/77),在良、恶性病灶中分别占6.98%(3/43)和64.71%(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6.87,P<0.01)。ABVS重建冠状面"汇聚征"对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70%(22/34)、93.02%(40/43)、80.52%(62/77)、88.00%(22/25)和76.92%(40/52)。结论 ABVS和MRI均能有效诊断乳腺肿块,但ABVS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敏感度更高,其冠状面的"汇聚征"能有效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自动乳腺容积扫查 磁共振成像 汇聚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系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张芹 胡滨 +1 位作者 胡兵 李文彬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ABVS)系统检查乳腺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AcusonS2000ABVS系统对81例患者双侧乳房进行扫查,包括正中位、内侧位和外侧位,获得横切面基本图像数据,系统自动进行三维重建,同步获得整个乳腺包括矢状面和冠...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ABVS)系统检查乳腺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AcusonS2000ABVS系统对81例患者双侧乳房进行扫查,包括正中位、内侧位和外侧位,获得横切面基本图像数据,系统自动进行三维重建,同步获得整个乳腺包括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图像。由2位不同年资医师分别独立阅片。患者同时接受常规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低年资和高年资医师采用ABVS系统发现的病灶数分别为89个、99个,采用常规超声发现的病灶数分别为60个、85个。采用ABVS系统时,不同年资医师的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VS系统可明显减少操作者经验对检查结果的影响,提高乳腺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乳腺容积扫查 超声检查 乳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的冠状面特征对改良BI-RADS分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淼 陈铃 +2 位作者 张建兴 黄文苑 赖允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7-800,共4页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冠状面特征对改良BI-RADS分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个BI-RADS分类为3~5类的乳腺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肿块术前均行常规彩超与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检查,用BI-RADS分类的标准化术语描述乳腺肿块...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冠状面特征对改良BI-RADS分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个BI-RADS分类为3~5类的乳腺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肿块术前均行常规彩超与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检查,用BI-RADS分类的标准化术语描述乳腺肿块的各种信息,并记录ABVS冠状面图像上肿块的完整界面回声、"汇聚征"、成角、毛刺,最后进行BI-RADS分类。结果:ABVS冠状面的汇聚征、完整界面回声、成角、毛刺在良恶性肿块鉴别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0 1)。ABVS的汇聚征诊断乳腺恶性肿块的敏感性为68.2%,特异性为93.4%,准确性为82.0%。常规超声联合ABVS冠状面特征改良BI-RADS分类后显示:3类的恶性率由8.5%降为3.2%,4a类的恶性率由25.2%降低为12.1%,5类的恶性率由94.2%升为98.0%。结论:ABVS的汇聚征可作为预测乳腺恶性肿块的有意义的独立指标;彩超联合ABVS有助于提高超声BI-RADS分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乳腺容积成像 冠状面 乳腺肿块 BI-RADS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铭 朱庆莉 +3 位作者 姜玉新 戴晴 王红燕 游珊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ABVS)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8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乳腺病变切除活检的213例患者,共239个乳腺病变,均获得手术病理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ABVS...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ABVS)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8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乳腺病变切除活检的213例患者,共239个乳腺病变,均获得手术病理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ABVS和常规超声对IDP的诊断效力。结果 239个病变中,病理证实良性154个,恶性85个,其中IDP病变26个。ABVS共发现41个(17.2%)病灶符合IDP诊断标准,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8.5%、91.5%、56.1%、98.5%、91.2%。常规超声共发现32个(13.4%)可疑IDP病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73.1%、93.9%、59.4%、96.6%、91.6%。结论 ABVS冠状面成像可以更好地显示乳腺导管结构,提高对IDP的诊断敏感性,为ID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乳腺容积成像技术 三维成像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自动全容积成像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的诊断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吴猛 周如海 +2 位作者 王海燕 周微霞 宋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3280-328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全容积成像(ABVS)与常规二维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9月于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门诊检查发现乳腺肿块的女性患者98例,同时进行常规二维超声及ABVS扫查,对检查发现的病灶进行组织病...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全容积成像(ABVS)与常规二维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9月于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门诊检查发现乳腺肿块的女性患者98例,同时进行常规二维超声及ABVS扫查,对检查发现的病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比较两种超声诊断方法对于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的价值。