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宏志 杨蒙 +4 位作者 魏伟 李晓 冯建科 白永强 张庆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就诊的72例电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根据电烧伤创面深度分为A、B组,A组给予富血小板血浆外敷,B组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按烧伤创面情况分为a...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就诊的72例电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根据电烧伤创面深度分为A、B组,A组给予富血小板血浆外敷,B组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按烧伤创面情况分为a、b组,a组覆盖生物皮治疗,b组行断层皮片移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率(83.33%)高于对照组(5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愈合时间少于a、b组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瘢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瘢痕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周,观察组患者血液灌流值高于对照组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 电烧伤 残余创面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皮质类固醇、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梓力 沈民仁 吴松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1-1278,共8页
目的:原发性冻结肩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肩关节疾病,关节腔注射是治疗该疾病的常见方式。本研究旨在探究和比较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CS)、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 目的:原发性冻结肩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肩关节疾病,关节腔注射是治疗该疾病的常见方式。本研究旨在探究和比较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CS)、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原发性冻结肩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确诊为原发性冻结肩并在B超引导下进行盂肱关节单次注射SH、CS或PRP的117例患者,分为SH组、CS组和PRP组。收集治疗前和治疗1、3、6个月时患者的患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活动范围、Constant评分和上肢功能障碍(Disabilities of Arm,Shoulder,and Hand,DASH)评分等临床资料,比较这3种关节腔注射治疗方法对原发性冻结肩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SH组、CS组、PRP组在治疗6个月时均能改善肩关节VAS疼痛评分、活动范围、Constant评分和DASH评分(均P<0.05)。与SH组和PRP组相比,CS组在治疗1个月时的VAS疼痛评分、活动范围、Constant评分和DASH评分均更好(均P<0.05),而PRP组在治疗6个月时的VAS疼痛评分、Constant评分和DASH评分均优于SH组和CS组(均P<0.05)。结论:B超引导下盂肱关节单次注射SH、CS或PRP均能明显改善原发性冻结肩患者的疼痛程度、活动范围及关节功能。这3种注射治疗方法中,CS可能有更好的早期疗效,而PRP的长期疗效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 皮质类固醇 自体血小板血浆 原发性冻结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贫血小板血浆联合浓缩生长因子在年轻恒牙牙外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霍娇汝 钟月月 拓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4-489,共6页
目的:探讨自体贫血小板血浆(PPP)联合浓缩生长因子(CGF)在年轻恒牙牙外伤所致慢性根尖周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3年9月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收治的80例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患儿,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随机... 目的:探讨自体贫血小板血浆(PPP)联合浓缩生长因子(CGF)在年轻恒牙牙外伤所致慢性根尖周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3年9月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收治的80例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患儿,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B、C 3组。A组使用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B组使用CGF,C组使用CGF联合PPP治疗,治疗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价。结果:末次随访时,CGF+PPP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iRoot BP Plus组的52.00%和CGF组的59.26%(P<0.05)。牙根发育方面,CGF+PPP组治疗后根管长度和根管壁厚度增加更为明显(P<0.05)。根尖周病变体积减小方面,CGF+PPP组病变体积减小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患牙恢复情况比较,CGF+PPP组牙髓活力正常和牙体色泽正常的比例显著高于iRoot BP Plus组(P<0.05)。结论:自体贫血小板血浆联合浓缩生长因子在年轻恒牙牙外伤所致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中,相较于单独使用iRoot BP Plus或CGF,能更有效地促进牙根发育和病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牙外伤 慢性根尖周炎 自体血小板血浆 血小板纤维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敏 张飞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腰痛类型,约39%的慢性腰痛是由于椎间盘病变引起的。DLBP有着长期、持续、反复的特点,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对社会也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既往临床上DLBP的治疗方...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腰痛类型,约39%的慢性腰痛是由于椎间盘病变引起的。DLBP有着长期、持续、反复的特点,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对社会也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既往临床上DLBP的治疗方法只能简单缓解疼痛症状并不能治疗椎间盘破裂。近年来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体外细胞及动物研究表明其有显著的促椎间盘再生作用。本文以自体PRP在DLBP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进一步增强对于DLBP致病机制的认识,并结合自体PRP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以此为临床DLBP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自体血小板血浆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通过Notch1调节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 被引量:2
