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决策中患者自主决定权的困境、冲突与破解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俊君 霍增辉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60,共8页
在当前的医疗决策中,患者自主决定权行使依旧存在障碍,梳理其历史源流,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包括来自家庭主义文化、医事父权主义的影响,行为能力制度和监护制度对其的束缚。在此背景下,对“能够享有决定权的关键是具有理性”的观点... 在当前的医疗决策中,患者自主决定权行使依旧存在障碍,梳理其历史源流,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包括来自家庭主义文化、医事父权主义的影响,行为能力制度和监护制度对其的束缚。在此背景下,对“能够享有决定权的关键是具有理性”的观点予以批判,并呼吁患者自治理念的回归,达成与他人代理决策权、医生特殊干预权的协调,建议通过以医疗决定能力来代替行为能力、要求根据实际评估医疗决定能力、建立预先医疗指示体系、明确医疗特殊干预权边界等措施来建构化解冲突的法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自主决定权 医疗决策 权利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自主决定权与医生执业诊疗权的冲突分析——基于知情不同意的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杨自根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8-450,共3页
患者自主决定权与医生执业诊疗权的伦理目的是一致的。但当患者知情不同意时二者必然发生冲突。通过对患者自主决定权的合理考量,在深层分析冲突原因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医疗行为和情境,对患者自主决定权和医生执业诊疗权加以规制,积极... 患者自主决定权与医生执业诊疗权的伦理目的是一致的。但当患者知情不同意时二者必然发生冲突。通过对患者自主决定权的合理考量,在深层分析冲突原因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医疗行为和情境,对患者自主决定权和医生执业诊疗权加以规制,积极寻求冲突的制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自主决定权 医生执业诊疗权 知情不同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自主决定留下充足空间——评德国业务性促进自杀罪违宪判决 被引量:5
3
作者 姜秉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85,共8页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于2020年2月26日作出判决,认定《刑法》第217条“业务性促进自杀罪”违宪。在该判决中,宪法法院以个人自决为核心,以一般人格权为依据,通过引申出死亡自决权的概念,最终明确了自杀的基本权利属性,并将请求第三方协助的...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于2020年2月26日作出判决,认定《刑法》第217条“业务性促进自杀罪”违宪。在该判决中,宪法法院以个人自决为核心,以一般人格权为依据,通过引申出死亡自决权的概念,最终明确了自杀的基本权利属性,并将请求第三方协助的权利也纳入该项基本权利的保护范围。针对自杀行为,国家既应尊重个人自主作出的自杀决定,保护个人获得自杀协助的可能性;亦应承担自杀预防的保护义务,消除各种在外部压力干扰下导致的自杀风险。不过,任何保护义务的履行都不应以剥夺个人死亡自决权为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协助 自主决定权 死亡自决权 一般人格权 德国《刑法》第217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行法律制度下生前预嘱的实现路径探讨
4
作者 许可怡 贾婧琪 +2 位作者 胡馨 陆胤晓 刘瑞爽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0-511,共12页
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下,生前预嘱作为维护患者自主权和尊严的重要法律工具,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认可和实施。在中国,生前预嘱的推广同样具备坚实的法律基础,其合法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多条规定中都有所体现。而《深圳经... 在当前的法律框架下,生前预嘱作为维护患者自主权和尊严的重要法律工具,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认可和实施。在中国,生前预嘱的推广同样具备坚实的法律基础,其合法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多条规定中都有所体现。而《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2022年修订)的亮点之一便是对生前预嘱的法律效力予以明确。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前预嘱能够在关键时刻得到准确执行,应在法律框架内明确患者、家属和医疗专业人员的权利义务,在每一实施环节予以明确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前预嘱 生命权 自主决定权 实现路径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前预嘱制度的检视与完善
5
作者 陈龙 任明辉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3-528,共6页
随着2022年修订版《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的正式颁布,我国在立法上首次承认生前预嘱的法律效力,由此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由于受传统文化、法律制度、医疗服务供给等因素的影响,生前预嘱的实践运行存在诸多挑战。目前,生... 随着2022年修订版《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的正式颁布,我国在立法上首次承认生前预嘱的法律效力,由此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由于受传统文化、法律制度、医疗服务供给等因素的影响,生前预嘱的实践运行存在诸多挑战。目前,生前预嘱的制度完善需从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入手,着重营造良好的制度实施环境,进一步完善生前预嘱的具体操作程序,同时提高安宁疗护的社会供给能力,以更好地维护和保障生命末期患者的根本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前预嘱 自主决定权 安宁疗护 生命终末期 医疗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立法意旨与教义学分析——基于软家长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3
