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张亦群 韩璐 +3 位作者 孙锦华 朱大倩 孙艳艳 田宏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6-459,共4页
背景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NMS)最常见的病因为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本研究团队发现临床中部分NMS患儿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倾向。目的探讨NMS患儿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参考2... 背景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NMS)最常见的病因为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本研究团队发现临床中部分NMS患儿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倾向。目的探讨NMS患儿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参考201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CPCS)儿童青少年晕厥诊断与治疗指南,纳入2019年7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儿童晕厥多学科会诊诊断为VVS或POTS、年龄>9岁、且同意参与本研究的患儿为NMS组,纳入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年龄>9岁健康儿童为对照组。两组共同排除确诊呼吸、心血管、消化等系统疾病,或感染、传染性疾病的儿童。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估患儿的焦虑抑郁状态。分析NMS和焦虑抑郁的相关性。主要结局指标NMS和焦虑抑郁的相关系数。结果NMS组70例、对照组30例进入本文分析,NMS组VVS 45例,POTS 25例,男童34例,女童36例。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NMS组BM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性别构成比、年龄、身高、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MS组中VVS亚组与POTS亚组性别构成比、年龄、身高、体重、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MS组SSS、GAD-7和PHQ-9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评分正常的比例低于对照组。NMS组SSS评分异常45例(64.3%),其中轻、中、重度躯体化症状比例高于对照组;GAD-7评分异常36例(51.4%),其中轻和中度焦虑比例高于对照组;PHQ-9评分异常41例(59.6%),其中抑郁倾向和轻、中、重度抑郁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VS亚组和POTS亚组在3个量表总分和焦虑抑郁程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SS与GAD-7、PHQ-9相关性分别为0.792、0.859,GAD-7与PHQ-9相关性为0.794,P均<0.01。SSS、GAD-7和PHQ-9评分均与性别、年龄、BMI无关,与分组相关(β分别为-9.846、-2.915和-3.154,P均<0.05)。结论SSS与GAD-7、PHQ-9有助于评估NMS患儿的精神心理状态,NMS与焦虑抑郁密切相关,半数以上NMS患儿存在焦虑抑郁倾向或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以躯体化症状为主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 儿童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与心因性假性晕厥的临床特征及鉴别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蕾 李章勇 +2 位作者 梁敏 梁秋月 刘晓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55-760,共6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儿童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NMS)与心因性假性晕厥(PP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以晕厥为主诉,并排除心源性晕厥、境遇性晕厥、药源性晕厥及神经源性及代谢性疾病的短暂意识丧失患儿的临床特征,对比NMS与PPS临床特征的异同... 目的分析并比较儿童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NMS)与心因性假性晕厥(PP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以晕厥为主诉,并排除心源性晕厥、境遇性晕厥、药源性晕厥及神经源性及代谢性疾病的短暂意识丧失患儿的临床特征,对比NMS与PPS临床特征的异同。结果入选106例晕厥患儿中,NMS85例(80.2%)、PPS13例(12.3%)、诊断不明晕厥8例(7.5%)。PPS多以近期精神刺激因素为诱因,晕厥次数频繁,直立不耐受评分高,先兆较少,发作持续时间长。NMS常以持久站立、运动、体位改变为主要诱因,先兆多以头晕、视物模糊、消化道症状为主,持续时间短<5 min。结论 NMS是儿童晕厥最常见的原因,PPS是非晕厥型短暂意识丧失的重要原因,两者在临床特征上有相似点,应在诊断中予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意识丧失 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 心因晕厥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