5
作者 沈灵杰 秦超 刘合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6,209,共7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骨折组、模型组、PRP组、DAPT组(Notch通路抑制剂DAPT)、PRP+DAPT组,每组12只。正常...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骨折组、模型组、PRP组、DAPT组(Notch通路抑制剂DAPT)、PRP+DAPT组,每组12只。正常骨折组用右侧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建立骨折模型,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维甲酸(70 mg/kg)灌胃+右侧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建立OP性骨折模型。PRP组制备自体PRP凝胶溶液,注射至骨折断端之间,DAPT组经尾静脉注射Notch通路抑制剂DAPT,PRP+DAPT组给予PRP的同时,尾静脉注射DAPT。各组给药6周后,用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显微CT(Micro-CT)法检测股骨骨密度、骨体积/总体积、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骨钙素(OCN)、骨性碱性磷酸酶(BAP)、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水平;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分别检测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数目;免疫组化法检测骨痂组织中Notch1阳性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痂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骨折组大鼠相比,OP性骨折模型大鼠骨痂形成较少,骨折愈合延迟,血清中成骨活性细胞因子分泌减少,骨体积、骨痂密度、骨小梁数量及厚度均减少,成骨细胞数目形成较少,破骨细胞数目形成较多,Notch1及其介导的BMP、OPG促成骨形成蛋白被抑制,破骨形成相关蛋白RANKL活性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PRP组可促进骨痂形成及骨愈合、促进成骨形成相关因子表达、激活Notch1,并使其介导的成骨形成途径激活、破骨形成途径减弱(P<0.05)。DAPT可阻断PRP的上述作用。结论自体PRP促进OP性骨折大鼠骨量增加及骨折愈合的作用,可能与促进Notch1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小板血浆 骨质疏松症 骨折 Notch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敏感型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角膜碱烧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彭小维 杨洋 +1 位作者 于春红 殷小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4-317,共4页
目的观察温度敏感型富小板血浆凝胶治疗角膜碱烧伤的效果。方法通过制作兔角膜碱烧伤模型,抽取实验动物自体血,离心获得富血小板血浆,以泊洛沙姆407为基质配制成温度敏感型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然后将实验兔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 目的观察温度敏感型富小板血浆凝胶治疗角膜碱烧伤的效果。方法通过制作兔角膜碱烧伤模型,抽取实验动物自体血,离心获得富血小板血浆,以泊洛沙姆407为基质配制成温度敏感型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然后将实验兔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凝胶空白基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和温度敏感型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滴眼。采用裂隙灯观察各组模型眼经过治疗后的角膜炎症反应和角膜溃疡,分别对实验眼的角膜炎症和角膜溃疡进行评分,HE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实验最终获得的温度敏感型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经泪液稀释后的胶凝温度为34℃,接近眼表平均温度,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1016.54×109L-1,p H值为7.0,眼部刺激试验无不良反应。模型眼给药治疗14 d后,裂隙灯下见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凝胶空白基质组角膜混浊、水肿,上皮缺损,溃疡明显,角膜炎症和角膜溃疡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组和温度敏感型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组角膜上皮完整,角膜基质仍水肿、混浊,周边角膜清亮,透过角膜可见部分虹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两组角膜炎症和角膜溃疡评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而温度敏感型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组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组相比,角膜透明性好转,且新生血管少,两者角膜炎症和角膜溃疡评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HE染色病理学检查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凝胶空白基质组角膜处于炎症和溃疡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组角膜处于修复中期,温度敏感型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组角膜处于修复后期。结论温度敏感型富血小板血浆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眼用凝胶制剂,其角膜修复作用明显优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眼用原位 血小板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血小板血浆凝胶复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构建可注射组织工程髓核 被引量:8
7
