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自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46岁妇女获临床妊娠1例报告 被引量:7
1
作者 孔令红 刘忠 +2 位作者 李红 朱亮 邢福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43-743,747,共2页
一名患不孕症的46岁妇女经自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获临床妊娠。具体方法为:经用达菲林1.875 mg脱敏抑制,果纳芬和尿促性腺素超促排卵,有4个卵泡生长,取得2个成熟卵子。用Percol梯度离心收集卵泡液中的颗粒细胞与卵丘颗粒细胞合并,调整... 一名患不孕症的46岁妇女经自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获临床妊娠。具体方法为:经用达菲林1.875 mg脱敏抑制,果纳芬和尿促性腺素超促排卵,有4个卵泡生长,取得2个成熟卵子。用Percol梯度离心收集卵泡液中的颗粒细胞与卵丘颗粒细胞合并,调整细胞密度为1×106/ml。取1ml的颗粒细胞,用制冷后的玻璃匀浆器匀浆6次。匀浆液经4 ℃冷冻离心机2 000 g×20 min离心。之后取上清液9 800 g×20 min离心,线粒体沉淀用1 ml的人类输卵管液稀释。所有操作尽量保持样品在4 ℃。用显微注射针吸取线粒体溶液,长度约1个卵子的直径,和制动后的精子一并注入卵子内,注射针的直径约7 mm。采用这种方法每个卵子约移植3 000个线粒体。两个卵子都成熟;一个正常受精,一个为3原核。正常受精的卵子,第3天移植时发育成8细胞胚胎。移植后15 d查尿阳性。移植后30 d 于B超下可见胎芽和胎心搏动。妊娠9周时患者发生自然流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 不孕症 治疗 临床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移植对水牛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高亚可 陆凤花 +4 位作者 吴柱连 马帆 刘晓华 杜姗姗 石德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3-591,共9页
本研究以水牛卵泡颗粒细胞作为线粒体的来源细胞,初步探讨水牛卵母细胞进行线粒体移植(MIT)后对其发育潜能的影响。试验比较了不同级别水牛卵母细胞mtDNA的拷贝数,并研究了水牛卵母细胞进行MIT后,其后续早期胚胎发育及胚胎线粒体膜电位... 本研究以水牛卵泡颗粒细胞作为线粒体的来源细胞,初步探讨水牛卵母细胞进行线粒体移植(MIT)后对其发育潜能的影响。试验比较了不同级别水牛卵母细胞mtDNA的拷贝数,并研究了水牛卵母细胞进行MIT后,其后续早期胚胎发育及胚胎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一级卵母细胞组的平均mtDNA拷贝数极显著高于二、三级卵母细胞组((202 101±74 432)vs(118 483±17 028),(39 177±7 938),P<0.01),二级卵母细胞组的平均mtDNA拷贝数极显著高于三级卵母细胞组((118 483±17 028)vs(39 177±7 938),P<0.01);孤雌激活处理后发现:一级卵母细胞组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也都极显著高于二、三级卵母细胞组(P<0.01),而二级卵母细胞组激活后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亦极显著高于三级卵母细胞组(P<0.01)。用Mito-Tracker探针标记的外源线粒体经移植后,会随着胚胎的发育而发生移动,分布到各个卵裂球中;且发现二级卵母细胞MIT组孤雌激活后的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注组(27.3%vs 17.4%,7.84%,P<0.05),而三级卵母细胞MIT组激活后的囊胚率与对照组和空注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胚胎ΔΨm检测发现,水牛植入前各时期胚胎ΔΨm总体呈上升趋势,线粒体移植后胚胎各时期的ΔΨ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表明:不同质量的水牛卵母细胞其mtDNA拷贝数存在显著差异,且mtDNA拷贝数与卵母细胞质量和发育能力成正相关;通过移植外源线粒体可以提高二级水牛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移植 mtDNA拷贝数 线粒体膜电位 水牛 卵泡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