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明质酸钠、皮质类固醇、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梓力 沈民仁 吴松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1-1278,共8页
目的:原发性冻结肩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肩关节疾病,关节腔注射是治疗该疾病的常见方式。本研究旨在探究和比较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CS)、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 目的:原发性冻结肩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肩关节疾病,关节腔注射是治疗该疾病的常见方式。本研究旨在探究和比较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SH)、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CS)、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原发性冻结肩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确诊为原发性冻结肩并在B超引导下进行盂肱关节单次注射SH、CS或PRP的117例患者,分为SH组、CS组和PRP组。收集治疗前和治疗1、3、6个月时患者的患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活动范围、Constant评分和上肢功能障碍(Disabilities of Arm,Shoulder,and Hand,DASH)评分等临床资料,比较这3种关节腔注射治疗方法对原发性冻结肩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SH组、CS组、PRP组在治疗6个月时均能改善肩关节VAS疼痛评分、活动范围、Constant评分和DASH评分(均P<0.05)。与SH组和PRP组相比,CS组在治疗1个月时的VAS疼痛评分、活动范围、Constant评分和DASH评分均更好(均P<0.05),而PRP组在治疗6个月时的VAS疼痛评分、Constant评分和DASH评分均优于SH组和CS组(均P<0.05)。结论:B超引导下盂肱关节单次注射SH、CS或PRP均能明显改善原发性冻结肩患者的疼痛程度、活动范围及关节功能。这3种注射治疗方法中,CS可能有更好的早期疗效,而PRP的长期疗效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 皮质类固醇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原发性冻结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敏 张飞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腰痛类型,约39%的慢性腰痛是由于椎间盘病变引起的。DLBP有着长期、持续、反复的特点,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对社会也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既往临床上DLBP的治疗方...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腰痛类型,约39%的慢性腰痛是由于椎间盘病变引起的。DLBP有着长期、持续、反复的特点,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对社会也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既往临床上DLBP的治疗方法只能简单缓解疼痛症状并不能治疗椎间盘破裂。近年来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体外细胞及动物研究表明其有显著的促椎间盘再生作用。本文以自体PRP在DLBP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进一步增强对于DLBP致病机制的认识,并结合自体PRP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以此为临床DLBP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通过Notch1调节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 被引量:5
3
作者 沈灵杰 秦超 刘合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6,209,共7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骨折组、模型组、PRP组、DAPT组(Notch通路抑制剂DAPT)、PRP+DAPT组,每组12只。正常...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骨折组、模型组、PRP组、DAPT组(Notch通路抑制剂DAPT)、PRP+DAPT组,每组12只。正常骨折组用右侧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建立骨折模型,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维甲酸(70 mg/kg)灌胃+右侧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建立OP性骨折模型。PRP组制备自体PRP凝胶溶液,注射至骨折断端之间,DAPT组经尾静脉注射Notch通路抑制剂DAPT,PRP+DAPT组给予PRP的同时,尾静脉注射DAPT。各组给药6周后,用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显微CT(Micro-CT)法检测股骨骨密度、骨体积/总体积、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骨钙素(OCN)、骨性碱性磷酸酶(BAP)、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水平;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分别检测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数目;免疫组化法检测骨痂组织中Notch1阳性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痂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骨折组大鼠相比,OP性骨折模型大鼠骨痂形成较少,骨折愈合延迟,血清中成骨活性细胞因子分泌减少,骨体积、骨痂密度、骨小梁数量及厚度均减少,成骨细胞数目形成较少,破骨细胞数目形成较多,Notch1及其介导的BMP、OPG促成骨形成蛋白被抑制,破骨形成相关蛋白RANKL活性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PRP组可促进骨痂形成及骨愈合、促进成骨形成相关因子表达、激活Notch1,并使其介导的成骨形成途径激活、破骨形成途径减弱(P<0.05)。DAPT可阻断PRP的上述作用。结论自体PRP促进OP性骨折大鼠骨量增加及骨折愈合的作用,可能与促进Notch1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骨质疏松症 骨折 Notch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回输在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韩宇 徐红党 +5 位作者 高传玉 范太兵 彭帮田 程兆云 梁凯 赵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分离回输在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连续入选2013-01至2015-10期间择期手术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59例,平均年龄(50±6)岁,平均体重(80±12)kg。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 目的:探讨术前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分离回输在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连续入选2013-01至2015-10期间择期手术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59例,平均年龄(50±6)岁,平均体重(80±12)kg。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n=31)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回输组(回输组,n=28)。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心肺转流(CPB)开始前、CPB结束前、术后1 h、24 h、48 h测定血红蛋白(Hb)水平、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记录术中和术后48 h异体输血情况和术后48 h引流量。记录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回输组PRP分离处理的全血容量(1269±197)ml,PRP容量(753±78)ml,PRP分离时间(35±9)min,分离血小板数量占全身总数的(22±3)%。