分别计算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98例患者共119个乳腺肿块,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得到75个肿块为良性(63.03%),44个肿块为恶性(36.97%)。ABVS恶性肿块检出率〔86.36%(38/44)〕高于常规二维超声〔68.18%(3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1,P=0.042)。常规二维超声与ABVS检测恶性肿块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1和0.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72,P=0.019)。常规二维超声及ABVS检出恶性肿块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95,P=0.235)。ABVS"火山口征"诊断恶性肿块的灵敏度为65.91%,特异度为100.00%,准确度为87.39%。ABVS"火山口征"诊断浸润性导管癌的灵敏度为100.00%,诊断浸润性小叶癌的灵敏度为70.00%,诊断导管原位癌的灵敏度为50.00%。结论 ABVS能够为乳腺肿块的良恶性临床评估提供更多线索,"火山口征"能够提高超声检测方法对乳腺恶性肿块的检出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自动容积成像 灵敏度 特异度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莲藕征”在乳腺肿物中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韬 陈庭威 +7 位作者 龚亚飞 邹慧敏 熊中堂 杨慧慧 冯梓燕 周苗 陈嘉慧 梁伟翔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5-492,共8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43个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冠状面声像图特点,探讨分析"莲藕征"在乳腺良、恶性肿物中的诊断效能及其可能的成像机制.方法:本组采用超声检查乳腺肿物,发现在低回声肿物的ABVS冠状面中出...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43个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冠状面声像图特点,探讨分析"莲藕征"在乳腺良、恶性肿物中的诊断效能及其可能的成像机制.方法:本组采用超声检查乳腺肿物,发现在低回声肿物的ABVS冠状面中出现一些圆形或椭圆形的更低回声区域,呈筛孔状,类似横断面莲藕,称为"莲藕征".观察243个肿物的ABVS冠状面"莲藕征"显示情况,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该征象在乳腺肿物中的诊断效能及其可能的成像机制.结果:在本组243个乳腺肿物中,111个肿物冠状面出现"莲藕征",其中81(73%)个为恶性,30个为良性(27%),"莲藕征"在乳腺良、恶性肿物的出现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莲藕征"对乳腺恶性肿物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80.2%).结论:ABVS冠状面"莲藕征"在乳腺恶性肿物中的出现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物,其成像机制可能与肿物内部肿瘤基质细胞比例较高或不同程度扩张的乳腺导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自动乳腺容积扫描 冠状面 莲藕征 汇聚征 超声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与钼靶在BI-RADS-US 4类小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文欢 肖际东 +2 位作者 周元全 贺芳 毛玉瑶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31-1136,共6页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技术与X线钼靶(mammography,MG)对超声乳腺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ultrasound,BI-DS-US)4类乳腺小肿块良恶性诊断的应用价...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技术与X线钼靶(mammography,MG)对超声乳腺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ultrasound,BI-DS-US)4类乳腺小肿块良恶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ABVS及MG对常规超声(ultrasound,US)诊断为BI-DS-US 4类的103例患者共109枚小肿块进行扫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者与US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结果:US,US联合MG,US联合ABVS,US与ABVS及MG三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5.5%,86.8%,94.7%,96.0%;特异性分别为66.7%,69.7%,81.8%,84.9%;准确率分别为79.8%,81.6%,90.8%,92.7%;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6,0.78,0.88,0.90。US联合ABVS诊断准确率及AUC均高于US及US联合MG(P<0.05),特异性及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S联合ABVS,US与ABVS及MG三者联合组间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BI-DS-US 4类乳腺小肿块,ABVS联合US能提高其诊断效能,且优于US联合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乳腺容积成像 钼靶 乳腺肿块 超声乳腺影像和数据报告系统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三阴性非特殊型浸润性癌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特点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静敏 邵玉红 +1 位作者 孙秀明 石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37-640,共4页
目的观察乳腺三阴性非特殊型浸润性癌(IC-NST)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56例单发IC-NST患者,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其分为三阴性(三阴性组)和非三阴性(非三阴性组),对比组间一般资料及ABVS... 目的观察乳腺三阴性非特殊型浸润性癌(IC-NST)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56例单发IC-NST患者,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其分为三阴性(三阴性组)和非三阴性(非三阴性组),对比组间一般资料及ABVS表现。结果156例中,病变位于左乳76例、右乳80例,三阴性30例(30/156,19.23%)、非三阴性126例(126/156,80.77%)。