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主呼吸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撤离人工气道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马迎民 方秋红 +1 位作者 蒋延文 王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试验(SBT)对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脱离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规范的SBT方法拔出气管插管的COPD患者26例(男性19例,女性7例)列入本研究,作为SBT组。同顺性分析末采用SBT方法拔出气...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试验(SBT)对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脱离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规范的SBT方法拔出气管插管的COPD患者26例(男性19例,女性7例)列入本研究,作为SBT组。同顺性分析末采用SBT方法拔出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COPD患者28例(男性24例,女性4例),作为No-SBT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气管插管复插率(拔出气管插管48h内)心及PaO_2,PaCO_2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P=0.683)、机械通气时间(P=0.167)差异无显著性,但是SBT组拔出气管插管的时间(60min)与No-SBT组(40-540min)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1)。SBT组和No-SBT组患者拔出气管插管后,需无创通气辅助的患者均为3例(P=0.717),48h内再次气管插管患者前者为2例(2/24),后者为3例(3/28)(P=0.900),再次气管插管的原因均为气道分泌物排出不畅。结论:对COPD患者,在撤离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的过程中采用规范SBT方法可以明显地缩短拔管时间,而且未增加气管插管的复插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机械通气 拔出气管插管 自主呼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呼吸试验在早产儿拔管撤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哲 朱晓波 薛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55-759,共5页
目的 探讨自主呼吸试验(SBT)在需有创机械通气的早产儿拔管撤机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需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117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SBT组(n=57)采用SBT指导撤机,临床判断组(n=60)根据临床经验指导撤机,比较两组患儿撤机后72小... 目的 探讨自主呼吸试验(SBT)在需有创机械通气的早产儿拔管撤机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需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117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SBT组(n=57)采用SBT指导撤机,临床判断组(n=60)根据临床经验指导撤机,比较两组患儿撤机后72小时内再插管率(撤机失败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117例患儿中,男60例、女57例,中位出生胎龄27.7(26.3~30.1)周,中位出生体重1 000.0(825.0~1 300.0)g。SBT组57例患儿共进行了113次SBT。SBT组撤机失败率低于临床判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T可有效降低早产儿拔管撤机失败率,而不增加机械通气时间,或可用来预测早产儿成功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呼吸试验 早产儿 机械通气 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两种脱机方法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晓川 丁劲松 胡良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2425-2426,共2页
目的:探讨经验性脱机和程序化脱机在机械通气(MV)撤机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采用经验性脱机和程序化脱机两种方式分别对116例(经验组)和60例(程序组)MV患者进行撤机试验,并对比两组MV时间、ICU住院时间、脱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目的:探讨经验性脱机和程序化脱机在机械通气(MV)撤机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采用经验性脱机和程序化脱机两种方式分别对116例(经验组)和60例(程序组)MV患者进行撤机试验,并对比两组MV时间、ICU住院时间、脱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h内再插管率和住院死亡率。结果:与经验组比较,程序组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有明显缩短(均P<0.05);程序组脱机成功率(91.7%)明显高于经验组(70.7%)(P<0.05);VAP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方面,程序组均明显低于经验组(均P<0.05);而48h内再插管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程序化脱机能明显缩短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VAP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撤机 自主呼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体外膜肺支持下脑死亡判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慧敏 王静 +4 位作者 李易娟 郭予雄 徐桂兴 唐雯 梁玉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64-669,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下重症儿童脑死亡判定方法。方法通过报告两个中心3例ECMO支持下重症患儿脑死亡判定实施过程,总结目前国内外文献报告的案例经验。结果3例患儿在临床判断为脑死亡...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下重症儿童脑死亡判定方法。方法通过报告两个中心3例ECMO支持下重症患儿脑死亡判定实施过程,总结目前国内外文献报告的案例经验。结果3例患儿在临床判断为脑死亡和完成确认试验后,通过撤离呼吸机和逐步下调气流量方法进行自主呼吸激发试验的判定,患儿均确认脑死亡。结论通过逐渐下调气流量方法在ECMO下进行儿童脑死亡的自主呼吸激发试验安全可行,为我国儿童脑死亡判定的安全实施做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死亡 体外膜肺氧合 自主呼吸激发试验 儿童 机械通气 实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昏迷患者撤机拔管的临床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宪芬 张殿宝 陶欢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983-2985,共3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制定适合昏迷患者撤机拔管的临床路径。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院ICU昏迷患者2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本临床路径对昏迷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制定适合昏迷患者撤机拔管的临床路径。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院ICU昏迷患者2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本临床路径对昏迷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插管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带管时间、住ICU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插管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筛查试验的昏迷患者行30 min T管试验决定可否撤机,再根据咽反射存在与否决定拔管时机可作为昏迷患者撤机拔管的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机械通气 自主呼吸试验 撤机 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撤机导致的肺水肿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庄海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2-1013,共2页
各种原因可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和撤机延长,撤机失败定义为自主呼吸试验失败或在拔管后48h内需重新插管,发生率达31%。
关键词 机械通气患者 撤机困难 肺水肿 自主呼吸试验 撤机失败 拔管后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应用无创机械通气降低咳嗽能力差患者拔管失败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段敏 白林富 段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咳嗽能力差的患者拔管后预防性应用无创机械通气降低拔管失败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至2015年入住我科监护室通过自主呼吸撤机试验准备拔管且咳嗽能力差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咳嗽能力差定义为患者拔管时半定量咳嗽能力评... 目的:探讨咳嗽能力差的患者拔管后预防性应用无创机械通气降低拔管失败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至2015年入住我科监护室通过自主呼吸撤机试验准备拔管且咳嗽能力差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咳嗽能力差定义为患者拔管时半定量咳嗽能力评估小于等于2级。拔管后57例患者预防性使用无创机械通气以减少拔管后呼吸功能衰竭的发生(试验组),另有49例患者仅接受常规的鼻导管吸氧(对照组)。主要观察结局指标为拔管后72 h再插管率。结果:预防性应用无创通气显著降低患者拔管后72 h再插管率(12%vs.39%,P=0.003)。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发现,预防性应用无创通气是拔管后72 h再插管的保护因子(风险比OR=0.22,95%CI=0.08~0.59,P=0.002)。在存活的患者中,预防性应用无创通气显著缩短了患者住重症监护室时间(13 d vs.21 d,P=0.04)。结论:咳嗽能力差的患者通过自主呼吸撤机试验拔管后,预防性应用无创通气可以降低患者的再插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自主呼吸撤机试验 无创机械通气 咳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