与传统组比较,回输组血红蛋白水平CPB开始前明显降低[(131.0±15.0)g/L vs(101.0±10.0)g/L,P〈0.05],血小板计数在CPB结束前明显减少[(115.0±51.0)×10~9/L vs(83.0±23.0)×10~9/L,P〈0.05],在术后1 h、24 h、48 h明显增加[(103.0±25.0)×10~9/L vs(151.0±27.0)×10~9/L、(105.0±25.0)×10~9/L vs(147.0±39.0)×10~9/L、(101.0±26.0)×10~9/L vs(149.0±35.0)×10~9/L,P均〈0.05],PT和APTT在术后1 h、24h明显缩短[(17.6±2.1)s vs(14.1±1.1)s、(17.6±2.7)s vs(13.5±0.8)s,P均〈0.05]。回输组术中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输入量和术后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输入量及术后48 h引流量显著少于传统组(P〈0.05)。与传统组比较,回输组术后急性肺损伤明显减少(32.1%vs19.4%,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69.1±5.9)h vs(43.1±1.5)h、(8.1±2.8)d vs(5.3±1.1)d,P〈0.05]。结论:术前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回输能显著减少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出血量和异体输血量,具有明显的血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心肺转流 血液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宏志 杨蒙 +4 位作者 魏伟 李晓 冯建科 白永强 张庆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就诊的72例电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根据电烧伤创面深度分为A、B组,A组给予富血小板血浆外敷,B组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按烧伤创面情况分为a...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就诊的72例电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根据电烧伤创面深度分为A、B组,A组给予富血小板血浆外敷,B组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按烧伤创面情况分为a、b组,a组覆盖生物皮治疗,b组行断层皮片移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率(83.33%)高于对照组(5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愈合时间少于a、b组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瘢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瘢痕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周,观察组患者血液灌流值高于对照组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 电烧伤 残余创面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促进狗骨髓基质细胞增殖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兴文 刘宏伟 +1 位作者 张秀白 李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3-784,共2页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增殖 牙周组织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输血和短期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田文智 耳建旭 +1 位作者 韩建阁 陈庆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74-978,共5页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autologous platelet-rich plasma,aPRP)对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下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输血量和术后短期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autologous platelet-rich plasma,aPRP)对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下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输血量和术后短期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83例,男60例,女23例,年龄24~81岁,BMI 19.0~41.9kg/m2,ASAⅣ级。根据是否制备aPRP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48)。两组患者于麻醉诱导插管后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三腔中心静脉导管和Swan-Ganz导管外鞘。随后,观察组于手术开始前完成aPRP制备,对照组开始手术。记录麻醉、手术、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主动脉阻断和DCHA时间。记录血栓弹力图反应时间(R)、α角和最大振幅(MA);记录术中出血量和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和血小板用量;记录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留观时间、30d内严重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需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的急性肾功能不全、二次插管或气管切开、胸骨后感染或胸骨愈合不良、开胸止血)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CPB、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DCHA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EGα角和MA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红细胞、血浆和冷沉淀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留观时间、术后30d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DCHA下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aPRP可减少术中红细胞、血浆和冷沉淀的用量,但对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术后30d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深低温停循环 A型主动脉夹层 输血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沈启明 丁宇 +4 位作者 钟毓贤 刘倩 卢正操 杜薇 乔晋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康复科医学门诊收治的跟痛症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予以针刀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康复科医学门诊收治的跟痛症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予以针刀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对照组予以针刀治疗,治疗1次/周,连续治疗2次。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功能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足的疼痛和功能进行评估,并计算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治疗前后组内比较VAS评分明显下降(P <0. 05); AOFAS后足功能评分显著上升,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6个月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刀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跟痛症,与单纯使用针刀治疗比较,具有缓解疼痛彻底、疗效持久、不易复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痛症 骨痹 针刀治疗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 联合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功能评分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邓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n=25)、乙组(n=25)、丙组(n=25)、丁组(n=25),均实施自...