作者 马健 李放 +3 位作者 任大江 吴坤 万中元 李进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以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凝胶复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构建可注射组织工程髓核的可行性。方法:将体外扩增的第3代兔ADSCs经流式细胞仪鉴定后接种至自体PRP凝胶中,体外立体培养2周、4周、8周时分别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 目的:探讨以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凝胶复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构建可注射组织工程髓核的可行性。方法:将体外扩增的第3代兔ADSCs经流式细胞仪鉴定后接种至自体PRP凝胶中,体外立体培养2周、4周、8周时分别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5-溴-2-脱氧尿嘧啶(BrdU)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在PRP凝胶中的分布及存活情况;分光光度法检测PRP凝胶-细胞复合体中糖胺聚糖(GAG)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蛋白多糖(Aggrecan)、Ⅱ型胶原(CollagenⅡ)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体外扩增的第3代细胞CD90阳性率为95.2%,CD45阳性率为0.9%。培养2、4、8周时PRP凝胶细胞复合体均为表面光滑的凝胶状,弹性较好;番红O染色2周时细胞外基质几乎不着色,4周时可见细胞周围呈粉色的弱阳性染色,8周时多数细胞周围呈红色阳性染色。HE染色和扫描电镜各时间点均可见细胞均匀分布于网络状支架内;BrdU免疫荧光法显示细胞在支架中生存状态良好,培养4周时阳性细胞数较培养2周时明显增多(P<0.05),8周时较4周时明显增多(P<0.05)。培养4周时GAG含量较培养2周时明显增高(P<0.05),8周时较4周时明显增高(P<0.05);培养4周时与培养2周时比较3个目的基因mRNA表达量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8周时与4周时比较亦明显增高(P<0.05)。结论:以兔自体PRP凝胶与ADSCs构建的复合体在体外培养时细胞可以向类髓核样细胞分化,用此方法构建可注射组织工程髓核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髓核 血小板血浆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6
8
作者 周丽华 陈清华 +2 位作者 陈宗存 王毅 符茂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6期131-134,共4页
目的分析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7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 目的分析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7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APG联合VSD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V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溃疡愈合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1天、治疗12天和24天后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天和24天后,两组患者肉芽组织中VEGF和bF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1天(P<0.05);治疗24天后,两组患者肉芽组织中VEGF和bFG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12天后(P<0.05)。治疗12天和24天后,观察组患者肉芽组织中VEGF和bFGF水平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APG联合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肉芽组织中血管生成,缩短溃疡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自体血小板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血小板血浆凝胶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8
9
作者 马健 李放 +1 位作者 任大江 叶超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观察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凝胶的超微结构。方法采用二次离心法制备PRP,分别计数全血和PRP血小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全血和PRP凝胶中转移生长因子(TGF)-β1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AB的浓度;同时,对PRP凝胶行大体观察、HE染... 目的观察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凝胶的超微结构。方法采用二次离心法制备PRP,分别计数全血和PRP血小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全血和PRP凝胶中转移生长因子(TGF)-β1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AB的浓度;同时,对PRP凝胶行大体观察、HE染色、透射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PRP中的血小板浓度达到全血的4.58倍;PRP凝胶中含有高浓度的TGF-β1、PDGF-AB;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均显示PRP凝胶主要由大量纤维蛋白网和血小板构成。结论 PRP可能是构建可注射组织工程髓核的理想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血浆 生长因子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 组织工程 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引流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0
作者 谢娟 丁浩 +2 位作者 曹东升 方颖 吕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8-481,共4页
观察闭式引流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按照随机分组法将60例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富血小板凝胶(APG)联合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对照组仅采用VSD治疗。比较两组DFU的治愈率和愈合时间,比较3... 观察闭式引流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按照随机分组法将60例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富血小板凝胶(APG)联合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对照组仅采用VSD治疗。比较两组DFU的治愈率和愈合时间,比较3周末及6周末DFU的组织学标本。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DFU的愈合率及时间、创面细菌转阴时间明显优于封闭负压引流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小板 封闭负压引流 糖尿病足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敏感的水凝胶与富血小板血浆复合体对大鼠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愈合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岳 傅世铨 +1 位作者 黎广平 冯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72-1075,1111,共5页