6
作者 钱叶六 叶昱含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09,共11页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保护法益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这一年龄段未成年女性的性的自主决定权。本罪的增设并不意味着性同意年龄的部分提高。在解释论上,与奸淫幼女型强奸罪的立法依据在于硬家长主义、拟制幼女不具有性同意能力不同...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保护法益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这一年龄段未成年女性的性的自主决定权。本罪的增设并不意味着性同意年龄的部分提高。在解释论上,与奸淫幼女型强奸罪的立法依据在于硬家长主义、拟制幼女不具有性同意能力不同,本罪的立法依据是软刑法家长主义,即立法者出于对未成年女性性权益周延保护,将本罪设定为抽象的危险犯,明确只要负有照护职责者与被照护者发生性行为,就推定该行为具有侵犯未成年女性性自主决定权的抽象危险,从而成立本罪。例外的是,如果负有照护者能够提出该性交行为系对方完全自愿、同意,而非利用其所具有的身份上形成的优势地位或者影响力实施的反证,根据“同意无侵害”的原理,刑法也就失去了干预的正当性。就本罪与强奸罪的相互关系而言,两者在外延上系交叉结构;而从内涵关系来看,本罪属于强奸罪的补充法。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同时符合本罪与强奸罪的犯罪构成的,从一重罪处断,只能适用强奸罪而不能适用本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 性的自主决定权 软刑法家长主义 被害人同意 补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前预嘱设立与实施的德国经验及借鉴 被引量:1
7
作者 郝丽燕 李芸青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4-38,共5页
德国民法典规定生前预嘱的设立人应当是有决定能力的成年人,但是“成年人”的限制受到质疑。有效的生前预嘱应当包含双重内容,即治疗状况描述和医疗救治措施。这两项内容要满足确定性要求,否则生前预嘱不发生效力。在生前预嘱实施阶段... 德国民法典规定生前预嘱的设立人应当是有决定能力的成年人,但是“成年人”的限制受到质疑。有效的生前预嘱应当包含双重内容,即治疗状况描述和医疗救治措施。这两项内容要满足确定性要求,否则生前预嘱不发生效力。在生前预嘱实施阶段监护人或委托人和医生要审查,是否存在生效力的生前预嘱,生前预嘱中确定的内容是否符合病人的生命情势和医治情势,设立人在生前预嘱中作出的“同意”或者“不同意”是否符合他当下的真实意思。德国生前预嘱立法的经验可以为我国提供借鉴:转变传统观念、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开展学科交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前预嘱 尊严死亡 自主决定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8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8-378,共1页
我国最新版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第十八条规定,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当符合以下伦理原则:1知情同意原则尊重和保障受试者是否参加研究的自主决定权,严格履行知情同意程序,防止使用欺骗、利... 我国最新版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第十八条规定,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当符合以下伦理原则:1知情同意原则尊重和保障受试者是否参加研究的自主决定权,严格履行知情同意程序,防止使用欺骗、利诱、胁迫等手段使受试者同意参加研究,允许受试者在任何阶段无条件退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决定权 伦理原则 知情同意 伦理审查 受试者 最新版 无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9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7-237,共1页
我国最新版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第十八条规定,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当符合以下伦理原则:1知情同意原则尊重和保障受试者是否参加研究的自主决定权,严格履行知情同意程序,防止使用欺骗、利... 我国最新版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第十八条规定,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当符合以下伦理原则:1知情同意原则尊重和保障受试者是否参加研究的自主决定权,严格履行知情同意程序,防止使用欺骗、利诱、胁迫等手段使受试者同意参加研究,允许受试者在任何阶段无条件退出研究;2控制风险原则首先将受试者人身安全、健康权益放在优先地位,其次才是科学和社会利益,研究风险与受益比例应当合理,力求使受试者尽可能避免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决定权 伦理原则 知情同意 伦理审查 优先地位 避免伤害 健康权益 风险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患者知情同意权 被引量:4
10
作者 孟强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5-81,共7页
随着传统社会中医患双方之间信任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的消解,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知情同意权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权利。我国《侵权责任法》第55条规定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但目前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对该权利的保护仍然存在不足。患者知情同意权... 随着传统社会中医患双方之间信任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的消解,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知情同意权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权利。我国《侵权责任法》第55条规定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但目前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对该权利的保护仍然存在不足。患者知情同意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利益,应当受到侵权法的保护,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侵害构成独立的侵权行为,可以通过对《侵权责任法》第55条第2款中的"损害"做扩张解释,将患者知情同意权纳入其保护范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知情同意权 自主决定权 说明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赔偿范围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汤敏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7-360,共4页