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n=25)、乙组(n=25)、丙组(n=25)、丁组(n=25),均实施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甲组浓度是(900~1200)×10^(9)/L,乙组浓度是(1200~1500)×10^(9)/L,丙组浓度是(1500~1800)×10^(9)/L,丁组浓度是(1800~2100)×10^(9)/L,记录治疗效果、伤口体积、覆盖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愈合时间,并比较4组间有无差异。结果4组患者伤口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者治疗后伤口体积低于甲组、乙组、丁组(P<0.05),治疗4周伤口覆盖率高于甲组、乙组、丁组(P<0.05)。结论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采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时,最佳浓度是(1500~1800)×10^(9)/L,浓度增加将抑制治疗效果,且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慢性难愈性创面 不同浓度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不良反应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制备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的质量及安全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娜丽 王世春 +5 位作者 易中梅 张彬 刘奇 李素梅 范娅涵 姚春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1-575,共5页
目的比较血袋法与单采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的质量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自体PRP采集的患者66例,根据制备方式分为血袋组和单采组,其中血袋组30例制... 目的比较血袋法与单采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的质量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自体PRP采集的患者66例,根据制备方式分为血袋组和单采组,其中血袋组30例制备47次,单采组36例制备36次。比较2组PRP产品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产品倍数。收集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的记录,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单采组制备时间、产品容量、产品浓度及产品倍数均优于血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混入量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袋制备组少于单采制备组;白细胞混入量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单采组PRP产品血小板浓度高于血袋组且用时更短,推荐单采制备为首选,血袋制备为备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袋法 单采法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血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出血和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刘曼曼 熊万霞 丁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076-3081,共6页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autologous platelet rich plasma,aPRP)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出血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9月至2023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根据患...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autologous platelet rich plasma,aPRP)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出血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9月至2023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是否行aPRP采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未行PRP采集),B组为研究组(PRP采集组)。主要观察终点指标为手术当天(D0)、术后第1天(D1)、术后第2天(D2)的心包纵膈引流量;次要观察终点指标为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心包纵膈引流管留置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术后的凝血功能。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平衡术前基线,匹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BMI、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血小板(platelet count,PLT)、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ASA分级、NYHA分级、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术前合并症,对匹配后的数据分析PRP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出血和预后的影响。结果在倾向性得分匹配后,与A组相比,B组患者D2引流量[(132.42±84.11)vs.(218.39±160.39),P=0.01]明显减少;B组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88±0.99)vs.(2.78±2.47),P=0.015]、ICU停留时间[(3.07±2.01)vs.(4.97±6.26),P=0.006]和心包纵膈引流管留置时间[(5.72±1.85)vs.(9.23±5.05),P=0.01]显著缩短,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8.3%(5/60)vs.23%(14/60),P=0.024];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和术后D0、D1、D2的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P可减少术后第2天心包纵隔引流量,并缩短术后机械通气、ICU停留、心包纵膈引流管留置时间,降低术后总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心脏瓣膜手术 倾向性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微针射频联合PRP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评估
12
作者 李小燕 郭伟 +3 位作者 孙波 李琛 聂磊 许静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8-342,共5页
凹陷性瘢痕是痤疮常见并发症,与炎症反应、处理不当、伤口愈合以及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皮下分离术、磨削术、组织填充、激光术、化学焕肤术及微针等都能用于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治疗[1-2]。剥脱性CO_(2)点阵激光是面部... 凹陷性瘢痕是痤疮常见并发症,与炎症反应、处理不当、伤口愈合以及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皮下分离术、磨削术、组织填充、激光术、化学焕肤术及微针等都能用于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治疗[1-2]。剥脱性CO_(2)点阵激光是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最有效的方法,治疗时疼痛、术后皮肤损伤大、感染风险高、红斑持续、色素沉着及愈合时间长[1],限制了其广泛使用,尤其在有色皮肤人群中[1-3]。因此,寻找创伤小、疗效好及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我科开展了黄金微针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与滚轮微针联合PRP和单用滚轮微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比较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微针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痤疮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