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谢伟 王明建 +1 位作者 刘俊明 黄文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677-268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及影响血压昼夜节律的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252例,测量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血...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变异性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及影响血压昼夜节律的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252例,测量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血生化指标,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baPWV。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形组(n=127例)、非杓形组(n=71例)和反杓形组(n=54例)。结果 (1)反杓形组年龄、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baPWV、脉压较杓形组升高;反杓形组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较非杓形组降低,年龄和夜间的平均收缩压(nSBP)较非杓形组升高;非杓形组nSBP、脉压较杓形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元逐步回归显示,24 hSBP、dDBP、nSBP、baPWV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龄、高血压病程、舒张压变异性(DBP-CV)、脉压与baPWV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5、0.296、0.260、0.271,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除了与24 hSBP、dDBP、nSBP关系密切外,也与baPWV密切相关,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可反映动脉僵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血压变异性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血压监测 便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代谢异常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间的关系 被引量:19
2
作者 涂燕平 雷梦觉 +4 位作者 葛郁芝 龚爱斌 魏伟荣 王凌玲 艾文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5期350-351,共2页
目的研究从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减低至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早期动脉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90例患者,其中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减低、2型糖尿病各30例。每例均采用全自动... 目的研究从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减低至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早期动脉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90例患者,其中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减低、2型糖尿病各30例。每例均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仪测定其baPWV及超声检测IMT。结果从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减低至糖尿病,随着糖代谢异常的加重,颈动脉内膜中层逐渐增厚(F=13.40,P<0.05)、baPWV逐渐升高(F=15.26,P<0.01),且两者变化之间呈正相关(r=0.856,P<0.01)。结论baPWV与IMT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二者均对了解糖尿病早期动脉硬化及其程度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代谢异常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颖睿 汪小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143,147,共4页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1年5月于我院门诊或上级医院确诊的新发T2DM患者100例,其中男55例,女45例;平均年龄...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1年5月于我院门诊或上级医院确诊的新发T2DM患者100例,其中男55例,女45例;平均年龄(56.9±7.5)岁;并根据HbA1c水平将其分为HbA1c正常组(HbA1c≤6.5%)42例和HbA1c升高组(HbA1c>6.5%)58例。另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所有入选对象均测定身高、体质量、血压,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1c、hs-CRP及ba-PWV。比较不同HbA1c水平组及NC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分析ba-PWV与HbA1c及hs-CRP之间的关系。结果 3组的年龄、性别、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正常组和HbA1c升高组的体质量、BMI较NC组升高(P<0.05);HbA1c正常组和HbA1c升高组体质量、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正常组、HbA1c升高组和NC组间除HDL-C外,其余血清学指标FPG、TC、TG、HbA1c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正常组及HbA1c升高组的FPG、TG及HbA1c水平均高于NC组(P<0.05);HbA1c正常组血清FPG、TG及HbA1c水平均低于HbA1c升高组(P<0.05);HbA1c正常组和HbA1c升高组的TC及LDL-C均低于NC组(P<0.05);而HbA1c正常组和HbA1c升高组的T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ba-PWV与BMI、SBP、HbA1c、LDL-C及hs-CRP呈正相关(r=0.407、0.414、0.597、0.418、0.649,P=0.044、0.040、0.000、0.038、0.000)。结论T2DM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hs-CRP及HbA1c水平与ba-PWV呈正相关,血糖控制欠佳的T2DM患者动脉硬化程度加重。故积极控制血糖,对于预防T2DM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量减低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开芸 韩文杰 刘恒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4-865,共2页