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法理基础在于患者的自主决定权。医疗机构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之表现形式为侵害其知情权和侵害其知情同意权。单独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时,以患者精神严重受损为因果关系程度认定,如若责任成立,对患者采用精神损害赔偿一... 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法理基础在于患者的自主决定权。医疗机构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之表现形式为侵害其知情权和侵害其知情同意权。单独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时,以患者精神严重受损为因果关系程度认定,如若责任成立,对患者采用精神损害赔偿一元救济机制;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导致其财产或者身体损害时,引入原因力判定因果关系,如若责任成立,对患者采用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二元救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知情同意权 自主决定权 精神损害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不清患者紧急救治代理人制度的流变与展望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岳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8期10-14,共5页
患者自主决定权早已为我国法律所承认。患者意识清楚,当征求其本人意见,但如意识不清,且处于紧急救治中,法律就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代理人制度。该制度所确立的代理人应以患者最大利益出发,行使自主决定权,以期尽量接近患者本人之真实意愿... 患者自主决定权早已为我国法律所承认。患者意识清楚,当征求其本人意见,但如意识不清,且处于紧急救治中,法律就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代理人制度。该制度所确立的代理人应以患者最大利益出发,行使自主决定权,以期尽量接近患者本人之真实意愿。纵观我国意识不清患者紧急救治代理人制度的变迁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中的遗憾,笔者归纳出意识不清患者紧急救治代理人制度流变和发展的三个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责任法 医疗损害司法解释 患者自主决定权 代理人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雇佣关系和承揽关系如何区别
13
作者 严永 《湖南农业》 2016年第8期40-40,共1页
2012年10月4日,某公司负责人张某将承包的一农田整改工程的砌石坎的业务包给李某,口头约定砌石坎以每方150元计酬。李某找了肖某等8人一起干活,约定按每天100~150元不等计酬,肖某等人的具体工作任务均由李某安排和监督检查。2012年10月2... 2012年10月4日,某公司负责人张某将承包的一农田整改工程的砌石坎的业务包给李某,口头约定砌石坎以每方150元计酬。李某找了肖某等8人一起干活,约定按每天100~150元不等计酬,肖某等人的具体工作任务均由李某安排和监督检查。2012年10月20日,在工程开始不久,肖某在工作中不慎被石头砸伤,花销医疗费15000余元,后经司法鉴定为十级伤残。张某、李某、肖某就赔偿问题发生争议后,肖某诉至法院,要求张某承担赔偿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 口头约定 赔偿问题 赔偿责任 承揽人 监督检查 人身损害 定作人 自主决定权 争议焦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医学专业精神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建安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53,66,共3页
专业精神有着其固定的内涵和社会经济文化基础。在构建医学专业精神的基本框架已经坍塌的社会背景下,即使在西方,医学专业精神存在的价值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照搬西方的经典医学专业精神或是生搬硬套中国的传统医学都不利于中国现代医... 专业精神有着其固定的内涵和社会经济文化基础。在构建医学专业精神的基本框架已经坍塌的社会背景下,即使在西方,医学专业精神存在的价值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照搬西方的经典医学专业精神或是生搬硬套中国的传统医学都不利于中国现代医疗体制的发展及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精神 专业 自主决定权 利他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事法学视野下患者同意能力的判断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嘉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2-53,59,共3页
同意能力是知情同意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患者行使自主决定权的必备前提条件。在医事法学视野下展开研究,对目前理论和立法现状进行分析,把客观定型化的年龄界限与量化评定工具相结合,共同构成我国患者同意能力的判断标准。为该领域研究... 同意能力是知情同意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患者行使自主决定权的必备前提条件。在医事法学视野下展开研究,对目前理论和立法现状进行分析,把客观定型化的年龄界限与量化评定工具相结合,共同构成我国患者同意能力的判断标准。为该领域研究提供思路,进一步完善我国知情同意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同意 同意能力 自主决定权 医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一例疾病叙事管窥临终医疗的伦理困境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师菲 贺苗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12期1575-1579,共5页
