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几点感想
1
作者 陈思和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共4页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是当下的热点问题,可从历史角度加以切入,以此反照当下。中国历史上有过两次大规模的知识体系建构,第一次建构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是孔子,他对上古知识体系进行整理挖掘,最终形成了以“经学”为代表的儒家知识...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是当下的热点问题,可从历史角度加以切入,以此反照当下。中国历史上有过两次大规模的知识体系建构,第一次建构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是孔子,他对上古知识体系进行整理挖掘,最终形成了以“经学”为代表的儒家知识体系。随着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儒家知识体系影响中国两千余年。第二次建构发生在近代,以严复对西学的引入为开端,20世纪知识体系建构的突出特点是西方先进思想理论跟中国具体经验实践的结合,也因此一直处于不稳定的实验状态。当下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应重新思考自主和原创的含义,以原创问题为核心展开,并从中国问题走向人类问题,积极地继承全人类的传统和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儒家 严复 原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2
作者 杨明全 赵瑶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3,共10页
基础教育学被列为教育学二级学科,为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政策导向、理论自觉与实践诉求三重驱动逻辑的推动下,建构中国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遵循守正创新、知行合一与... 基础教育学被列为教育学二级学科,为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政策导向、理论自觉与实践诉求三重驱动逻辑的推动下,建构中国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遵循守正创新、知行合一与交流互鉴的基本原则,既要实现培根铸魂与推陈出新的辩证统一,又要坚持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同时在国际对话中平衡自主性与开放性。“三大体系”建设为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了行动指南,要通过强化学科体系根基、深化学术体系创新和建构话语体系矩阵,系统推进基础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学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学科建设 “三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德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人类学思维范式
3
作者 孙彩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41,共12页
中国德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首先解决研究范式这一元理论问题,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其适切选择。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对哲学和人类学两个语境中的人类学思维的综合,是作为科学研究的德育理论知识生产的思考起点、方法的整体理论框架。哲... 中国德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首先解决研究范式这一元理论问题,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其适切选择。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对哲学和人类学两个语境中的人类学思维的综合,是作为科学研究的德育理论知识生产的思考起点、方法的整体理论框架。哲学语境中的人类学思维强调理论源于人类生活与实践,是将人类生活本身作为理论的最终依据,为人类学思维范式提供了基本的理性立场;人类学语境中的人类学思维关注人类具体的生活与文化实践形态,重视深入现实生活和文化内部发展机制的扎根研究,为人类学思维范式提供了文化立场和方法路径。这种思维范式在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都有所体现,只是成熟程度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德育研究中的人类学思维呈现出寻求本土文化特殊性的朴素形态、关注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发展形态和构建生活德育论的彰显形态。在人类学思维范式下,中国德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三个方向的努力,首先要运用反思性平衡策略处理好中国德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知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其次是深化传统德育概念的本源性诠释,彰显中国伦理文化的人类学立场,最后要深入中国德育实践现场,提高当代德育中国问题的整体性把握,积极探索解决德育问题的中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思维范式 中国德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理性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现代知识财产权的哲学追问:中国自主知识财产权知识建构
4
作者 张文喜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6,共9页
现代西方的知识财产权制度受到作者个人权利尤其是私有制思维的规定。尽管如此,它仍然要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观点来限制知识财产权理论的有效范围,并正因为如此而不应耽于对自然财产权认知、知识财产权化思维的俯首称臣。比把作者个人权... 现代西方的知识财产权制度受到作者个人权利尤其是私有制思维的规定。尽管如此,它仍然要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观点来限制知识财产权理论的有效范围,并正因为如此而不应耽于对自然财产权认知、知识财产权化思维的俯首称臣。比把作者个人权利定义为某个道德原则更为根本的是,它首先定义的是运用于人类的制度性权利。从历史线索、哲学叙事、制度性权利和知识建构等观点审视,知识财产权的源起和发展中贯穿的是以公有制为原型或以私有制为原型间的斗争,它遭遇到的是西方生活方式的霸权和民族国家独立自主性知识理论的不同抗争,而作者个人权利不过是现代知识财产权文化中的一个对位点,也需要在制度性权利安排和可用于所谓的集体福祉原则中予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知识财产权 个人权利 中国自主知识财产权知识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冲突培养学生自主建构主题意义的能力
5
作者 孟碧君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1,共5页
