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自主知识体系与自主教材体系双向赋能探究
- 1
-
-
作者
吕建晴
李超
-
机构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5年第9期79-84,共6页
-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教材化研究”(编号:DIA240379)。
-
文摘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自主教材体系建设共生共荣,存在强相关。从本体论看,两大体系以“知识”为关联纽带;从价值论看,两大体系的意识形态属性趋同;从功能论看,两大体系在育人目标上一致。一般而言,自主知识体系在知识生产的理论源泉、知识转化的范式路径、知识变革的动力引擎、知识演进的时空维度方面具有鲜明特点,能够立体式赋能自主教材体系建设;自主教材体系建设能够通过主体整合、质量整合、传播整合、过程整合,有力驱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强化两大体系双向赋能,需构建“政策牵引-制度护航-技术破壁-研究筑基”的联动机制,加快形成知识创新与教材革新互促并进的良好格局。
-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自主教材体系
双向赋能
-
Keywords
autonomous knowledge system
autonomous textbook system
bidirectional empowerment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
-
-
题名我国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反思展望
- 2
-
-
作者
田慧生
马季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1,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4年度教育学重大项目“立足基础教育课改实践的课程教学理论建构研究”(VPA240005)。
-
文摘
肇始于清末民初的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经历了前后相继而又特色鲜明的萌芽初创、曲折探索、深化发展、转型升级四个阶段。回顾教材建设的探索历程,形成了学科发展与教材建设之间相得益彰的局面,确立了实践需求导向的教材变革方式,促成了国外理论与本土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了教材知识体系的不断深化拓展。与此同时,教材建设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影响教材使用效果、规范化的教材结构框架和内容体系尚未形成、外来理论的依赖阻碍自主教材体系的建构、数智时代对教育的挑战使教材升级日益紧迫。展望未来教材建设的发展方向,应增强教材建设的本土实践意识、强化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建构教材编写的方法论及完善教材规范化建设体系。
-
关键词
教材建设
课程与教学论
本土实践
自主教材体系
-
Keywords
textbook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theory
local practice
independent textbook system
-
分类号
G423.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