关键词 糖耐量减低 高敏C反应蛋白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变化对慢性肾脏病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丹 张昕蕾 +6 位作者 赵权辉 周靖 陈朔华 范旭男 吴寿岭 李璐 李俊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62-1067,共6页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变化对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蛋白尿和慢性肾脏病(CKD)的影响。方法:入选2006~2018年开滦研究队列中完成健康体检并行两次baPWV检测的8182例职工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两次体检baPWV的变化分为ba...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变化对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蛋白尿和慢性肾脏病(CKD)的影响。方法:入选2006~2018年开滦研究队列中完成健康体检并行两次baPWV检测的8182例职工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两次体检baPWV的变化分为baPWV持续低组(n=3139,两次体检时baPWV均<1400 cm/s)、baPWV降低组(n=567,第一次体检时baPWV≥1400 cm/s但第二次体检时<1400 cm/s)、baPWV升高组(n=1020,第一次体检时baPWV<1400 cm/s但第二次体检时≥1400 cm/s)、baPWV持续高组(n=3456,两次体检时baPWV均≥1400 cm/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baPWV变化对e GFR下降、蛋白尿和CKD的影响。结果:baPWV持续低组、baPWV降低组、baPWV升高组、baPWV持续高组人群eGFR下降的检出率分别为0.88%、1.81%、1.91%、4.33%,蛋白尿的检出率分别为3.69%、5.52%、3.96%、8.66%,CKD的检出率分别为4.27%、6.88%、5.59%、12.0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baPWV持续低组相比,baPWV持续高组eGFR下降、蛋白尿和CKD的OR(95%CI)分别为[1.73(1.01~2.95),P<0.01]、[1.36(0.95~1.93),P>0.05]、[1.42(1.05~1.93),P<0.01]。结论:baPWV增加是e GFR下降和CK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肾小球滤过率 蛋白尿 慢性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儿童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狄云霏 丁粤粤 +6 位作者 徐秋琴 吕海涛 陈临琪 吴海瑛 陈秀丽 史晓燕 陈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索肥胖儿童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改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及儿童保健科就诊的94例肥胖儿童和57例体检健康儿童。比较两组BMI、性别、年龄、血尿... 目的:探索肥胖儿童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改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及儿童保健科就诊的94例肥胖儿童和57例体检健康儿童。比较两组BMI、性别、年龄、血尿酸、血脂、空腹血糖和胰岛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baPWV、BMI的Z分数(Z-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的差异。比较肥胖儿童中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青春期组和青春期前组baPWV的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baPWV的影响因素。结果:肥胖儿童的baPWV慢于健康儿童(P=0.036)。肥胖儿童中,高血压组的baPWV快于正常血压组,青春期组快于青春期前组(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BP和HOMA-IR是肥胖儿童baPWV的影响因素,B(95%CI)为10.959(4.745~17.173)和3.416(0.771~6.061)。结论:肥胖儿童baPWV与血压、HOMA-IR、青春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儿童 动脉硬化 -脉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
7
作者 季春鹏 韩冰 +3 位作者 王硕 母静 吴寿岭 汪国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6-1021,共6页
目的:探讨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ePWV)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健康体检、既往无糖尿病病史且资料完整的82 440例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为观察队列,平均随访(13.19±3.73)年。将研究人群按ePWV四分位数分... 目的:探讨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ePWV)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健康体检、既往无糖尿病病史且资料完整的82 440例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为观察队列,平均随访(13.19±3.73)年。将研究人群按ePWV四分位数分为四组:Q_1组(ePWV<12.35 m/s,n=20 610)、Q_(2)组(12.35 m/s≤ePWV<13.74 m/s,n=20 610)、Q_3组(13.74 m/s≤ePWV<15.16 m/s,n=20 611)和Q_4组(ePWV≥15.16 m/s,n=20 609),计算各组糖尿病的发病密度。采用ROC曲线分析ePWV对新发糖尿病的预测价值。在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吸烟、饮酒、体育锻炼、文化程度、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心肌梗死史、脑卒中史、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后,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ePWV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结果:ePWV预测新发糖尿病的ROC曲线的AUC为0.60,最佳截断值为12.78 m/s。随着ePWV四分位数的递增,糖尿病的发病密度呈递增趋势,分别为5.84/千人年、12.04/千人年、15.70/千人年和16.87/千人年。