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次自催化模型的整体解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建华 张全德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90-96,共7页
该文利用重要不等式及能量积分方法首先得到了解的初等的先验估计.然后利用线性半群的有关性质及精细计算得到了解的最大模估计,从而证明了两类三次自催化模型在Dirichlet边界条件下整体解的存在性,并进而证明了第一类模型的最大吸... 该文利用重要不等式及能量积分方法首先得到了解的初等的先验估计.然后利用线性半群的有关性质及精细计算得到了解的最大模估计,从而证明了两类三次自催化模型在Dirichlet边界条件下整体解的存在性,并进而证明了第一类模型的最大吸引子的存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催化模型 整体解 线性半群 最大吸引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自催化模型求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演化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蒙健堃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6-110,共5页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自催化模型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根据自催化模型可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程,寻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演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是自组织和被组织的结合,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同时还要...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自催化模型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根据自催化模型可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程,寻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演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是自组织和被组织的结合,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同时还要正确认识方法中的各个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耗散结构理论 自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nakenberg自催化模型的非常数正解
3
作者 王翠芳 于颖 白建侠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1,共3页
讨论含有两种反应物的简单的Schnakenberg自催化模型在Neumann边界条件下的相关性质.首先应用谱理论证明了该反应扩散系统的唯一正常数解是一致渐近稳定的;其次应用极大值原理证明该模型在平衡状态下存在上下界;最后应用能量方法得到此... 讨论含有两种反应物的简单的Schnakenberg自催化模型在Neumann边界条件下的相关性质.首先应用谱理论证明了该反应扩散系统的唯一正常数解是一致渐近稳定的;其次应用极大值原理证明该模型在平衡状态下存在上下界;最后应用能量方法得到此模型在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下不存在非常数正解时扩散系数需满足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nakenberg自催化模型 稳定性 非常数正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UV光固化树脂固化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彭静璇 丁安心 +3 位作者 徐秘 胡雪琴 杨琳 郭宁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8,共9页
光固化动力学是光固化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使用外接UV光源的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测试在不同光强和温度下的光固化情况,得到树脂固化过程热流曲线、固化度曲线、固化速率曲线。采用自催化模型对固化速率曲线进行拟合,对得到的参数进行线... 光固化动力学是光固化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使用外接UV光源的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测试在不同光强和温度下的光固化情况,得到树脂固化过程热流曲线、固化度曲线、固化速率曲线。采用自催化模型对固化速率曲线进行拟合,对得到的参数进行线性或非线性拟合,得到曲线函数关系。前人研究较多考虑单一变量对固化动力学模型的影响,具有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假设,在所得固化动力学方程中同时引入固化温度、光强两个变量,通过实际实验与有限元固化仿真模拟对比,验证本文所提出固化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计算所得仿真与实际测试的最大误差不超过6.5%。这一研究拓展了对于光固化动力学的理解,为优化光固化工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 差示扫描量热仪 固化动力学 自催化模型 固化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胡照会 王荣国 扬帆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25,共4页
本文采用非等温DSC方法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树脂体系进行固化动力学研究。应用Malek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到此树脂体系机理函数服从一个二参数(m,n)的自催化模型,其中活化能通过Ozawa法得到。通过温度场模拟结果与试验值比较... 本文采用非等温DSC方法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树脂体系进行固化动力学研究。应用Malek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到此树脂体系机理函数服从一个二参数(m,n)的自催化模型,其中活化能通过Ozawa法得到。通过温度场模拟结果与试验值比较,验证本文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因此,可为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固化成型过程中瞬态温度场的模拟提供必要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动力学 动态DSC 自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氢型液体硅橡胶的交联与发泡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芳 罗世凯 +4 位作者 赵祺 邓志华 孙素明 刘天利 余凤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08,共3页
