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对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早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文祥 谢煜 +2 位作者 包倪荣 张亚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目前临床多采用LARS人工韧带和自体腘绳肌腱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进行重建。文中对比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期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38例... 目的目前临床多采用LARS人工韧带和自体腘绳肌腱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进行重建。文中对比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期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38例ACL损伤,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患者资料。其中移植物采用LARS人工韧带18例(LARS人工韧带组),采用自体腘绳肌腱20例(自体腘绳肌腱组)。对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8个月分别行Lysholm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并对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LARS人工韧带组和自体腘绳肌腱组术前Lysholm评分分别为(46.78±1.52)和(46.80±1.89)分,IKDC评分分别为(42.83±1.47)和(42.20±1.61)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Lysholm评分分别为(93.52±3.19)和(94.10±1.37)分,IKDC评分分别为(92.11±1.45)和(93.15±1.76)分,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LARS人工韧带组与自体腘绳肌腱组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均可获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2种材料的应用在术后近期随访中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LARS人工韧带 自体肌腱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两种固定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宏云 陈世益 +2 位作者 陈疾忤 李云霞 华英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5,7,共5页
目的:比较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过程中,采用Endobutton和Rigidfix两种股骨端韧带固定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了48例陈旧性ACL病例,其中A组24例,B组24例;分别应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ACL,其中A组股骨端固定采用Rigi... 目的:比较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过程中,采用Endobutton和Rigidfix两种股骨端韧带固定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了48例陈旧性ACL病例,其中A组24例,B组24例;分别应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ACL,其中A组股骨端固定采用Rigidfix交锁钉,B组采用Endobutton纽扣钢板,两组胫骨端固定均为Intrafix界面螺钉+Spiked Washer栓桩固定。平均随访27个月,采用MRI测量两组骨隧道扩大情况,并用Lysholm、TegnerI、KDC、KT1000对患膝进行术前、术后测试和评分。结果:MRI测量发现,B组股骨端和胫骨端骨隧道扩大均较A组明显(P<0.05)。两组病人术后Lysholm、TegnerI、KDC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KT1000测试结果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术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中,与采用Rigidfix固定相比,股骨端采用Endobutton固定自体腘绳肌腱更容易引起术后骨隧道扩大,但在临床疗效上两种固定方式并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重建 自体肌腱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与自体腘绳肌腱在不同性别中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君君 周益昭 +3 位作者 黄术 夏铎 刘仁峰 刘宝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702-2706,共5页
目的对比同种异体肌腱和自体腘绳肌腱在不同性别中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所取病例来自于我院2011-2015年确诊为ACL损伤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48例。根据性别不同,分为M组(男性组)及W组(女性组);依照移植物来源区别,M、W组内又分为... 目的对比同种异体肌腱和自体腘绳肌腱在不同性别中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所取病例来自于我院2011-2015年确诊为ACL损伤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48例。根据性别不同,分为M组(男性组)及W组(女性组);依照移植物来源区别,M、W组内又分为A组(同种异体肌腱)和B组(自体腘绳肌腱)。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采用Lysholm、Tegner、VAS评分及KT-1000值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平均获得16个月(13~18个月)随访,无神经血管损伤、感染、排异及移植物断裂等并发症。术后,各组末次随访的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MB、WA及WB各组间Lysholm、Tegner、VAS评分及KT-1000值改善幅度(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同种异体肌腱与自体腘绳肌腱在男性及女性患者ACL重建中效果无明显差异,移植物的选择需综合各因素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肌腱 自体肌腱 前交叉韧带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腘绳肌腱加腓骨长肌腱前束与LARS韧带重建断裂后交叉韧带疗效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旭 温昱 李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3-597,601,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腘绳肌肌腱加腓骨长肌腱前束与应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断裂后交叉韧带(PCL)术后患膝功能与力学稳定性恢复的疗效对比。方法 43例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根据术中采用移植物的不同分成两组:LARS人工韧带组(22例)和自体腘绳肌...