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例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医疗损害法医学鉴定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俞勇 王英杰 +3 位作者 贾云飞 黄宝静 何颂跃 刘川川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高危因素,探讨在医疗损害法医学鉴定中如何评价过错诊疗行为与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北京法源司法科学证据鉴定中心2017—2021年25例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医疗损害责任... 目的 分析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高危因素,探讨在医疗损害法医学鉴定中如何评价过错诊疗行为与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北京法源司法科学证据鉴定中心2017—2021年25例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医院在胎儿体质量评估、分娩方式选择、产程观察与肩难产处置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其与患儿损害后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过错医疗行为评定为主要原因2例,同等原因10例,次要原因8例,轻微原因1例,无因果关系1例,未明确原因力3例。结论 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医疗损害法医学鉴定过程中,从产前评估、分娩方式告知、规范使用缩宫素、肩难产操作规范性等环节,客观分析医疗行为是否履行诊疗义务,同时需充分考量不同危险因素的客观风险性和损伤预防的困难性,综合评价过错医疗行为在损害结果中的原因力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医疗损害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残性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31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静芳 刘燕儒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致残性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1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回顾性追访及分析。结果:31例平均出生体重4035.5g(3500g~5500g)。肩难产发生率45.2%(14/31)。所有患儿均于生后1... 目的:探讨致残性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1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回顾性追访及分析。结果:31例平均出生体重4035.5g(3500g~5500g)。肩难产发生率45.2%(14/31)。所有患儿均于生后1~3天被发现上肢主动活动障碍。初次接受手术最小年龄为2岁。虽经多次手术但因局部肌肉萎缩,患肢功能改善欠佳。结论:肩难产及巨大儿是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较明显的危险因素。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最好产后6个月内积极治疗,否则易后遗为致残性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 危险因素 肩难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损伤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1
3
作者 周俊明 徐晓君 +1 位作者 张沈煜 赵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4-127,142,共5页
目的:观察对照规范化康复治疗对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5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去除脱落患者后分为治疗组(n=25,其中全臂丛神经损伤13例,上干神经损伤5例,束支部神经损伤7例)和对照组(n=22,其中全臂丛神经损伤1... 目的:观察对照规范化康复治疗对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5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去除脱落患者后分为治疗组(n=25,其中全臂丛神经损伤13例,上干神经损伤5例,束支部神经损伤7例)和对照组(n=22,其中全臂丛神经损伤14例,束支部神经损伤8例),治疗组予规范化康复治疗、低频脉冲点刺激、中频电疗、推拿手法和运动功能训练。对照组自行家中神经肌肉电刺激,体疗。30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按照臂丛神经损伤功能评定标准评估臂丛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评估疼痛强度变化。结果:两组经对照发现,在臂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治疗组的臂丛神经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臂丛神经损伤"两组4个疗程后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VAS疼痛评估方面,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康复治疗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有确定的康复疗效,可促进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规范化康复 推拿 物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松动术结合头穴丛刺与康复训练对臂丛神经损伤后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8
4
作者 王艳 唐强 陈国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5-576,共2页
周围神经是指脊髓经椎间孔传出的分布至躯干及四肢的由运动、交感、感觉三种纤维组成的混合神经。周围神经损伤是指上述神经因某些因素及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神经轴索中断或神经断裂,导致躯干和四肢感觉、运动及交感... 周围神经是指脊髓经椎间孔传出的分布至躯干及四肢的由运动、交感、感觉三种纤维组成的混合神经。周围神经损伤是指上述神经因某些因素及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神经轴索中断或神经断裂,导致躯干和四肢感觉、运动及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病症,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上肢功能 康复训练 头穴 交感神经功能障碍 松动术 周围神经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损伤的磁共振诊断及分型 被引量:20
5