在校正性别、基线空腹血糖、吸烟、饮酒等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ePWV每增加1 m/s,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加9%(HR=1.09,95%CI:1.08~1.11,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无论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男性还是女性、年龄<51岁还是≥51岁,ePWV均与糖尿病的发生存在显著关联,HR(95%CI)分别为1.07(1.05~1.08)和1.21(1.08~1.36),1.07(1.06~1.09)和1.17(1.15~1.20),1.22(1.19~1.24)和1.06(1.04~1.07)。结论:ePWV对新发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是新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估算的脉搏传导速度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蕾 李蓉 +6 位作者 李启富 梁青 桂灵升 段凤仪 李岱 杨利 陶安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82-887,共6页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44例,根据有无DPN将患者分为DPN组(n=196)和无DPN组(n=148),再根据ba PWV四分位数分为Q1、Q2、Q3、Q4组(n=86),进行组间各指...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44例,根据有无DPN将患者分为DPN组(n=196)和无DPN组(n=148),再根据ba PWV四分位数分为Q1、Q2、Q3、Q4组(n=86),进行组间各指标差异比较及DPN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与无DPN组相比,DPN组患者ba PWV更高(P<0.01)。以ba PWV四分位数分组,ba PWV由Q1组的1023cm/s上升到Q4组的3279cm/s时,出现中/重度神经病变体征的患者比例由27.9%增加到68.2%(P<0.05)。DPN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SBP≥140mm Hg、ba PWV≥1600m/s、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N)与DPN密切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SBP及尿白蛋白/肌酐对ba PWV的影响后,糖尿病病程、DR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升高的ba PWV与DPN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神经病变 -脉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检人群骨量改变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初步探讨
9
作者 谢桂云 李强 +2 位作者 宋悦 钱振福 杨鸿兵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808-813,共6页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骨量改变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同时进行骨密度(BMD)和动脉硬化(bapwv)检查的体检人群为数据基础,按性别、年龄、每5岁为一年龄段分组、统计分析BMD和bapwv的检测结果。结果 :男女峰值骨量...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骨量改变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同时进行骨密度(BMD)和动脉硬化(bapwv)检查的体检人群为数据基础,按性别、年龄、每5岁为一年龄段分组、统计分析BMD和bapwv的检测结果。结果 :男女峰值骨量出现在35岁,男性高于女性,40岁开始出现骨量丢失,且骨量与年龄成负相关性;男女动脉硬化出现在50岁,动脉硬化与年龄成正相关性;动脉硬化几率大于骨量减低的发生几率,男性动脉硬化和骨量丢失的发病率大于女性,分别为36.73%、27.29%和28.27、19.47%,;骨量丢失与动脉硬化的程度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骨量丢失出现早于动脉硬化;男女骨量正常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分别为31.62%、19.21%,骨量减低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分别为50.34%、65.75%,动脉正常者骨量减低的发生率分别为21.42%、9.29%,动脉硬化者骨量减低的发生率分别为37.50%、45.28%。动脉硬化在骨量减低中的发生率大于骨量正常中的发生率,骨量改变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更显著;两种疾病可以同时存在,男女分别为13.74%和12.80%无明显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男性r=0.234(50岁以后r=0.340),女性r=0.410(50岁以后r=0.439)。通过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得出男性骨密度降低对动脉硬化产生的风险增加39%,女性骨密度降低动脉硬化风险增加69%。结论 :骨量丢失与动脉硬化有正相关性,年龄越大相关性越密切,骨量丢失与动脉硬化可以并存,提示两者可能互相影响或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BMD) 骨量减低 脉搏传导速度(bapwv)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季春鹏 施继红 +5 位作者 汪国栋 王娜 刘妍 王锦梅 陈朔华 吴寿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5-191,共7页
目的:观察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ePWV)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度健康体检的101510例职工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从2010年起进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测且基线资料完整的43235例研究对象设为拟合人... 目的:观察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ePWV)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度健康体检的101510例职工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从2010年起进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测且基线资料完整的43235例研究对象设为拟合人群,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baPWV为因变量,以年龄、年龄的平方、平均动脉压等为自变量,拟合ePWV计算公式。再选择参加2006~2007年度健康体检且基线资料完整的98348例职工为预测人群,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ePWV对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10.3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评分后,ePWV每增加1 m/s,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32%(HR=1.32,95%CI:1.29~1.35),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8%(HR=1.38,95%CI:1.36~1.40);ePWV≥14 m/s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分别为ePWV<14 m/s者的2.69倍(HR=2.69,95%CI:2.52~2.87)和2.62倍(HR=2.62,95%CI:2.47~2.77)。