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键的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吴艳玲 周强 +4 位作者 罗清元 郑新蕾 唐茜 李璇 张海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48-561,共14页
自修复材料的应用已逐渐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关于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对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作用机理及分类进行介绍,并根据分类对近年来关于动态共价键型、动态非共价键型和两者协同... 自修复材料的应用已逐渐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关于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对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作用机理及分类进行介绍,并根据分类对近年来关于动态共价键型、动态非共价键型和两者协同动态键型的自修复材料研究进展进行详细调研。最后,针对目前动态键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展望和将要面临的一些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聚氨酯 作用机理 动态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热可逆自修复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卢家欣 黎思杏 +3 位作者 周志敏 王可 马军现 王悦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8-104,117,共8页
以糠胺和双马莱酰亚胺为Diels-Alder(DA)反应单体,通过两步合成法合成热可逆DA反应自修复聚氨酯(DA-PU);以商用单层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先将GO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通过溶液共混和流延成膜工艺将氧化石墨烯引入到DA-PU体系中制备... 以糠胺和双马莱酰亚胺为Diels-Alder(DA)反应单体,通过两步合成法合成热可逆DA反应自修复聚氨酯(DA-PU);以商用单层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先将GO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通过溶液共混和流延成膜工艺将氧化石墨烯引入到DA-PU体系中制备GO-DA-PU复合膜,研究了复合膜的微观结构、热学、力学和红外热修复性能等。结果表明:GO在复合膜中可实现均匀分布,GO改善了复合膜的导热性能,含有3%GO的复合膜具有最高的导热系数,约为0.364W/(m·K),是纯TPU膜的导热系数的2.26倍,而且在红外光照1min下复合膜的温度可升至139.9℃,约为纯DA-PU膜温度的1.93倍;GO改善了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但降低了柔韧性;随着复合膜中GO含量增加,修复效率先增加而后下降,含有1%和3%GO的复合膜经红外光照修复5min的修复效率分别为94%和96%,红外光照10min可实现完全修复,且拉伸强度高于未有划痕的样品;随着自修复次数的增加,纯DA-PU膜和复合膜的修复效率均下降,但是复合膜的修复效率仍然较纯DA-PU膜的修复效率高;纯DA-PU膜和含有1%和2%GO的复合膜的红外热修复的第一次修复效率分别为95%、103%和105%,第五次修复效率分别为78%、82%和86%,说明GO改善了DA-PU多次自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可逆自修复聚氨酯 氧化石墨烯 红外热效应 修复效率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表面微弧氧化/CuO纳米粒子/聚氨酯复合涂层的构建及耐腐蚀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何瀛 孟欣雨 +5 位作者 马佳莉 赵弘源 王仕鹏 马鸣远 许林倩 王云思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08-119,共12页
目的针对AZ31B镁合金耐蚀性差的问题,通过构建“微弧氧化(MAO)-纳米粒子封孔-热可逆自修复聚氨酯(PU-DA)”复合涂层体系,探究多层协同防护机制,突破单一涂层的性能局限,为镁合金表面长效防腐提供新策略。方法首先对AZ31B镁合金进行微弧... 目的针对AZ31B镁合金耐蚀性差的问题,通过构建“微弧氧化(MAO)-纳米粒子封孔-热可逆自修复聚氨酯(PU-DA)”复合涂层体系,探究多层协同防护机制,突破单一涂层的性能局限,为镁合金表面长效防腐提供新策略。方法首先对AZ31B镁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生成陶瓷基底;随后通过调控电泳电压(15~50 V)和时间(30~120 s)制备CuO纳米粒子封孔样品,采用SEM/EDS分析涂层的形貌和元素分布,利用电化学测试和电化学阻抗图谱筛选出最优防腐性能的电泳参数,通过XRD/XPS解析相组成、化学态。在此基础上,针对优选样品涂覆可修复聚氨酯涂层,通过划格法(ASTMD3359)测试聚氨酯涂层的结合力,并通过盐雾实验验证其抗腐蚀能力。结果微弧氧化层主要由MgO构成,电泳优化参数为30 V/60 s,所得涂层均匀致密,表面元素分散均匀,厚度增至41.6μm,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其腐蚀电流密度(Jcorr)最低约为7×10^(−9)A/cm^(2),且容抗弧半径达到最大值。在复合聚氨酯涂层后,表面聚氨酯具有较强的结合力,达到5B级。经过480 h盐雾试验后,复合涂层表面无明显腐蚀迹象,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聚氨酯成功完成自修复。结论通过MAO/纳米粒子/PU-DA三级涂层设计,成功实现了镁合金表面腐蚀防护与功能化集成。通过优化电泳参数(30 V/60 s),显著提升了封闭性和CuO纳米粒子封孔均匀性,聚氨酯层为其提供了有效的物理屏障,且具有一定的自修复能力,延长了涂层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纳米粒子封孔 电泳沉积 耐腐蚀 自修复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DA键的自修复交联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与再加工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士玉 白亚朋 +1 位作者 赵凯锋 魏燕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5-443,共9页
通过预聚法,制备了具有自修复性且可重新加工成型的新型交联聚氨酯(CPU-DA),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台显微镜,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聚氨酯中的DA键的热可逆性能和该聚氨酯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 通过预聚法,制备了具有自修复性且可重新加工成型的新型交联聚氨酯(CPU-DA),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台显微镜,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聚氨酯中的DA键的热可逆性能和该聚氨酯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CPU-DA具有快速自修复性和多次再加工性。在110℃下热处理10 min后,裂缝愈合且修复效率达81.6%;碾碎加热压铸再加工三次后拉伸强度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提高了65%以上,由原样的8.56MPa增加到14.1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聚氨酯 DIELS-ALDER反应 热可逆性 再加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