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东不同区域汽车新能源化的减碳潜力及成本预测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永红
张帆
+5 位作者
苗领
蔡雨锋
赖雨梦
吴潇彬
曾雪兰
姚达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9-310,共12页
汽车新能源化被认为是减少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的有效政策,实施不同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及减排成本值得关注。本文在分析广东省各区域发展现状基础上,基于各车型存活和淘汰规律,搭建自下而上的汽车碳排放预测模型,通过耦合汽车保有量预测模...
汽车新能源化被认为是减少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的有效政策,实施不同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及减排成本值得关注。本文在分析广东省各区域发展现状基础上,基于各车型存活和淘汰规律,搭建自下而上的汽车碳排放预测模型,通过耦合汽车保有量预测模型以及碳减排技术成本核算模型,分区域和分阶段研究广东省不同力度汽车新能源化情景的减碳潜力及短期成本。结果表明:在现有政策情景下,广东省将在2060年前实现车队大规模新能源化,更激进的新能源化政策将有望使此进程提前10年;广东省在现有政策力度下,能够在2030年前实现汽车碳达峰目标,峰值约为1亿t;珠三角(不含广深)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将是减碳重点区域,私家车、其他乘用车以及出租车将是减碳重点车型;短期成本分析显示,相较于基准情景,各情景均呈现短期累计减碳总成本以及单位减碳成本广州和深圳低,珠三角(不含广深)和非珠三角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碳排放
自下而上模型
汽车新能源化
减排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温升目标下中国碳排放路径研究
被引量:
47
2
作者
王克
刘芳名
+1 位作者
尹明健
刘俊伶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共11页
《巴黎协定》提出1.5℃目标以及中国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为研究实现1.5℃目标的技术路径,构建了综合性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模型,研究中国在2℃情景基础上实现1.5℃目标的额外减排要求、部门贡献和关键减排措施。结果显示,...
《巴黎协定》提出1.5℃目标以及中国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为研究实现1.5℃目标的技术路径,构建了综合性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模型,研究中国在2℃情景基础上实现1.5℃目标的额外减排要求、部门贡献和关键减排措施。结果显示,1.5℃情景要求到2050年CO2排放量减少到6亿t。一次能源消费总量2045年达峰,峰值控制在68亿tce。能源结构实现大幅度优化,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67%,煤炭比例下降到16%。与2℃情景相比,2015—2050年1.5℃情景需要额外累积减排380亿t CO2,额外减排量主要来自电力部门。在减排措施方面,额外减排主要来自新型低碳能源与生物质能结合碳捕集与封存(BECCS)技术。不同部门的主要减排措施存在差异,电力部门更多依赖BECCS等减排技术以实现较大幅度负排放,是实现1.5℃目标路径的关键因素。工业部门主要依赖能效提高。建筑和交通部门则更多依赖终端能源结构调整,氢能在其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目标
CO2排放
减排路径
自下而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车用催化剂中铂族金属的回收潜力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彪
胡礼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82-2791,共10页
我国铂族金属矿产资源稀缺,而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不断提升以及燃料电池车的出现加大了铂族金属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城市矿山解决铂族金属的供需矛盾,从我国铂族金属的第一大消费领域出发,研究铂族金属在汽车领域的代谢状况。通...
我国铂族金属矿产资源稀缺,而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不断提升以及燃料电池车的出现加大了铂族金属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城市矿山解决铂族金属的供需矛盾,从我国铂族金属的第一大消费领域出发,研究铂族金属在汽车领域的代谢状况。通过自下而上模型计算车用催化剂中铂族金属的库存,并基于不同的模型分别预测2021—2035年汽油车催化剂、柴油车催化剂和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在用库存,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求得铂、钯、铑的再回收生产潜力及需求量。结果表明:到2035年铂、钯、铑需求分别为64.00 t、109.35 t、24.99 t;相应地,再回收生产潜力分别为46.10 t、105.51 t、18.34 t。在提高回收率的情况下,钯有望实现行业内部循环,而铂和铑还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建立车用催化剂的回收体系和实施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城市矿山
铂族金属
车用催化剂
自下而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电力部门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
30
4
作者
张小丽
刘俊伶
+2 位作者
王克
崔学勤
邹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7,共10页
电力部门是中国CO_2排放的主要贡献部门之一,电力部门的低碳转型对中国实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构建了包含电力模块的自下而上的能源系统模型PECE-2017,根据社会经济驱动因子确定终端部门电力需求,并引入电力负荷...
