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前Halo牵引致臂丛神经麻痹 被引量:17
1
作者 钱邦平 邱勇 +4 位作者 王斌 俞扬 朱泽章 马薇薇 朱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04-606,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前Halo牵引致臂丛神经麻痹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300例严重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前采用Halo牵引治疗时7例并发臂丛神经麻痹,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9~19岁,平均14岁,特发性脊柱侧凸1例,先天性脊柱侧凸3例... 目的:探讨严重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前Halo牵引致臂丛神经麻痹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300例严重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前采用Halo牵引治疗时7例并发臂丛神经麻痹,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9~19岁,平均14岁,特发性脊柱侧凸1例,先天性脊柱侧凸3例,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3例。Cobb角90°~135°,平均110°,3例伴脊髓纵裂和拴系综合征,2例伴胸腰椎后凸畸形。牵引期间,患者出现上肢神经症状时,立即减轻牵引重量,配合指间关节、腕、肘、肩关节康复训练,加强手完成精细动作的训练;同时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并观察患者上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时间。结果:7例患者的牵引时间2~6周,平均3.5周,平均Halo牵引重量8kg,相应于平均体重的19%(13%~26%)。7例患者的平均体重仅为40.2kg,而平均身高为175cm,均为瘦长体形。发现臂丛麻痹的时间为症状出现后1~3h。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手和前臂尺侧麻木。3例患者出现正中神经麻痹;4例患者尺神经麻痹。7例患者神经功能在3个月内均获得了完全性恢复。结论:Halo牵引并发臂丛神经麻痹的临床特征为正中神经、尺神经麻痹及手、前臂尺侧麻木,相应于臂丛C8、T1神经根损伤。及时发现并立即减轻或去除牵引重量、康复训练、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可实现完全性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Halo牵引 臂丛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反馈体感游戏治疗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儿童上肢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朱俞岚 张备 +1 位作者 陈亮 白玉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46-1450,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肌电反馈体感游戏治疗分娩性臂丛麻痹(OBPP)患儿上肢功能的效果。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2月,本院41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1)和体感游戏组(n=20)。两组均进行运动疗法治疗,体感游戏组还进行肌电体感游戏的上肢... 目的探讨采用肌电反馈体感游戏治疗分娩性臂丛麻痹(OBPP)患儿上肢功能的效果。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2月,本院41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1)和体感游戏组(n=20)。两组均进行运动疗法治疗,体感游戏组还进行肌电体感游戏的上肢作业疗法,共4周。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Mallet评定和患儿肩部外展时三角肌电生理学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Mallet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0.730,P〉0.05)。治疗后两组Mallet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t〉5.085,P〈0.05),体感游戏组Mallet评分及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t〉3.195,P〈0.01)。治疗后,体感游戏组三角肌的肌电积分值(i EMG)、平均肌电值(a EMG)和最大随意收缩值(EMGmax)均较治疗前升高(t〉4.420,P〈0.05),而常规治疗组仅a EMG、i EMG高于治疗前(t〉2.282,P〈0.05)。治疗后体感游戏组各项肌电指标及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常规治疗组(t〉2.155,P〈0.05)。结论肌电反馈体感游戏治疗对提高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患儿上肢功能及力量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麻痹 肌电反馈 体感游戏 表面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及运动疗法对臂丛神经麻痹的康复疗效 被引量:7
3
作者 蒋天裕 王兴林 +2 位作者 索伟 韩焕萍 郎森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5期466-467,共2页
目的研究神经肌肉电刺激及运动疗法对臂丛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臂丛神经麻痹20例(康复组),采用神经肌肉康复仪刺激受累肌肉,并随访观察18~58个月。与单纯神经松解术组17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康复组肩、肘关节评分均明显优于单纯神经松... 目的研究神经肌肉电刺激及运动疗法对臂丛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臂丛神经麻痹20例(康复组),采用神经肌肉康复仪刺激受累肌肉,并随访观察18~58个月。与单纯神经松解术组17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康复组肩、肘关节评分均明显优于单纯神经松解术组(P<0.01)。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及运动疗法是臂丛神经麻痹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麻痹 电刺激 运动疗法 康复 神经松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钳助产发生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二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首杰 刘爱民 +1 位作者 张立杰 李桂芹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95-296,共2页
目的:避免或减少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提高人口素质,搞好优生优育。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在本院分娩,由于中位产钳助产而致臂丛神经损伤2例。结果:总结出产生臂丛神经麻痹的主要原因:肩难产;产钳助产牵拉或产钳压迫;胎方位判断... 目的:避免或减少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提高人口素质,搞好优生优育。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在本院分娩,由于中位产钳助产而致臂丛神经损伤2例。结果:总结出产生臂丛神经麻痹的主要原因:肩难产;产钳助产牵拉或产钳压迫;胎方位判断错误;臀位助产或牵引术而致。结论:中位产钳助产也可直接或间接致臂丛神经损伤,应尽量避免使用,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臂丛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钳 助产 新生儿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治疗麻痹性臂丛神经炎72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秀程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麻痹神经炎/中医药疗法 身痛逐瘀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胎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技术防范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蕴慧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4-575,共2页
关键词 分娩性神经损伤 巨大胎儿 技术防范 神经麻痹 牵拉性损伤 分娩过程 不同程度 临床表现 受伤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