基于某医院神经内科所收集的疾病叙事个案及对两个城市几家三甲医院医生(分别任职于ICU、神内、神外、胸外,产科及急诊外科)的电话访谈,分析患者临终医疗时所面对的生命伦理困境,并对无效治疗、自主决定权、生命尊严等问题进行反思和探... 基于某医院神经内科所收集的疾病叙事个案及对两个城市几家三甲医院医生(分别任职于ICU、神内、神外、胸外,产科及急诊外科)的电话访谈,分析患者临终医疗时所面对的生命伦理困境,并对无效治疗、自主决定权、生命尊严等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在患者从满意治疗到无效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弱化理性救治与感性关怀之间的矛盾,从人道主义立场关注濒临死亡的患者,给予他们身体、心理、社会的全面照护,满足患者及家属最后的心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医疗 无效治疗 自主决定权 尊严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价值目标与法理思辨 被引量:7
17
作者 叶欣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81,共7页
随着医患冲突事件频繁发生,有效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应当成为法律领域的价值目标。知情同意权与自主决定权,各自有着不同的适用领域、情境和场合,不能简单等同和替代,两者相伴而生、相辅而存。行为能力与患者的同意... 随着医患冲突事件频繁发生,有效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应当成为法律领域的价值目标。知情同意权与自主决定权,各自有着不同的适用领域、情境和场合,不能简单等同和替代,两者相伴而生、相辅而存。行为能力与患者的同意能力的判定标准并非相同,应当区分民事范畴的行为能力与人身利益性质的知情同意能力。在医患双方之间建立畅通对话与有效沟通机制,将有利于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实现,从而形成一种医患利益平衡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同意权 自主决定权 同意能力 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终关怀立法现状及探索 被引量:17
18
作者 周霜 王海容 +2 位作者 程文玉 杨可 傅静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60,共4页
通过研究大量国内外临终关怀立法的政策、文献,将其立法现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我国制定临终关怀法律法规政策等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更多学者的关注,推动我国临终关怀立法的实现。临终关怀立法在我国除台湾地区外,尚无明确法律条文规定实施... 通过研究大量国内外临终关怀立法的政策、文献,将其立法现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我国制定临终关怀法律法规政策等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更多学者的关注,推动我国临终关怀立法的实现。临终关怀立法在我国除台湾地区外,尚无明确法律条文规定实施;西方国家则制定了涉及国家财政支持、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临终关怀服务对象等多方面较完善的临终关怀法律法规,保障了此项服务的科学发展。建议我国在遵循相关立法原则的前提下,明文规定临终关怀各要素,同时建立、健全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从根源上推动国民对临终关怀服务的理解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关怀 自主决定权 临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日安乐死合法性问题的判例评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贵湘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2-76,共5页
德日司法机关对于消极安乐死整体上是持容许态度,认定其合法化的核心根据在于是否符合患者的主观真实意愿。其中,德国司法判例的传统观点是通过区分“作为”与“不作为”来判断能否构成法律所容许的消极安乐死,但当前正朝着直接通过患... 德日司法机关对于消极安乐死整体上是持容许态度,认定其合法化的核心根据在于是否符合患者的主观真实意愿。其中,德国司法判例的传统观点是通过区分“作为”与“不作为”来判断能否构成法律所容许的消极安乐死,但当前正朝着直接通过患者的真实同意或是推定同意来阻却安乐死违法性这一趋势发展;日本则是综合患者的自主决定权与医师的治疗义务界限来加以认定。上述司法实践启示我国可以藉由患者的真实同意或是推定同意作为消极安乐死的正当化根据,并以临终状态的认定与患者意愿的获得作为判断消极安乐死能否成立的重要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乐死 合法化 自主决定权 真实同意 推定同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处罚自由裁量 推进档案依法行政——《黑龙江省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解读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冬梅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35,共2页
2015年7月,黑龙江省档案局制定公布了《黑龙江省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以下简称《执行标准》),要求全省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遵照执行。这标志着全省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有了统一的指导标准,档案丢失、涂改、伪造等13... 2015年7月,黑龙江省档案局制定公布了《黑龙江省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以下简称《执行标准》),要求全省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遵照执行。这标志着全省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有了统一的指导标准,档案丢失、涂改、伪造等13种档案违法行为有了详细的处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罚标准 自由裁量权 指导标准 直接责任人员 接收范围 国家档案馆 立卷归档 没收违法所得 新媒体平台 自主决定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