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臧懋循改本《还魂记》
被引量:
6
1
作者
赵天为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7-62,共6页
在《牡丹亭》的众多改本中 ,臧懋循改订的《还魂记》最为人们所关注 ,引起的非议也最多 ,臧氏的改窜面面俱到 ,涉及结构关目、曲文曲律、宾白科介以及角色人物等诸多方面 ,具体实践了臧氏的戏曲理论主张 ,其以元为尚 ,以吴为则的倾向有...
在《牡丹亭》的众多改本中 ,臧懋循改订的《还魂记》最为人们所关注 ,引起的非议也最多 ,臧氏的改窜面面俱到 ,涉及结构关目、曲文曲律、宾白科介以及角色人物等诸多方面 ,具体实践了臧氏的戏曲理论主张 ,其以元为尚 ,以吴为则的倾向有偏颇之处 ,但在批语中留下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具体的改订也为《牡丹亭》的场上搬演提供了条件 ,对此应作出公允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臧懋循
改订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臧懋循“笔削”元剧小议──元杂剧校读记之一
被引量:
3
2
作者
邓绍基
《阴山学刊》
1998年第3期22-26,32,共6页
明人选录元剧,大抵都要做“正讹”的工作。臧懋循笔削“元剧”,是为不争的事实。凌初肯定臧氏“补缺正讹之功故自不少”,但也批评臧氏“时出己见”作改易,将两者作了区分,这是科学的态度。
关键词
元杂剧
《汉宫秋》
臧懋循
《元曲选》
《潇湘夜雨》
杨显之
郑光祖
《倩婚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臧懋循与冯梦龙:音乐基础上的改本
被引量:
2
3
作者
史恺娣(加拿大)
殷小鉴(译)
黄蓓(校)
《文化艺术研究》
2010年第4期131-156,共26页
本文从作品结构、语言、韵律、意象及人物等方面入手对汤显祖的《牡丹亭》、臧懋循的《牡丹亭》改本(《还魂记》)以及冯梦龙的《风流梦》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后两部改本都力图对原版剧本进行修改,使之符合正统的社会价值体系并更易于舞...
本文从作品结构、语言、韵律、意象及人物等方面入手对汤显祖的《牡丹亭》、臧懋循的《牡丹亭》改本(《还魂记》)以及冯梦龙的《风流梦》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后两部改本都力图对原版剧本进行修改,使之符合正统的社会价值体系并更易于舞台表演,但却丧失了原版语言的独特性以及故事人物的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臧懋循
冯梦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臧懋循改评《昙花记》的思想艺术价值论
被引量:
2
4
作者
伊崇喆
《艺术探索》
CSSCI
2021年第6期96-103,共8页
臧懋循对屠隆原本《昙花记》的关目、曲白和脚色等作出改评,体现出以"叶韵""语言""关目"等三个方面为中心的本色、当行观念,并概括提出了"做法"这一具有个性色彩的表演论批评术语。其在改评《...
臧懋循对屠隆原本《昙花记》的关目、曲白和脚色等作出改评,体现出以"叶韵""语言""关目"等三个方面为中心的本色、当行观念,并概括提出了"做法"这一具有个性色彩的表演论批评术语。其在改评《昙花记》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戏曲批评观念,为当时的戏曲艺术注入了活力,并对以后的戏曲创作和戏曲批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臧懋循
《昙花记》
屠隆
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臧懋循改评当朝传奇“当行”论
5
作者
伊崇喆
杨绪容
《艺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1期116-121,共6页
臧懋循对《玉茗堂传奇》《昙花记》等五部当朝传奇名作进行改评,意欲为当朝传奇树立“当行”之标杆。他将“本色”纳入“当行”之范畴,大力标举以舞台表演为核心的“当行”论,力使音律“谐叶”、语言“稳称”、关目“紧凑”。他创造性...
臧懋循对《玉茗堂传奇》《昙花记》等五部当朝传奇名作进行改评,意欲为当朝传奇树立“当行”之标杆。他将“本色”纳入“当行”之范畴,大力标举以舞台表演为核心的“当行”论,力使音律“谐叶”、语言“稳称”、关目“紧凑”。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做法”这一个性鲜明的表演论批评术语,并将搽旦这一脚色从元杂剧引入传奇表演中,总结出“前后错综法”“断流法”等表演方法,有针对性地指导了舞台表演,对作家创作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臧懋循
传奇
改评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臧懋循曲学理论的诗学根源及其诱因
6
作者
曾中辉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7-112,共6页
臧懋循曲学理论的形成与其诗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从尊诗体到尊曲体,从尊诗之古体到尊曲之北曲,从重诗之音格到重曲之音律,从倡导诗之声调与理意兼顾到主张曲之声情与词理兼备。臧懋循的曲学理论之所以被深深地植入了其诗学思想,既由...