作者 赵秋枫 王嵩 +1 位作者 耿道颖 杨蓊勃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的MRI表现、分型及应用价值。方法:70例臂丛损伤患者(59例手术,11例经临床随访)术前行MR检查,将术中所见、肌电图及随访结果与MRI结果比较。结果:47例节前损伤患者的196对受损神经根中MR检出176对,准确度、敏感度...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的MRI表现、分型及应用价值。方法:70例臂丛损伤患者(59例手术,11例经临床随访)术前行MR检查,将术中所见、肌电图及随访结果与MRI结果比较。结果:47例节前损伤患者的196对受损神经根中MR检出176对,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9.1%、89.8%、84.8%。节前损伤征象:①椎管内神经根消失161对;②前后根增粗、僵硬,无法连续追踪至椎间孔处20对;③椎管内脑脊液囊性聚集,假性脊膜膨出96对;④神经根袖形态异常54对;⑤脊髓变形移位79节段;⑥椎间孔区瘢痕形成11对;⑦脊髓损伤5例;⑧椎旁肌肉信号异常42例。节后损伤表现:①神经走行自然,结构及信号与健侧一致2例;②神经连续、走行自然、增粗、信号增高18例;③神经连续、走行僵硬、结构紊乱19例;④神经断裂,断端分离2例;⑤神经断裂,断端假性神经瘤形成2例。臂丛损伤M R表现分型:正常表现型、神经变性水肿型、神经瘢痕纤维化型、神经断裂型、神经根性撕脱伤、混合型。结论:MRI能对臂丛损伤做出准确的诊断,对患者手术方案的制定和预后改善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对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矫形术中体位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监测作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兴勇 钱邦平 +5 位作者 邱勇 王斌 俞杨 朱泽章 王岩 张永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中体位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监测作用。方法:选...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中体位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监测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6月行单节段PSO治疗并有完整术中SEP监测数据及术前、术后临床资料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28例,其中男27例,女1例。术中均行双上肢正中神经SEP监测,SEP阳性改变标准为波幅降低超过50%和/或潜伏期延长超过10%。结果:PSO术中闭合截骨面复位后,上肢正中神经SEP监测及时发现了3例体位性单侧臂丛神经损伤,SEP波幅降低分别为100%、65%及90%。经体位垫调整后5min,2例SEP波幅降低分别为100%及65%的患者上肢正中神经SEP恢复正常,术后未出现臂丛神经损伤症状;SEP波幅降低90%的患者虽经体位调节,SEP波幅稍有好转,但仍降低70%,术后出现单侧上肢疼痛、乏力的臂丛神经损伤症状,经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术中无手术操作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术中双上肢正中神经SEP监测能及时发现AS胸腰椎后凸畸形PSO术中体位性臂丛神经损伤,经及时处理能有效减轻臂丛神经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 臂丛神经损伤 体感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损伤的MRI表现与功能恢复的关系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新春 陈健宇 +4 位作者 沈君 曾庆思 伍筱梅 刘庆余 梁碧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的MRI表现与功能恢复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的70例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以及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63例臂丛神经损伤MRI诊断与手术结果一致,臂丛神经损伤正确诊断率为90%。15例节前损...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的MRI表现与功能恢复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的70例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以及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63例臂丛神经损伤MRI诊断与手术结果一致,臂丛神经损伤正确诊断率为90%。15例节前损伤中恢复4例,8例节后损伤中恢复6例,臂丛损伤的MRI表现与功能恢复的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创伤性脊膜囊肿与功能恢复关系密切。结论:在大多数患者中,臂丛神经损伤的MRI可提示其肢体功能恢复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MRI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晓君 周俊明 +1 位作者 张沈煜 赵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02-1106,共5页
臂丛神经损伤是世界医学难题之一,伴随各国医技康复专业人员对该病的重视和研究,特别在显微外科和临床解剖学的结合,电生理检测、超声波、影像学技术的介入都为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带来了重大发展。显微外科手术给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是世界医学难题之一,伴随各国医技康复专业人员对该病的重视和研究,特别在显微外科和临床解剖学的结合,电生理检测、超声波、影像学技术的介入都为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带来了重大发展。显微外科手术给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肢体功能恢复条件,但还需与康复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恢复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康复治疗 肢体功能恢复 显微外科手术 康复专业人员 临床解剖学 电生理检测 影像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最新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段晓岷 臧丽莉 +6 位作者 张小燕 尹光恒 王卫中 洪天予 许辰 吕艳秋 于彤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4-97,共4页
婴幼儿臂丛神经损伤多由分娩过程中牵拉性损伤所致,延误诊治、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会导致患儿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成人臂丛神经中的应用已较为成熟,但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臂丛神经磁共... 婴幼儿臂丛神经损伤多由分娩过程中牵拉性损伤所致,延误诊治、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会导致患儿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成人臂丛神经中的应用已较为成熟,但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臂丛神经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刚刚开始起步,笔者通过文献学习及结合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市儿童医院在婴幼儿臂丛神经损伤的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经验,对婴幼儿臂丛神经损伤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臂丛神经损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神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治疗对产伤性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林春 任素伟 孟兆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治疗对产伤性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产伤性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2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0)进行感觉输入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1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肌内效贴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治疗对产伤性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产伤性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2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0)进行感觉输入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1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肌内效贴治疗。