目的:探讨温度敏感的水凝胶与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大鼠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部分损伤的愈合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按照既往文献报道的方法制备PRP,将其与温度敏感的水凝胶——单甲氧基聚乙... 目的:探讨温度敏感的水凝胶与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大鼠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部分损伤的愈合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按照既往文献报道的方法制备PRP,将其与温度敏感的水凝胶——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乙醇酸嵌段共聚物(m PEG-PLGA)在特定条件下混合,制备成复合体。共采用110只12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右侧膝关节,其中10只作为完整对照组(n=10,ACL无损伤),其余100只随机分为2组:损伤对照组(n=60,ACL部分损伤后用生理盐水处理损伤部位)、实验组(n=40,ACL部分损伤后将m PEG-PLGA-PRP复合体注射于损伤部位)。共观察三个时间点:手术后即刻、术后2周和术后6周。观察并比较组间与组内的组织学与生物力学变化。结果:组织学结果表明,实验组术后6周组织学观察可见ACL损伤已出现部分愈合,炎性细胞减少,出现新生纤维组织,但走行与正常ACL组织仍有差异,可见新生血管形成。韧带成熟度评分,实验组显著高于损伤对照组(20.6±4.9 vs 4.7±1.0,P<0.01)。生物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术后6周拉断强度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52.7±11.2 vs 30.3±8.8,P<0.05)。结论:在大鼠模型下采用m PEG-PLGA-PRP复合体治疗ACL部分损伤,术后6周在组织学与生物力学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但是尚未恢复到损伤前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部分损伤 血小板血浆 组织学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药处置架在糖尿病足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莉 付阿丹 +5 位作者 熊莺 易兰 杨静 尹业莉 何珊 刘淑芬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换药处置架在糖尿病足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血小板凝胶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时采用枕头等软垫使足部抬起或平行放置于床沿处,以充... 目的探讨换药处置架在糖尿病足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血小板凝胶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时采用枕头等软垫使足部抬起或平行放置于床沿处,以充分暴露伤口区域;观察组设计制作换药处置架用于治疗。结果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换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换药处置架操作简便、安全,适用于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中的伤口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 自体血小板 换药 处置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臀部巨大压疮1例的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敏 袁丽 贾丹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9期72-73,共2页
对1例臀部巨大压疮患者在彻底清创,控制血糖,控制感染的基础上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PG)治疗。结果窦道愈合,疮面完全被健康肉芽组织覆盖,再行疮面植皮术,疮面完全愈合出院。提示有效的心理护理,疮面彻底清创,PG制备时严格无菌操作,确... 对1例臀部巨大压疮患者在彻底清创,控制血糖,控制感染的基础上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PG)治疗。结果窦道愈合,疮面完全被健康肉芽组织覆盖,再行疮面植皮术,疮面完全愈合出院。提示有效的心理护理,疮面彻底清创,PG制备时严格无菌操作,确保按准确比例混合PG与溶媒,治疗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疮面肉芽生长情况,可促进巨大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压疮 血小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9
14
作者 刘贯英 邓晓龙 +3 位作者 孙玥 王敏哲 高静 苟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4-267,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在糖尿病足溃疡修复中的有效性。方法纳入6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Wagner分级2级~3级),随机分为APG治疗组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照组(传统对照组)... 目的初步评价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APG)在糖尿病足溃疡修复中的有效性。方法纳入6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Wagner分级2级~3级),随机分为APG治疗组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对照组(传统对照组)。观察8周,从样本整体溃疡、表浅溃疡、窦道溃疡、Wagner 2级、Wagner 3级共5个层次,比较两组的创面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APG治疗组与传统对照组患者从样本整体溃疡、表浅溃疡、窦道溃疡、Wagner 2级和Wagner 3级的5个层次比较,两组间的治愈率在样本整体溃疡(93.33%vs.63.33%,P=0.005)、窦道溃疡(84.62%vs.36.36%,P=0.033)、Wagner 3级(81.82%vs.30%,P=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表浅溃疡(100%vs.78.95%,P=0.106)和Wagner 2级(100%vs.80%,P=0.