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料中铬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评定
1
作者 初忠江 秦立俊 +2 位作者 姚洵 徐师 庄梅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279,共7页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可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类方法,两种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分别采用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对肥料中铬元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自上而下法评定的铬测量不确定度为17 mg/kg,自下而上...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可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类方法,两种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分别采用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对肥料中铬元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自上而下法评定的铬测量不确定度为17 mg/kg,自下而上法评定的铬测量不确定度为21 mg/kg,两种方法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基本一致,在积累了大量质量控制样品数据的情况下,自上而下法比自下而上法评定过程更简便,计算量少,易于操作,更能反映出实验室长期检测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度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法 铬含量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替代式自下而上法的区域旅游交通碳排放测度 被引量:31
2
作者 陶玉国 黄震方 史春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224-4233,共10页
区域旅游交通碳排放测度是分解旅游业减碳任务的一个难题。在剖析替代式自下而上法机理的基础上,以长三角为例,依托归纳法和变异系数法,尝试从人均GDP、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均运输线路长度三方面测算出游距离,采取以实地调研数据为主、辅之... 区域旅游交通碳排放测度是分解旅游业减碳任务的一个难题。在剖析替代式自下而上法机理的基础上,以长三角为例,依托归纳法和变异系数法,尝试从人均GDP、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均运输线路长度三方面测算出游距离,采取以实地调研数据为主、辅之以Mus TT模型法拟定各旅游交通方式的距离比例,立足区情确定碳排放系数,并以区域输入和输出的双向旅游流的人次比值法则对替代结果进行还原调整。研究表明:(1)2011年,长三角旅游交通碳排放总量为8.32 Mt,其中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分别为3.23、2.98 Mt和2.11 Mt;(2)飞机和自驾车共占排放量的71.64%,较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比例,二者是降低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关键;旅游公共交通的碳排放比例具有远高于发达国家甚至全球平均水平的"中国式"烙印;由高碳排放系数的旅游交通方式向低碳排放系数甚至零碳排放系数的转变,是旅游交通减排的基本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式自下而上法 旅游交通 出游距离 碳排放系数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下而上法制备单壁碳纳米管的共轭聚合物片段:构建单一手性碳纳米管的新策略
3
作者 刘忠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14,共2页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电子、光学、热、机械和化学性质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碳纳米管的诸多性质主要由其管壁结构所决定,在制备过程中保证碳纳米管壁结构的均一性尤为重要1-3。常用的制备方法比如电弧放电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所得...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电子、光学、热、机械和化学性质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碳纳米管的诸多性质主要由其管壁结构所决定,在制备过程中保证碳纳米管壁结构的均一性尤为重要1-3。常用的制备方法比如电弧放电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所得到的碳纳米管通常是碳纳米管的混合物,因此分离出或者选择性合成单一手性指数结构的超纯碳纳米管成为该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电弧放电 手性指数 化学气相沉积 共轭聚合物 手性碳纳米管 选择性合成 自下而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下而上”法修补含缺陷的钯膜 被引量:1
4
作者 袁立祥 徐恒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1,共4页
通过在化学镀镀液中添加长链巯基有机物(2-巯基苯并噻唑),利用巯基与金属钯强烈吸附的性质,使其吸附在钯膜表面,这样钯的自催化沉积仅仅发生在缺陷内部而不发生在钯膜表面,从而对含有缺陷的钯膜进行修补.对于选择性分别为720和4的M1和M... 通过在化学镀镀液中添加长链巯基有机物(2-巯基苯并噻唑),利用巯基与金属钯强烈吸附的性质,使其吸附在钯膜表面,这样钯的自催化沉积仅仅发生在缺陷内部而不发生在钯膜表面,从而对含有缺陷的钯膜进行修补.对于选择性分别为720和4的M1和M2两根复合钯膜管,经过多次修补后,选择性S分别提高到2 556和3 990.经过SEM(EDS)和XRD的分析,修补过后的钯膜表面未见硫化物、碳化物等杂质的存在和表面缺陷的存在.结果表明这种自下而上修补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钯膜 自催化沉积 氢气分离 自下而上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分层抽水法的改进及在准东煤田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云峰 孙增兵 +1 位作者 王斌斌 邢立亭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2-96,共5页