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对患儿进行下列评估:A、Mallet评分;B、臂丛功能综合评价;C、GMFM-A区评估;D、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A、B、C、D项评估结果均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项评估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观察组A、B、C、D项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172,2.295,2.305,5.936;P=0.044,0.034,0.036,0.000)。结论:肌内效贴治疗可改善产伤性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上肢功能,并有助于患儿粗大、精细运动功能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臂丛神经损伤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致臂丛神经损伤一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友宏 赵霞 +3 位作者 欧阳红 田珂 吴玮 陈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肌间沟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损伤 2%利多卡因 肌间沟入路 皮肤破溃 清创缝合 生理盐水 布比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臂丛神经损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迪 李海天 +3 位作者 吕忠礼 于彤 吕艳秋 段晓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臂丛神经损伤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临床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15例患儿的MRI和肌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Kappa检验判断两者结果间的一致程度,P<0.05为差... 目的探讨婴幼儿臂丛神经损伤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临床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15例患儿的MRI和肌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Kappa检验判断两者结果间的一致程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5例患儿中,双侧臂丛神经损伤者8例,单侧者7例,共91条神经受损。单纯节前损伤28例,单纯节后损伤51例,同时累及节前节后损伤12例。节前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根消失或离断、神经根增粗、神经根袖扩张和脊膜囊肿。节后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干增粗、神经干鞘膜不规则增宽、神经干走形僵直、神经干连续性中断并脑脊液胸膜瘘和神经干邻近结构水肿。臂丛损伤MRI与肌电图累及范围一致性好(κ=0.718,P<0.05)。结论婴幼儿MRI臂丛神经成像可早期发现病变,并可作为婴幼儿早期臂丛神经损伤筛查及复查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磁共振成像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转位治疗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8
13
作者 仲艳 周密 +4 位作者 樊丽洁 王长江 邓琳 袁静 刘建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48-49,52,共3页
目的:探讨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转位治疗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第二炮兵总医院骨科治疗的30例外伤所致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转位... 目的:探讨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转位治疗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第二炮兵总医院骨科治疗的30例外伤所致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转位重建受损的臂丛神经,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注重肢体及支具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经过1~2年随访,患者肌力增强。结论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转位重建受损的臂丛神经效果较好,术后精心护理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侧颈7神经 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半夏配方促进上肢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后骨愈合的作用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春成 李明哲 彭晓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23-2126,共4页
目的:探讨乌头、半夏配方在上肢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后骨愈合中的作用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102例上肢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1例。联合组中途脱落3例,共48例有效病例入组,予... 目的:探讨乌头、半夏配方在上肢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后骨愈合中的作用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102例上肢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1例。联合组中途脱落3例,共48例有效病例入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联合乌头、半夏配伍煎液外敷方案;对照组中途脱落2例,共49例有效病例入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方案。对比两组受试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8周时骨折愈合率等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后肩、肘关节功能评分(Neer评分、Mayo评分)优良率及臂丛神经功能评估结果差异,记录其治疗2、4、8周时骨密度(BMD)水平变化情况,分析联合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骨折愈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骨折愈合时间[(15.23±3.52)周]显著短于对照组[(26.36±4.8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时,联合组BDM水平[(0.15±0.02)g/cm^2、(0.21±0.03)g/cm^2、(0.20±0.03)g/cm^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11±0.02)g/cm^2、(0.15±0.03)g/cm^2、(0.15±0.02)g/cm^2,P<0.05]。联合组受试者治疗后Neer、Mayo评分优良率及臂丛神经功能优良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89.58%和83.33%vs 67.35%、65.31%和55.10%,P<0.05)。