采用橡胶加工分析仪(RPA2000P)对脱氢型液体硅橡胶的交联与发泡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脱氢型液体硅橡胶的等温交联与发泡反应动力学过程,得到了交联与发泡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脱氢型液体硅橡胶的交联反应与发泡... 采用橡胶加工分析仪(RPA2000P)对脱氢型液体硅橡胶的交联与发泡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脱氢型液体硅橡胶的等温交联与发泡反应动力学过程,得到了交联与发泡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脱氢型液体硅橡胶的交联反应与发泡反应具有典型的自催化反应特征,自催化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其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硅橡胶 交联反应 发泡反应 自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芳香酯基液晶基元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FTIR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立新 王汝敏 +2 位作者 蓝立文 徐亚洪 廖建伟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3-46,共4页
应用DTA分析研究了含液晶基元的环氧化物—对羟基苯甲酸对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与四种芳香胺类固化剂的固化行为 ,选择了 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为固化剂。根据环氧树脂自催化固化反应模型和氨基氢等活性假设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应用DTA分析研究了含液晶基元的环氧化物—对羟基苯甲酸对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与四种芳香胺类固化剂的固化行为 ,选择了 4,4’—二氨基二苯甲烷为固化剂。根据环氧树脂自催化固化反应模型和氨基氢等活性假设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液晶环氧 /4 ,4’—二氨基二苯甲烷体系在 90℃、12 0℃、140℃恒温固化时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 ,在反应程度低于 40 %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催化模型 固化行为 含芳香酯基液晶基元环氧树脂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引发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春林 张兰芬 +1 位作者 陶国良 龚方红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5,共5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引发体系的等温固化反应动力学。选择修正的自催化模型对等温固化DSC数据进行处理,用最小二乘法进行非线性回归,确定等温反应速率常数k0和反应级数m、n,得到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不同...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引发体系的等温固化反应动力学。选择修正的自催化模型对等温固化DSC数据进行处理,用最小二乘法进行非线性回归,确定等温反应速率常数k0和反应级数m、n,得到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该模型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在98%以上,与实验数据点相吻合,因此所选模型对该体系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树脂 差示扫描量热法 固化动力学 自催化模型 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强 刘福立 +1 位作者 尚超 师长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05-2310,共6页
结晶动力学能够揭示结晶过程本质,通过测定溶液中Ca2+浓度来确定硫酸钙晶须的转化率,从而确定硫酸钙晶须结晶动力学参数,得到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式:X=1/{1+e^[-10. 01977t(0. 0956-c)+1. 1188]},(0≤t≤6. 0)。研究了影响硫酸钙晶须结... 结晶动力学能够揭示结晶过程本质,通过测定溶液中Ca2+浓度来确定硫酸钙晶须的转化率,从而确定硫酸钙晶须结晶动力学参数,得到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式:X=1/{1+e^[-10. 01977t(0. 0956-c)+1. 1188]},(0≤t≤6. 0)。研究了影响硫酸钙晶须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因素降温速率和陈化时间,利用SEM对制备的硫酸钙晶须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自然冷却条件下,陈化时间6 h,制备出的硫酸钙晶须结晶发育完整,晶须平均长径比达到150,平均直径为2. 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硫酸钙晶须 动力学 自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GaF_3-15InF_3-20CdF_2-15ZnF_2-20PbF_2-10SnF_2玻璃析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基千 李志国 +1 位作者 唐高 贺芸芬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56-1659,共4页
用非等温方法研究了20GaF3-15InF3-20CdF2-15ZnF2-20PbF2-10SnF2(GICZPS)氟化物玻璃的析晶动力学.结果表明,较之通常采用的JMA模型,双参数的自催化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玻璃的析晶动力学过程.在GICZPS玻璃的非等温析晶过程中,形核与晶体... 用非等温方法研究了20GaF3-15InF3-20CdF2-15ZnF2-20PbF2-10SnF2(GICZPS)氟化物玻璃的析晶动力学.结果表明,较之通常采用的JMA模型,双参数的自催化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玻璃的析晶动力学过程.在GICZPS玻璃的非等温析晶过程中,形核与晶体长大的过程是重叠的,已经析出的相会加速析晶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玻璃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JMA模型 自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P基苯并噁嗪树脂等温固化动力学研究
11
作者 王军 方雪 +2 位作者 孙明明 刘文彬 沈贤德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1,共4页
以4,4'-(1-苯乙基)双酚(双酚AP)、正辛胺和甲醛为原料,采用溶剂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双酚AP基苯并噁嗪单体,利用FT-IR和1H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苯并噁嗪单体的等温固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该树脂体... 以4,4'-(1-苯乙基)双酚(双酚AP)、正辛胺和甲醛为原料,采用溶剂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双酚AP基苯并噁嗪单体,利用FT-IR和1H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苯并噁嗪单体的等温固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该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在反应前期为化学动力学控制,后期变为扩散控制占主导地位的反应,苯并噁嗪的固化过程为自催化和扩散控制.