电力部门是中国CO_2排放的主要贡献部门之一,电力部门的低碳转型对中国实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构建了包含电力模块的自下而上的能源系统模型PECE-2017,根据社会经济驱动因子确定终端部门电力需求,并引入电力负荷曲线确定电力供给,设置了未来电力发展的基准和低碳两个情景,从供需结构、技术需求、成本和投资等多个角度,分析电力部门自身的低碳转型及其对中国实现中长期低碳发展的重要作用和贡献。研究表明:第一,未来中国电力需求仍将不断增长,且在终端能耗中的占比不断上升。低碳情景下,2050年电力需求达到114 869亿kW·h,比2013年上升125%,电气化率增加到34%;电力需求结构中,工业和建筑比重下降,交通部门比重上升。第二,电源结构逐步低碳化。煤电逐步淘汰;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大幅上升,2050年装机占比均超过30%;2030年以后,部署和推广CCS技术,到2050年装机容量达到4.9亿kW。第三,低碳情景下,电力部门在2020年碳排放达峰后,进一步加速脱碳。到2050年,电力部门的排放量可控制在4亿t以内,相对基准情景减少排放61.5亿t,占总减排的贡献率达到45%,为中国的低碳转型做出重要贡献。第四,支撑电力部门低碳转型的投资需求GDP占比在合理区间内。2030—2050年,电力部门投资需求占GDP的比重为0.77%;电力部门内部投资结构呈现明显的低碳化趋势,绝大部分投资将用于非化石能源电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部门
自下而上模型
碳排放
减排潜力
减排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交通部门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
40
5
作者
刘俊伶
孙一赫
+2 位作者
王克
邹骥
孔英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3-521,共9页
交通部门在中长期具有很高的碳排放增长潜力,对我国低碳转型有重要影响。构建自下而上的能源系统模型PECE-LIU2017及其交通模块,设置未来交通发展的基准、NDC和低碳3个情景,深入分析交通需求背后的驱动因子及发展趋势,制定交通部门中长...
交通部门在中长期具有很高的碳排放增长潜力,对我国低碳转型有重要影响。构建自下而上的能源系统模型PECE-LIU2017及其交通模块,设置未来交通发展的基准、NDC和低碳3个情景,深入分析交通需求背后的驱动因子及发展趋势,制定交通部门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结果显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未来我国交通需求将持续增长。NDC情景下,交通部门有望在2038年左右达峰。在低碳情景下,我国交通部门2050年CO2排放将从基准情景30亿t降低为6亿t,并在2030年左右达峰,为我国中长期低碳发展目标贡献17.5%的累计减排量。2016—2050年低碳交通固定投资需求为15.7万亿元人民币,占我国中长期低碳投资总需求的53%。通过提高燃油经济性、推广新能源汽车以及发挥城市公共出行最大潜力,交通部门能够以技术可行的方式实现低碳转型,并对我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部门
减排路径
自下而上模型
LEAP
模型
国家自主贡献(N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镇化背景下中国长期低碳转型路径研究
被引量:
9
6
作者
刘俊伶
王克
+3 位作者
夏侯沁蕊
刘芳名
邹骥
孔英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5-366,共12页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际,为了研究城镇化背景下的长期碳排放趋势,构建了人口变动与能源系统互动的综合分析框架与社会经济-能源系统模型。结果显示,从2014年至2050年,预计有3亿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并呈现从中小型城市逐步向大型和特...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际,为了研究城镇化背景下的长期碳排放趋势,构建了人口变动与能源系统互动的综合分析框架与社会经济-能源系统模型。结果显示,从2014年至2050年,预计有3亿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并呈现从中小型城市逐步向大型和特大型城市汇集的趋势。人口流动趋势与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结合,推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产品生产和能源服务需求增长。基准情景下,205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84亿tce,能源相关CO2排放达到176亿t,比2013年增长83%;而在低碳转型情景下,通过技术创新,205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需求可以控制在61亿tce左右,CO2排放在2020—2025年间达峰,2050年比基准情景降低78%。低碳转型过程中,非化石能源电力和能效技术的减排潜力最大,工业和电力部门率先在2020年达峰,建筑和交通①将在2030年左右达峰。实现低碳转型所需新增固定投资占GDP的1.5%,不会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负担。中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人口流动
消费需求
低碳转型
自下而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工业部门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
47
7
作者
刘俊伶
夏侯沁蕊
+2 位作者
王克
邹骥
孔英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41,54,共12页
工业是中国最大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部门,对低碳转型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工业模块的"自下而上"能源系统模型PECE-LIU2017,展望工业部门的发展与排放趋势,探讨不同情景下中长期低碳转型的可能路径。结果显示:①在充分发...
