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说李煜词的爱国主义内容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林通
-
机构
大连大学政史系
-
出处
《大连大学学报》
1997年第5期104-106,共3页
-
文摘
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最后一位皇帝,后人称南唐后主或李后主。他在位时期,南唐国热益发奄奄不振,正处在北方北宋的强大压力之下,他每年都向宋交纳一定的贡物,以换取国家苟延残喘的生存。975年宋举兵进攻金陵(南唐国都),李后主被囚禁,从而他过着“以泪洗面”的囚徒生活,后因作者常写怀念故国的词,被宋太宗赵光义派人毒死,年四十二岁。
-
关键词
李煜词
爱国主义内容
臣虏
《唐宋词鉴赏辞典》
浪淘沙
实事求
四十年
芦花
江山
北宋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谈谈几个细节
- 2
-
-
作者
蔡行端
-
出处
《当代文坛》
1984年第4期51-53,共3页
-
文摘
加强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人物的立体感。我们的古典文学中,不乏生动的细节描写。 南唐后主李煜词《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 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 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
关键词
荆轲
李斯
宫娥
秦王
李煜词
石榴
教坊
舞阳
臣虏
细节描写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汪元量《水云词》初探
- 3
-
-
作者
杨积庆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7年第2期10-13,42,共5页
-
文摘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用这两句诗来看宋末词人汪元量及其作品,可谓再恰当不过了。汪元量的诗,早在宋、元之际,就被他的同辈作者誉为“诗史”。他身经世变,复罹亡国惨祸,以血泪斑斑的诗篇,谱写了一代衰亡的历史。他的诗作,与同时代的文天祥、谢皋羽、林景熙等爱国诗人比起来,毫无愧色。他们的不朽诗篇,为宋诗作出了一个光辉的结束。但在词的创作上,过去对汪元量却很少有人注意。新出版的《增订湖山类稿》,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关汪元量的创作资料,同时也为汪元量的诗词创作增添了光彩。就现存五十二首词作来看,它们所反映的作者生活的切削面更广阔,家国兴亡之感慨更深沉。凡身历承平宫闱,目睹两朝兴衰,随侍三宫流离,归来凭吊江山,莫不情胜意真。在风格上是辛派词人的承续,然豪纵奔逸之势已少,而消沉郁抑之气更浓。后期之作,无论是写景物、言人事,莫不寓有亡国之痛和身世之感,真如凄切寒蝉,为宋词作出了最后的哀鸣。
-
关键词
汪元量
水云
宫掖
臣虏
辛派词人
兴亡之感
驼背
霓裳
刘将孙
家国兴亡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李煜词论略
- 4
-
-
作者
黄进德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85年第4期5-8,共4页
-
文摘
在兵连祸结、干戈扰攘的五代时期,南唐偏安一隅,且据长江之险,隐然大邦,一度堪与中原争衡,而它的经济政治中心金陵又是六朝旧都,士子向往之地。于是,群彦麇集,文物称盛。 南唐君臣利用劳动人民创造的优裕财富尽情挥霍,过着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陈世修在《阳春集》序里说:
-
关键词
李煜词
论略
《南唐书》
南唐二主
君臣
《菩萨蛮》
南唐词
臣虏
严妆
轻雾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