在反应后期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出现了偏差,通过将扩散因子引入到自催化模型中,改进后的自催化模型与实验数据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嗪 等温固化动力学 扩散因子 改进自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拉杆用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宋禹泉 张续 +3 位作者 王娜 张均 姚明 姜志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9-173,178,共6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绝缘拉杆用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并结合n级动力学模型和自催化模型进一步得到体系的特征温度、动力学参数及所对应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树脂体系符合自催化模型。将所得模型与实际测试结果进行对比...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绝缘拉杆用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并结合n级动力学模型和自催化模型进一步得到体系的特征温度、动力学参数及所对应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树脂体系符合自催化模型。将所得模型与实际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模型与实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另外,进一步利用模型得到了不同温度下合适的固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固化动力学 n级模型 自催化模型 绝缘拉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温DSC法研究TSPZ-EP环氧树脂的固化动力学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雨晴 张锋锋 +1 位作者 王锦艳 蹇锡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7-85,共9页
采用一锅两步法合成了一种含硅和二氮杂萘酮结构的环氧树脂(TSPZ-EP),并通过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树脂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固化行为。采用n级模型和自催化(m,n)模型确定了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选用商用双酚A环氧树脂(DGEBA)... 采用一锅两步法合成了一种含硅和二氮杂萘酮结构的环氧树脂(TSPZ-EP),并通过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树脂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固化行为。采用n级模型和自催化(m,n)模型确定了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选用商用双酚A环氧树脂(DGEBA)与其进行共混改性,通过外推法确定固化工艺,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n级反应模型与实验值相差较大,自催化(m,n)模型计算得到的曲线能够很好地与实验值吻合;固化工艺为100℃2h+130℃2h+160℃2h+180℃2h,并通过红外光谱测试证实了环氧固化物均已固化完全;冲击性能表明,添加TSPZ-EP后改善了环氧固化物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固化动力学 自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浸渍纸复合材料与环氧树脂固化特性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远翔 赵磊 +4 位作者 滕陈源 卢理成 张灵 张云霄 黄欣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32,共7页
为研究皱纹纸对环氧树脂固化特性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环氧树脂与环氧浸渍纸体系的固化过程。利用Flynn-Wall-Ozawa(FWO)法和Malek法计算得到了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与环氧浸渍纸体系的固化反应... 为研究皱纹纸对环氧树脂固化特性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环氧树脂与环氧浸渍纸体系的固化过程。利用Flynn-Wall-Ozawa(FWO)法和Malek法计算得到了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与环氧浸渍纸体系的固化反应均符合自催化动力学模型。皱纹纸内部的羟基对环氧树脂的固化有促进作用,致使固化反应活化能降低,但皱纹纸的束缚作用导致频率因子和反应级数降低,使得环氧浸渍纸的固化速率低于环氧树脂的固化速率。相同温度下,环氧浸渍纸固化需要更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 环氧树脂 皱纹纸 固化动力学 自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成型液体氟硅橡胶等温固化的分析与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贤宏 李纯清 +2 位作者 余鹏 付志忠 陈绪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113,共6页
通过旋转流变仪对环状含氢氟硅油(D_F^H)和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_4^(Vi))发生硅氢加成反应得到的加成型液体氟硅橡胶的固化过程流变学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不同等温固化温度对该体系固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得到了体系固化反应的凝胶... 通过旋转流变仪对环状含氢氟硅油(D_F^H)和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_4^(Vi))发生硅氢加成反应得到的加成型液体氟硅橡胶的固化过程流变学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不同等温固化温度对该体系固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得到了体系固化反应的凝胶点为α=0.63。讨论了体系的固化反应模型,确定了Kamal自催化模型适用于体系的固化反应,得到了相关的模型参数及Kamal自催化模型方程。Kamal自催化模型方程对加成型液体氟硅橡胶的固化过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成型液体氟硅橡胶 Kamal自催化模型 等温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83)Zr_7B_9Mn_1非晶合金中α-Fe纳米晶化的HRTEM和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凯 黄钦 毕晓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0-274,共5页