工业是中国最大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部门,对低碳转型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工业模块的"自下而上"能源系统模型PECE-LIU2017,展望工业部门的发展与排放趋势,探讨不同情景下中长期低碳转型的可能路径。结果显示:①在充分发挥减排潜力的条件下,工业部门有望在202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2050年排放量由基准情景的59亿吨下降到21亿吨;②能效提升是减排的关键,生产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有着重要贡献,但要实现2℃温升目标,还需在2030年后推广应用CCS技术;③工业部门的技术普遍较为成熟,2050年大部分技术的边际减排成本为负,节约的费用可以弥补新增投资,但CCS等技术仍需政府支持;④2050年前,工业部门能够以不到总低碳投资需求的10%贡献25.62%的减排量,低碳转型具有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接受性。中国工业部门应坚持在近期以成熟的能效技术为主、中长期以低碳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方向,走出一条率先达峰及深度脱碳的转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部门
自下而上模型
碳减排
低碳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不同区域汽车新能源化的减碳潜力及成本预测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永红
张帆
苗领
蔡雨锋
赖雨梦
吴潇彬
曾雪兰
姚达文
机构
中山大学
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交通环境智能监测与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工业大学
出处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9-310,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5165)
重庆市政府采购项目(CQS22C00150)。
文摘
汽车新能源化被认为是减少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的有效政策,实施不同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及减排成本值得关注。本文在分析广东省各区域发展现状基础上,基于各车型存活和淘汰规律,搭建自下而上的汽车碳排放预测模型,通过耦合汽车保有量预测模型以及碳减排技术成本核算模型,分区域和分阶段研究广东省不同力度汽车新能源化情景的减碳潜力及短期成本。结果表明:在现有政策情景下,广东省将在2060年前实现车队大规模新能源化,更激进的新能源化政策将有望使此进程提前10年;广东省在现有政策力度下,能够在2030年前实现汽车碳达峰目标,峰值约为1亿t;珠三角(不含广深)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将是减碳重点区域,私家车、其他乘用车以及出租车将是减碳重点车型;短期成本分析显示,相较于基准情景,各情景均呈现短期累计减碳总成本以及单位减碳成本广州和深圳低,珠三角(不含广深)和非珠三角高的特点。
关键词
公路运输
碳排放
自下而上模型
汽车新能源化
减排成本
Keywords
highway transportation
carbon emissions
bottom-up model
promo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es
abatement cost
分类号
U469.7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5℃温升目标下中国碳排放路径研究
被引量:
47
2
作者
王克
刘芳名
尹明健
刘俊伶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清华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目标约束下中国能源技术系统高精度与双向能流反馈建模研究”(72004043)
能源基金会项目“中国煤电成本分析与风险评估”(G-1910-30513)
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学科建设”项目(深发改[2018]725号)。
文摘
《巴黎协定》提出1.5℃目标以及中国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为研究实现1.5℃目标的技术路径,构建了综合性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模型,研究中国在2℃情景基础上实现1.5℃目标的额外减排要求、部门贡献和关键减排措施。结果显示,1.5℃情景要求到2050年CO2排放量减少到6亿t。一次能源消费总量2045年达峰,峰值控制在68亿tce。能源结构实现大幅度优化,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67%,煤炭比例下降到16%。与2℃情景相比,2015—2050年1.5℃情景需要额外累积减排380亿t CO2,额外减排量主要来自电力部门。在减排措施方面,额外减排主要来自新型低碳能源与生物质能结合碳捕集与封存(BECCS)技术。不同部门的主要减排措施存在差异,电力部门更多依赖BECCS等减排技术以实现较大幅度负排放,是实现1.5℃目标路径的关键因素。工业部门主要依赖能效提高。建筑和交通部门则更多依赖终端能源结构调整,氢能在其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关键词
1.5℃目标
CO2排放
减排路径
自下而上模型
Keywords
1.5℃target
Carbon emission
Emission reduction pathway
Bottom-up model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车用催化剂中铂族金属的回收潜力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彪
胡礼丹
机构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82-2791,共10页
文摘
