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木薯桂木薯11号自交分离群体表型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陆柳英 严华兵 +7 位作者 曾文丹 曹升 程冬 肖亮 施平丽 龙紫媛 李祥 尚小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4-1165,共12页
构建自交分离群体是木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食用木薯桂木薯11号品种自交分离群体的99份资源进行表型性状鉴定,利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等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筛选优异种... 构建自交分离群体是木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食用木薯桂木薯11号品种自交分离群体的99份资源进行表型性状鉴定,利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等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筛选优异种质。结果表明,食用木薯品种桂木薯11号自交分离群体的99份资源在43个性状指标上表现出差异。33个质量性状在不同类型上均有分布,各类型分布频率分布范围为1.01%~98.99%,其中不结实性的分布频率最高;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06~1.59,其中分叉级别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结实性最低。10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3.49%~62.30%,其中分叉高度变异系数最高,节间距最低;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8~2.09,其中裂叶长度最高,主茎分枝角度最低。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15个主成分,主茎内皮颜色、幼茎颜色、叶脉颜色、顶端叶颜色等27个表型性状可作为该自交分离群体鉴定的主要指标。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24对引物共扩增出148条条带,多态性比例达83.56%。桂木薯11号品种自交分离群体资源间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48~0.91,其中94号与亲本桂木薯11号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为0.78;143号最低,为0.59。本研究通过对桂木薯11号品种自交分离群体的鉴定评价,筛选出一批特异性种质和中间材料,丰富了我国木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食用型木薯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木薯11号 自交分离群体 表型鉴定 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对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的评价
2
作者 塔娜 赵卫国 +2 位作者 田洪云 张丽琼 贺心茹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7期21-24,37,共5页
为了评价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对油菜产量贡献关系,以油菜190份F_(2∶3)代分离群体自交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农艺性状表型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成熟期的单株种子产量和单株生物产量、分枝部位、一次分枝数、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 为了评价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对油菜产量贡献关系,以油菜190份F_(2∶3)代分离群体自交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农艺性状表型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成熟期的单株种子产量和单株生物产量、分枝部位、一次分枝数、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和株高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油菜F_(2∶3)代分离群体自交系的分枝部位、一次分枝数、主花序长度和主花序角果数偏向于母本WH20遗传,株高、单株生物量和单株种子产量性状偏向于父本WH01遗传;单株种子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38.23%),一次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小(6.93%)。单株种子产量与单株生物产量、分枝部位、一次分枝数、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和株高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单株生物产量相关系数最高(R=0.87);一次分枝数与分枝部位呈极显著负相关(R=-0.43);除了一次分枝数,株高与单株种子产量和单株生物产量、分枝部位、主花序长度和主花序角果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可将7个农艺性状归为株高因子、一次分枝因子和主花序角果数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9.59%,基本涵盖了油菜农艺性状的全部信息。在油菜品种选育和改良中可对3个主成分因子进行改良,以达到油菜品种选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F2∶3代分离群体自交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