臧懋循曲学理论的形成与其诗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从尊诗体到尊曲体,从尊诗之古体到尊曲之北曲,从重诗之音格到重曲之音律,从倡导诗之声调与理意兼顾到主张曲之声情与词理兼备。臧懋循的曲学理论之所以被深深地植入了其诗学思想,既由当时崇古复古的文艺思潮所诱发,更受其个人凸显的众体兼备的创作才华、重视韵文的价值取向和精晓音律的术业专长的诱使。诗学思想的某些内容可转化为曲学理论的某些主张,这一现象在明清两代虽不限于臧懋循一人,但以臧懋循较为典型。任何曲学理论与诗学思想皆非孤立现象,深入考察曲学和诗学的内在联系,对于拓展曲学与诗学的理论范畴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臧懋循
曲学理论
诗学根源
诱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影响《元曲选》作品收录的因素
7
作者
高雯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2期19-21,共3页
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收录了包括明初作者所著六种杂剧在内的一百种杂剧剧本。影响《元曲选》收录作品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时代背景来看,主要有晚明反对封建礼教、重欲厚情的社会思潮和市民阶级的壮大及通俗文学的兴起;从编选...
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收录了包括明初作者所著六种杂剧在内的一百种杂剧剧本。影响《元曲选》收录作品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时代背景来看,主要有晚明反对封建礼教、重欲厚情的社会思潮和市民阶级的壮大及通俗文学的兴起;从编选者自身来看,主要为臧懋循旷诞、任情不羁的性格特征以及文士与商人的双重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曲选》
社会思潮
臧懋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戏曲选集典范之作《元曲选》的编选思想
8
作者
高雯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9期15-17,共3页
明代戏曲家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是戏曲选集的典范之作。从《元曲选》所收录的作家来看,臧懋循按照作品质量进行鉴别甄选,其中既有名家经典之作,也有无名氏的作品。从《元曲选》入选作品的题材来看,其题材选择范围较其他选家有所扩大...
明代戏曲家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是戏曲选集的典范之作。从《元曲选》所收录的作家来看,臧懋循按照作品质量进行鉴别甄选,其中既有名家经典之作,也有无名氏的作品。从《元曲选》入选作品的题材来看,其题材选择范围较其他选家有所扩大,其对社会公案戏与道德伦理戏给予了较多关注,且更加贴近世俗,爱情婚姻戏中也不排斥一些不完全合乎风教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臧懋循
《元曲选》
编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牡丹亭》改本的得失——以两种重要改编本为例
9
作者
王星宇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5期15-18,共4页
《牡丹亭》自面世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各种点评本和改编本流传甚多,其中臧懋循的《还魂记》及冯梦龙的《墨憨斋重定三会亲风流梦》是《牡丹亭》改编本中最重要的两种。本文以这二者为例,从优化和不足两个方面来论述《牡丹亭》改本的...
《牡丹亭》自面世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各种点评本和改编本流传甚多,其中臧懋循的《还魂记》及冯梦龙的《墨憨斋重定三会亲风流梦》是《牡丹亭》改编本中最重要的两种。本文以这二者为例,从优化和不足两个方面来论述《牡丹亭》改本的得失。由于发现不足比总结优点容易很多,所以分析改本的得失以“失”为主,而“失”的主要原因应与改编本均未跳出原作品的框架有关。汤显祖《牡丹亭》在明清时期的主要改本有八种,分别为:吕玉绳的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改编本
冯梦龙
改本
臧懋循
汤显祖
墨憨斋
《还魂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在当行
10
作者
力行
《福建艺术》
1998年第4期8-8,共1页
戏曲文学剧本,贵在当行。 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臧懋循早就说过:“曲有名家,有行家。名家者,出入乐府,文彩烂然,在淹通阂博之士,皆优为之;行家者,随所妆演。
关键词
当行
剧本
剧种
臧懋循
明代戏曲
戏曲文学
入乐
艺术优势
文学家
戏曲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望江亭中秋切鲙》杂剧版本考述——以《古杂剧》本与《元曲选》本为中心
11
作者
曾雪莹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1-96,共6页
关汉卿的杂剧《望江亭中秋切鲙》现有4个版本传世。其中,《古杂剧》明代顾曲斋刻本与臧懋循编《元曲选》明万历年刻本在曲牌、曲辞、宾白等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语言风格也不甚相同。《古杂剧》本是《望江亭》明刻本中制作较为精良的上...