组间患者年龄、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理组织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灶ABVS冠状面“汇聚征”及后方回声衰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微钙化、边缘、形态、方位及Adler血流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乳腺三阴性IC-NST的ABVS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其中乳腺冠状面“汇聚征”及后方回声衰减相比非三阴性IC-NST较为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自动乳腺容积成像技术 非特殊型浸润性癌 三阴性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自动全容积成像特征及其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乙君 陈灿斌 +1 位作者 李晓娟 李灿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自动全容积成像(ABVS)特征及其与不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住院并经病理证实的160例IDC患者术前的ABVS特征并分析其与不同分子分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76个...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自动全容积成像(ABVS)特征及其与不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住院并经病理证实的160例IDC患者术前的ABVS特征并分析其与不同分子分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76个病灶的ABVS特征如下:肿块大小≥2cm 61个(34.65%)、肿块大小<2cm 115个(65.34%),边界清楚23个(13.07%)、边界不清楚153个(86.93%),低回声161个(91.48%)、混合回声15个(8.52%),纵横比<1共136个(77.27%)、纵横比≥1共40个(22.73%),毛刺征153个(86.93%),汇聚征149个(84.66%)、导管征127个(68.18%)、内部钙化灶138个(78.41%)、恶性晕147个(83.52%),Cooper韧带改变138个(78.41%)、乳房后间隙及筋膜改变132个(75.00%)。IDC在ABVS上显示的肿块边界、回声、毛刺征、汇聚征、导管征、内部钙化灶、恶性晕、Cooper韧带改变和乳房后间隙及筋膜改变与其不同分子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而与ABVS上显示的肿块大小及纵横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BUS对IDC病灶的检出具有一定的优势,ABVS所显示的图像特征与IDC的分子分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 自动容积成像特征 分子分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晶晶 郭芳琪 +4 位作者 殷隽 郜雅 严春 杨静 赵佳琦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8-1133,共6页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乳腺导管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乳腺导管内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病变组(60例)和良性病...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乳腺导管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乳腺导管内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病变组(60例)和良性病变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前进行ABVS和CEUS检查,分析2种检查方法单独和联合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采用单一检查方法鉴别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CEUS诊断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90.00%,准确度为84.55%;ABVS诊断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8.00%,准确度为85.45%;两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较单一检查提高,分别为95.00%和90.00%。结论ABVS联合CEUS检查可提高对乳腺导管内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病变 自动乳腺容积成像 超声造影 达峰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诊断右乳多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15
作者 刘韬 梁伟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6-157,共2页
患者女,51岁,超声发现右侧乳腺肿物1个月;既往体健。查体:右侧乳晕旁触及2个卵圆形肿物,边界欠清,活动性可,大小分别约3.0 cm×1.5 cm及1.0 cm×1.0 cm,无触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automatic brea... 患者女,51岁,超声发现右侧乳腺肿物1个月;既往体健。查体:右侧乳晕旁触及2个卵圆形肿物,边界欠清,活动性可,大小分别约3.0 cm×1.5 cm及1.0 cm×1.0 cm,无触痛。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automatic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右侧乳腺见大小分别为30 mm×15 mm(1点处)及16 mm×12 mm(2点处)的2个类圆形低回声团,内部回声不均,边缘模糊,可见无回声区及少许点状强回声,纵横比<1,后方回声增强(图1A~1F);CDFI及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three dimensional ultrasound color Doppler energy,3D CDE)检查见病灶周边及内部少量彩色血流信号,Adler分级Ⅰ级;诊断为右乳多发低回声肿物,BI-RADS 4B类。双侧乳腺X线检查:右侧乳腺内上象限及乳晕区见不规则软组织影,诊断为右乳多发低回声肿物,拟BI-RADS 4C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自动乳腺容积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冠状断面中“太阳征”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的价值 被引量:20
16
作者 矫健 孙欣 +3 位作者 刘娜 林方才 周志丹 孙秋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冠状断面中"太阳征"在乳腺良恶性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5例乳腺恶性肿物及48例乳腺良性肿物的ABVS冠状断面中的"太阳征",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在乳腺...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冠状断面中"太阳征"在乳腺良恶性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25例乳腺恶性肿物及48例乳腺良性肿物的ABVS冠状断面中的"太阳征",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物中的诊断价值。结果:ABVS的冠状断面上,"太阳征"对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诊断的准确度88%,敏感性68%,特异性98%,阳性预测值94%,阴性预测值85%。乳腺良恶性肿物"太阳征"的出现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VS冠状断面的"太阳征"为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新指标,是二维超声的良好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自动乳腺容积扫描 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对乳腺癌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金叶 李凤华 +2 位作者 王琳 杜晶 万财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69-1373,共5页