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ePWV每增加1 m/s,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38%(HR=1.38,95%CI:1.36~1.40),全因死亡风险增加53%(HR=1.53,95%CI:1.52~1.55);ePWV≥14 m/s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分别为ePWV<14 m/s者的3.39倍(HR=3.39,95%CI:3.19~3.61)和4.21倍(HR=4.21,95%CI:3.98~4.45)。结论:ePWV增加是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估算的脉搏传导速度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心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对新发心力衰竭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季春鹏 汪国栋 +5 位作者 黄喆 朱辰蕊 王娜 刘妍 王锦梅 吴寿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30-1035,共6页
目的:探讨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ePWV)对新发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健康体检、无心力衰竭病史且资料完整的98269例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为观察队列,平均随访(13.85±1.40)年。将研究人群按e PWV四分位数分... 目的:探讨估算的脉搏波传导速度(ePWV)对新发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健康体检、无心力衰竭病史且资料完整的98269例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为观察队列,平均随访(13.85±1.40)年。将研究人群按e PWV四分位数分为四组:即Q1组(e PWV<12.54 m/s,n=24567)、Q2组(12.54 m/s≤ePWV<13.95 m/s,n=24567)、Q3组(13.95 m/s≤ePWV<15.44 m/s,n=24568)和Q4组(ePWV≥15.44m/s,n=24567),计算各组新发心力衰竭的发病密度。在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吸烟、饮酒、体育锻炼、文化程度、心血管家族史、心肌梗死病史、脑卒中病史、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后,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e PWV对新发心力衰竭的影响。结果:随着ePWV四分位组的递增,新发心力衰竭的发病密度呈递增趋势,分别为0.48/千人年、1.21/千人年、2.45/千人年和5.42/千人年。在校正性别、吸烟、饮酒等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ePWV每增加1 m/s,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增加37%(HR=1.37,95%CI:1.34~1.39,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无论有无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男性还是女性、青中年(<52岁)还是中老年(≥52岁),ePWV均与新发心力衰竭的发生存在显著关联(P均<0.01)。结论:ePWV是新发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估算的脉搏传导速度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臂踝脉搏波波速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晖 安洁 +5 位作者 刘妍 陈朔华 李春慧 赵华灵 宋路 吴寿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199-220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与2型糖尿病患者臂踝脉搏波波速(baPWV)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在开滦集团2006-2007年参加健康体检的5 440例职工中。于2010-2013年度分别进行第3、4次健康体检并测量baPWV观察其... 目的:探讨不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与2型糖尿病患者臂踝脉搏波波速(baPWV)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在开滦集团2006-2007年参加健康体检的5 440例职工中。于2010-2013年度分别进行第3、4次健康体检并测量baPWV观察其进展情况,选择其中65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432例。依据第3次健康体检时hs-CRP水平将研究人群分为3组,比较两次baPWV的变化,对影响baPWV进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两次健康体检中,2型糖尿病患者hs-CRP<1 mg/L(n=166)、1 mg/L≤hs-CRP≤3 mg/L(n=172)、hs-CRP>3mg/L(n=94)各组平均△baPWV分别为86.14 cm/s,l23.63 cm/s,83.80 cm/s(P=0.855)(2)在校正影响△baPWV后的多元线性分析中,hs-CRP与baPWV进展无影响(P=0.979)。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hs-CRP水平的升高与baPWV的进展无相关性,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baPWV进展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C反应蛋白 2型 糖尿病 动脉僵硬度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与动脉硬化进展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小伶 陈嘉 +1 位作者 刘雪莲 王雅琴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960,共10页
