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社会司法化”——一个“自创生”系统论的视角 被引量:21
1
作者 陆宇峰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共11页
当前司法实践的问题往往被归咎于"专业化"、"组织化"、"程序化"和"独立化"的发展,"多元解纷机制"被作为未来的司法改革方向。若不加以严格限定,这些观点可能演化为"去司法化&qu... 当前司法实践的问题往往被归咎于"专业化"、"组织化"、"程序化"和"独立化"的发展,"多元解纷机制"被作为未来的司法改革方向。若不加以严格限定,这些观点可能演化为"去司法化"和"司法社会化"的主张。从"自创生"系统论的视角审视,现代法的唯一功能在于"稳定规范性预期",现代司法对于此项功能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现代司法作为解纷机制具有决定性优势。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大司法"概念,倡导走向"社会的司法化"和全方位"司法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司法化 自创系统 法律功能 现代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差异的差异化:“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 被引量:63
2
作者 陆俊杰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高等教育在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开始全新变革。"互联网+高等教育"在信息化场域内是两者间的互链、互动与互享,是高等教育在互联网的价值传递、价值创造和价值共享。"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从组织化形态演进为... 高等教育在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开始全新变革。"互联网+高等教育"在信息化场域内是两者间的互链、互动与互享,是高等教育在互联网的价值传递、价值创造和价值共享。"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从组织化形态演进为人、物、网的自由协作,从主体性迈向主体间性,从价值差异转向价值平衡,从权力管理迈向规则治理,实现高等教育价值在信息技术与市场的双重调节下的和谐。在新的高等教育革命浪潮中把握先机需要构建"互联网+高等教育"思维,创建"互联网+高等教育"生态,构筑"互联网+高等教育"评价系统,人类永远能够在其中发挥主动性,高等教育革命必将是无差异的差异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高等教育 变革 自创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是由规则组成的体系吗 被引量:15
3
作者 泮伟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4-126,共13页
规则体系论即"法律是由规则组成的体系"命题,是法理学领域中公认的教条。该命题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命题,即法律的最小单元是"规则"与法律是由规则组成的内部融贯的体系这两个分命题。作为一个前科学... 规则体系论即"法律是由规则组成的体系"命题,是法理学领域中公认的教条。该命题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命题,即法律的最小单元是"规则"与法律是由规则组成的内部融贯的体系这两个分命题。作为一个前科学的概念,在社会科学研究的语境中,法律规则论遭遇了规则与具体法律实践脱节的困境,也阻碍了对法律进行进一步的社会科学的分析与观察。将法律的基本单位界定为"法律事件"能够有效克服法律规则论所遭遇的难题,进而促使社会科学分析将法律的"系统性"与整体性理解为"法律事件"之间的某种条件化的和具有自我指涉性质的关系,从而既能够克服法律规则论在社会科学分析方面的局限性,也能够超越社会行动理论在分析和处理法律等现代"复杂巨系统"中遇到的方法论困境。这为一种基于中国现实的法社会学研究开拓了全新的路径与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体系论 法律事件 认识论上的障碍 社会科学分析 自创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反思性的法社会学的现实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陈雨薇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41,共11页
托依布纳的反思性的法社会学理论以独特的理论视角解答了法律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反思性的法社会学脱胎于"复杂性"碎片式发展的西方现代社会结构,与"复杂化"正在进行中的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有诸多不同。借鉴托依布... 托依布纳的反思性的法社会学理论以独特的理论视角解答了法律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反思性的法社会学脱胎于"复杂性"碎片式发展的西方现代社会结构,与"复杂化"正在进行中的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有诸多不同。借鉴托依布纳法社会学理论的问题意识来重述具有中国品格的法社会学理论,既要充分考虑转型中国功能尚未完全分化的社会结构特征,又要谨慎对待法治改革中信息和动力的缺乏等法律构造问题:在法学研究的认识论上,坚持"封闭优先,兼顾开放";在法律实践的方法论中,坚持"功能优先,兼顾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塔·托依布纳 反思性的法 社会-法律共变 自创生系统 中国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