准东煤田地层具有固结较弱、水敏性及抗扰动性差的特点,传统自上而下的分层抽水试验方法在该地区容易引发孔内坍塌、上下层之间的止水失败、套管、井管和滤水管难以拔出等问题,造成抽水试验结果偏差较大或失败。在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准东煤田地层具有固结较弱、水敏性及抗扰动性差的特点,传统自上而下的分层抽水试验方法在该地区容易引发孔内坍塌、上下层之间的止水失败、套管、井管和滤水管难以拔出等问题,造成抽水试验结果偏差较大或失败。在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下而上分层抽水试验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自上而下分层抽水方法存在的问题,采用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取的水文地质参数与矿区的实际条件相吻合,而且易于实施,经过在准东煤田钻孔抽水试验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同类型煤田勘探钻孔抽水试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田 抽水试验 自下而上分层抽水 传统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病人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兼论对我国构建DRG成本核算标准化体系的启示 被引量:11
6
作者 谭华伟 张培林 +7 位作者 刘宪 颜维华 皮星 程伟 张云 廖光英 陈菲 于雪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37,共5页
在介绍加拿大病人成本核算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DRG成本核算的现实困境,提出完善我国DRG成本核算标准化体系的政策建议:探索医院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科目一体化;成立DRG成本核算专业机构,构建基础数据质量评价体... 在介绍加拿大病人成本核算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DRG成本核算的现实困境,提出完善我国DRG成本核算标准化体系的政策建议:探索医院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科目一体化;成立DRG成本核算专业机构,构建基础数据质量评价体系;明确DRG成本补偿范围及来源;理清DRG成本与定价的关联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成本核算 基础数据质量评价框架 自下而上法 作业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动机活动的集装箱港作机械排放清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彭宜蔷 封学军 +3 位作者 顾建 吴晓婧 王伟 张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36-1141,共6页
随着我国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亦日益增加,港作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更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借鉴OFFROAD模型的基本方法,通过调查分析集装箱港区作业机械的保有量、活动水平和设备参数等,修正排放因子,采... 随着我国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亦日益增加,港作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更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借鉴OFFROAD模型的基本方法,通过调查分析集装箱港区作业机械的保有量、活动水平和设备参数等,修正排放因子,采用"自下而上"基于集装箱港作机械发动机活动水平的动力法建立集装箱港作机械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以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港区(NPLC)为案例,构建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4年NPLC港作机械排放总量为PM_(10) 4.25 t、PM_(2.5) 3.91 t、NO_x 82.98 t、SO_x 1.06 t、CO 23.84 t和HC16.39 t;集装箱拖车为最大排放贡献源,NO_x为高值排放污染物;与港区其他排放源相比,港作机械为颗粒物质(PM)与碳氢化合物(HC)的最大排放源。相较NPLC 2013年基于燃油消耗的研究,基于活动的排放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集装箱港口 港作机械 大气污染物 自下而上法 排放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卫丰 吕果 +3 位作者 陶华超 陈少娜 李德江 代忠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56-1162,共7页
石墨烯是由一层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按蜂巢晶格排列构成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由于其超大的平面共轭结构,石墨烯中的π电子具有显著的离域效应。石墨烯具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电子或电学性质,比如室温量子霍尔效应、自选传输性质、极高的载流... 石墨烯是由一层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按蜂巢晶格排列构成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由于其超大的平面共轭结构,石墨烯中的π电子具有显著的离域效应。石墨烯具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电子或电学性质,比如室温量子霍尔效应、自选传输性质、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超低的电阻率以及优异的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然而,与其他绝大多数二维材料不同,较大二维尺寸的石墨烯还具有零带隙的半金属材料特性,限制了石墨烯在光电器件和半导体等领域的应用。