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Fe83Zr7B9Mn1非晶合金中α-Fe纳米晶的结晶过程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通过HRTEM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结晶析出相是α-Fe,在经过903K热处理之后,合金内部晶粒尺寸长大至2... 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Fe83Zr7B9Mn1非晶合金中α-Fe纳米晶的结晶过程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通过HRTEM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结晶析出相是α-Fe,在经过903K热处理之后,合金内部晶粒尺寸长大至20nm以上。对重叠放热峰进行了分峰拟合。利用Flynn-Wall-Ozawa方法确定了结晶过程的表观激活能Ea=260.3kJ/mol。进一步研究发现Fe83Zr7B9Mn1非晶合金中α-Fe纳米晶非等温结晶过程不适合用Johnson-Mehl-Avrami(JMA)模型描述,而可以利用esták-Berggren自催化模型进行描述。通过计算,α-Fe纳米晶结晶过程的指前因子以及转化函数分别为:lnA=30.6以及f(α)=α0.37(1-α)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化 结晶动力学 自催化模型 动力学三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方对有机硅橡胶非等温硫化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天萍 甄卫军 赵玲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229,共8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系统考察了硫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聚有机硅氧烷分子量、填料用量等对有机硅橡胶非等温硫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硫化过程表现出典型自催化反应特征;DCP的加入明显降低了交联起始温度,导致反应前期交联...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系统考察了硫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聚有机硅氧烷分子量、填料用量等对有机硅橡胶非等温硫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硫化过程表现出典型自催化反应特征;DCP的加入明显降低了交联起始温度,导致反应前期交联度过高,抑制了后期相对反应程度的增加;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分子量增加也降低交联起始温度,但基本不影响相对反应程度的变化;由于气相白炭黑与硅橡胶基体形成结合胶,其用量对硫化过程影响是非单调的。运用Kissinger法得到含DCP体系的硫化表观活化能为138.77~149.65 kJ·mol^-1;Šeatak-Berggren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其非等温硫化动力学,反应级数接近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非等温 硫化 配方 反应动力学 自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杂萘联苯结构的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哲 祖愿 +1 位作者 胡方圆 蹇锡高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81-688,共8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含杂萘联苯结构环氧单体(3EPZ)与聚醚胺(ED-2003)的固化过程进行研究。采用Starink模型及自催化模型获得了不同转化率下体系的活化能及相关动力学参数,并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曲线与模型计算结果曲线的...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含杂萘联苯结构环氧单体(3EPZ)与聚醚胺(ED-2003)的固化过程进行研究。采用Starink模型及自催化模型获得了不同转化率下体系的活化能及相关动力学参数,并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曲线与模型计算结果曲线的相关系数大于99%,表明所建立的自催化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体系的固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固化动力学 自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甲苯基三苯乙炔基硅烷的合成及其固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晓敏 曾佳欣 +2 位作者 李舒平 刘美怡 谭德新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3-630,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对甲苯基三苯乙炔基硅烷(p-TTPES)耐热稳定性,通过对甲苯基三氯硅烷与苯乙炔进行Grignard反应合成p-TTPES,利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和红外光谱(FT-IR)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单体的固化行为进行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对甲苯基三苯乙炔基硅烷(p-TTPES)耐热稳定性,通过对甲苯基三氯硅烷与苯乙炔进行Grignard反应合成p-TTPES,利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和红外光谱(FT-IR)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单体的固化行为进行分析,并利用多重线性回归的计算方式,获得p-TTPES固化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等温DSC分析求得p-TTPES的反应活化能E_(a)为153.89 kJ/mol,指前因子A为5.25×10^(12) s^(-1),固化反应级数m+n约为2.0,反应与自催化模型相符;由非等温DSC曲线,借助Kissinger、Ozawa和Flynn-Wall-Ozawa动力学分析方法,求得p-TTPES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65.70、167.54、165.94 kJ/mol,指前因子A为2.76×10^(13) s^(-1);树脂氮气中5%热失重温度(T_(d5))超过460℃,800℃下树脂的残炭率为74%;结合DSC分析和TG分析表明,芳炔单体取代基碳原子数相近或相同时,结构变化对单体反应活化能影响很小,对树脂热稳定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ignard反应 对甲苯基三苯乙炔基硅烷 等温DSC法 非等温DSC法 自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基甲基三苯乙炔基硅烷的合成及其固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佳欣 唐晓敏 +4 位作者 汝婉珂 刘美怡 李舒平 陈春丽 谭德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9-195,共7页
为研究含硅芳炔类单体的固化行为,通过Grignard反应合成甲氧基甲基三苯乙炔基硅烷(MOMTPES),利用核磁共振仪(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等温DSC法和非等温DSC法对单体的固化行为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OMT... 为研究含硅芳炔类单体的固化行为,通过Grignard反应合成甲氧基甲基三苯乙炔基硅烷(MOMTPES),利用核磁共振仪(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等温DSC法和非等温DSC法对单体的固化行为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OMTPES固化反应活化能E_(a)约为155.21 kJ/mol,固化反应符合自催化模型,非等温固化分析表明反应指前因子A为3.41×10^(13)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ignard反应 甲氧基甲基三苯乙炔基硅烷 等温DSC法 非等温DSC法 自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