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腘绳肌肌腱加腓骨长肌腱前束与应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断裂后交叉韧带(PCL)术后患膝功能与力学稳定性恢复的疗效对比。方法 43例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根据术中采用移植物的不同分成两组:LARS人工韧带组(22例)和自体腘绳肌肌腱加腓骨长肌腱组(21例)。术后随访时间至少2年,评价指标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Tegner评分评定患膝功能,后抽屉试验评定力学稳定性。结果术后43例随访完整,术后两组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指标的结果均较术前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对于所有各项术后评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自体腘绳肌肌腱加腓骨长肌腱前束与应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断裂后交叉韧带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两者疗效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重建 关节镜 LARS 人工韧带 自体肌腱 腓骨长肌腱前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髌腱-骨和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愈合形态学和前向稳定性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渝平 敖英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骨-髌腱-骨(bone-patellar tendon-bone,B-PT-B)和自体腘绳肌腱(hamstring tendon,HT)进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单束重建后的移植物愈合形态和前向稳定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1996年7月~200...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骨-髌腱-骨(bone-patellar tendon-bone,B-PT-B)和自体腘绳肌腱(hamstring tendon,HT)进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单束重建后的移植物愈合形态和前向稳定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1996年7月~2005年5月,我所对134例急性ACL断裂施行膝关节镜下ACL单束重建,移植物分别为自体B-PT-B和HT,其中51例为去除金属内固定而二次入院手术(术后6~46个月,平均13.8月),根据移植物种类将51例分为2组:B-PT-B组(n=14)和HT组(n=37),比较关节镜下移植物愈合形态,采用膝关节韧带位移测量仪(KT-2000)分别在屈膝30°和90°时测量前向松弛度。结果 B-PT-B组和HT组重建韧带形态学表现如下:韧带完整分别占85.7%(12/14)和86.5%(32/37),断裂〈1/2分别占14.3%(2/14)和13.5%(5/37),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滑膜完整分别占57.1%(8/14)和64.9%(24/37),部分滑膜覆盖分别占28.6%(4/14)和27.0%(10/37),无滑膜覆盖分别占14.3%(2/14)和8.1%(3/37),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501,P=0.779);滑膜内有血管形成分别占57.1%(8/14)和64.9%(24/37),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259,P=0.611);有"独眼征"(cyclops)形成分别占14.3%(2/14)和10.8%(4/37),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2组前向松弛度在屈膝30°时分别为(2.2±0.5)、(1.8±1.4)mm(t=1.039,P=0.304),90°时分别为(1.2±0.6)、(1.1±0.7)mm(t=0.472,P=0.639)。结论急性期采用自体B-PT-B和HT单束重建ACL,在韧带愈合形态学表现和重建的前向稳定性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 自体骨-髌腱-骨 自体肌腱 韧带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单侧8股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随访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宋关阳 桂琦 +3 位作者 宋山望 郑峒 冯峥 张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5-351,共7页
目的:探究采用单侧8股自体腘绳肌腱行单束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收治的ACL损伤患者43例,男35例,女8例;年龄29.2±7.9岁(15~49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侧... 目的:探究采用单侧8股自体腘绳肌腱行单束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收治的ACL损伤患者43例,男35例,女8例;年龄29.2±7.9岁(15~49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侧8股自体腘绳肌腱行单束ACL重建术并完成至少2年随访。术中首先测量腘绳肌腱制备成4股后的直径,然后测量制备成为8股后的直径。随访内容包括术后第2天、术后1年以及末次随访时的序贯核磁(MRI)影像,评估胫骨前移距离及移植物信号分级;术后末次随访时的麻醉下轴移试验分度、KT-1000侧-侧差值以及二次关节镜探查结果;Lysholm主观功能评分、Tegn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客观评级。结果:术中4股腘绳肌腱平均直径为7.3±0.4 mm(6.5~8.5 mm),8股腘绳肌腱平均直径为9.8±0.5 mm(9~1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核磁显示所有患者胫骨前移距离均减小至0 mm。术后1年核磁显示胫骨前移距离为0.5±0.9 mm(0~3 mm),与术后第2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5,P=0.887)。末次随访时核磁显示胫骨前移距离为0.6±1.3 mm(0~4 mm),与术后一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7,P=0.765)。术后第2天核磁影像显示所有患者移植物信号均为Ⅰ级,术后1年和术后末次随访时核磁均显示39例患者移植物信号Ⅰ级,4例患者移植物信号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8,P<0.05)。术前KT-1000侧-侧差值为6.9±2.3 mm(4~15 mm),末次随访时KT-1000侧-侧差值为1.5±1.2 mm(0~5 mm),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378,P<0.001)。术前麻醉下轴移试验结果显示28例患者为Ⅰ度,15例患者为Ⅱ度,末次随访时麻醉下轴移试验结果显示39例患者为阴性,4例患者为Ⅰ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896,P<0.001)。二次关节镜探查时可见移植物滑膜覆盖结果 A级(75%~100%)40例(93.1%),B级(50%~75%)3例(6.9%)。患者Lysholm主观功能评分术前为64.2±3.2分,术后末次随访时提升至96.3±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763,P<0.001)。患者Tegner运动功能评分术前为6.3±0.4分,术后末次随访时提升至8.3±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69,P<0.001)。IKDC客观评级结果显示术前C级29例、D级14例,术后末次随访时A级39例、B级4例,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241,P<0.001)。结论:采用单侧腘绳肌腱行单束ACL重建术时,8股肌腱相比传统的4股肌腱能够显著增大ACL移植物的直径,且均能达到8 mm以上,术后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自体8股肌腱 单束重建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佩戴功能支具未影响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短期临床疗效与移植物成熟度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云霞 陈天午 +5 位作者 陈世益 陶虹月 刘畅 林资范 姚伟 徐卫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41-747,共7页