因此,如何打开石墨烯的带隙,将其从半金属材料转变为半导体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目前,已知打开石墨烯带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石墨烯进行化学掺杂以破坏其π电子共轭体系;另外一种是基于量子效应,将石墨烯切割成纳米带、纳米筛或量子点。石墨烯量子点(GQDs)是二维平面尺寸小于100 nm的石墨烯片段,因其具有量子限域效应和边界效应而呈现出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一种具有带隙的半导体材料。与传统半导体量子点相比,GQDs具有毒性低、水溶性好、化学活性低、生物相容性好以及荧光性质稳定等突出优点。此外,GQDs具有单原子层平面共轭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同时表面的含氧基团可以为外来分子与之结合提供活性位点,在太阳能电池、光电子器件、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GQDs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法。自上而下法主要包括强酸氧化法,水热/溶剂热法,电化学氧化法等。该方法的优点是原料来源丰富、制备过程相对简单,制备所得的GQDs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易于表面功能化。自下而上方法主要分为可控有机合成和碳化反应。前者可以制备出具有精确碳原子数、大小和形状均一的GQDs,但是制备过程复杂繁琐、反应耗时长且产率较低,而后者所制备的GQDs,其尺寸和结构难以控制,产物具有多分散性。本文全面介绍了石墨烯量子点的各种制备方法,对这些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评论,同时对重要或新颖方法的反应机理进行了阐述,并且重点介绍了GQDs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最后对GQDs的未来研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量子点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法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建筑物质存量动态演化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戴铁军 李宜博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44,51,共7页
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中的自下而上法分析1992—2016年北京市房屋和基础设施两大类建筑的6类主要建筑的10种建筑物质存量和流量。结果表明:2016年,北京市6类主要建筑中的物质总存量扩大到1992年的4.91倍,达2001.91百万t;其物质输入量与201... 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中的自下而上法分析1992—2016年北京市房屋和基础设施两大类建筑的6类主要建筑的10种建筑物质存量和流量。结果表明:2016年,北京市6类主要建筑中的物质总存量扩大到1992年的4.91倍,达2001.91百万t;其物质输入量与2014年和2015年相比有下降趋势,为10852.07万t;其物质输出量仍有上升趋势,为3806.59万t;北京市道路物质存量呈现高输入、高输出的特征,房屋物质存量呈现高输入、缓输出的特点。房屋的废弃物具有较长的滞后期,且数量庞大。按现有房屋预期寿命不变,估算2017—2050年北京市房屋废弃物量,北京市将在2040年迎来房屋废弃物高峰期,届时废弃物量达5445.5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质 物质存量 物质流分析 自下而上法 物质代谢 城市建设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量子点的制备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璐 王泽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76,共19页
氮化硼量子点是一类新型的零维纳米材料,它具备独特的荧光性能、高导热性、化学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出色的理化特性。氮化硼量子点在光电子学、电子元件、传感和催化、生物传感器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已展现出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氮化硼量子点是一类新型的零维纳米材料,它具备独特的荧光性能、高导热性、化学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出色的理化特性。氮化硼量子点在光电子学、电子元件、传感和催化、生物传感器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已展现出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高效制备依然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探索氮化硼量子点高效制备的新方法并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是当前纳米材料工程领域新的研究焦点。目前,氮化硼量子点的制备可以归纳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法。其中自上而下法是当前制备的主要方法,此方法类型多样,包括水热法、溶剂热法、超声剥离法以及碱金属插层法等。虽然自上而下法可实现大规模制备氮化硼量子点,但这类方法大都需要有机溶剂、强碱和高温等条件。自下而上的方法利用含有氮和硼元素的前体分子合成氮化硼量子点,可以实现量子点结构的精确控制,但这类方法不适合于大规模制备硼量子点。目前氮化硼量子点的大规模高效制备研究虽然还处在早期阶段,但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其今后高效大规模的可控制备奠定了基础。同时,以量子点制备工作为基础,许多氮化硼量子点的应用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之中,其中包括细胞成像、纤维染色、金属离子检测、化学发光传感器、指纹荧光成像和维生素的检测等,这些应用研究反过来也进一步促进了量子点制备工作的开展。本文对近年来氮化硼量子点的制备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其在应用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提出了氮化硼量子点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的思路,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量子点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法 生物成像 化学发光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