联合组用药后虽无严重肝、肾、心功能障碍发生,但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波动者2例(4.17%),无肾功能指标及心功能异常报道。结论:乌头、半夏配伍外敷于患处,对促进上肢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后骨愈合及臂丛神经损伤恢复有利,且用药安全性理想,临床可将其作为一种可行性方案用于治疗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 半夏 上肢骨折 臂丛神经损伤 骨愈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延召 刘福云 郭永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72-2073,共2页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即产瘫,主要是由于分娩过程中患儿头肩受到过度的分离作用导致的一侧或两侧臂丛神经损伤。目前文献[1]报道其发生率为0.15‰~3‰之间。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妇体重指数及巨大儿数量逐渐增加,发...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即产瘫,主要是由于分娩过程中患儿头肩受到过度的分离作用导致的一侧或两侧臂丛神经损伤。目前文献[1]报道其发生率为0.15‰~3‰之间。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妇体重指数及巨大儿数量逐渐增加,发生率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2]。由于神经损伤的程度不同,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不同的继发畸形,因此很难制定统一规范化的治疗方案,目前国际上对不能自行恢复的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均认为需早期手术治疗[3],但对其手术方法却有不同的主张,且对手术后的效果鲜有报道。我院自2004年至2013年对126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行神经移植和神经转位术,其中72例获得3年以上随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早期手术治疗 体重指数 分娩过程 生活质量 继发畸形 发育过程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原因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章小维 戴淑凤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12-313,共2页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原因和预后分析章小维,戴淑凤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虽不常见,但由于少数患儿会遗留永久性瘫痪,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如何预防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十分重要.本文对我院近10年来发生的7例臂...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原因和预后分析章小维,戴淑凤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虽不常见,但由于少数患儿会遗留永久性瘫痪,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如何预防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十分重要.本文对我院近10年来发生的7例臂神经损伤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原因及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臂丛神经损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瑞 马跃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92-794,共3页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是放射治疗后很少见的不可治愈的并发症之一,常造成患者终身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有关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 发病率 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疗法治疗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建新 王楚怀 许燕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2-242,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臂丛神经损伤 电刺激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术后臂丛神经损伤一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项小兵 马美娜 柳兆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3-383,共1页
患者,男,43岁,70kg,ASAⅡ级,因“大便带血一年”入院,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及周围神经系统病史。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胸部X线... 患者,男,43岁,70kg,ASAⅡ级,因“大便带血一年”入院,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及周围神经系统病史。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胸部X线片均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术后 臂丛神经损伤 低位直肠癌根治术 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血管疾病 大便带血 实验室检查 胸部X线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患者脊髓后角自发场电位的监测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生 胡永生 +3 位作者 杜薇 陶蔚 张晓华 李勇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531-535,共5页
目的:应用脊髓电图技术记录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患者受损脊髓节段后角的自发场电位,观察脊髓后根入髓区(Dorsal Root Entry Zone,DREZ)切开前、后的电位变化,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研究,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Medcare Da Vinci数字信号... 目的:应用脊髓电图技术记录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患者受损脊髓节段后角的自发场电位,观察脊髓后根入髓区(Dorsal Root Entry Zone,DREZ)切开前、后的电位变化,对结果进行描述性研究,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Medcare Da Vinci数字信号采集系统,在每个患者记录3段脊髓电图,分别在DREZ切开前的健侧和患侧脊髓、DREZ切开后的患侧脊髓记录1段。共采集到15例患者的可供分析的脊髓电图,对其频率和特殊放电形式进行分析。结果:DREZ切开前的患侧和健侧脊髓以及DREZ切开后患侧脊髓的后角自发场电位背景电活动频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DREZ切开前的患侧脊髓后角的脊髓电图比健侧更多出现尖波,存在统计学差异。DREZ切开后,患侧脊髓这种电活动全部消失。术后止痛疗效优秀率为93.3%。结论:尖波是患侧脊髓相对特异的异常电活动,是相对特异的监测指标;成功的DREZ切开术后,患侧脊髓的这种特殊电活动不再出现,尖波消失可以提示术后止痛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电图 脊髓后角 自发场电位 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 脊髓后根入髓区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