认知冲突是思维发展的起点,引发认知冲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本文针对教师忽视或消除认知冲突的现象,阐述了基于认知冲突培养学生自主建构主题意义的策略,即:依托情境,引发冲突;设计问题,贯穿冲突;巧用对比,构建冲突;生生互动,... 认知冲突是思维发展的起点,引发认知冲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本文针对教师忽视或消除认知冲突的现象,阐述了基于认知冲突培养学生自主建构主题意义的策略,即:依托情境,引发冲突;设计问题,贯穿冲突;巧用对比,构建冲突;生生互动,化解冲突。实践证明,认知冲突的巧妙利用可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建构文本主题意义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冲突 英语阅读 主题意义 自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自主建构促进思维进阶的教学实践——以“物质的量浓度”为例
6
作者 饶勇 申燕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2,共7页
基于自主建构思想,以CuSO4溶液为载体创设情境,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自主生成新概念——物质的量浓度,自主设计新仪器——容量瓶(雏形),自主推理新方法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操作方法。实验结束后,学生用数字化仪器... 基于自主建构思想,以CuSO4溶液为载体创设情境,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自主生成新概念——物质的量浓度,自主设计新仪器——容量瓶(雏形),自主推理新方法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操作方法。实验结束后,学生用数字化仪器分光光度计即时对所配溶液进行定量评价并引出误差分析角度,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化学 自主建构 思维进阶 物质的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学自主建构的广义认识论条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庆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7,共12页
中国教育学的自主建构不只是教育学学科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需求,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全球化时代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然而,中国教育学的自主建构以至中国教育学自主性的实现,并不只是一个... 中国教育学的自主建构不只是教育学学科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需求,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全球化时代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然而,中国教育学的自主建构以至中国教育学自主性的实现,并不只是一个愿望上的或认识上的问题,还需要做相关的条件上的准备。不过,所谓条件归根到底都是关联着认识活动的,可以称之为广义认识论条件。简而言之,中国教育学的自主建构需要具备三个层面的广义认识论条件:一是教育学学者的精神自立。其操作性的内涵是学者须具有求真至善的学者精神和务实创新的学术精神。二是教育学研究的认识论自觉。研究者不仅须知教育学兼有思想性和科学性,而且须有研究方法论上的理性。三是教育学建构的文化自信。只有这样,中国教育学研究才能够摆脱以往被国外教育学研究带路的局面,进而步入自主发展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中国教育学 自主建构 精神自立 认识论自觉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写文明史: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底座 被引量:11
8
作者 曹顺庆 刘诗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0,206,共17页
中国自古便有完整的哲学体系、文论体系、史学体系、艺术体系、教育体系、医学体系、科学技术体系以及其他各个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然而,中国原有的自主知识体系在现当代基本上不被承认。这一问题的根源在文明观,文明观是基础,是自主... 中国自古便有完整的哲学体系、文论体系、史学体系、艺术体系、教育体系、医学体系、科学技术体系以及其他各个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然而,中国原有的自主知识体系在现当代基本上不被承认。这一问题的根源在文明观,文明观是基础,是自主知识体系的底座。近现代以来支撑各学科知识生产的标准、内涵、体系都建立在西方文明的底座上。文明底座是西方的,所构建的知识体系也就必然唯西是从,直接导致了对中国文明的贬低,对中国知识体系的全盘否定,形成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整体性的垮塌,走上了自毁长城之歧途。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首先要“重塑文明观”,重塑文明观则必须“重写文明史”,再从文明底座上建构哲学、史学、医学、科学技术等各个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重获各学科知识体系本来的“话语权”,向世界呈现“理论中的中国”“创新中的中国”“文明中的中国”,建构自立自强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写文明史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文明观 变异学 中国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与“历史”中我国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被引量:1
9
作者 许中缘 潘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148,共8页
聚焦近现代法律史领域,基于传统民法的社会伦理、民商合一、公私法融合知识传统,通过“实践”与“历史”视角,针对我国法律崇公抑私、重财产轻主体现状,演绎出中国法律现代性转型的知识前提与知识动力。基于中国民法自身传统和司法基因... 聚焦近现代法律史领域,基于传统民法的社会伦理、民商合一、公私法融合知识传统,通过“实践”与“历史”视角,针对我国法律崇公抑私、重财产轻主体现状,演绎出中国法律现代性转型的知识前提与知识动力。基于中国民法自身传统和司法基因,消除结构与行动二元对立,将“实践”置于中国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对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进行历史性反思与现代性重建。中国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超越“形式理性”与“实质非理性”二元对立,基于“实用道德主义”的价值取向,突出传统司法道德性表达和实用性行动的结合,在认同多元传统、共同形塑现实基础上,完成允许移植和本土并存法律制度的自主性知识建构,形成多元价值共识,实现中国法律的现代性转型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历史主体 实践主体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科学现代性问题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关于沃勒斯坦“否思”的“否思”
10
作者 崔延强 陈孝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43,共11页