目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动脉硬化和不良心血管病事件均存在密切关联。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可作为评估IR的有效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Ty G指数与动脉硬化进展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 目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动脉硬化和不良心血管病事件均存在密切关联。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可作为评估IR的有效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Ty G指数与动脉硬化进展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医学中心参加健康体检次数≥2且完成动脉硬化检测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TyG指数采用公式ln(甘油三酯×空腹血糖/2)计算。基线TyG指数分别以连续变量和四分位数的分类变量为自变量评价。动脉硬化进展采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年变化速率和新发动脉僵硬度增加为因变量评价。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索TyG指数是否为动脉硬化进展的独立风险因素。根据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以及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进行亚组分析,以确定TyG指数和动脉硬化进展之间的关联特征。结果:共纳入4971名研究对象,随访时间为(3.01±1.98)年。随访期间,baPWV的年变化速率为(24.94±81.15)cm/s,共计278例为新发动脉僵硬度增加。在全面校正混杂因素后,自变量为连续变量时,基线Ty G指数与baPWV的年变化速率(β=17.5,95%CI 9.00~25.94,P<0.001)和新发动脉僵硬度增加[风险比(hazard ratio,HR)=1.43,95%CI 1.18~1.74,P<0.001]呈独立正相关。自变量为分类变量时,与第1四分位数组相比,第2、3、4四分位数组的baPWV年变化速率依次增加,新发动脉僵硬度增加的风险也依次增高(均P<0.05)。年龄≥45岁、男性、BMI<28 kg/m2、高血压病、无高血压病、无2型糖尿病和无高脂血症亚组中,基线TyG指数(连续和分类变量)与新发动脉僵硬度增加具有明显关联(均P<0.05),各亚组均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TyG指数与动脉硬化进展风险增加独立相关,可用作体检人群动脉硬化进展风险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动脉硬化进展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被引量:29
14
作者 邱萌 朱昀 张福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234例进行动脉僵硬度检测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血压读数的标准差表示血压变异性,根据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实测值超过标准值的百分比分为...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234例进行动脉僵硬度检测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血压读数的标准差表示血压变异性,根据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实测值超过标准值的百分比分为动脉正常组(n=44)、动脉轻度硬化组(n=72)、动脉中度硬化组(n=78)、动脉重度硬化组(n=40),比较四组血压监测数据、血压变异性、血生化指标并分析与ba PWV的相关性。结果:1四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小时平均舒张压、昼间平均舒张压、24小时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的标准差、昼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的标准差、夜间平均舒张压的标准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 baP WV增高的百分比与患者年龄、24小时收缩压的标准差、24小时舒张压的标准差、昼间收缩压的标准差、昼间及夜间舒张压的标准差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0、0.210、0.373、0.315、0.306和0.184;P均<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178;P<0.01)。3患者年龄、24小时平均收缩压的标准差、24小时平均舒张压的标准差、昼间平均收缩压的标准差为baP W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血压变异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baPWV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春红 张英 +3 位作者 王素英 夏丽莉 叶爱武 陈爱玲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5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 6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院后检测血压及baPWV值,给予降压、抗凝、调脂等治疗,并由主管护师结合检验结果采取口头和书面的多种形式对其饮食、... 目的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 6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院后检测血压及baPWV值,给予降压、抗凝、调脂等治疗,并由主管护师结合检验结果采取口头和书面的多种形式对其饮食、运动、心理、生活方式、药物应用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 1个月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中心动脉压、baP-WV检测值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结合baPWV检测结果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主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不良生活习惯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动脉硬化检测的应用及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顾静彧 吴晓 +5 位作者 张婷 沙江明 邵荣 郑若龙 崔俊友 殷泉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9-533,共5页