关汉卿的杂剧《望江亭中秋切鲙》现有4个版本传世。其中,《古杂剧》明代顾曲斋刻本与臧懋循编《元曲选》明万历年刻本在曲牌、曲辞、宾白等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语言风格也不甚相同。《古杂剧》本是《望江亭》明刻本中制作较为精良的上乘之作,而《元曲选》本是后世最为流行的元杂剧选集。臧懋循在选编《元曲选》的过程中对元杂剧剧本的改动是造成二者文本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江亭》
臧懋循
《元曲选》
《古杂剧》版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臧懋循改本《还魂记》
被引量:
6
1
作者
赵天为
机构
徐州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7-62,共6页
文摘
在《牡丹亭》的众多改本中 ,臧懋循改订的《还魂记》最为人们所关注 ,引起的非议也最多 ,臧氏的改窜面面俱到 ,涉及结构关目、曲文曲律、宾白科介以及角色人物等诸多方面 ,具体实践了臧氏的戏曲理论主张 ,其以元为尚 ,以吴为则的倾向有偏颇之处 ,但在批语中留下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具体的改订也为《牡丹亭》的场上搬演提供了条件 ,对此应作出公允的评价。
关键词
牡丹亭
臧懋循
改订
评价
分类号
J809.248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臧懋循“笔削”元剧小议──元杂剧校读记之一
被引量:
3
2
作者
邓绍基
机构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阴山学刊》
1998年第3期22-26,32,共6页
文摘
明人选录元剧,大抵都要做“正讹”的工作。臧懋循笔削“元剧”,是为不争的事实。凌初肯定臧氏“补缺正讹之功故自不少”,但也批评臧氏“时出己见”作改易,将两者作了区分,这是科学的态度。
关键词
元杂剧
《汉宫秋》
臧懋循
《元曲选》
《潇湘夜雨》
杨显之
郑光祖
《倩婚魂》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臧懋循与冯梦龙:音乐基础上的改本
被引量:
2
3
作者
史恺娣(加拿大)
殷小鉴(译)
黄蓓(校)
机构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2010年第4期131-156,共26页
文摘
本文从作品结构、语言、韵律、意象及人物等方面入手对汤显祖的《牡丹亭》、臧懋循的《牡丹亭》改本(《还魂记》)以及冯梦龙的《风流梦》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后两部改本都力图对原版剧本进行修改,使之符合正统的社会价值体系并更易于舞台表演,但却丧失了原版语言的独特性以及故事人物的个性。
关键词
牡丹亭
臧懋循
冯梦龙
Keywords
Peony Pavilion
Zang Maoxun
Feng Menglong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臧懋循改评《昙花记》的思想艺术价值论
被引量:
2
4
作者
伊崇喆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艺术探索》
CSSCI
2021年第6期96-103,共8页
基金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戏曲评点整理与研究”(18ZDA252)。
文摘
臧懋循对屠隆原本《昙花记》的关目、曲白和脚色等作出改评,体现出以"叶韵""语言""关目"等三个方面为中心的本色、当行观念,并概括提出了"做法"这一具有个性色彩的表演论批评术语。其在改评《昙花记》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戏曲批评观念,为当时的戏曲艺术注入了活力,并对以后的戏曲创作和戏曲批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臧懋循
《昙花记》
屠隆
改评
Keywords
Zang Maoxun
The Legend of Epiphyllum
Tu Long
Commentary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臧懋循改评当朝传奇“当行”论
5
作者
伊崇喆
杨绪容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艺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基金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戏曲评点整理与研究”(18ZDA252)。
文摘
臧懋循对《玉茗堂传奇》《昙花记》等五部当朝传奇名作进行改评,意欲为当朝传奇树立“当行”之标杆。他将“本色”纳入“当行”之范畴,大力标举以舞台表演为核心的“当行”论,力使音律“谐叶”、语言“稳称”、关目“紧凑”。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做法”这一个性鲜明的表演论批评术语,并将搽旦这一脚色从元杂剧引入传奇表演中,总结出“前后错综法”“断流法”等表演方法,有针对性地指导了舞台表演,对作家创作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
臧懋循
传奇
改评
影响
Keywords
Zang Maoxun
Legend
Commentary
Influence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J81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臧懋循曲学理论的诗学根源及其诱因
6
作者
曾中辉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7-112,共6页
文摘
臧懋循曲学理论的形成与其诗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从尊诗体到尊曲体,从尊诗之古体到尊曲之北曲,从重诗之音格到重曲之音律,从倡导诗之声调与理意兼顾到主张曲之声情与词理兼备。臧懋循的曲学理论之所以被深深地植入了其诗学思想,既由当时崇古复古的文艺思潮所诱发,更受其个人凸显的众体兼备的创作才华、重视韵文的价值取向和精晓音律的术业专长的诱使。诗学思想的某些内容可转化为曲学理论的某些主张,这一现象在明清两代虽不限于臧懋循一人,但以臧懋循较为典型。任何曲学理论与诗学思想皆非孤立现象,深入考察曲学和诗学的内在联系,对于拓展曲学与诗学的理论范畴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臧懋循
曲学理论
诗学根源
诱因
分类号
I207.2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影响《元曲选》作品收录的因素