现代性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绕不开的研究主题。沃勒斯坦作为一位颇具创见的社会学家,对于社会科学的现代性问题进行了“否思”。他指出,社会科学的起源和制度化同现代世界体系息息相关,现代世界体系在形塑社会科学的同时,也导致社会科学... 现代性问题一直是社会科学绕不开的研究主题。沃勒斯坦作为一位颇具创见的社会学家,对于社会科学的现代性问题进行了“否思”。他指出,社会科学的起源和制度化同现代世界体系息息相关,现代世界体系在形塑社会科学的同时,也导致社会科学天生带有民族国家分析单位的束缚、经典式分科的藩篱、偏狭的欧洲中心主义以及虚假的“价值中立”等典型的现代性问题。为此,必须以世界体系为分析单位,采用一体化学科方法,重建历史社会科学,从而超越现代性。沃勒斯坦的主张虽不具有现实性,却迈出了具有启发性的一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对沃勒斯坦的“否思”进行再“否思”,以摆脱“学徒”模式为首要前提、以重大问题为学科导向、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基本理念、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目标,为破解社会科学的现代性难题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 现代性问题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沃勒斯坦 “否思”的“否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对外叙事话语体系建构:问题、逻辑与理路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建华 王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3,共13页
在多元竞争、相互依赖的全球化时代,渐趋凸显出对外叙事话语体系建构的特殊重要性。围绕中国国家形象“自塑”与“他塑”的“自话他说”和“互动对说”,建构完整清晰的对外叙事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克服中国综合国力位... 在多元竞争、相互依赖的全球化时代,渐趋凸显出对外叙事话语体系建构的特殊重要性。围绕中国国家形象“自塑”与“他塑”的“自话他说”和“互动对说”,建构完整清晰的对外叙事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克服中国综合国力位次与国际话语权严重背离之困,是当代中国面临重大而又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整体把握中国对外叙事话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从外部看,中国长期遭受西方话语霸权的强力围堵与打压;从内部看,中国对外叙事话语体系建设也相对滞后。与此同时,中国对外叙事话语在语际转换过程中也存在认同困境与话语磨损等问题,导致中国在国际政治场域“有理难言”。可以说,建设高质高效的中国对外叙事话语体系势在必行。总的来看,对外叙事话语体系的建构依托于事件的选择、话语的凝练、议题的设置以及承诺的遵守。体系的运行则需要协调好言说者与接受者的互动关系,通过间性互动提高“说”与“听”的有效性。同时贯通好时空叙事、比较叙事、方法叙事的内在逻辑关联,只有实现以上三者的共振联动,才能使“声音”最大化,做到既“说理”又“陈情”。据此,构建创新型中国对外叙事话语体系必须要通过弱者优势与柔性话语策略的运用、受众本位视角与分众化叙事的采用、标识性话语的创新与表达、叙事话语的视听符号化转换等方式,打造易于为国际受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不仅要“有话说”,而且还要“传得开”“让人信”,从而摆脱“国大声弱”的窘境,更好地将中国的制度优势、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在新态势和多样性的世界格局中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和话语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话语 视听符号 话语场域 标识概念 自主建构 认同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教育学知识体系建构的审思与探索
12
作者 王晶莹 杜蕾 郑永和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2,共9页
中国科学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承载着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使命与文明转型的历史责任。科学教育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体现了“科学救国—科学建国—科学兴国—科学强国”的嬗变轨迹,科学教育学知识体系也经历了从被动移植到主动建构的历... 中国科学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承载着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使命与文明转型的历史责任。科学教育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体现了“科学救国—科学建国—科学兴国—科学强国”的嬗变轨迹,科学教育学知识体系也经历了从被动移植到主动建构的历史过程。依据知识生产机制的转型需求,现代科学教育需要实现校社协同、跨学科融合及范式整合的系统性变革。针对“道器之辨”的文化取向局限、学科定位的制度约束及理论创新的现实困境,科学教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要具备文化根性、时代特征与战略视野,要以本土实践重构理论内核,以数智技术驱动研究范式的革新,同时学科建制要立足协同创新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学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教育学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 被引量:6
13
作者 蔡惠福 顾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3,共5页
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必须把着力点转移到对中国新闻传播的发展经验、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的反思总结上来,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此,要摆脱"学徒状态... 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必须把着力点转移到对中国新闻传播的发展经验、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的反思总结上来,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此,要摆脱"学徒状态",在学习研究西方新闻传播理论时,保持高度的自抉意识和驾驭能力,以超越西方、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为目的,防止在引进借鉴中"西化"自己,失掉自我;要"向现实本身去寻找思想",沉到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和现实深处,立足自己的实践形成自己的理论;要在创立新观点、新概念、新范畴上用力,实现新闻传播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要走出核心价值多样的迷惘,以主流价值统摄推进新闻传播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 学术话语体系 自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公共体育自主建构课程的模式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5-87,共3页