我国铂族金属矿产资源稀缺,而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不断提升以及燃料电池车的出现加大了铂族金属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城市矿山解决铂族金属的供需矛盾,从我国铂族金属的第一大消费领域出发,研究铂族金属在汽车领域的代谢状况。通过自下而上模型计算车用催化剂中铂族金属的库存,并基于不同的模型分别预测2021—2035年汽油车催化剂、柴油车催化剂和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在用库存,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求得铂、钯、铑的再回收生产潜力及需求量。结果表明:到2035年铂、钯、铑需求分别为64.00 t、109.35 t、24.99 t;相应地,再回收生产潜力分别为46.10 t、105.51 t、18.34 t。在提高回收率的情况下,钯有望实现行业内部循环,而铂和铑还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建立车用催化剂的回收体系和实施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城市矿山
铂族金属
车用催化剂
自下而上模型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urban mining
platinum group metals
automotive catalyst
bottom-up model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电力部门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
30
4
作者
张小丽
刘俊伶
王克
崔学勤
邹骥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低碳经济与金融风险分析研究实验室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7,共10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基于全球碳预算公平分配的主要国家减排目标评估"(批准号:17XNA014)
文摘
电力部门是中国CO_2排放的主要贡献部门之一,电力部门的低碳转型对中国实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构建了包含电力模块的自下而上的能源系统模型PECE-2017,根据社会经济驱动因子确定终端部门电力需求,并引入电力负荷曲线确定电力供给,设置了未来电力发展的基准和低碳两个情景,从供需结构、技术需求、成本和投资等多个角度,分析电力部门自身的低碳转型及其对中国实现中长期低碳发展的重要作用和贡献。研究表明:第一,未来中国电力需求仍将不断增长,且在终端能耗中的占比不断上升。低碳情景下,2050年电力需求达到114 869亿kW·h,比2013年上升125%,电气化率增加到34%;电力需求结构中,工业和建筑比重下降,交通部门比重上升。第二,电源结构逐步低碳化。煤电逐步淘汰;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容量大幅上升,2050年装机占比均超过30%;2030年以后,部署和推广CCS技术,到2050年装机容量达到4.9亿kW。第三,低碳情景下,电力部门在2020年碳排放达峰后,进一步加速脱碳。到2050年,电力部门的排放量可控制在4亿t以内,相对基准情景减少排放61.5亿t,占总减排的贡献率达到45%,为中国的低碳转型做出重要贡献。第四,支撑电力部门低碳转型的投资需求GDP占比在合理区间内。2030—2050年,电力部门投资需求占GDP的比重为0.77%;电力部门内部投资结构呈现明显的低碳化趋势,绝大部分投资将用于非化石能源电力。
关键词
电力部门
自下而上模型
碳排放
减排潜力
减排成本
Keywords
electricity sector
bottom-up models
carbon emissions
emission reductions
emission reduction cost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交通部门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
40
5
作者
刘俊伶
孙一赫
王克
邹骥
孔英
机构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低碳经济与金融风险分析研究实验室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3-521,共9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7XNA014)“基于全球碳预算公平分配的主要国家减排目标评估”。
文摘
交通部门在中长期具有很高的碳排放增长潜力,对我国低碳转型有重要影响。构建自下而上的能源系统模型PECE-LIU2017及其交通模块,设置未来交通发展的基准、NDC和低碳3个情景,深入分析交通需求背后的驱动因子及发展趋势,制定交通部门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结果显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未来我国交通需求将持续增长。NDC情景下,交通部门有望在2038年左右达峰。在低碳情景下,我国交通部门2050年CO2排放将从基准情景30亿t降低为6亿t,并在2030年左右达峰,为我国中长期低碳发展目标贡献17.5%的累计减排量。2016—2050年低碳交通固定投资需求为15.7万亿元人民币,占我国中长期低碳投资总需求的53%。通过提高燃油经济性、推广新能源汽车以及发挥城市公共出行最大潜力,交通部门能够以技术可行的方式实现低碳转型,并对我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
交通部门
减排路径
自下而上模型
LEAP
模型
国家自主贡献(NDC)
Keywords
Transport sector
Mitigation path
Bottom-up model
LEAP model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NDC)
分类号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镇化背景下中国长期低碳转型路径研究
被引量:
9
6
作者
刘俊伶
王克
夏侯沁蕊
刘芳名
邹骥
孔英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约克大学经济系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5-366,共12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低碳转型背景下中国煤电二氧化碳排放锁定效应研究”(2019M650725)
“深圳低碳城市大数据工程实验室”项目(深发改[2017]1089号)