目的研究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ABVS)在乳腺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分析81例乳腺癌ABVS图像,观察病灶的边缘、生长方式、后方回声、钙化及"汇聚征"等形态学表现,并与乳腺癌的预后指标包括病理级别、淋巴结、雌激素受体(ER)、... 目的研究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ABVS)在乳腺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分析81例乳腺癌ABVS图像,观察病灶的边缘、生长方式、后方回声、钙化及"汇聚征"等形态学表现,并与乳腺癌的预后指标包括病理级别、淋巴结、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 B-2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1.85%(42/81)伴毛刺征,其中11.90%(5/42)的毛刺仅在冠状面察见,毛刺征组的ER/PR阳性率高、c-erb B-2阳性率低(均P<0.01);30.86%(25/81)有后方回声增强,多见于ER/PR阴性、c-erb B-2阳性的乳腺癌(均P<0.01);53.09%(43/81)伴微钙化,并与c-erb B-2阳性表达有关(P=0.018);45.68%(37/81)有"汇聚征",常为低级别(Ⅰ/Ⅱ级)(P=0.023)、ER/PR阳性、c-erb B-2阴性(均P<0.01)的乳腺癌。结论 ABVS通过形态特征特别是"汇聚征"能反映肿瘤的预后指标,能对乳腺癌进行有效的在体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乳腺容积扫查 乳腺 汇聚征 预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容积成像与手动超声及钼靶诊断乳腺疾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贺梅婷 勇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ABVS)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并与手动超声和钼靶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 155例患者共165个乳腺结节接受钼靶、手动超声及ABVS检查,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计算ABVS、手动超声和钼靶检查对乳腺病变...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ABVS)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并与手动超声和钼靶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 155例患者共165个乳腺结节接受钼靶、手动超声及ABVS检查,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计算ABVS、手动超声和钼靶检查对乳腺病变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手动超声、ABVS及钼靶检查对乳腺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95.8%、97.6%、87.9%,手动超声和ABVS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钼靶检查(χ2=6.356,P<0.05)。手动超声、ABVS、钼靶及三者联合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5%、93.2%、88.7%,94.5%、96.1%、91.9%,86.1%、83.5%、90.3%,96.4%、97.1%、95.2%。手动超声及ABVS诊断乳腺病变的准确度和敏感度均显著高于钼靶检查(χ2=4.368、3.569,P<0.05),手动超声与ABVS间无显著差异(χ2=1.313、0.893,P>0.05);三者联合对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显著高于钼靶检查(χ2=6.525、4.816、3.868,P<0.05)。ABVS的冠状切面上,毛刺状及卫星状边界诊断恶性病变的特异度为98.4%。结论 ABVS在乳腺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可以提供补充信息,ABVS的诊断敏感度与手动超声相似,但高于钼靶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自动乳腺容积成像 超声检查 乳房 乳房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冠状面所见联合肿瘤标记物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韬 陈庭威 +2 位作者 严宝妹 杨慧慧 梁伟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77-1180,共4页
目的评价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冠状面所见联合肿瘤标记物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价值。方法观察117例134个乳腺癌病灶的冠状面ABVS所见,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ALNM组(64例,73个病灶)及无ALNM组(53例,61个病灶);比... 目的评价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BVS)冠状面所见联合肿瘤标记物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价值。方法观察117例134个乳腺癌病灶的冠状面ABVS所见,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ALNM组(64例,73个病灶)及无ALNM组(53例,61个病灶);比较组间病灶冠状面ABVS征象及肿瘤标记物表达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LNM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及联合应用评估乳腺癌伴ALNM的效能。结果ALNM组与无ALNM组原发灶最大径、位置,ABVS有无“云雾征”“汇聚征”“莲藕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位于左乳,ABVS冠状面见“云雾征”“汇聚征”及Ki-67(≥20%+)是乳腺癌ALNM的危险因素,以之评估乳腺癌ALNM的AUC分别为0.596、0.640、0.606及0.597,各项联合的AUC为0.733。结论根据ABVS冠状面所见结合肿瘤标记物可评估乳腺癌AL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自动乳腺容积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逢洋 黄备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0-574,共5页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技术作为一种超声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才刚开展,但其自动全乳腺三维成像、标准化存储图像信息的特点为其临床应用带来巨大潜能。本文将对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技术的成像系统、目前临床研究现状及其在乳腺癌新辅...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技术作为一种超声新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才刚开展,但其自动全乳腺三维成像、标准化存储图像信息的特点为其临床应用带来巨大潜能。本文将对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技术的成像系统、目前临床研究现状及其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乳腺容积扫描 超声 乳腺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