目的:探究应用功能支具对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短期临床疗效和移植物成熟度的影响。方法: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前交叉韧带重建病例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根据术后是否使用功能支具分为支具... 目的:探究应用功能支具对采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短期临床疗效和移植物成熟度的影响。方法: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前交叉韧带重建病例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根据术后是否使用功能支具分为支具组和非支具组。纳入114例,主观评价87例(87/114,76.3%),客观评价75例(75/114,65.8%)。支具组35例,平均佩戴13.6周,平均年龄26.7岁,男/女为27/8,平均随访25.9个月;非支具组52例,平均年龄27.5岁,男/女为37/15,平均随访25.2个月。主观评价包括Tegner活动评分、Marx活动评级量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KOOS膝关节损伤与骨关节炎评分。客观评价包括膝关节查体、等速肌力测试和术侧膝核磁共振扫描。移植物成熟度以信噪比表示。结果:末次随访时,支具组和非支具组相比,Tegner评分为5.6±1.1和5.3±1.2;Marx评分为10.4±2.7和9.8±2.9;Lysholm评分为93.1±6.9和92.3±5.5;KOOS评分中,疼痛为94.9±5.1和94.0±5.7;症状为90.8±7.9和92.1±5.6;日常生活能力为98.1±2.6和97.5±4.0;功能为83.6±12.6和84.1±7.8;生活质量为80.1±8.3和80.5±11.2;IKDC评分为A或B级分别为27例(93.1%)和43例(95.7%);患侧H/Q在60°下为53.0±7.9和55.0±11.9;180°下为62.0±8.3和65.0±11.2;患侧伸膝标准峰值力矩在60°为2.5±0.4 Nm/kg和2.4±0.6 Nm/kg;180°为1.6±0.2 Nm/kg和1.5±0.2 Nm/kg;伸膝峰值力矩的肢体对称指数在60°下为81.2±17.5和82.4±13.0;在180°下为84.4±18.2和83.8±11.5;信噪比为5.9±10.3和6.2±8.3。上述结果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佩戴功能支具未影响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术后短期临床疗效及移植物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自体肌腱 功能支具 临床疗效 移植物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腘绳肌腱结与骨栓嵌入固定法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初探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玉杰 王志刚 +1 位作者 李众利 原新成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5-377,共3页
目的 :探讨自体绳肌腱结与骨栓嵌入固定法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 (PCL)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5月对 1 0例PCL损伤 ,取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进行重建。根据移植肌腱的直径建立隧道 ,股骨隧道的下 1 /3和... 目的 :探讨自体绳肌腱结与骨栓嵌入固定法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 (PCL)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5月对 1 0例PCL损伤 ,取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进行重建。根据移植肌腱的直径建立隧道 ,股骨隧道的下 1 /3和胫骨隧道的直径为 5 -7mm ,股骨隧道近 2 /3段为 1 1 -1 2mm ,股骨隧道呈倒置的酒瓶状。肌腱预张力后中间打结并嵌入 1 2mm×6mm骨栓 ,将肌腱从股骨隧道经后关节腔牵入胫骨隧道 ,分 2束在胫骨隧道穿出 ,交叉打结缝合固定在骨桥上。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膝关节屈伸功能无受限 ,关节稳定性加强 ,抽屉试验阴性 8例 ,Ⅰ°阳性 2例。按照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功能评估标准 ,优 6例 ,良 3例 ,可 1例。结论 :自体绳肌腱打结骨栓嵌入挤压固定重建PCL ,方法可行 ,疗效可靠。生物固定有利于肌腱与骨的愈合 ,免用高值耗材 ,不影响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损伤 自体肌腱 骨栓嵌入固定法 关节镜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性关节松弛以及两种移植物对前交叉韧带重建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如康 徐斌 +1 位作者 王高远 张瀚元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56-1159,共4页
研究广泛性关节松弛(GJL)以及两种移植物(自体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疗效的影响。将接受ACL重建术的138例患者随访24~36个月,根据Beighton评分标准以及所用移植物类型将接受ACL重建术的138例患者分为4个研究组... 研究广泛性关节松弛(GJL)以及两种移植物(自体腘绳肌腱和同种异体肌腱)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疗效的影响。将接受ACL重建术的138例患者随访24~36个月,根据Beighton评分标准以及所用移植物类型将接受ACL重建术的138例患者分为4个研究组。术前、术后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评估内容包括KT-2000检查,IKDC主观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后2~3年随访结果显示,在GJL患者中,接受自体腘绳肌腱移植的疗效较接受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的差,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无论选用何种移植物,GJL患者的疗效较非GJL患者差。建议合并GJL的ACL损伤患者使用同种异体肌腱作为移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广泛性关节松弛 自体肌腱 同种异体肌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