7
作者
高雯
机构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文法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2期19-21,共3页
基金
2018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明清女性对《牡丹亭》的接受和传播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S18103。
文摘
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收录了包括明初作者所著六种杂剧在内的一百种杂剧剧本。影响《元曲选》收录作品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时代背景来看,主要有晚明反对封建礼教、重欲厚情的社会思潮和市民阶级的壮大及通俗文学的兴起;从编选者自身来看,主要为臧懋循旷诞、任情不羁的性格特征以及文士与商人的双重身份。
关键词
《元曲选》
社会思潮
臧懋循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戏曲选集典范之作《元曲选》的编选思想
8
作者
高雯
机构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文法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9期15-17,共3页
基金
2018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明清女性对《牡丹亭》的接受和传播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S18103。
文摘
明代戏曲家臧懋循编选的《元曲选》是戏曲选集的典范之作。从《元曲选》所收录的作家来看,臧懋循按照作品质量进行鉴别甄选,其中既有名家经典之作,也有无名氏的作品。从《元曲选》入选作品的题材来看,其题材选择范围较其他选家有所扩大,其对社会公案戏与道德伦理戏给予了较多关注,且更加贴近世俗,爱情婚姻戏中也不排斥一些不完全合乎风教的作品。
关键词
臧懋循
《元曲选》
编选思想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牡丹亭》改本的得失——以两种重要改编本为例
9
作者
王星宇
机构
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5期15-18,共4页
文摘
《牡丹亭》自面世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各种点评本和改编本流传甚多,其中臧懋循的《还魂记》及冯梦龙的《墨憨斋重定三会亲风流梦》是《牡丹亭》改编本中最重要的两种。本文以这二者为例,从优化和不足两个方面来论述《牡丹亭》改本的得失。由于发现不足比总结优点容易很多,所以分析改本的得失以“失”为主,而“失”的主要原因应与改编本均未跳出原作品的框架有关。汤显祖《牡丹亭》在明清时期的主要改本有八种,分别为:吕玉绳的改本.
关键词
《牡丹亭》
改编本
冯梦龙
改本
臧懋循
汤显祖
墨憨斋
《还魂记》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在当行
10
作者
力行
出处
《福建艺术》
1998年第4期8-8,共1页
文摘
戏曲文学剧本,贵在当行。 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臧懋循早就说过:“曲有名家,有行家。名家者,出入乐府,文彩烂然,在淹通阂博之士,皆优为之;行家者,随所妆演。
关键词
当行
剧本
剧种
臧懋循
明代戏曲
戏曲文学
入乐
艺术优势
文学家
戏曲艺术
分类号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望江亭中秋切鲙》杂剧版本考述——以《古杂剧》本与《元曲选》本为中心
11
作者
曾雪莹
机构
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1-96,共6页
文摘
关汉卿的杂剧《望江亭中秋切鲙》现有4个版本传世。其中,《古杂剧》明代顾曲斋刻本与臧懋循编《元曲选》明万历年刻本在曲牌、曲辞、宾白等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语言风格也不甚相同。《古杂剧》本是《望江亭》明刻本中制作较为精良的上乘之作,而《元曲选》本是后世最为流行的元杂剧选集。臧懋循在选编《元曲选》的过程中对元杂剧剧本的改动是造成二者文本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望江亭》
臧懋循
《元曲选》
《古杂剧》版本
Keywords
Wangjiang Pavilion
Zang Maoxun
Yuanqu Selected
Ancient Zaju
Version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臧懋循改本《还魂记》
赵天为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臧懋循“笔削”元剧小议──元杂剧校读记之一
邓绍基
《阴山学刊》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臧懋循与冯梦龙:音乐基础上的改本
史恺娣(加拿大)
殷小鉴(译)
黄蓓(校)
《文化艺术研究》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臧懋循改评《昙花记》的思想艺术价值论
伊崇喆
《艺术探索》
CSSCI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臧懋循改评当朝传奇“当行”论
伊崇喆
杨绪容
《艺术探索》
CSSCI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臧懋循曲学理论的诗学根源及其诱因
曾中辉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影响《元曲选》作品收录的因素
高雯
《戏剧之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戏曲选集典范之作《元曲选》的编选思想
高雯
《戏剧之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牡丹亭》改本的得失——以两种重要改编本为例
王星宇
《文学艺术周刊》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贵在当行
力行
《福建艺术》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望江亭中秋切鲙》杂剧版本考述——以《古杂剧》本与《元曲选》本为中心
曾雪莹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