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各层次的溃疡整体愈合中位数时间为31dvs.41.5d,23dvs.32d,32dvs.56d,25dvs.32d,38dvs.5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G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溃疡的治愈率,并缩短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小板 糖尿病足 溃疡 治疗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敏 袁丽 +1 位作者 冉兴无 袁南兵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1期2854-2855,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护理。[方法]纳入符合要求的糖尿病皮肤溃疡病人13例,将APG注射至溃疡表面或窦道内,注射前后每周测量溃疡面积或窦道体积直至愈合或第12周末。[结果]溃疡愈合率69.2%,显效率7.7%,...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PG)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护理。[方法]纳入符合要求的糖尿病皮肤溃疡病人13例,将APG注射至溃疡表面或窦道内,注射前后每周测量溃疡面积或窦道体积直至愈合或第12周末。[结果]溃疡愈合率69.2%,显效率7.7%,无效者中1例足底窦道有骨髓炎,另1例为左髋部压疮。[结论]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过程中应注重心理护理、彻底清创、严格无菌操作、病情观察、营养支持和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小板 糖尿病 皮肤溃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矿牙本质基质—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构建牙周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侯宗鹏 郭良微 +1 位作者 周晋 孙金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84-1187,共4页
目的:评价自制脱矿牙本质基质(DDM)对富血小板血浆(PRP)作为生长因子缓释系统的影响。方法:二次离心法制备PRP凝胶,分为3组:A:PRP/DDM,B:PRP,C:全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2周内单位体积各组凝胶释放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目的:评价自制脱矿牙本质基质(DDM)对富血小板血浆(PRP)作为生长因子缓释系统的影响。方法:二次离心法制备PRP凝胶,分为3组:A:PRP/DDM,B:PRP,C:全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2周内单位体积各组凝胶释放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PRP/DDM凝胶的空间结构。将DDM植入SD大鼠股部肌肉陷窝内,1、3周后取材行组织学切片,观察有无毒性反应。结果:PRP/DDM凝胶较其两组持续释放PDGF和TGF-β的时间较长,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经扫描电镜下观察及组织切片评估PRP与DDM结合紧密、有序;DDM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DDM与PRP结合能够更好的促进生长因子的缓慢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矿牙本质基质 血小板血浆 生长因子 缓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人工真皮/自体超薄皮片治疗难愈性创面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磊 蔡玉辉 +2 位作者 胡克苏 朱兴华 张逸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01-1504,共4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人工真皮/自体超薄皮片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2019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年龄18~70周岁难愈性创面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人工真皮+...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人工真皮/自体超薄皮片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2019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年龄18~70周岁难愈性创面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人工真皮+自体超薄皮片)及观察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人工真皮+自体超薄皮片),每组1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在全身状况稳定的情况下对难愈性创面进行彻底清创、止血,观察组行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人工真皮支架移植覆盖清创后的肌腱、骨骼外露创面,对照组仅行人工真皮支架移植。2周后行自体超薄皮片移植手术,术后定期换药直至创面愈合。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后1个月、3个月创面温哥华瘢痕评分(Vancouver scar scale,VSS)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11.50±0.58)d]相比对照组[术后(13.25±0.58)d]缩短(P<0.05)。创面愈合后1个月,观察组相比对照组VSS评分明显降低[(5.33±0.33)分vs.(7.75±0.48)分,P<0.01];创愈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V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3±0.37)分vs.(4.58±0.29)分,P<0.01]。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人工真皮/自体超薄皮片治疗难愈性创面能促进创面愈合、减少色素及瘢痕形成、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愈性创面 血小板血浆 人工真皮 自体超薄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回输在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韩宇 徐红党 +5 位作者 高传玉 范太兵 彭帮田 程兆云 梁凯 赵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分离回输在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连续入选2013-01至2015-10期间择期手术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59例,平均年龄(50±6)岁,平均体重(80±12)kg。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 目的:探讨术前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分离回输在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连续入选2013-01至2015-10期间择期手术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59例,平均年龄(50±6)岁,平均体重(80±12)kg。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n=31)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回输组(回输组,n=28)。