背景在老年人群中开展动脉硬化检测可以早期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及监测临床疗效。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已被证实为组织纤维化的关键因子,但其与老年人群血管硬化的相关性研究甚少。目的分析老年动脉... 背景在老年人群中开展动脉硬化检测可以早期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及监测临床疗效。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已被证实为组织纤维化的关键因子,但其与老年人群血管硬化的相关性研究甚少。目的分析老年动脉硬化患者与TGF-β1、CTGF之间的关系,探讨TGF-β1、CTGF联合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颈动脉超声作为老年人群动脉血管病变评估和临床疗效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及心血管内科就诊的134例老年患者,将BaPWV高出标准值20%或颈动脉超声诊断有粥样硬化斑块者纳入动脉硬化组,其余纳入对照组。其中动脉硬化组69例,对照组65例。比较两组体质指数、血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GF-β1、CTGF水平。并比较两组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及冠心病发病率情况。结果动脉硬化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HbA1c、BaPWV均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硬化组和对照组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99,P=0.134);动脉硬化组CTGF水平高于对照组(Z=-3.250,P=0.001)。两组冠心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硬化组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动脉硬化患者血清CTGF水平明显升高,可利用CTGF联合BaPWV及颈动脉超声作为老年人群动脉血管病变评估和临床疗效监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硬化程度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晶 袁金环 +7 位作者 王猛 张亚静 陈朔华 吴寿岭 吴云涛 高竞生 高碧霞 王晋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417-2422,共6页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患者是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危险因素的聚集体。随着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逐年上升,明确动脉硬化是否对糖尿病认知功能有影响十分必要。目...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患者是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危险因素的聚集体。随着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逐年上升,明确动脉硬化是否对糖尿病认知功能有影响十分必要。目的探究动脉硬化程度对糖尿病人群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在开滦总医院及所属11家医院进行年度体检的开滦集团在职和离退休职工36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三分位数将受检者分为3组,第1分位组baPWV<16.11 m/s,第2分位组baPWV 16.11~19.30 m/s,第3分位组baPWV>19.30 m/s。观察各组基线资料、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硬化水平对糖尿病人群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三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baPWV、糖化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及吸烟、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有高血压病史、服用降压药及服用降糖药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人群平均MMSE评分为(27.01±3.29)分,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为11.77%(425/3610)。baPWV三分位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0,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第2、3分位组MMSE评分低于第1分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WV三分位组间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9,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第2、3分位组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高于第1分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校正年龄、性别、平均动脉压、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eGFR、饮酒、吸烟、体育锻炼变量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第1分位组相比,第2、3分位组均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其OR(95%CI)分别为1.49(1.01,2.19)、1.52(1.02,2.28)。结论高动脉硬化程度(baPWV≥16.11 m/s)是糖尿病人群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糖尿病 认知障碍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硬化对新发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雪梅 李月华 +1 位作者 吴寿岭 陈朔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89-894,共6页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价的动脉硬化对心力衰竭(心衰)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将2010年第一次进行baPWV检测及同期参加开滦研究健康体检的23795例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评价的动脉硬化对心力衰竭(心衰)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将2010年第一次进行baPWV检测及同期参加开滦研究健康体检的23795例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作为观察人群,采集其基线数据;根据基线baPWV测量值将观察人群分为三组:baPWV<1400 cm/s组(n=10717)、baPWV 1400~1800 cm/s组(n=9354)、baPWV>1800 cm/s组(n=3724)。随访至2015年12月31日,随访期间每年记录一次心衰的发病情况。计算三组的心衰发病密度,根据寿命表法计算三组心衰的累计发病率,并通过多因素调整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baPWV分类变量模型对心衰及HFpEF发生风险的影响。baPWV1400~1800 cm/s定义为可疑动脉硬化,baPWV>1800 cm/s定义为动脉硬化。结果:平均随访(2.73±1.98)年期间,共新发心衰141例(0.6%),其中HFpEF 96例(68.1%)。校正年龄、性别及心衰传统危险因素后,与baPWV<1400 cm/s组相比,baPWV>1800 cm/s组新发心衰(HR=2.44,95%CI:1.31~4.53)及HFpEF(HR=2.59,95%CI:1.24~5.41)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动脉硬化可促使心衰发生,其作用独立于心衰传统危险因素,且动脉硬化程度越高,心衰发生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