“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学科建设”项目(深发改[2018]725号)。
文摘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际,为了研究城镇化背景下的长期碳排放趋势,构建了人口变动与能源系统互动的综合分析框架与社会经济-能源系统模型。结果显示,从2014年至2050年,预计有3亿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并呈现从中小型城市逐步向大型和特大型城市汇集的趋势。人口流动趋势与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结合,推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产品生产和能源服务需求增长。基准情景下,205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84亿tce,能源相关CO2排放达到176亿t,比2013年增长83%;而在低碳转型情景下,通过技术创新,205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需求可以控制在61亿tce左右,CO2排放在2020—2025年间达峰,2050年比基准情景降低78%。低碳转型过程中,非化石能源电力和能效技术的减排潜力最大,工业和电力部门率先在2020年达峰,建筑和交通①将在2030年左右达峰。实现低碳转型所需新增固定投资占GDP的1.5%,不会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负担。中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具有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关键词
城镇化
人口流动
消费需求
低碳转型
自下而上模型
Keywords
Urbanization
Population migration
Consumption demand
Low carbon transition
Bottom-up model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工业部门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
47
7
作者
刘俊伶
夏侯沁蕊
王克
邹骥
孔英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研究中心低碳经济与金融风险分析研究实验室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约克大学经济系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41,54,共12页
基金
科技部改革发展专项“巴黎会议后应对气候变化急迫重大问题研究”项目课题1“巴黎会议后全球气候治理的走向研究”(YJ20160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低碳转型背景下中国煤电二氧化碳排放锁定效应研究”(2019M650725)
+1 种基金
“深圳低碳城市大数据工程实验室”项目(深发改[2017]1089号)
“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学科建设”项目(深发改[2018]725号)
文摘
工业是中国最大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部门,对低碳转型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工业模块的"自下而上"能源系统模型PECE-LIU2017,展望工业部门的发展与排放趋势,探讨不同情景下中长期低碳转型的可能路径。结果显示:①在充分发挥减排潜力的条件下,工业部门有望在202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2050年排放量由基准情景的59亿吨下降到21亿吨;②能效提升是减排的关键,生产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有着重要贡献,但要实现2℃温升目标,还需在2030年后推广应用CCS技术;③工业部门的技术普遍较为成熟,2050年大部分技术的边际减排成本为负,节约的费用可以弥补新增投资,但CCS等技术仍需政府支持;④2050年前,工业部门能够以不到总低碳投资需求的10%贡献25.62%的减排量,低碳转型具有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接受性。中国工业部门应坚持在近期以成熟的能效技术为主、中长期以低碳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方向,走出一条率先达峰及深度脱碳的转型路径。
关键词
工业部门
自下而上模型
碳减排
低碳发展路径
Keywords
industry sector
bottom-up model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low-carbon development pathway
分类号
F4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东不同区域汽车新能源化的减碳潜力及成本预测
刘永红
张帆
苗领
蔡雨锋
赖雨梦
吴潇彬
曾雪兰
姚达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5℃温升目标下中国碳排放路径研究
王克
刘芳名
尹明健
刘俊伶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车用催化剂中铂族金属的回收潜力研究
胡彪
胡礼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电力部门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张小丽
刘俊伶
王克
崔学勤
邹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交通部门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刘俊伶
孙一赫
王克
邹骥
孔英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城镇化背景下中国长期低碳转型路径研究
刘俊伶
王克
夏侯沁蕊
刘芳名
邹骥
孔英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工业部门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刘俊伶
夏侯沁蕊
王克
邹骥
孔英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