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心肺转流(CPB)开始前、CPB结束前、术后1 h、24 h、48 h测定血红蛋白(Hb)水平、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记录术中和术后48 h异体输血情况和术后48 h引流量。记录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回输组PRP分离处理的全血容量(1269±197)ml,PRP容量(753±78)ml,PRP分离时间(35±9)min,分离血小板数量占全身总数的(22±3)%。与传统组比较,回输组血红蛋白水平CPB开始前明显降低[(131.0±15.0)g/L vs(101.0±10.0)g/L,P〈0.05],血小板计数在CPB结束前明显减少[(115.0±51.0)×10~9/L vs(83.0±23.0)×10~9/L,P〈0.05],在术后1 h、24 h、48 h明显增加[(103.0±25.0)×10~9/L vs(151.0±27.0)×10~9/L、(105.0±25.0)×10~9/L vs(147.0±39.0)×10~9/L、(101.0±26.0)×10~9/L vs(149.0±35.0)×10~9/L,P均〈0.05],PT和APTT在术后1 h、24h明显缩短[(17.6±2.1)s vs(14.1±1.1)s、(17.6±2.7)s vs(13.5±0.8)s,P均〈0.05]。回输组术中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输入量和术后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输入量及术后48 h引流量显著少于传统组(P〈0.05)。与传统组比较,回输组术后急性肺损伤明显减少(32.1%vs19.4%,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69.1±5.9)h vs(43.1±1.5)h、(8.1±2.8)d vs(5.3±1.1)d,P〈0.05]。结论:术前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回输能显著减少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出血量和异体输血量,具有明显的血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自体血小板血浆 心肺转流 血液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凝胶在难愈性皮肤溃疡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红梅 梁自文 +6 位作者 施宗平 方勇飞 喻荷莲 王泽蓉 张红 刁荣华 蒋天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944-1948,共5页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富血小板凝胶(allogeneic rich platelet gel,APG)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按照难愈性皮肤溃疡的诊断标准,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51例患者入组。实验前通过计算...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富血小板凝胶(allogeneic rich platelet gel,APG)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按照难愈性皮肤溃疡的诊断标准,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51例患者入组。实验前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表,按入组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做细菌培养+药敏实验,并根据其结果给予抗感染治疗和局部溃疡面标准处理。试验组将同种异体APG外敷溃疡面或注射入窦道,再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并用3M医用透明敷贴封闭创面,外用纱布敷料包扎;对照组患者选用新型敷料(速愈乐)治疗溃疡面,外用纱布敷料包扎。以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窦道愈合率、愈合时间及安全性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26例患者溃疡愈合率为77%(20/26),总有效率为100%(26/26),窦道愈合率为100%(4/4),愈合时间为18~42 d,平均30.5 d。对照组25例患者溃疡愈合率为52%(13/25),总有效率为68%(17/25),窦道愈合率为20%(1/5),愈合时间为21~58 d,平均38.5 d。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输血前ICT(HBV、HCV、HIV、梅毒),T细胞亚群计数(CD4、CD8、CD4/CD8的比值)及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患者均无不适。结论同种异体APG用于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溃疡 血小板 同种异体 难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与射频热凝治疗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建波 陈金生 +2 位作者 宫庆娟 林楚妍 万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15-521,共7页
目的:比较椎间盘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与射频热凝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67例盘源性腰痛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PRP组)37例和对照组(RFT组)30例,其中PRP组接受椎间盘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RFT组接受... 目的:比较椎间盘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与射频热凝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67例盘源性腰痛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PRP组)37例和对照组(RFT组)30例,其中PRP组接受椎间盘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RFT组接受射频热凝术治疗。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3周及1年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脊柱功能评定指数(functional rating index,FRI)评分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hort-form 36 ite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比较两组在上述指标、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的FRI评分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年,PRP组VAS评分及SF-36评分较RFT组有显著降低(P<0.05),且PRP组有效率明显高于RFT组(P<0.05)。结论:椎间盘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较射频热凝术对治疗盘源性腰痛具有更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血浆 射频热 椎间盘退变 盘源性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