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宋代士大夫的入世精神 被引量:7
1
作者 郭学信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7-110,共4页
宋朝重用文士的国策和内忧外患的国势,大大强化了士大夫自任以天下之重的入世精神,使其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前所未有的张扬。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忠于国家社稷、事君不以私的忠之观... 宋朝重用文士的国策和内忧外患的国势,大大强化了士大夫自任以天下之重的入世精神,使其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前所未有的张扬。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忠于国家社稷、事君不以私的忠之观念,先忧后乐的忧患意识,以及关心民生、为民请命的民本思想,已突破了历史上大多数士大夫以忠于君主、捍卫一家一姓利益为宗旨的局限,而表现出对国家民族利益和广大民众忧乐的终极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士大夫 人世精神 自任以天下之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十力语要》看熊十力哲学的存在感受与学术性格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12-17,共6页
一九三三年,陈寅恪先生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写下一段话: 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祗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这是陈... 一九三三年,陈寅恪先生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写下一段话: 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祗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这是陈先生对于中国学术思想史的一个精辟、深刻的大判断。其要义有三:(一)明确点出以宋明理学为中心的学术思想,是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学术思想发展的一个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十力 《十力语要》 存在感 哲学 学术性 熊氏 习心 熊先生 自任以天下之重 历史文化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