大学公共体育自主建构课程模式总体方案包括:树立自主创新理念;实现由学科中心向学习中心转移,由增强体质为主向健康三维观的转移;在整个课程模式过程中抓住三个重点,即建构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建立学习评价体系;重新建立4个领域,... 大学公共体育自主建构课程模式总体方案包括:树立自主创新理念;实现由学科中心向学习中心转移,由增强体质为主向健康三维观的转移;在整个课程模式过程中抓住三个重点,即建构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建立学习评价体系;重新建立4个领域,即重建技能观、学习观、课程观、评价观;建构体育课程的5个板块,即基本技能、选项教学、体育生活方式、校园文化环境、运动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公共体育 自主建构课程 模式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建构学习模式的冷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静 段作章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7年第3期69-72,共4页
自主建构学习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它有利于改善传统的学习观、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理论不完善、容易忽视教师作用、适应对象... 自主建构学习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它有利于改善传统的学习观、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理论不完善、容易忽视教师作用、适应对象范围有限、缺乏具体评价标准等缺陷。因此,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该模式,妥善处理好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还要创造条件、有选择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建构学习模式 优势 缺陷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英语词汇意义自主建构的教学探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马天明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41,共3页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使用者思想表达的深度。立足词汇意义的自主建构,从空间、文本、生活三个维度切入,通过一系列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自主发现、理解和建构词汇意义,使词汇的字面意义...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使用者思想表达的深度。立足词汇意义的自主建构,从空间、文本、生活三个维度切入,通过一系列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自主发现、理解和建构词汇意义,使词汇的字面意义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发生关联,从而产生出新的现实意义,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意义 自主建构 生活经历 思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逻辑转换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被引量:22
17
作者 徐选国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7-187,216,共12页
社会结构转型与现代化进程催生了中国社会工作的恢复重建与快速发展,近30年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形成了以本土化为根本任务的发展逻辑。深入反思社会工作本土化这一命题发现,我们在移植和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忽视了中西不... 社会结构转型与现代化进程催生了中国社会工作的恢复重建与快速发展,近30年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形成了以本土化为根本任务的发展逻辑。深入反思社会工作本土化这一命题发现,我们在移植和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忽视了中西不平等的现代化脉络下知识移植对中国社会工作主体性关切的阙如,导致其陷入狭隘本土化与以他者为中心的本土化双重陷阱之中。本文尝试从“现代化-主体性”框架理解社会工作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实践特征,阐释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缺乏知识自主性的结构性根源,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分析构建中国社会工作主体性的时空条件,从主体性角度阐释以“中国社会工作”为整体叙事的话语体系重构框架,并从哲学基础、伦理体系、理论体系、方法体系等维度提出中国社会工作知识再生产的多重路径,以为全球治理贡献社会工作的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现代化-主体性 中国社会工作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学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概念的教学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潘紫千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30,共2页
本文围绕初中生物学课程,从利用实物观察、科学实验、建构模型、合作探究四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概念的角度,总结了概念教学策略。
关键词 自主建构 生物学概念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女性主义经验推进我国课程话语的自主建构
19
作者 李晓玉 杨道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0-64,共5页
作为当代西方思想学界的一大重要思潮,女性主义于20世纪70年代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关注并深入课程领域的性别歧视问题,并对该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女性主义课程研究的话语脉络及风格,有助于拓宽我国本土课程话语的研究视域。借鉴女性主... 作为当代西方思想学界的一大重要思潮,女性主义于20世纪70年代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关注并深入课程领域的性别歧视问题,并对该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女性主义课程研究的话语脉络及风格,有助于拓宽我国本土课程话语的研究视域。借鉴女性主义课程研究经验,可从以下方面推进我国课程话语的自主建构:建构课程认同,关照两性话语;创设关怀空间,共享个体声音;重拾实践视野,修善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课程话语 自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探究性学习中数学知识的自主建构
20
作者 杜彦武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数学知识 自主建构 问题解决 认知结构 批判思维 中学 数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